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间自己的房间读后感锦集

一间自己的房间读后感锦集

《一间自己的房间》是一本由[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间自己的房间》读后感(一):a room of one's own

久闻盛名。看了大家的短评,其实想说.....原来不止我一个人看不懂。不知道是版本原因还是第一次读意识流作品的原因,看完全书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以后有机会会试着读不同版本重新感受一下。

但抛开写作手法,很多观点是我没听说过且很有警示引导意义的。比如批评女性“妳们无知到了可耻的地步。”

下面分享一些精彩的段落!

“一年五百英镑象征着你有能力去冥思,带锁的房间象征着你有能力去独立思考。”

“不管你们使用什么手段,我希望你们能拥有足够多的钱,去旅游,去发呆,去思考世界的过去或未来,在书中畅想,在街头闲逛,将思想的脉络像鱼线那样抛入河流之中,不要局限在小说的范围内。”

“当妇女再也不受保护时,一切皆有可能”。

“在剧本中,她贯穿整个诗篇;在历史上,她却不见踪影。在作品中,她摆布着国王与征服者的生活;在现实中,她只是被父母强迫接受小丈夫的奴仆。在文学作品中,她妙语连珠,语意深奥;在现实中,她几乎目不识丁,更遑论读书写字。她只是丈夫的附属品而已。”

极为讽刺的是现实中女性被剥夺学习的权利,但文学作品里女性却作为高知而存在。书里讨论了莎士比亚的妹妹,作者讲她是一位夭折的诗人。拥有同样甚至超出哥哥的才华,但因是女人而无能为力,“明明有一颗诗人的心,却被硬生生地困在一个女人的躯体里动弹不得。”。希望我们新一代的女性可以不断向上走,读更多的书,见更多的风景,丰富人生阅历。“只要我们为她而努力,她一定会来到人间,为了这个目的,哪怕我们再辛苦,生活再清贫,再默默无闻,也是完全值得的。”

《一间自己的房间》读后感(二):在莎士比亚时代,任何女人都无法成为莎士比亚

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是专业课上老师推荐的必读书目之一,它小小的一篇讲稿,比《第二性》读来顺手得多,讨论的话题不仅仅是女性与创作,更用一根鱼线贯穿了女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伍尔夫不愧为意识流文学和女性主义的先锋。

大学时,我修过一门女性学的选修课,老师本来是教毛概的,课上的内容无非是赞美一下林徽因、歌颂一下宋氏三姐妹再顺便提一下董明珠,像极了书店里热销的各类女性读物和朋友圈里的心灵鸡汤。但是,我们的要求如此简单吗?讴歌一下历史上的优秀女性,生活中就会少一个房思琪吗?或者,用人单位会在招聘启事上抹去“只招男生”(或者是“只招女生”)吗?当强奸和暴力发生的时候,舆论会聚焦在肇事者身上,而不是去谴责那个女孩子为什么在那个时间出现在那个地点吗?我们有没有想过,一百年前女性主义先驱争取的权利,今时今日我们仍未完全得到,我们仍然在和一百年前一样在讨论相同的话题,这是一个悲哀的事实。

回到书上来。伍尔夫想要谈谈女性与创作,她在文章中举了一个例子:如果莎士比亚有一个与他天赋比肩妹妹,那么社会对女性的种种局限必定会使她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在十六世纪,任何一位才情斐然的女子,注定会变得疯疯癫癫、开枪自杀。这就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历史上少有伟大的女艺术家呢?当我们真正思考这个问题时,会发现这不单单是女性在历史上被遗忘的问题,而是关乎意识形态与整个社会机制的问题。琳达·诺克林就有一篇以此为题的著名文章,深究了女性艺术家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原因。

首先,琳达认为,艺术并非一个天赋优异的个人随意而自发的活动。它必须经过教学和长期的个人学习才能完成。过去一两百年来,最伟大的诗人是谁?柯勒律治、拜伦、雪莱……他们都读过大学,接受了那个时候全英国最好的教育。穷人和女人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机会。女性在黄毛丫头的年纪,便要迫于家庭与习俗的压力,嫁为人妇,从此操劳一生。偶尔也会有个夏洛蒂·勃朗特横空出世,在起居室兼客厅偷偷摸摸写完了《简·爱》。

其次,除了面临教育与社会机制的问题外,女性还要承受世俗的压力,这种根深蒂固的意识观念,至今也一直在阻挠女性达到诸多的成就。人们普遍认为,女性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丈夫和家人的幸福上,甚至女性自己也对此深信不疑。如今,女性越来越多的走入了职场,她们就要自动承担职场和家庭当中的双重工作,自己的时间被完全霸占了。当长辈看见一个不太整洁的家时,必定会说:我的儿媳妇太不称职了。但是,是谁规定的男人外出工作,女人保持清洁呢?应该人人都要保持清洁才对呀。再加上生育这一重负,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女人更愿意单身的原因吧。

