绿林网

《孤星血泪》读后感精选

《孤星血泪》读后感精选

《孤星血泪》是一本由狄更斯著作,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2.20,页数:51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星血泪》读后感(一):感伤的成长

这本书有两个主要的译名。一个是《孤星血泪》,另一个是普遍采用的《远大前程》。 前者始终另人费解,是作为皮普的艰辛成长历程来说? 喜欢这本书的人,大多都更乐意选择后者,因为这个译名更具有讽刺意味。 其实,这本的译者序里作者也写的《远大前程》,绝字没提《孤星血泪》。所以不知缘何都译成前者。

很多评论家说这个书写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亦或金钱对于人性的歪曲,还有环境对于人们的影响等等。 作为一个喜欢这个小说的读者。我喜欢的只是这个故事,喜欢书给我们带来的阅读感受。

书以皮普的恩人这个迷贯穿始终。而结果更是让我们这些想当然的读者大惊失色。 (待续 ~~~)

《孤星血泪》读后感(二):识(zhi)

自己是买的这个版本。高二买来时一口气看完,感觉很平淡,就像看一个冗长的电影,虽然感觉很好,却总是记不下什么~~~~

后来上了大学,从书架上拿下来,以一种很平淡的心情去重读时,皮普就像融入自己心灵的人物一般给自己演绎着他的经历~~~从那刻起,就再没愿意放下过。 虽然每次总是仅仅读上两三页,但那种从书中飘来得淡然感觉仍是让自己心动不已;就像读《马上沉思录》一样,仿若一个久经尘世的老人在跟你静心讲述他对于这个世界、对于很多很多人事的理解.....不离奇、不骚乱。

自己曾劝说一个喜欢诗的同学读小说,而心有不舍借给她的书中就有它。 书的第一页还附了一朵母亲种的枝子花,每每翻开书页,总是飘来一股淡淡的香,就像书所给你的感觉般~~~~后来,因为人事的变迁,书随着同学的音信,没了。

今年去第一次遇见它的书店转转,老板还认识我,只是店门口打着促销的牌子,店内的杂志也没有及时更新,而是杂乱的摆着......转下,看到仅有的几本书中摆着它,便买了下来,依然是盗版。

一个时代久远的故事就再次回复到自己的身旁,我的收藏。 依然读的很慢,这次有点闹不清是书的节奏如此,还是自己读书的节奏如此了~~~~从前看,从后看;正着看,倒着看。百般韵味,尽由皮普一一展现。

《孤星血泪》读后感(三):感伤的成长

2006-11-12 00:40:34 来自: 伽蘭

这本书有两个主要的译名。一个是《孤星血泪》,另一个是普遍采用的《远大前程》。 前者始终另人费解,是作为皮普的艰辛成长历程来说? 喜欢这本书的人,大多都更乐意选择后者,因为这个译名更具有讽刺意味。 其实,这本的译者序里作者也写的《远大前程》,绝字没提《孤星血泪》。所以不知缘何都译成前者。

很多评论家说这个书写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亦或金钱对于人性的歪曲,还有环境对于人们的影响等等。 作为一个喜欢这个小说的读者。我喜欢的只是这个故事,喜欢书给我们带来的阅读感受。

书以皮普的恩人这个迷贯穿始终。而结果更是让我们这些想当然的读者大惊失色。 (待续 ~~~)

2006-12-11 13:02:40 无机客

我买的是译林社的简装本,特别喜欢罗老师的翻译。

罗老师的译序里也写了,原文题目是Great expectations,其实是个反讽,Pip并没有啥远大前程~~

《孤星血泪》这个题目还是沿袭解放前的旧译,和《雾都孤儿》倒蛮般配的。

2006-12-11 23:34:17 伽蘭

我喜欢的也是罗志野翻译的,因为喜欢,其他的版本也找过,可是纵然放于眼前,也是不感兴趣;我们被这位罗先生哄的还没有开放就变的固执了,呵呵!

狄更斯其他的名著也有,但就是没有读《远大前程》的感觉(比如《双城记》) 最近,实在禁不住诱惑,买了《大卫`科波菲尔》

可是翻译感觉不好 这本书可真是不一般的喜欢啊!呵呵

俗气点 送人一本,补买一本,一本英文原著

自己喜欢的小说中,有这样份量的 还是不多的

《孤星血泪》读后感(四):舍弃不了的浪漫主义

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晚期的作品。早期中期都有是以第一人称的故事,都会有一个孤苦伶仃的小男孩在受尽了压迫,体会人间冷暖后长大成人的历程,再投射出十九世纪英国整个社会图景。贪婪自私,阿谀奉承的资产阶级,正直仗义的有识绅士,诚实质朴的底层劳动人民。这些角色一直是活跃在现实主义小说舞台上,阐释社会的媒体最好的不过是人了。

