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写在人生边上 写在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读后感100字

写在人生边上 写在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读后感100字

《写在人生边上 写在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是一本由钱钟书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52; 428; 1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写在人生边上 写在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读后感(一):赞钱钟书

你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无穷尽

又像灿烂的恒星不断爆炸

很多人捡起爆炸的碎片

说,这就是你

你是个爱玩的男人

别人玩不会你的游戏

没办法,只好自己玩

《写在人生边上 写在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读后感(二):谈交友

真正的友谊的形成,并非由于双方有意的拉拢,带些偶然,带些不知不觉。在意识层底下,不知何年何月潜伏着一个友谊的种子;咦!看它在心面透出了萌芽。在温暖固密,春夜一般的潜意识中,忽然偷偷的钻进了一个外人,哦!原来就是他!真正友谊的产物,只是一种渗透了你的身心的愉快。没有这种愉快,随你如何直谅多闻,也不会有友谊。

——这样的友谊需要长时间来发现,可我就想认识她

《写在人生边上 写在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读后感(三):这应该就是真正有学养的大师吧

整一本杂谈,多见的是自嘲和引借,自嘲即谦逊,引借则是博学,小心翼翼的谈体会,不着急去佐证些什么、倡导什么,唯恐破坏了这个学场本然的涵养,写过的长篇《围城》早已洛阳纸贵,自己却觉得不甚满意,太太帮忙写序时也不忘体谅着先生的心情,这应该就是真正有学养的大师吧。--记钱钟书《写在人生的边上》

《写在人生边上 写在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读后感(四):《写在人生边上》 (《读书》1990.10 扬之水)

在五十年前的初版序中,作者写道,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么这里所作的,只是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儿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

于是,便留心寻觅这“空白”。可是怪!一册不足三万字的小书似将人生种种讲彻,想再添加什么,竟是很难了。最令人不得不小心翼翼的,是作者洞悉幽微的笔,好像已等在什么地方,每欲言,总担心就做了靶子。

原来,人生这本书这般小!而既进入这个天地,一举手,一投足,便免不掉要在读者面前出乖露丑——露出人的本性!倒是不矫饰,不作伪,只求一个“老老实实”,也就罢了——不敢以此“教训”人,自勉而已。

终于有勇气填写这几行“空白”,是因为忽然想到,作者原也是这“书”中人。

《写在人生边上 写在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读后感(五):书是好书,只是水平有限,无法品得其中一二

这是一本三个小册子的合集,看得最久最细的还是《写在人生边上》,因为《写在人生边上的边上》有许多学术性的文章,实在看不懂,而《石语》又是文言文,就都搁下了。

关于《写在人生边上》最喜欢的还是他的序,人生是一部大书,这个比喻很多人都用过,但是往往局限在感叹此书之大,烦恼如何读好这本书。而钱老当然不会仅仅满足于读书,书读过之后一定要有所感悟,进而留诸笔端。书大了难免会有缝隙,而在人生的空白处写下些感悟,无论深刻或肤浅、无论长篇大论或短小精悍,只是为了作以记录,以便日后重新读过,回味往事别有一番滋味。同时也算是督促吧,人总有惰性总爱读读就罢了,不喜欢思考,写在人生边上的应该是一路走来的一个个或深或浅的脚印吧。

书的内容就不具体谈了,十篇小文主题想去甚远,却都异常深刻,钱老的渊博可见一斑。最爱《读<伊索寓言>》,娓娓道来总觉像是在聊天一般,虽然有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读这样的文字倍感亲切,甚是可爱。

对于大师,是不敢妄加评论的,这样的书应该买上一套放在书架的显眼处,我想定会常读常新吧。

虽然很多人都看过,但是真正能看懂钱钟书的又有几个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