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那些美丽的印记作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那些美丽的印记作文。

第一篇

暮色渐渐降临,黄浦江上时时有阵阵的清风拂过江面,安抚着汹涌的波涛。此时黑暗霸占了整片上海,大楼大厦也闪烁起五彩斑斓的灯光,捍卫自己的领地。

而在那靓丽风景的另一旁,空气中却弥漫着热闹的气氛。所有人都堵在那巴掌大的码头上,张望着,渴望看见船的身影。在夜空的笼罩下,不久,一艘庞大炫目的轮船便冲破雾层,驶向码头。刹那间,人们都发疯似地往轮船里冲,个个好似只想突破牢笼的恶狼,而我却像只灵活的老鼠穿过了重重的人群,成功的坐上了观景“黄金位置”。此时,轮船也开始缓缓向前行驶。

“船开了!”我激动地扒着窗户叫着。透过玻璃窗,一处处美轮美奂的建筑物映入我的眼帘:皓月当空,群星闪烁,江面在皎洁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波光粼粼;江边上,路灯和小树好似一队队挺拔威武的精兵,守护着城市的安危。高大的建筑们竭尽一切来为这个城市增添光彩。东方明珠不再是它白天朴素的模样,而是换上了绚丽的紫色外衣,在黑夜中十分璀璨夺目、婀娜多姿。金茂大厦则迸发出金灿灿的光芒来突显自己的雄伟和高昂。它们身旁还有许许多多矮小的楼房,显得小鸟依人,却也是这靓丽风景画中辉煌的一笔,真是叫人赞不绝口啊!

漫步来到宽广的船顶,我不由自主地张开了手臂,感受风儿亲吻我的额头,感受它抚摸我的脸颊……这时,对面驶来一艘“公主号”的轮船,它浑身挂满缤纷的彩灯,活脱脱像位漂亮的公主,我们互相招手、欢呼,在海风的呼呼声中,每个人心中已悄悄地烙印出一个美丽的印记。

上海的夜景真是让人久久难以忘怀,而这美丽的景色将会在我心中化作一处美丽的印记永远美好地闪耀着。

指导老师:张惠

第二篇

“我的眼泪又来了……”一段朱自清的《背影》,和那“背影”中蕴含着的深沉父爱,让我的脑海中满是你的样子:在电脑前加班时认真的样子,写书法看球赛时专注的样子,以及我做错事时训斥我的严肃样子……温柔与和蔼在你身上有么?我看着你,渐渐疑惑了。

很少看见你笑。从我有记忆开始,陪我玩闹的就只有妈妈,你只是静静地在一旁捧着报纸,似乎对我的事务漠不关心。但我上学后你对我学习的苛刻与严格,又让我对你另眼相看,一触即发的严厉批评让我做任何事时都不得不小心翼翼。每当我看到别人笔下描绘出的慈爱父亲,不禁心生羡慕,同时对你教育我的方式又倍感无奈。

可是,那一次,粗心大意的我用美工刀割破了手指,我的哭声引来了你匆匆的脚步。只见你立即拿来了医药箱,手忙脚乱地用你那不娴熟的手法为我包扎伤口。那是我第一次发现你的眼神中流出一缕细细的焦虑与心疼,也是我第一次在你微蹙的眉间感受到了父爱的温暖,那种我曾经日思夜念想要尝试的温暖。

我伸出手,注视着那条浅浅细细的伤疤,这也是一个印记啊!是你对我爱的印记,是有你的印记!是它让我在每个冬日想起你时,心中充满暖意!

