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王尔德狱中记读后感摘抄

王尔德狱中记读后感摘抄

《王尔德狱中记》是一本由奥斯卡・王尔德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26.80,页数:3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尔德狱中记》读后感(一):自深深处

这个译名似乎比《狱中记》提起来要隐晦很多。

粗粗对了一遍,版本的译文不错。但文中大段大段谈及自己的美学和艺术追求的段落还是被我无礼的跳过了。

如此的天才也不过坠入社会新闻的花边桃色消息中,情或更多是欲的毁灭力远大于建设力吧。

《王尔德狱中记》读后感(二):散文诗般的心情散记

这是一封信,一封写了将近两年的长信,一篇任凭感觉不时变化,记录心思任意游走的文字.它与其说是写给那个让王尔德既爱又恨的人的,不如说就是写给他自己的,只是用来记述自己的心情、自己每时的感受。原文和译本都看过好几遍了,可是每次看都会有新的感受,每次都会否定自己前一次看时得出的结论,每次也都会勾起自己对生活的不确定性的恐惧。人生无常,总是自己在把握。有时在想如果当年的王尔德没有那么冲动地指控道格拉斯的父亲,如果他能够像他的妻子那样平静地离开,这个世界上会不会多出一个没落于平庸的“美学家”,却消逝一位悲剧性人生的主角。或许正是他的悲剧性的人生历程才让他如此广泛地得到关注,如此深入地被人研究、理解……

《王尔德狱中记》读后感(三):天堂之爱地狱性

在学校读书时就知道王尔德,是因他笔端的唯美。 在社会后,认识他的是那电影《wilde》(港译:心太羁)中的轻狂与肉艳:性的异与同,象是两面对里的镜子,而你立在其中,左右都是你,你也被他们所左右! 在现在,这本狱中的他,终于理解到完整的他:一个游走于上帝与魔鬼间,贩卖各自没有的灵肉贩子。

只有在堕落到地狱并与之私混,才有那象天堂般的暇思与笔触,象在海里溺水要喘息的那口空气。

只有在上升到天堂般孤独而无人语时,才思念地狱的热闹与拥挤,象在空屋中总要发出一点声音来证明听力的存在。

所以理解他的分裂:把握的好,一辈子能活出两辈子的精彩!

宽容他的灵与肉:有的人就是在游走间才知道自己真实的生活。。

但。。。不感激他!! ——不为什么!

用一句他和我都喜爱的作家济慈的话:“在构思真善美的东西时所获得的快乐与想到假丑恶的东西时所获得的快乐一样多。”

本书译本不是最好,但也算中上偏中。

《王尔德狱中记》读后感(四):看不懂的王尔德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王尔德也一跃成文青口耳相传受尽宠爱的对象。一干人等拜读他的原著、细细剖析其语录,更乐得一次又一次地侃侃谈起他的吊诡经历,毫无倦意的倾倒着膜拜着。

无可否认他身上极具所谓文艺的特质——从英国、天赐的才华、唯美主义先锋、终身追求享乐,将对美的诉求视为生命的意义、塑像般的五官到最为惹人垂爱的同性恋属性,无一不满足那些文艺爱好者的品位。再加上离奇的入狱经历,不让人为之掬一把泪都不行。

但我从未对王尔德产生过一丝的偏好,从文学上的成就来说:有人说他是二流作者,是很中肯的。文学史上除非提到唯美主义,是可以完全绕过王尔德的(前提是评判者将王尔德受人宠爱的成分剔除)。我从不否认王尔德的天分与才能,他的急智口才是其在社交界闯出名声的利器。历来被称之为天才的往往可以脱离世俗的指摘,而代替之以一种善意的欣赏(如伍尔芙的精神疾病,如高更的荒岛求艺),唯有王尔德,唯有王尔德是为世人所嗤笑取乐的对象。无论是去美国宣讲时受美国媒体讥评,还是在英国多番登载于报的讽刺画

《王尔德狱中记》读后感(五):摘抄和记录

致道格拉斯:

我的宝贝,你的十四行诗非常可爱。

你那玫瑰叶似的红唇不仅生来是为了歌唱的,而且也是为了疯狂的热吻的,这真是个奇迹。你那纤细的金色灵魂行走在诗歌和激情之间。我知道为阿波罗所钟爱的雅辛托斯就是在希腊时的你呀。

为什么你要一个人留在伦敦?你什么时候去索尔兹伯里?你一定要去那里,在各种哥特式建筑的灰色光线里冷静一下你的双手。你随时可以到我这儿来。这是一处可爱的地方--只是缺少你,但先去索尔兹伯里吧。

我对你的爱是永恒的。

你的,奥斯卡

致道格拉斯:

你是我想要的圣物,是优雅和美的化身。

只属于你的奥斯卡

致道格拉斯:

亲爱的,亲爱的男孩,你对我的价值是别的任何人想都想不到的。

致罗伯特:

我知道与波西在一起可能意味着失去经济来源这种可怕的后果。

一个因爱国被投进监狱的爱国者是爱自己的国家的,同样,一个因喜爱男孩子被投进监狱的诗人也照样是爱男孩子的。要想改变我的生活,就得承认同性恋之爱是可耻的。我坚持认为同性恋是高贵的--比其他方式的爱都要高贵。

一当我们的钱花光了,他(波西)就会离开我。我知道自己最好永远不再见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