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希望我女儿活得自私》的读后感大全

《我希望我女儿活得自私》的读后感大全

《我希望我女儿活得自私》是一本由[韩]郑莲喜著作,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80,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希望我女儿活得自私》读后感(一):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是——自己

也许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如果我们总是过分在意他人的眼光,总是委屈自己成全别人,就会觉得即便一天里没有做很多事也会感觉好疲惫。

就像一些人所说,我们应该善良,但我们的善良也应该有原则,有底线,有分寸。

在《我希望我女儿活得“自私”》这本书中,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了很多她给自己的女儿,以及更多身为女儿或者母亲的人的建议与独到想法。

尤其是对于成年人来讲,我们会有非常多的身份,我们是子女,也可能是父母,是别人的朋友,也可能是别人的下属……身份的存在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感知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但与此同时,身份本身的存在也可能意味着我们会面临无形的压力,意味着要我们受到某些束缚与牵制。

如果我们是孩子,在世俗的观念中,我们应该无条件的服从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总是在为自己的孩子着想。

如果我们是某人的妻子(或者丈夫),从世俗的角度看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为家庭奉献出许多。

而作者郑莲喜从来没有因为世俗对女性的绑架,而放弃做自己,以及对梦想的追求。

一胎孕期中,她读研究生;二胎还在襁褓时,她选择去国外留学;国国后,家人们都觉得她应该工作或者照顾家庭了,她又去读博士后,直至成为一名大学教授。

作为一位妻子,一位新妈妈,她的很多选择是不被其他人所理解,认同的。但真正打动人的正在于她始终勇敢做自己,而不是把自己的人生交到其他人的手中。

希望自己的女儿活得“自私”,并不是要站在道德的对立面,而是希望所有的女性都能够意识到,在自己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是自己。

《我希望我女儿活得自私》读后感(二):婚姻修炼手册:26年痛苦与爱的秘密!

婚礼只不过是站在无尽的人生道路前,勉强把门推开一个缝隙、迈出第一步的地方。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理解与爱,若要维持到直到死亡将两个人分开,实属不易。 作者经过了26年的婚姻生活后,深感这不仅仅是困难或艰辛,更是一种痛苦的修炼。在信念、爱情与尊重这些美好的语言背后,隐藏着忍耐、孤独、痛苦与修炼。

《我希望我女儿活得自私》读后感(三):愿每个人都有自我追求的勇气

这是一本勇敢而真实的力作,通过作者自身的人生经历,深刻地探讨了女性在家庭、婚姻、职业等各个方面所面临的社会观念束缚和压力。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写给女儿的信,更是对所有女性和母亲的启示,鼓励她们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活得更加真实和自我。 郑莲喜在书中展示了一个强大而坚定的女性形象,她在孕期读研、国外留学,不受传统观念的桎梏,始终追随内心的声音。她选择不放弃自己的梦想,毫不妥协地追求学业和事业的成功,最终成为一名大学教授。这种坚持和勇气是作者一直秉持的信念,也是她希望传达给女儿和所有女性的观念。 书中通过反思自身经历,郑莲喜揭示了女性在面对家庭期望和社会压力时所受到的质疑和批判。她以自己为例,描述了“丢下两个孩子去留学,你是想离婚吗?”、“自私的妈妈/妻子!”等负面声音的困扰。然而,作者通过自己的坚持和成就,向所有女性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做自己,活出真实,不必为他人的期望而屈服。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郑莲喜在书中提到了女性在不同身份中的压力和束缚,她强调了身份的多样性,认为女性应该在成为子女、父母、朋友等众多身份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这对于现代女性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觉醒和启示,让她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独立性和价值。 书中还涉及了对婚姻和育儿观念的批判,作者用真实的例子揭示了婚姻中存在的复杂和困难,以及育儿中女性所面临的“理应如此”的剥削。通过这些案例,郑莲喜引导读者审视社会文化对女性的偏见,呼吁女性要有原则、有底线,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不是为了他人的期望而牺牲自己。 真本书为当代女性树立了一个积极的榜样,鼓舞她们敢于做自己,追求内心真实的幸福。通过对家庭、婚姻、职业等方面的深刻思考,郑莲喜为女性赋予了更多的权利和选择,让她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活得“自私”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解放和勇气。

《我希望我女儿活得自私》读后感(四):当一个女人决定活得“自私”,社会规训就会为她让路

最近社交媒体上开始热议“重新养育自己”,某书上剖白自己的“养育笔记”一搜几十屏。

“重启人生”、“做一回纯粹的自己”、“像对女儿好一样”、“像男人一样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长大的女孩们晒出被轻视、被侮辱、被损害的旧伤,处处都是“重男轻女”思想碾过的痕迹。

