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与幸福的约定读后感精选

与幸福的约定读后感精选

《与幸福的约定》是一本由江国香织著作,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9.80,页数:16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幸福的约定》读后感(一):与幸福的约定

几年前无意中在书店的一个角落发现了这本书,一开始是被封面和书名吸引的。

之后发现内容也是如我所想地温暖,很久没有体味到这种细微的感动。偏爱这种描写生活细节的文章,让人觉得生活中还是有些闪闪发亮的东西的,而这些,都是幸福的所在。

《与幸福的约定》读后感(二):纤细微妙的小幸福

看过江国香织在内地出版的大部分作品之后,觉得最喜欢的长篇仍然是《冷静与热情之间》,而这部《与幸福的约定》则是我觉得最她最令人感动的短篇集。

第一篇关于女主人与宠物之间的故事《公爵》,有一点点童话或者是魔幻的元素。而这种带点迷幻色彩的手法在这集短篇作品中常有出现【例如《过去,遥远的过去》】,并不显得唐突反而让人感觉相当的细腻。而江国香织对于人性的理解力也相当令人赞叹,尤其在《我想住在热带雨林里》这篇文字当中,对于小学生恭介的心理描写,非常精到。看了以后好想说:真是那样的呢。

纤细微妙的小幸福,其实就在平淡的生活里。一如《与幸福的约定》里描绘的一般。

PS:最近买的那本《沉落的黄昏》,封面上那安妮宝贝作宣传的噱头,有点不喜欢。在我看来,江国香织同安妮宝贝实在是有很大的不同,没有必要贴上安妮宝贝的标签。

《与幸福的约定》读后感(三):从饮食中寻男女

在这本书的封底上,有句话:“一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却是寻找幸福最关键的线索。”

或许,只有江国香织这样细致的女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感觉吧?这本书其实分两个部分,“冰冷的夜里”和“温馨的餐碟”。前一部分的故事读起来觉得很诡异,而且很懵懂,就好像日本漫画和电影里那样,往往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出现~

感人的是后一部分,几乎都是从“餐碟”中传递出来的,和日本饮食有关,和生活有关,很细致的描述,不同的吃——

《朱红漆器三格饭匣》,是现代化的东京媳妇和古典的乡下婆婆的故事;《孩子们的晚餐》,是趁家长离开,一群暴饮暴食的儿女的故事;《在晴朗的天空下》,是一个老年丧偶的男人怀念妻子的故事;《樱桃夹心饼》,离婚後的女人不知道如何养育孩子的故事;《藤岛来的日子》,是一只猫眼里的饮食男女;……《不寻常的早晨》;是一个孤独的打工仔在圣诞夜里的美食情缘…

简单的吃喝之中,包涵和无数的人间冷暖。我们的幸福,被江国香织这么重新解构出来,平淡的好像日本清酒,醇厚的好像中国茅台。

《与幸福的约定》读后感(四):The Last Day,与幸福的约定

是在2005的最后一天,遇见江国香织。眼泪、清风、微笑……,带来一段《与幸福的约定》。它们奇妙、纤细,就像空气里,精灵透明的羽翼。21个讲述各种生活,各种人生,各种人们的故事,同她坚持用铅笔写下的文字一样,也淡得难以辨识。

《公爵》是“我”名叫Pully的牧羊犬,五月出生,与初夏特别相配。当大地放出一片嫩绿的时候带它去散步,给芬芳的风一吹,身上的毛就会轻轻飘动,它发脾气时的侧脸酷似詹姆斯-汀。可是,“公爵”死了,“我”一边走,一边泪涌如泉。在电车里,遇见了陌生的男孩,我们共同度过一年的最后一天,在十二月的清晨游泳,一起看一副有初夏感觉的图画,当夕阳余晖映在浅蓝色天空下的时候,他说“再见,保重!”原来,那离去的笑脸,酷似詹姆斯-汀。

《夏天稍前》的时候,洋子升入了初中,周六晴天的午后,教室里弥漫着不可思议的味道。洋子轻声念着课本上那首诗的末行,已长大成人的阿凉推门进来唤她回家。和阿凉一道带小女儿惠美走着,洋子觉得无比幸福,而迎面来了有双大眼睛的少女惠美,已在同她招呼,回头,原来握的是儿子健二的小手。等红灯时,左手边的桂花吐着芬芳,绿灯亮,站在那里的健二已比洋子还高,孙女真理子安静地睡在阿凉背上,他白了一半头发。天上飘下雪来,轻飘飘,漫天飞舞,同学桥本笑着对洋子说:“喂,吃了冰淇淋再回家……”

《桃子》变成红嘴、娇小的白色小鸟,天隆头上开出蓝色的花。父亲《草之丞》是名副其实的幽灵,他和母亲有一个花田的约定。“我”发现了《夜里的孩子们》的秘密,也只有“我”知道那些有着成熟面庞的孩子们明天、后天,永远会在。丽子在纷纷落下的夜樱花瓣中回到《过去,遥远的过去》,在月光下,在海滩上,和从前的恋人们,银蛇、贝壳……一一再见。

