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南渡记. 东藏记》读后感锦集

《南渡记. 东藏记》读后感锦集

《南渡记. 东藏记》是一本由宗璞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5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南渡记. 东藏记》读后感(一):这是本好书

原书计划有四卷,称为野葫芦引,这是第二卷,丢脸的只知道是西藏,想当然的把它叫东藏了,其实看了书就明白,那是东藏西躲的藏,很烦人的一本书,开始不明白为什么会得奖,闷得发烧,可是平心之后觉得还不不错,可是谁叫你宗璞不是曹雪芹的,弄这么复杂的人际关系,现在谁受得了的。附:宗璞是一个老奶奶,这是本好书。

《南渡记. 东藏记》读后感(二):难忘历史

开始看《南渡记》是几年前的事了。初看这本书便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开了几晚的夜车看完了。后来又看了几遍,每看一遍都有新的感觉。后来带到单位,向同事推荐。同事看过也都说好。只可惜这本书在同事中传丢了。封面是黄颜色的,应该是第一版的。近日又买到了接下来的两卷,连续看了几遍。有时给七岁的儿子讲其中的情节也总是禁不住落泪。透过这几本书了解了那段屈辱的历史,更能促进自己努力上进。

《南渡记. 东藏记》读后感(三):东南飞

只看过战争史和武侠小说的我,在06年从图书大厦三层匆匆走过时,一张暗红色的封皮儿跳入我的余光,上前翻阅数页,便打算做了方壶的访客。交钱后自己都觉得诧异和有一丝得意。

紧接着就是东藏。从未沐浴过如此温暖的文字,翻开任何一页,仅仅三句,就能感受到整篇的气息。难道他们全家都不食烟火?

然而,雪妍飘落,我的情感无法延续。

好容易升出希望,后记中宗先生又“眼疾”严重。还能回到方壶吗?难道雪妍的结局如此巧合的暗示了本书的命运?

但无论如何,作为我最喜欢的书,借给了一个即将远行法国一年的好友,觉得似乎只有她这样的女孩儿,才配拥有这样的经典。

《南渡记. 东藏记》读后感(四):野葫芦

第一次知道野葫芦引是在文艺之声听到的,两个干净得的声音的讲述那一段朴素而又意味深长的生活。书的间曲词让人感到战时的沧桑,书中人物的成长命生成了我闲时的思绪。

感觉整部书都寓意构思精巧。先说名字吧,离己、灵己、合己都予以了每个人的性格。听到学妍想该叫落雪坡呢,我就担心那潭水会抢走我们这个看似柔弱实则坚强的姐姐。雪妍的离去使我想到了小姐妹们在廊前玩蜡烛的游戏,第一个就是她,接下来是峨...开始担心峨的命运,总是带着暮秋的气色,儿时模糊的记忆形成了他孤僻的性格...还有玹子,自己总是声明战争与她没有关系,可是不知不觉中,环境以改变了他的个性,与保罗分手、照顾小凌难...

东征记我想改写西南大学的学生毕业参加战争了,真担心亮祖、卫葑、伟伟等参战后会没有机会北归...

期盼着后两部书快点与我们见面,希望书中每个热爱故土的人都能北归,希望宗璞先生身体健康 !!!

《南渡记. 东藏记》读后感(五):野葫芦引

昨天把宗璞先生的《野葫芦引》看完了。《南渡》,《东藏》。接下来期待《西征》和《北归》。

没有什么很完整的观感。但是觉得还是有必要写上几句读书印象,不然看过了就看过了。很容易忘记。

最喜欢的人物是嵋。恬静的女孩子,很顾家,很体贴父母家人。小小的年纪,心里却能容下对世上所有的人的爱。

然后是合子。七八岁的小孩子,童言童语中就显出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人朋友的包容。一个缩小版的嵋。一样可爱。

成人当中,圣母般的雪雪如此优美,又如此忍辱负重,如此执着真挚,完美无缺的人物,让我在看到她离开的时候,虽然是诗一般的落水,但我仍然忍不住潸然落泪。

回想那天在座谈会上听大家说的。说那样的知识分子,现在是没有了。许多感慨。的确,象吕老太爷、孟教授、庄教授那样的人物,的确现在是不可多得的。而书里不少可恶的人物,诸如吕香阁等人,可恶之间也有同情。人物的形象还是很丰满的。:)

的确,教授间的生活也是同样人间烟火,亦雅亦俗的。

抗战时期的教授同样也是形形色色的,不尽然一模一样地爱国爱知识。也有只爱虚荣的。

但为什么说,现在的知识分子比不上从前了呢?

我对现在的知识分子了解不多、不深,是没有资格评论的。但在我看来,环境变化的原因比不上人本身的变化。

为什么现在身为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的现状却又有如此的共识。暂此存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