第三篇

“滴答滴答……”时钟在寂静的夜晚格外响亮,眼看着时钟就要指向凌晨了,天下所有女人的节日终于在我们的期盼中到了。

妈妈辛勤的身影在窗前印了一遍又一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还记得小的时候,一直要为妈妈做点什么的却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来表达我心中对妈妈的感恩之情。但是想是一回事,做却是另外一件事,每次我想为妈妈做点什么的时候,母亲节已经在我的指缝间悄悄溜走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原地惭愧。

现在的我已经跨入初中了,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今年的我一定要把多年以来的心愿实现,于是我的房间里都记满了母亲节的标记。心里也在一遍又一遍的叮嘱自己,一定不能忘记自己的使命。

放学回家后,我快速的完成好了老师给我布置的作业,眼看着时钟已经接近8点了。

吃饭的时候我看到妈妈吃完后忙去刷锅,我也扁起袖子帮助妈妈洗起碗来,先把盆里接一些水,把碗放到盆里,然后挤上洗洁精,再刷刷,最后再换一盆水把碗上的洗洁清洗干净,整整齐齐地放入碗厨里,这才算完。忙活了大半天,可把我给累坏了,腰酸背痛的。

我才深刻的明白了妈妈每天的辛苦,我决定以后一定要多做些这样的家务事,来减轻妈妈的负担。

忙完了一切,时间大约到了八点半了,妈妈坐在床上准备睡觉,我毛手毛脚地端来一盆洗脚水,小心翼翼地把妈妈的鞋脱掉,把妈妈的脚轻轻地放在温水中,慢慢地给妈妈洗那双久经风雨的脚,脚底上有许多老茧,看了不禁使我的内心痛苦的泪水不断地在眼眶里打转,只见妈妈轻轻的抚摸着我的头说:“我家的宝宝成长了,懂事了!”听着这话,我心里更不是滋味。

我现在还小,不能为妈妈做什么大事。妈妈对我的爱,我无以回报。只有我现在好好学习才是对妈妈最好的补偿。我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

第四篇

随着太阳的到来,怕晒得春姑娘便旋着舞步离开了大地,而夏天却从春姑娘离开的那一刻迈着轻快的脚步来了。我来到乡间,寻找初夏的足迹。

我来到乡间田野中,瞧,好多鸟儿飞舞着,这边一群,那边一群,它们的羽毛是那么的鲜艳,太阳公公把它们变得更加美丽多姿。它们有的立在枝头,不停地叫着,似乎在催促着知了和一些其他昆虫快快来到树枝上,为人们高歌一曲;有的在充满光泽的树叶与草片之间滑翔,似乎在为初夏的到来而欢呼;有的鸟儿就在温暖的溪面上翩翩起舞,旋转着,似乎要在这儿举办一场化妆舞会;还有的鸟儿在窝里静静的呆着,什么也不干,似乎是在为夏天捕食而作休息准备呢!再配上乡间田野中的条条小溪“叮咚……”的欢乐伴奏。金黄.,沉甸甸的小麦儿让整片田野生机勃勃,真像一幅漂亮的画卷!我想,这片田野一定就是初夏来到的脚印吧!

好奇的我又去了乡下的小公园,瞧,一朵朵花朵绣满了公园,他们形态各异,颜色多姿。有月季花、牡丹,各色的小野花等等,尤其亮眼的就是月季花了.虽说四月季花四季开,不怎么难得见,但在夏季,它们却显得特别有精神,比平常美多了,似乎很喜欢夏季。月季花们都各有各的迎接夏日的独特方式:有的弯着腰,似乎在向夏日鞠躬,如果仔细想想,或许还会想到王子邀请公主跳舞的绅士姿势,显得彬彬有礼;有些月季挺直了腰板,想要以士兵的严肃状态来迎接夏天;还有的呢,它们用双手遮着自己的脸,似乎是有些害羞的少女……这些特殊的迎接方式,使夏天很开心,所以很快就来光顾了这里,并且给了大树们更深色的衣服,让他们好在夏天不被烈日晒坏了。“这里可真是美啊!如诗如画。”每个路过的人都会这么说。所以,这应该也是夏天给我们留下的脚印了吧!