《朱红漆器三格饭匣》里的布丁,藏在床底下的《孩子们的晚餐》,《在晴朗天空下》真假难分的记忆,《大波斯菊盛开的庭院里》一段短暂的安静……什么样的幸福,是你最珍贵的财富?明亮的烟火在夜色里绽放,希望划过夜空落入温暖的掌心,握紧了,让灰烬都散进风里。什么样的礼物,能够永远记得住。愿一首简单的歌,让你的心情快乐。

《与幸福的约定》读后感(五):生命和情感的香颂 ———— 记江国香织:与幸福的约定

不知道是我容易感动,还是香织的精灵文字容易打动人。

这两天的床头书就是她的这本短篇集子。是整理房间时意外看到拿来看的。开篇的“公爵”就能让人判断这位女作家,也许还是很年轻的女作家吧,充满了无尽的想象力和特别深厚的情感。

公爵是主人公钟爱的一条牧羊犬,在圣诞前夕它老死了。在“我”不能抑制悲痛时,出现了一位少年,陪伴“我”度过忧伤的日子,而圣诞节这天,“他用一双依依不舍、深邃的目光凝视着我,接下来,男孩吻了我。

我是那样惊诧,不是因为他吻了我,而是他的吻太像公爵的吻了。我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公爵和“我”感情深厚,因此幻化做少年,与我作伴,做最后的告别。就在圣诞那夜。香织把深情升华成魔幻,然后还是回来,回到现实中。

而接下来的“夏日稍前”,虽然对香织的天马行空已经有所了解,但是这篇完全不同,生命像条河,而洋子偶然间阅读书一样重新读了一遍时光的流逝游走。

接下来,无论是“桃子”还是“草之丞”,都深深地让人震动,虽然香织致始至终的语调都是一样的平缓自然。“桃子”让人想到金基德的“春去春又回”。而即便是阴阳两相隔的“草之丞”,不仅不恐怖,小温馨和小谐趣反而是贯穿始终的旋律。

上半部分“冰冷的夜里”中,“鬼婆婆”让我想起了过世的姥姥;“过去,遥远的过去”也是相当魔幻,让人又惊又喜的一篇。“我”的前世,前市的前世,n个轮回中,无论哪一个我们都爱得那么深。“甜蜜的恋人”和“鬼婆婆”一样,让我在深夜里滚下泪滴。爷爷和奶奶,我和阿透,永远都是最甜蜜的恋人。

香织在这本短集子里涉及了几乎各种人物和角色。“朱红漆器里的三格饭匣”讲的是夫妻,婆媳,主人和宠物的小故事。“塔上的公主”是学校里男生和女生的故事。"孩子们的晚餐"是孩子们同规范而健康的大人生活小作对的一个片段。孩子们的世界看来永远和大人是不太相同的。"在晴朗的天空下”说的是日暮迟迟的老人家;“樱桃夹心饼”则刻画了离异的夫妻和他们的孩子;“绿色的方格台布”也是姐妹间的亲情、血缘关系自然流露。

“南原社区A栋”用三个小孩的作文说了每个孩子心里的喜怒好恶,喜欢和讨厌,幸福与不幸福,好和不好其实都是相对应的,也许这个小孩的烦恼正是别家孩子羡慕的呢。这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让人称羡不已。有点儿水在静静流的时候,已经把要说的话说完了感觉。也许这正是香织特有的方式吧。

“切葱”讲的是小女子的小心思和小情绪。几乎是画面感的呈现,虽然几乎没有故事情节,只有内心的独白。

“大波斯菊的庭院”刻画的则是家庭里某一人物的心理片断。讨论的或许是孤独这个情绪的常客吧。

“冬日,于防卫厅”在所有命题中最隆重严肃。讲的却是有趣的妻子和第三者见面的场面。与一般剧情剧的情节大相迥异,很幽默又仍然是香织不动生色的调侃。

“腾岛来的日子”是猫咪眼中男女恋人间居家小片段。

下部“温馨的餐碟”最末一篇是“不寻常的清早”。也是心理的白描,在昼夜便利店服务的女生对圣诞节各种情绪,一点孤寂,一点小脾气,但始终有友情围绕。

几乎把整本书的所有小故事都介绍了遍。可是,真的,还不如去看原文。写出上面的这些是因为书实在太好,不想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它。所以只能是透露一点个人觉得是吸引人的部分。用来做睡眠之前的阅读,江国香织的文字和故事会陪伴你稳稳沉沉地入梦乡。

摘“在晴朗的天空下”让我记忆深刻的一段话,分别出现于开头和结尾,只是依照情节,开篇的“我们”,到了结尾只剩下“我”了:

“我们最近吃饭足足要花两个小时。倒不是因为装了假牙,而是因为我们已经难以区分吃东西与活着的不同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