说了这么多,还能得到一个结论,即女性的反抗和父权制一样是历史和文化形成的。反抗来源于压迫和不满。伍尔夫还提到了女人的怨气。我认为女人的怨气就像直男癌批判女人一样荒唐。我进入“性别与平等”专业学习已有小半年了,时不时的在课上听到各种对男人、对社会的抱怨,好好的课堂变成了伸冤大会。电视上每天准时准点出现性别新闻,本是好事,却搞得让这一性别现象普遍化,让人麻木,招致人的反感。诉求和抱怨仅一线之隔,西班牙人未能掌握好它的尺度。“倘若她能摆脱怨恨与恐惧的羁绊,而不是添上一股苦涩的怨气,她那炙热的创作激情便能被世人感知。”

既然太重视和不重视都不合适,那么还是少说多做,拿出点成绩来瞧瞧。可是让人遗憾的是,我们拥有巨大的权利很多年了,大部分女性也已有了可供自己支配的薪水,可我们仍然无知到了可耻的地步。在消费主义的巨网之下,我们的女孩子们被一根线扯着,疯狂地种草拔草。有调查显示,如果全世界的女人同时决定今晚不用面霜,那么这一产业便会消亡,女人确实为这一可有可无的产业作出了不少贡献。社会价值倾向于花钱的就是高级的,拥有的名牌越多越有面子。原来我们用积蓄买了面子,而不是头脑。

时至今日,企业高管少有女性的身影,重大发现也不是被女性提出,最强大脑仍然是男人的天下,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事实。“一年五百英镑象征着你有能力去冥想,带锁的房间象征着你有能力去独立思考。”女性在追求平等的同时,一边诉求外部条件的改变,一边也应做出自身的改变,而不是以整个社会为她让步的方式获得所谓的“平等”。我们说女性不是弱者,不应该只是说说而已。我想,这就是伍尔夫想要得到的结论,也是我的。

在莎士比亚时代,任何女人都无法成为莎士比亚。那么在人人都可以成为莎士比亚的时代,我们的女孩子们又在做什么呢?