我随着太阳的指引又来到了小池塘,看,池边的树木们直直的挺立着,似乎是在守护池水,它们的叶子都十分鲜亮,我想应该是被太阳公公照耀的吧!一条条鱼儿活蹦乱跳的,在这个亮晶晶的大池中,它们也都受不了了。当然,这些仅仅只是笨鱼儿的表现,像那些聪明的小鱼们则都躲在冰凉的水底下享受着,一声不吭,身体睡僵硬了,就在温柔的水草和鹅卵石之间缓缓游动,悠闲的不得了呢!而那些鱼虾也就在夏日出来漫步了,他们就在池塘周围的石板.石块下面,偶尔还会到石板上面来透透气,在这时爱玩耍的孩子们就脱掉鞋子,卷起裤脚,下水摸鱼虾了。他们总是慢慢的下水,尽量不惊动休息鱼虾,然后再乘鱼虾们不注意之时,一下子用左手截住它的道路,再用右手迅速把它抓住,这样就成功啦!虽说听起来蛮简单的,但是做做可不容易,要想不惊动鱼虾,水波绝对不能很大,这些鱼虾可机灵得很。这个美丽的池塘会不会也是夏天的脚印呢?

美丽的乡村景色就如一幅绝世的画,但缺少了其中的一样景物就会掉价。就算是齐白石画的虾.徐悲鸿画的马都没有这幅乡村初夏美景多姿多彩。这就是初夏时的乡村,每当夜深人静时,那儿更美…

第五篇

助威,鼓劲,坚定的上场,呐喊,加油,鲜亮的篮球腾空一跃,成为一刹那声与光的焦点。目光不待停留,身形已然跃起,抱球,回身,护球,急转,飞一样地向对方篮筐奔跑,与队友眼神交汇的一刻,球即从手中托起,抛出,定定落在眼神的那端。侧身,抬手,出手,球以几乎直线的方式猛然迸出,可“啪”一声脆响,“咚”的落地,弹起,球被一个强有力的劲道拦截下来,抢过球,闪过对手,急而反向奔去,面对着一片散而不乱的防御阵型,急停下来,转给身侧的队友。一个超远三分在刹那间从篮网中脱颖而出!

观众席顿时沸腾,鼓掌和呐喊声如炮鸣声轰然响起,“哇呼!”一片喝彩过后,有如刚才那般连环起伏的精彩动作又以不同的方式和对象不断上演。

窗外的风刮起窗帘,我们不知道;太阳升到了天空正中,我们不知道;楼下的人流车流不息的穿行,我们不知道。我想,如果此刻窗外已大雨倾盆,我们的目光,也始终坚定地停留在这场上,神注于这些挥汗如雨的激情少年,如此地释放着这属于青春的热情!

这些鲜亮而炫目的画面,已深刻于我们记忆的胶片。哪怕此时拍下的照片会经不起岁月的磨蚀而泛黄褪色,这些坚定的眼神,这被汗浸透的衣衫,这紧紧连在一起的我们的集体,也会如当初一般跃然于我们的眼前。

拼搏之后,我们记住的不是输赢或比分,而是这个我们依赖并且深爱的集体和为自己的加油与呐喊。

球场上的青春,在我们的记忆里,散发着明媚的光华!

第六篇

你是否曾见过葫芦的藤蔓呢?密密麻麻的缠住一个个幼小的葫芦,在遍布绿色的温暖中不愿放手。

你是否见过葫芦的表皮呢?上面隐隐约约的遍布着藤蔓的印记,让人心疼。

年幼的我总是埋怨藤蔓的不近人情,同情葫芦的无力反抗。于是,我想到了自己,在上帝的眼里,我们就是葫芦,父母就是藤蔓,而我们总在置疑藤蔓存在的意义,是伤害而不是保护我们,让我们想要逃。

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陷入了一种苦闷。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密不透风的由父母为我建造的铁屋子里。我想要奔跑,激起无数空气的旋涡,享受风急速掠过耳边的感觉,就像被藤蔓缠绕的葫芦想要挣脱藤蔓的束缚一样。终究是太轻狂,怎样也想不明白,明明青春还有这么多,为什么要与铁屋子一起度过呢?

