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芬芳读后感100字

芬芳读后感100字

《芬芳》是一本由周瑄璞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芬芳》读后感(一):两块五,折磨着引章和白氏,把他们的心都要揉碎了

很感谢鉴书团抽中我,成为了第一批看到本书的幸运读者。

芬芳是中原大地泥土的芬芳,也是这片土地上女性不灭的生命力!

“她恨不得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放锅里炼出一点油,炸了油馍拿到集上去卖。”作者用淳朴的语言文字、事无巨细的描述了一个家族的女性在那个时代下的生存苦难,触目惊心,不忍细看。

《芬芳》读后感(二):人如其名,刚烈尔香

刚拿到书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这本书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因为他的名字像严岑歌的《芳华》,又有点像杨本芬的《我本芬芳》,无意之间我会猜测他们之间的关系。

最近比较忙,所以书也挺慢的,不过还是断断续续看完了,关于那个年代的文学作品挺多的,但是其中以河南为背景,以女性为视角的并不多。

全书全面刻画展示了女主人公一生,但其实这不仅仅是她的故事,而是那个时代的缩影,那个年代千千万万女性的一员,不同的时代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责任,但是女性永远都是时代的中流砥柱。

《芬芳》读后感(三):女性强大的生命力

开篇的农村生活,那些生活中的琐事和那个年代人们的生存情况和心态对于在80后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去理解,但是时间到了八九十年代,那些熟悉的事物和场景一出现,就能有强烈的共鸣,有时候就像在读自己的故事一样。 整部小说聚焦于女性,有细腻的心理和动作描写,春棉一生的操劳,白氏的绝望,罗巧芬的自卑,烈芹对于爱情和新生活的向往,小蝶期望自己长高的迫切心愿,烈芳一贯的坚强和果决,每个人都像在活在自己身边,闭上眼就能看到她们的形象,体会她们的心理。 烈芳说,有的人一生下来啥都有,不用做啥,一切就弄好放在他眼前,而咱啥都没有,每一件事都必须全力以赴,争取最大的胜利。 她只是这些女性的代表,她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自怨生活的艰辛,岁月的艰难,但是,如果能挺过来,那些岁月会变成生命中最精彩的日子。

《芬芳》读后感(四):苦难孕育出迟来的芬芳

书中内容跨度很长,从包产到户写到了中国的快速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变革对农村和城市的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压力。书中既写了女性所面临的困境和苦难,也强调了她们的坚强和可贵品质。

通过杨家三代人的故事,写了包括婚姻问题、家庭暴力、贫困和歧视等问题。杨家的男性多为中性或负面角色,对家庭总不够负责。而女性在面对困境时,表现出了坚强的品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克服如潮水般涌到面前的困难。

书中女性遭遇苦难和困境,除了封建礼教和观念的束缚、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还有个人认知的局限等因素。被迫换亲、月子里被抛弃、生不出男孩就得一直生,这些一般人想都想不到的事情,就在前杨村这样的小村庄中里不断发生着。影响了一代代女性的命运,也限制了她们的发展和成长。

虽然结局各位女性的生活可以算是苦尽甘来,但相对这一生的遭遇到苦难来说,幸福真的来地太迟太迟。

《芬芳》读后感(五):泥土的芬芳

许这就是缘分吧,我是无意中看到鉴书团这个活动,也没有怎么细细地研究,就报了名。大概第一次总是比较幸运吧,第二天就收到通知,得到了这本书。此前,我其实对农村题材的书,都不太感兴趣。大名鼎鼎如《平凡的世界》,也只看了一遍。周瑄璞说,希望通过她的写作告诉世人,中国人曾经这样生活,“我想让大地上默默一生的那些乡亲,被更多的人看到。”我小时候在乡下的中学生活,学校后有两座山,一座叫“金龙山”,一座叫“虎子山”。其实农民没有这么好听的叫法,他们说:“我们住在三队。”“我们住在四队。”我周末有时会去同学家玩,但印象深的只有一次,在同学煮的酸菜面里吃出条虫。我接触的农民不多,但我生活的时代和周瑄璞写的时代是差不多的。所以,通过阅读,有熟悉感,也有陌生感。这感觉,挺别致的。第1页有句话,真实得很。“告别的话说过几遍,再站下去有些尴尬。”第23页有句话,也真实得很。“人们也不是一定非要听到什么(听收音机),那些事也和他们没有关系,离得太远一辈子也见不着,只是沉迷于这种来自外面的声音,依恋这种同类聚在一起的感觉。”长篇小说,故事情节固然重要,语言更重要。周的语言是平实而朴素的。随便一句话,捡起来闻,还有一股泥土味。这是一个勤奋的作者,也是一个有乡土特色的作者。期望她能更多地写出更好的作品。

始信泥土有芬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