《一间自己的房间》读后感(三):她必须要有钱,而且还要有一间属于她自己的房间

最早见到伍尔夫这个名字,理论上应该是在高中,选修课本《外国小说欣赏》里选了一篇她的《墙上的斑点》。但是高中时候老师并没有讲这一篇,甚至这一本选修书都没怎么翻开过。 正式对这个名字有印象,应该是本科的外国文学课上。但是也仅限于知道这个名字和她的代表作,她的作品也并没有看过。某个暑假偶然翻高中课本时发现了《墙上的斑点》,但是看完之后依然一头雾水,只好告诉自己,这是意识流。 本科学的知识,很多都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而散落出脑海。但再次看到的时候,哪怕说不出准确的名词解释,也还是会有一些残存的记忆,比如“拜伦式的英雄”。 还有柯勒律治,这个名字乍一听像是金庸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来自契丹、西夏之类的民族。想了想才反应过来,哦,是《古舟子咏》(其实这个作品名字也很有中国古代文学的感觉) 刚看开头,就觉得译者并没有注意到语言中隐含的性别歧视。给范妮·伯尼、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等人的注释都是英国女作家、英国女小说家等。但对乔治·艾略特的注释则是英国小说家,而不是英国男小说家。可能会有人说,这样想太敏感了吧,但是正是这样的对比,才显得那个“女”字格外刺眼。 “倘若一个女人决意要写小说,她必须要有钱,而且还要有一间属于她自己的房间。” 以一篇演讲稿的形式(但又不那么像演讲稿),没有高深的理论,更多的是陈述现象,娓娓道来。 第一部分谈到了作为女性,她不被允许走草地、进入图书馆。在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方面,男女的不平等都时刻彰显着。 晚餐后的聊天中,她们想谴责母亲为什么没有努力赚钱然后设立为女性预留的奖金,但很快就意识到没有一个人能承受住这样的压力:既要发财致富,又要生养十三个孩子。 第二部分提到在图书馆中看到了很多与女性有关的书撰写者却是男性,而女性创作时从来不碰男性主题。 “假如女性不是劣等动物,男性的形象便不再变得高大……这也解释了遭到女性批评,为什么会让男人变得极度焦躁与不安。”一些男权主义只能可悲地通过贬低女性来获得自信。 第三部分发现了在文学作品中、在人们的想象中,女性举足轻重,而在生活的现实中,却无关紧要,遭到殴打、囚禁。她设想出一个人物——莎士比亚的妹妹朱迪斯,哪怕她同样天赋异禀,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她绝无可能创作出莎士比亚那样伟大的作品。 首先她不被允许去上学,没有办法接受系统的教育;即使能够读上几页书(哥哥的书),但父母会不停吩咐她做家务;过不了几年,她就会被许配给别人。如果她逃出来,那也很难生存下去;倘若有剧院的经理收留了她,那么之后结果可能就是她怀上了那位先生的孩子,这就是她一生的轨迹。 鲁迅的《娜拉走后怎样》,也很明白地点出了她仅有的两种可能,“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倘若有位极负天赋的女子,试图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在诗歌创作上,她势必受到旁人的反对与阻挠。”即使她创作出来,也必须用匿名(用男人的名字作为化名)来保全自己的名节。“女人只要抛头露面,就是惊世骇俗的丑闻。隐忍克制的观念早就融入了女性的血液里。” “世界对男人说,你愿意写就写,我一点也不在乎。世界对女人倒没这么说,他只是发出一声哄笑。”世界对男作家或许是冷漠,但对女作家就是敌意。 伍尔夫感慨于女性在16世纪的困境,到了19世纪依然没有什么改善。而作为读者的我们,也改感慨,到了21世纪,困境依然如此,总有人在不断强调,女性不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性别论(诸如“男生后劲大”“xx不适合女生”)对女性的打压真的会影响她们的自信,然后影响她的发挥,从而成为偏见的“佐证”。 第四部分列举了一些逐步走上写作道路的女性代表,从贵族妇女到更多的女性(乔治·艾略特,艾米莉·勃朗特,夏洛蒂·勃朗特,简·奥斯汀)。明明“写诗才是人类初始的创作冲动”,但这些女作家的作品却绝大多数都是小说。因为与写诗歌或者剧本相比,写散文或者小说相对容易,无需太过于专注。 第五部分,当代(作者所处的当代)作家作品中,女性终于突破了二三十年前的禁区,开始涉足各种各样的主题与题材。如果她们能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和每年五百英镑的收入,一定能创作出更精彩的作品。 第六部分认同了“一个伟大的大脑一定是雌雄一体的”。“无论他是谁,只要他带着性别意识去写作,注定会犯下致命的错误。” “女人写作时是通过母亲来寻找自己的根基。”“男人的想法更干脆更直白,可以看出作者的大脑非常自由,对自己非常自信,想必从未遭遇过挫折与阻挠,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便可以按其天性自由地生长。” 她强调了物质的重要性——一年五百英镑和一间带锁的房间。“事实上,穷孩子若想打破枷锁,获得思想的自由,成功的希望微乎其微,而伟大的作品正是思想自由的产物。”女人向来穷困不堪,有史以来便是如此。 最后进行了总结和呼吁。今天的作家比以往更有机会领略多姿多彩的生活。“之所以要求你们拥有金钱,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其实是要求你们生活在当下,无论过什么样的生活,都要轰轰烈烈的生活。” 女性相比之前已经拥有了巨大的权利,所以当然应该踏上新的征途,投入到任重道远而前途未卜的事业之中。 华东师大出版社的版本,翻译似乎有些不尽如人意,比如《监督者报》我思索了很久,然后大胆猜测是不是想说《卫报》?不过后半本书是伍尔夫的日记选,是其他很多版本没有的。 “不过不管读的书是好还是坏,读完时总会都有一种轻松感。”深有共鸣,我也是如此,总觉得读完一本书就像完成了一个任务,有一种成就感。虽然在这一语境下,任务这个词似乎带有一点点贬义,不过哪怕是读很喜欢的书,读完时也会有这种感觉。 “我总以为书读得精细些并不为过,字里行间每一个暗示都该看得真切些,显见的意思只是表面现象而已,但也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有时会曲解作者的情感。”有些书确实值得精读,值得一遍又一遍地读,比如《红楼梦》,古往今来有许多学者不断从细节处深挖。诚然,有一些解读是穿凿附会,但大多还是正常的解读(哪怕有些并不符合作者的想法),毕竟不也有这样的说法嘛:当一个作品被创作出来,它将不再属于作者,而是属于读者。 日记中经常提到她对于评论家或出版商对自己所著书籍的评价十分在意,这让我有些意外,我以为她会更豁达洒脱一些,不在意这些。 她数次写道“我又在说废话了”之类的话语,我自省了一下,其实我写日记也是很多废话。我当然不能和著名作家相比,只是觉得日记只是一个记录的形式,不必太字斟句酌。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首先能坚持下来养成习惯就很好了,从二月份开始,坚持了小半年,回头看看,也挺有成就感。虽然很多天都是平常日子,大多言之无物,但是即便是大家如胡适,也有过流水账的日记,并十分出圈(打牌)。 看到她日记中常提到要看的书,让我有一些共鸣。计划想要看的书好多好多,但是总是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看或者没有看完。 关于女性主义的作品,见过两种推荐阅读顺序,一种是先读距今时间比较近的,因为相对比较通俗易懂,从这里入门,再往前追溯,读一些时代更久远的。另一种顺序是从源头开始,按照时间脉络,体会女性主义不断发展、进步。 伍尔夫的这本大概算是较早的女性主义作品了。之前读过一点《第二性》,但是还没看完。也把上野千鹤子的著作加入了书单,之后慢慢看吧。女性主义的路一步一步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