于是我开始埋怨父母,开始在铁屋子里横冲直撞。可是铁屋子那么小,将我圈圈、层层围住,当我开始奔跑时,就被撞得遍体鳞伤,所以我只有不断向上生长。我开始怀疑这个铁屋子的作用,想要逃出去,可是屋子的深处不断传来父母的声音:“孩子,不要出去,只有铁屋子才能保护你!”

终于有一天,我跑出来了。我以为外面的天空很宽阔,可以自由奔跑。可是我却发现外面的社会竟然是一个更大的长满了倒刺的铁屋子,它更加恐怖,稍不留神,就会划出深深的伤痕。

于是我开始怀念那个铁屋子。铁屋子多好啊,就算被撞上也不会鲜血直流。就算外面在下雨,里面也温暖如春。

原来有很多的事情,比如说父母的叮咛、唠叨,它们都是束缚我们的铁屋子。只是我们会不断置疑他们的作用,但当我们终于明白它们的好的时候,就已经来不及了。

其实,那些藤蔓也是葫芦的保护神,只是年幼的葫芦不懂得藤蔓在用怎样的一种方式保护自己。当有一天藤蔓松开手,葫芦掉在地上的时候,才会明白,其实藤蔓在身上留下的那些印记只是在教会它成长。

再回想那些点滴,看到身上藤蔓的印记,才发现那些自己一直怀疑的忠告才是对自己最好的礼物。

第七篇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停了,青石板的路面上,映出少年的倒影。朝自己微微一笑,又踏着明镜一般的水潭,朝小巷更深处,蹦去。

尽头,无声地掩着一间小小的木屋。

“那是爷爷的书屋。少年笑了笑,忆起那段铭记于一人心的尘封往事。

——多年前,这乡下仍只是乡下,偏僻,荒凉,与城镇的差距将那里的人们与他们眼中的“另类”越隔越远。就连看似日常的大米、油、盐等也难得叫人捎点进来。一天,不知怎的,村中一位老汉突然发了笔横财,听人说,是把家中唯一的奶牛让信客帮着给卖了。大伙儿眼前一亮——现下可终于有了个生财之道。从此,村里凡是有心思的人都养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家家户户没有一个不是成天在山坡上牵着牛儿赶的。又似乎每个人都执着于此。

爸,我……我想上学。”小孩的声音突地冒出,在空气里,很快就被微风吹得一干二净。身躯在瑟瑟发抖,面对魁梧的父亲,他把声音压得差点连自己也听不见。他知道他在说什么,那是一个可怕的梦想,一点点要被噬灭的可望又确实带着令人无法及到的高度,诱惑着。男人笑了笑,粗糙的双手在孩子头上轻轻地拍了拍。

又一个燥热的午后。弱弱的影子慢慢接近,一声,在耳边响起:“爸,我想……上学。”这一次,他感觉自己的声音比上次要更响亮——至少自己能听见。但心中还是有不足的底气。男人眼中露出明显的惊讶,但很快又闪过。男人没说话,他也知道这是什么。

身影一晃就晃到了村口,带着心头些许不知名的东西。恰巧,又有一户人家缺了票子——宰牛——“嚯嚯”的磨刀声像一把把利刃,刺着,惩罚着。他捂着耳朵,妄想自己再也不要听见。“呲”刀子猛地扎进了牛肚,顿时,鲜血四溅。从眼窝一直滴到了心上。那便是自己的血了。垂死的牛发出阵阵作挣扎的叫声。他再也忍不住,伴着如雨下的泪滴,飞奔回家。

“爸!我要上学!”

