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二战,在寻访中》读后感锦集

《二战,在寻访中》读后感锦集

《二战,在寻访中》是一本由丁刚著作,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4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二战,在寻访中》读后感(一):忘记,很危险

本书从著名的死于二战的犹太小姑娘“安妮日记”开始,多数视角集中于二战欧洲普通受难者,从反法西斯老战士的回忆、美国大兵墓地、德国兵墓地、纳粹导弹基地、华沙起义、奥斯维辛的苦难...利用游记风格寻访二战普通人的感人故事、遗址、论述那时国家、人与事,尤其是《比利时有个钱秀玲》一文讲述我们在比利时也有辛德勒一般的中国女士曾尽自己所能帮助铁蹄下的比利时受难者。书中可看出作者对部分所述人物和事有比较深入的接触和关注。评论中对德国的反思给予了肯定,对奥地利反思不够与提出了批评,进而对日本反思的缺省给予了担忧。

书中集中描写的是纳粹黑暗时期的二战欧洲,对太平洋战争除油画《南京大屠杀》在欧洲展出一文外几乎没有笔墨。对东线战场也没有涉及,东线真的是“被遗忘的战争”(Forgotten Battle)吗?这些也仅是小遗憾或说我期望能够读到而已。

感动非关键,忘记历史,未来就很危险。文中已明确诉出。

《二战,在寻访中》读后感(二):西方人的二战

这是一名驻外记者笔下的追寻,在诺曼底登陆60周年之际,对二战的思索与比较。

“推开虚掩的书架,钻过低矮的洞口,顺着窄窄的楼梯爬上阁楼……” 丁刚从这里带领我们走入安妮的世界,《安妮日记》所记载过的世界。从《轻轻走进安妮的“密室”》,追寻到《“死亡火车”从密林中出发》,从荷兰阿姆斯特丹走入荷兰北方密林中的威斯特伯克,那个把十万犹太人送往屠杀场的地方。

丁刚在比利时寻访中国姑娘钱秀玲与她救出的抵抗者罗杰,走过卢森堡美国大兵、德国兵的长眠之地,探秘法国圣奥默尔纳粹导弹基地,在诺曼底访问二战老兵,在《华沙不相信眼泪》中叙说惨烈的波兰起义,……

在丁刚的叙述中,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在,伤痛与反思,思索与比较,通过他的眼、他的寻访,交融在一起,使得历史具有了广阔的纵深,引人思考。

这样的历史追寻是难能可贵的,特别是对我们而言,对我们这个善忘的民族而言。关于二战,我们似乎能讲的很少,有的,只是手撕鬼子之类。

附《轻轻走进安妮的“密室”》http://news.sina.com.cn/w/2018-07-09/doc-ihezpzwu2299569.shtml

《二战,在寻访中》读后感(三):在寻访中体验二战

宋念申

优秀的演奏者,即使在作曲家死去很多年后,依然能够悉心考察乐谱手稿的细节,真实地传达作曲家的情感;同时,由于音乐里融入了演奏者的思考,作品自身的魅力也会在今天更加彰显。历史也有相类似的一面,它原本就不仅仅是由当事人纪录和讲述的,后来者审视、回忆这段历史的方式,也构成历史自身的一个部分。虽然历史事件的发生不可能复制,但一次精心探寻历史的过程,仍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另一些人在另一个时空的心灵震颤。

今年,全世界都在纪念二战结束60周年。欧洲的纪念活动持续了将近一年,其场面之盛,规格之高,媒体报道之丰富,是历次纪念活动中所罕见的。即使远在中国,我们也能感受到那段岁月凝聚了欧洲人太多的感情和思索。

对普通的中国人而言,60多年前发生在欧亚大陆另一端的战争,与今天的我们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它为什么如此重要,以及我们该怎样理解那段历史的意义……这些问题并不是自明的。相对于抗日战争,它离我们太远。即便我们可以认知,也缺少感同身受的体验。

因此,当读到丁刚先生《二战,在寻访中》一书,我立刻认识到,它与一般记写历史的书籍不同,它力求把时空的距离拉近,像一个优秀的演奏家探究原始手稿一样,让我们这些似乎与那场战争无关的人,也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中的细节,并思索这一细节在我们这个时代中的意义。比如,我们可以阅读《安妮日记》的中译本,知道有一个犹太小女孩,为躲避纳粹而蜗居阁楼,记录下她的所思所想;但我们难以拥有这种细微的感受:“每当我随着人流,穿过那个曾被书架遮掩住的墙洞,踩着吱吱作响的木梯,攀上被安妮称作‘密室’的小楼时,心中就会浮现出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那场夺去了千万人生命的战争才刚刚结束,600万犹太人惨遭屠杀的事情就发生在昨天。”

作为人民日报先后驻瑞典、比利时和美国的记者,丁刚有着连续十多年的国外生活经历,他比一般人有着更多深入理解欧美社会的机会。在欧美的生活和工作,常常令他“有一种奇怪的幻觉,好像二战的硝烟才刚刚散去……欧洲人、美国人始终就没有走出那场大战的影子,他们仍然在为60年前发生的一些事情争辩着、思考着。”正是这种感觉,驱使着他深入探究历史细节的来龙去脉。作者是带着今天的问题,去思考过去的。昨天不是静止的,它其实左右了今天的走向。

沿着这种思考上溯到问题的源头,才真正看得清,二战对于欧美人而言,决不是孤立在时间之河中的事件,它已经流入现代人的意识之中,使他们在思考时,不由自主地带上这段历史的痕迹。我们可以轻易找到种种例证:他们努力防止纳粹的复活、警惕排外的民族情绪、致力建设新的国家共同体,以及对战争的负面价值判断、对犹太民族的负疚感……等等。甚至,一些欧美人对于新崛起国家的无端恐慌和不信任,都可以从他们对二战的理解中找到某种因素。

记者首先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丁刚记述二战历史的另一个特点,是关注小人物们在战争中的命运。他不但花了大量篇幅写到了安妮、钱秀玲、抵抗运动老战士等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而且即使在写到诸如“D日”等恢弘时刻时,也关注着普通人物(比如大兵、护士)在其中的遭遇。“其实,一场大的战争并不完全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争夺,它也是个人的战争。个体的弱小恰恰能够折射出现代战争的强大与恐怖。”这句话不但揭示出战后欧美反思思潮的一个源头,而且也揭示出中国人在思考二战时往往容易忽视的一点:战争之所以残酷,不是说它把一个国家或民族卷入浩劫,而是说这场浩劫是由千万个个体命运所组成的。当我们从细处审视,对这种残酷才会感同身受。

当思考凝聚到个人命运、人性的层面,我们方能理解,为什么欧洲对二战的纪念是超越国家的,也必须超越国家。可以说,这样的关注点虽然显得“小”,但是后面的关注方法,却涉及到一个大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反思二战,不但因为今天的人们沿着那个年代走来,更因为我们每一个个人,实际就生活在历史留给我们的选择题中。这些困扰过过去那个年代人们的问题:感情与理智;民族与国家;战争与和平……依然会在今天以及将来,困扰着人们——不论他们是欧洲人,还是亚洲人。作者就这样把过去之“因”和今天之“果”一同奉献了出来,这使得他笔下的历史,有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关联。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