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瓦格纳戏剧全集(上、下册)读后感锦集

瓦格纳戏剧全集(上、下册)读后感锦集

《瓦格纳戏剧全集(上、下册)》是一本由[德] 瓦格纳著作,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877; 6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瓦格纳戏剧全集(上、下册)》读后感(一):读后感

最糟糕的译本;1没有德语对照,2翻译不佳,3为了书看起来很厚,字体过大,每一页字数比较少,查阅非常不方便。去看看台版发行的尼伯龙指环,天壤之别,一个是书商;一个是瓦格纳爱好者。最糟糕的译本;1没有德语对照,2翻译不佳,3为了书看起来很厚,字体过大,每一页字数比较少,查阅非常不方便。去看看台版发行的尼伯龙指环,天壤之别,一个是书商;一个是瓦格纳爱好者。

《瓦格纳戏剧全集(上、下册)》读后感(二):瓦格纳戏剧全集

虽然标题是戏剧全集,不过其实都是瓦格纳歌剧的文字剧本,所以都是诗体的形式,与正常的戏剧感觉非常不一样。 瓦格纳的历史地位以及艺术地位无疑是伟大的,就算希特勒不欣赏他,光靠其音乐作品的长度本身就够“惊人”了,想想光《尼伯龙族的指环》四部曲就要花三四天才能够看完,真吓人,可惜我没听过,遗撼。 我个人对作品大多感觉一般,《尼伯龙族的指环》四部曲算是比较突出的,场面宏大,充满了野性。神族,巨人族,龙族,侏儒;乱伦,欺骗,战争林林总总,可以说把人性的丑恶都展露无疑。鉴于没有音乐,所以要评价总觉不行。反正可以看看。

《瓦格纳戏剧全集(上、下册)》读后感(三):翻译得比较一般

前些日子新买到一套《指环》DVD,是黄色纸盒装的,包装设计得比较简朴而别致,8张D5装,外包装上看不出演出者的信息,打开一看,还是莱文的大都会版本。

若干年前我就买过这一套没有中文字幕的,后来又买过一套布列兹的DVD,也没中文字幕。当年我就靠这本书看完了全剧。

这回拿到的新的版本里面有中文字幕提供,我随手先拿了《女武神》出来,看完了第一幕,发现与这本书的翻译相比,略有出入,但随片的翻译在文采上明显胜过书。感觉这本书的翻译太过于直白,基本上没有诗歌的感觉。

很多朋友(瓦迷们)都说这本书有很多错漏,义愤填膺的,不过他们基本上都是属于反刘雪枫一派的,未必可信,可惜我对德语只会一个词,没有任何发言权。

随便聊一下,我会说的唯一的德语词汇是“买单”,发音是“拜叉伦”,哈哈。前年去德国一趟公务,带了一队人马,每顿吃完饭都是由我统一刷卡买单,所以只会这个词。

《瓦格纳戏剧全集(上、下册)》读后感(四):保护木桌的锅垫子

为何不配上原文对照,没有德文的音韵不知如何即时欣赏唱片里的歌声?这书确实恼火,很白目,甚至过于俗语化,更有无数意义指向上的硬伤,执行主编刘同志和翻译众好歹也是北大的。正宗的“北京大学”,不是白目大学。稍微好点的地方就是配有场景与动作说明,五折以下还是可以买来垫烫锅的。

举莱茵黄金开场之例,简单清楚,原唱词是:

Weia!Waga!Woge,du Welle!

walle zur Wiege!Wagalaweia!

Wallala weiala weia!

先查关键词,

Woge:波涛,巨浪

Welle:波,波浪。作动词是:使起浪,使起皱。可见这个意指一般层面的“普通”波浪,而Woge是更凶猛的动静更大的Welle。这里加了du,那么应该是作动词讲了

Wiege:① 摇篮 ② 诞生地,发源地

此书是这样的:

“Weia!Waga!波浪,你摇动吧!

摇动成个摇篮!Wagalaweia!

Wallala weiala weia!”

首先,拟声词难道就不用翻译么?不懂德文,咱哪知道支吾的什么。

摇动?波浪还摇动成一个摇篮?如何理解?只能说太搞笑了。

再来看看台湾福茂出版索尔蒂指环全集唱片的附带中译,罗基敏审订:

“喂!河水,卷起波涛!

将浪涌至源头!

哗啦啦,哗啦哗啦!”

第一句,意思上很正了,第二句,Wiege作源头讲,终于可以顺畅的理解了……

再来看看阿贝里希的登场:

本书译:

“嘿,嘿!你们这些漂亮的妞儿!

你们是多么俊俏可爱,令人羡煞!

若是你们喜欢我,

我愿从尼布尔海姆的黑夜到这儿来。”

台本译:

“嘿,诸位仙女!

何等动人,令人倾心的小仙子!

来自尼布海姆之夜的我企盼亲近,

若你们愿来相就。”

就算先不看德语文本,两相比较,本书都显出逻辑矛盾了,既然来都来了,阿贝里希还说“我愿从……到这儿来”这句废话干什么?当然,也可以辩护成他只是路过嘛,看到三个美女了,要过来常驻?!感觉也不太对吧。

来看看原文,Aus Nibelheims Nacht naht'ich mich gern。很明显,关键词是Aus,作“从……出来,由……而来”讲,而且mich第四格作直接宾语讲,显然,来自尼布海姆之夜的我企盼亲近,更通顺而符合原文,也无逻辑错误。

以上,可见一斑,这仅仅是简单的几句开头,全书更多的具体内容,与台湾人的翻译相较,论及韵雅、诗意、内涵,都差了太多,更不要说文本意指了。只能说作为一个了解剧本内容的初浅尝试还是可以的。

希望出版社和主编之类能好好反省,修订再版,既然爱好它,那就好好搞清楚,更不要说某些专业翻译人了,有没有一点职业精神?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