“啪”

一记耳光落在了右半边的脸上。脑子嗡嗡作响,刚刚那一声坚定而洪亮的喊声仿佛还回响着。

“吃饭!”男人又恢复了以往的和气,心却是再也静不下来。

桌上放着两个碟子,一点野菜,另一点仍是野菜。

泪水又如断了线的珍珠再一次从眼角滚了下来,贴着发肿的半边脸,微微刺痛。他终于明白,这种“想要”的,被叫做“梦想”的东西只能深深的,深深的埋在心底,不被发现。许它悄悄地发芽,悄悄地生长,悄悄地开花,直到落花,结果,悄悄地承记着这段曾经的年少。

后来,小小孩长大了,和他爸爸一样,一样的高大,一样的结实,一样的,没有尝过人们口中的“禁果”带来的味道。

许多年过去了,乡下仍只是乡下,却有了一条宽敞、无阻的马路。大米、油、盐这类日常的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被送进来。后来的后来,又有了灯泡、彩电、洗衣机,更有了学生,有了学校,有了先生,有了“为人一本,教人一方”的——书……

“这间书屋是我爷爷一个人一手建立起来的。”少年笑着,满脸骄傲地向大家宣布。

太阳出来了,夕阳的余晖洒在靠窗的老人身上,金色,如同他的心一般,闪耀……

一旁的少年悄悄提笔,写下这段饱含无限光芒的岁月……

第八篇

昨夜星辰昨夜风,今朝别离今朝泪。

杨柳折尽花漫天,但求相识再一场。

-------题记

六月,满眼的绿色与阳光。夏日的气息弥漫满校园,这个夏日没有记忆中来的那么早,却也没有盼望中的那么迟。淡淡的气息,深深的记忆。在风中,四处纷飞,点缀着落花的无奈,渲染着成熟背后的苍凉。记忆里的十三中,无风,无雨,一切淡然。

都说,忘忧草忘了就好。而如今的归梦,已如姑苏的枯叶蝶,折断了双翼。我累了彷徨,醉了心殇。心痛时,只有伸手抚摸定格在那一刻的老照片……

从那日,伴着百日誓师的战鼓,我们呐喊出胸中的豪气;伴着冲刺50天的励志胸牌,我们脚踏实地;借着老师家长的精神引领,我们“赢定高考,超越一四”;伴着三十天的励志班会,戴在手腕的一马当先的红色手链,我们加快冲刺的步伐;伴着老师们入住宿舍,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实,目光更加坚毅;伴着校领导的“十全十美”的祝福,殷勤恳切的考前指导,我们信心百倍,激情满怀;伴着早起老师的祝福话语,独特的教室氛围,画着笑脸的煮鸡蛋,我们更加沉稳和沉静;伴着拉满操场的红色条幅,击掌,拥抱,震天的鼓声响起,我们,以王者的姿态冲入战场。

终了,一切将尽,是临行分离的班会。还是那个人,还是那张脸,增加的只是满脸泪痕。源姐和老师们又一次站在讲台上,已不是讲课,而是告别。这个雨季,无雨。它只在高三学子心中默默滴答,无声地刺痛心殇。这个班会,多些的是沉默。一切,只是不舍。回家当晚,疾风拼命吹,凝望夜空,离愁早已在漫漫星河中泛滥。流星划过,心中那身影渐行渐远。

曾经,无数次在想,若时光可以倒流,我选择静静地听老师讲课,慢慢完成自习作业,细细品味每份饭菜……可是,我与母校十三中,只能相识于陌路,相离于陌路。任时光冲刷,却也只能头也不回。

如今的我,是飞过江南的一片叶。静默时,沉醉梦里的思恋,听小桥流水的断点。记忆重现,老师们的容颜,清新如这碧的叶,老师们的微笑,在我心中,久久沉淀。

年华似水。高三的时光,随一阵风吹走,只剩下我们继续流浪,流浪。若有一天,我飞倦了,看厌了。母校十三中,是否,你是否,能为我残存一块酒红色的石头,好让我的余生在这里,靠一靠,歇一歇……