但是这作为晚期的作品来说,是有点逊色了,从雾都孤儿到大卫科波菲尔再到远大前程,应该是一层一层递进的,大卫科波菲尔不论是从篇幅,情节,人物和思想深度上都比雾都孤儿更进一步,但是远大前程确实并没有看到更大的进一步。

首先,不能说作者对社会的批评更加尖锐,他用一个正直善良的男孩变成上流社会蛀虫的想法表示远大前程的覆灭的想法确实一亮,但是最后还是摆脱不了他的浪漫主义情怀,又把这个已走向陌路的青年给拉了回来,给他一个拨开迷雾的美好结局。皮普负债累累,在上流社会享受着奢侈的生活,本应被金钱腐蚀的心灵最后竟然还怀揣着友情爱情和亲情以及让读者原谅赞赏的美好品德!我认为情节发展不如让他在魔窟里一直堕落下去,在绝望之际发出一生的悔恨会更加有警世作用,这不就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意义所在么,狄更斯舍弃不了的浪漫主义。

再者,戏剧性应是小说特色之一,但是此小说中的戏剧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多余。特别是艾特苔娜的一家三口关系,让人有点无迹可寻,而且对突出小说主旨无作用。雾都孤儿最后的身世揭晓其实也有点多余。这种多余的戏剧性没有必要。 里面的人物郝丝特太太是我最感兴趣的人物,一个被爱伤害的女人,一个最厌恶爱而又最渴望爱的女人。她和养女的对话印象深刻。你把我教成了冷血无情的人现在反倒让我来爱你了?这样的反问让这位女人伤透了心,也悔恨透了。有最刻骨的恨,也有最渴望的爱。是这本书书里最深刻的人物。另外两个新鲜的人物就是贾格斯和温米克,这是之前小说中没见过的,两面人,公是公私是私。其他人物都可以看到或多或少之前人物的影子。最让人感兴趣的人物不是主角,这倒是少有。

远大前程,在一定意义上,还是有些让人失望。

《孤星血泪》读后感(五):识(zhi)

2006-11-12 00:23:25 来自: 伽蘭

自己是买的这个版本。高二买来时一口气看完,感觉很平淡,就像看一个冗长的电影,虽然感觉很好,却总是记不下什么~~~~

后来上了大学,从书架上拿下来,以一种很平淡的心情去重读时,皮普就像融入自己心灵的人物一般给自己演绎着他的经历~~~从那刻起,就再没愿意放下过。 虽然每次总是仅仅读上两三页,但那种从书中飘来得淡然感觉仍是让自己心动不已;就像读《马上沉思录》一样,仿若一个久经尘世的老人在跟你静心讲述他对于这个世界、对于很多很多人事的理解.....不离奇、不骚乱。

自己曾劝说一个喜欢诗的同学读小说,而心有不舍借给她的书中就有它。 书的第一页还附了一朵母亲种的枝子花,每每翻开书页,总是飘来一股淡淡的香,就像书所给你的感觉般~~~~后来,因为人事的变迁,书随着同学的音信,没了。

今年去第一次遇见它的书店转转,老板还认识我,只是店门口打着促销的牌子,店内的杂志也没有及时更新,而是杂乱的摆着......转下,看到仅有的几本书中摆着它,便买了下来,依然是盗版。

一个时代久远的故事就再次回复到自己的身旁,我的收藏。 依然读的很慢,这次有点闹不清是书的节奏如此,还是自己读书的节奏如此了~~~~从前看,从后看;正着看,倒着看。百般韵味,尽由皮普一一展现。

2006-12-11 23:40:43 伽蘭

不知道喜欢这本书的人,都手执的怎样的版本!

我手上的却不是这个封皮,是只有埃斯苔娜和皮普的,感觉很相配!

只是自己后来逛过各大书城,却都是这个封皮,才断定自己手上的是“盗版” 但那委实没有什么差池之处,纸张质量、错字频率、包装都是可以接受的,只是封面里面的那页有点水,自己用喜欢的图片用胶水装裱,很是另一番雅致!^_^

2006-12-11 23:48:17 伽蘭

我喜欢上这本书纯是个偶然,就像喜欢上无意中听到的一首歌一样!还有,记得高二刚买来时,顺着故事,很是匆忙的结束读程,后来相当久的时间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没有很强烈的一见钟情感)

但是后来,偶然的把置于书架许久的它拿下来,翻开,竟是惊人的疼爱,现在想起来,那第一次的阅读,只是为了形成一个久远而模糊的记忆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