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发现母亲读后感摘抄

发现母亲读后感摘抄

《发现母亲》是一本由王东华著作,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57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发现母亲》读后感(一):传递的是一种观念

想学到某种育儿的具体操作方法或者某种育儿理论者,建议不要看本书,因为数百页只是论证母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书中各方面资料齐全,文笔不错,作者的一些思想萌芽,使得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不需要细嚼慢咽的读,可以像读小说一样快速读完,顺便看看有趣的图片(我看的是图文版)。

《发现母亲》读后感(二):为什么同样的书名却有不同的封面与版本?

很久以来,我一直在寻找这本书,但是我还没有下定决心要买!因为我发现这本书有很多的版本和封面,所以我也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本,有谁可以指点一下吗?

有什么建议请发送到我的邮箱,谢谢啦!~

e-mail: sdmymeizi@126.com

《发现母亲》读后感(三):拿来的,又变成自己的了

本人从来没有看过类似母亲教育类的书籍,对教育类的书籍接触也比较少。

一开始翻开本书,序言很为之动容,看了目录觉得似乎有些可以深入品读的空间。

看到几十页后,发现都是案例的堆砌,案例的铺垫说明的道理却是现在人尽皆知的研究结果。

里面有关于儿童的心理的研究的案例,很多刚好在我最近看的一本《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书籍里均有出现。作者很多的所谓“自己的研究成果”不过是按照已有的研究结论换了一个“别称”,换成另外一种表达与说法。

把前人已有的研究结果,拿来变成另外一种口语式的,接地气一点的表达,就变成自己的研究成果了。

呵呵。

但是还是很佩服作者的渊博的知识,为了描述一个不能再简单的道理,母亲的孩子最好的教育,堆砌了n多n多的案例,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这个着实费了不少气力。

《发现母亲》读后感(四):很好的立意,很水的内容

读了这本书有点上当的感觉,作者左摘右引,可见知识储备较足,也有很多有价值的例证。但是整本书大量的内容在强调母亲教育有多重要,引用很多例证来证明,看着看着人就心累了----我已懂了,并且赞同这个论点了,干嘛讲个没完呢?还有一点,超级啰嗦,一个道理换几种说法,绕来绕去的理论阐述,那么厚的一本但是内容太水。导论部分看着还行,再往后看通篇都是不理性的控诉和指责,观点过于偏激,举的例子不具有普遍性,比如控诉妇女堕胎、处女膜修复等现象来说明为母不母的道理,我都惊了,那毕竟是少数人,拿这样的例子来说明,还把自己气个半死,语言激昂,表现的痛心疾首,看着看着人就质疑作者三观了,是不是写不下去硬凑呢?如果你寻求教育方法,千万不要看这书,因为这里面有创新的教育观念很少,比如看看蒙特梭利或孙瑞雪或卡尔威特。我真的很赞同网友的一句评论:自己留着占地方,送人又怕贻笑大方,可惜的是,我已经送人了一本......

《发现母亲》读后感(五):“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发现母亲》厚厚的上下二册,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句话,我的心感动了一下,我们总是喊着男女平等,女性越来越多的渴望在工作上和男性一样可以独当一面,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也常常对我有着致命的诱惑。我常常感叹一个女性想要在社会上取得一定的成功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需要家庭的支持和理解,而往往社会对于拼搏的男性更加宽容,认为男性应该理所当然的去发展自己事业。可是如果一个家庭都去这样做了,那么孩子的教育问题交给谁呢?社会吗?如果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都不能成为社会的好榜样,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让家长相信这样的老师可以教育出优秀的学生呢?

我很庆幸在我还没有孩子的时候已经提前看了这本书,如果我的孩子已经过了三岁甚至更年长了,那该是多么惋惜的事,即使我想教育也已经为时已晚,在我们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时,殊不知很多父母已经在进行胎教了,其中王所长说的一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我们常常忽略处于腹中的婴儿,没有关注到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鲜活的生命,在散步的时候,他们已经可以去感知这个世界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