第九篇

三年前,陈三带着儿子陈小强,来到刘家庄安家落户。他没有媳妇,和儿子两人相依为命。

陈三话不多,天冷天热,总是戴着一顶线帽。

村里的赵光喜欢捉弄人,一次他看到陈三,一把摘掉他的帽子,发现陈三的头皮上全是疤癞,头发稀疏,看上去滑稽可笑。赵光嬉笑道:“看到这头皮,我就想起阎王帐下的老鬼。以后我就叫你陈老鬼!”于是,不管陈三愿意不愿意,“陈老鬼”的绰号就在村里传开了。

村里人欺生,看陈三一家是新来的,也总是调侃、戏弄他两句。

陈小强今年刚上一年级,同学们都是村里老户头的孩子,他们看大人不把陈三当回事,也有样学样,不把陈小强当回事。有个叫刘小涛的孩子,总是差陈小强干这干那,还给陈小强起名“陈小鬼”……

这天,陈小强回家,陈三发现他浑身是土,裤子的膝盖处也碎了,就问他怎么回事,陈小强“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

原来,课间休息时,刘小涛跟几个同学在操场上扮演唐僧师徒取经,刘小涛扮唐僧,他看到了陈小强,就喊道:“陈小鬼,过来!”陈小强跑过来,刘小涛说:“你想不想演个角色?”陈小强受宠若惊,连连点头,刘小涛说:“趴下!你扮演我的白龙马!”陈小强不敢反抗,只能趴下,让刘小涛骑上来。刘小涛喊:“妖怪来了,快跑,驾……”其他同学都在后边起哄。扮演孙悟空的同学说:“师父,你骑够了,让徒弟骑骑吧!”刘小涛就下了“马”,让“孙悟空”骑上来,孙悟空骑了几圈,“猪八戒”又上来骑,接下来是“沙和尚”……后来语文王老师看到了这一幕,赶了过来,孩子们的胡闹没有继续进行下去。

陈三给陈小强擦干眼泪,又给他拍干净身上的土,叹了一口气,说:“儿呀,忍着吧,刘小涛的爸爸是咱村村主任,咱一个外来户子,不敢得罪他呀!”

过了几天,陈小强放学回家,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进门看到陈三就说:“爸爸,你过来,我问你一件事!”陈三停住手中活儿,蹲下身子,说:“你问吧!”陈小强摸着爸爸的头,说:“我们王老师说你的头是因为救人才这样的,是吗?”

这王老师正是那天帮陈小强解围的老师,是这学期才来的新老师。今天上课前,他忽然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孩子们都说:“喜欢!”王老师说:“那我今天就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学生们都鼓掌说好。王老师讲了起来:“十年前,有个人去赶集,路上遇到一个歹徒劫持人质,歹徒手里拿着一瓶硫酸,威胁不答应他的要求,就将硫酸浇在人质头上,警察来了,面对情绪失控的歹徒,也没有办法……”刘小涛瞪大了眼睛,问:“后来怎么样了?”“歹徒只注意前边及两侧,没有发现,他的后方出现了一个人影。这人慢慢靠近歹徒,忽然间紧紧抓住了歹徒拿着硫酸的手……”刘小涛再一次着急地问:“后来,后来怎么样了?”王老师说:“人质借这个机会跑了,那个人与歹徒搏斗起来,歹徒气急败坏,将硫酸泼在了他的头上!”学生们都叫了起来,有的说:“那歹徒真残忍!”有的说:“那个人真勇敢!”

王老师接着说:“你们知道这位英雄是谁吗?”学生们都摇头,王老师说:“他就是咱们班陈小强同学的爸爸,陈三!”刘小涛叫了起来:“陈老鬼?”王老师说:“就是他,他头皮上那么多疤癞,就是当年歹徒的硫酸给害的!”“刷”的一下,孩子们的眼睛转向陈小强,陈小强从里边读出了惊讶、敬佩。王老师继续说:“所以,你们不要再喊陈小强为陈小鬼,也不要喊他爸爸为陈老鬼,他头上的疤是勇敢的见证,是英雄的印记!”

下课后,刘小涛有些不好意思地走向陈小强,说道:“以前我老欺负你,以后我再也不这样做了,咱们交个朋友吧。”接着,刘小涛严肃地对其他同学说:“你们谁也不许欺负陈小强,如果被我看见,我决不轻饶!”

陈小强把课堂上的事讲完了,他问陈三:“爸爸,王老师讲的是真的吗?你以前怎么从来没跟我讲过?”陈三说:“都是真的,爸爸之所以没跟你讲过,是因为爸爸觉得见义勇为是每个人都应该干的,不值得老是挂在嘴上!”

看着儿子高兴的样子,陈三高兴之余,还有一份愧疚。

原来,就在昨晚,陈小强睡了后,王老师来到了他家。王老师看到同学们欺负陈小强,觉得其中必定有原因,就来家访了。陈三对王老师道出了自己带儿子搬来此处的原因:原来,陈三虽然心善,但样貌丑,一直找不到媳妇。陈小强是个弃婴,陈三把他抱回家当亲生儿子养,惹得周遭闲言碎语不断。陈三索性带着陈小强来到了刘家庄。这里没有人认识他们,陈小强自然就不会听见那些风言风语了。

王老师听完,沉思了好一会儿,说:“我有个主意,不知道你肯不肯合作?”王老师的主意就是,编一个陈三见义勇为的故事,让孩子们对他另眼相看,这样,以后陈小强也就不再受欺负了。

陈三听完摆手道:“使不得,我一辈子都没撒过谎,也教育孩子不要撒谎!”王老师说:“谎分恶意和善意两种,咱们这个谎言,可以产生三个效果,一:你可以在村里人面前抬起头;二:小强可以不再受同学们欺负;三:孩子们心中有了一个学习的榜样。更何况,你收养陈小强,这本身就是一件让人佩服的事,你理应被人尊重!”

陈三思前想后,最后还是答应了。还别说,效果还真的跟王老师预想的一样。不光陈小强在学校里不受人欺负了,第二天,陈三出门时,遇到了赵光,赵光喊他:“陈老鬼……”这句话被刘小涛的爸爸听到了,上前就踢了他一脚,说:“人家陈三是救人的英雄,以后你……”他又指着其他人,“你们如果再欺负他,我决不轻饶!”

第十篇

雪的印记

揉揉朦胧的睡眼,睁开,眼前还是朦胧。

我从床上跳下,打开窗户。

下雪了!

此时此刻,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白茫茫的一片,除了朦胧还是朦胧。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雪越下越大,渐渐地变成了一个个白色的小雪球。一团团、一簇簇的雪飞落下来,仿佛无数被碎了的棉花球从天空翻滚而下。不禁让我想起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差可拟”,和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是的,风一吹,眼前便好像有无数的小球在空中无规则运动,让我想起了科学里的分子的运动状态,煞是壮观。雪球覆盖在树枝、道路、庄稼上,把树枝压弯了腰,为庄稼送去一件温暖的白色外套,为道路披上了一件白色披风。眺望远处的山,亦白雪的国度。在浙江这样的江南水乡看到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色,不禁让人怀疑自己是否瞬间到了东北。这场雪是来得如此匆匆,去也匆匆。才一会儿功夫,便开始变小了。慢慢地,再小…… 直到消失。天地间仍是一片银白的世界,分不清东南西北。雪停了,雪走了。屋顶上还留着雪,仿佛是一层飘逸的轻纱……的,雪走了,它来的悄悄,去的无声,留给人们的只是一片惊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