积重难返、宿弊难清。我们必须从过去的经验中“矫枉”,才有机会在未来的人生中“过正”。

鼓励女性活得自我一点,那只是理中客无关痛痒的漂亮场面话;

如果你真把某个女性当朋友、当姐妹、当亲人,你一定期盼她活得自私、活得精明、活得寸利不失。

就像这位韩国妈妈郑莲喜写给女儿的结婚礼书:《我希望我女儿活得“自私”》。

郑莲喜是韩国重点大学——群山国立大学的教授,她事业有成、婚姻甜蜜、儿女双全,世俗眼中明晃晃的幸福女人,却在女儿婚前三个月陷入深深的焦虑:

婚姻的复杂真相、育儿的苦涩艰辛、公婆的疏离冷漠、工作生活平衡之难……

“我从小接受的儒家礼仪教育,以及我在学校里学到的‘人人生而平等’和‘追逐梦想’的理念,总是与我的婚姻生活发生冲突。”

这些冲突投下的阴影她还没来得及告诉女儿,她太害怕女儿会被社会规训席卷,分不清什么美好的劝诫、什么是残暴的剥削,所以她要从自己走过的路中为女儿筛出能绕过的坑,送她自由地活着、自信地前行。

婚姻中那些以爱为名的陷阱

“女儿啊!如果有人口口声声说着爱你,却不尊重你的选择,那他就不是真的爱你。”

郑莲喜是一位敏感多思的知识女性,婚姻生活中那些以爱为名的虚言软语,她基本一眼看穿。

“就当多了一个女儿”,这种双方父母见面礼的标准场面话,在她听来极为刺耳。

没什么能超越血缘至亲,仅凭一句话就把别人的孩子变成自己的孩子,虚伪而荒谬。

女方父母不会在亲家面前大谈“多了一个儿子”,男方父母却能豪言“多了一个女儿”,区别就在女性主体性被漠视,她不是独立的人,而是附属的物品,结婚是从父家到夫家的所有权转移。

所以,当她怀孕之后,公婆嘘寒问暖的关心只围绕两点:

“只有你吃好了,孩子才能发育得好。”

“只有你身体健康,你丈夫才能过得舒服。”

所谓“多了一个女儿”,它真正的含义是,我们得到了为我们家传宗接代、照顾儿子的女人。

当她想提升学历读博时,公公婆婆反对:又不一定当上教授,何必花费这个时间和金钱?

“你这么累可怎么办呢?酱黄豆、炒银鱼,还有孩子们喜欢吃的辣炒鱿鱼都吃完了。”

当她想提升眼界出国留学时,她自己的父母也摇头劝阻:

“丢下两个孩子去留学,你想离婚吗?你已经生下了两个健康的孩子,你丈夫也终于成了大学医院的医生,这样的家庭,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这些以爱为名的陷阱,就像裹着糖衣的毒药,吃多了会腐蚀身心。

所以郑莲喜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女儿肃清耳朵、擦亮眼睛,抛开社会规训做自己:

“许多深情的言辞,会像风一样随着时间消散,因为它们仅仅是口头上的。只有那些用行动来承担言语重量的人,才是真诚的。”

“你的每一个选择都应当是自由的,无论是那些以维持家庭和睦、育儿为借口的人,还是劝你以丈夫的工作为重、承诺将爱你如己出的公婆,如果他们干扰了你的选择,那么,他们都不是真的爱你。”

育儿中那些“理应如此”的剥削

郑莲喜在这本书的序言里写:

在每个女儿的人生旅途中,都藏着母亲的人生,它就像是影子,不管你是否愿意,它都会在某个时刻从角落里悄然现身。

生养小孩是最容易勾出影子的时段,太多“理应如此”的剥削压在女性肩头。

甚至,就算时代进步了,女权兴盛了,育儿还是女性不可抗拒分毫的“光荣”使命,如一座金色牢笼,牢牢困住了她们的手足。

公公的生日宴上,一家人团圆围坐,寿星佬公公发表重要讲话,他先是强势地嘱咐儿子: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你要具备许多能力,要不懈努力,要像某某个名医那样,如此这般10分钟。

婆婆也在一旁帮腔,她顺着公公的话补充起来,知道自己的儿子该过怎样的人生。

接着,公公开始威严地嘱咐女儿:

“现在啊,女人进入职场是趋势。不然谁养你啊?对女人来说,现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就是自强自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你委身于他人生活,终将落得一身狼狈。”

婆婆又帮腔:“就是,你要记住你父亲的话。这世上的男人都十分狡诈,你要在多学点东西。”

正当郑莲喜心生赞叹,感慨公婆不愧是有学识的人时,公公转头对她说:

“我知道你是一个认真对待所有事情的人,可是如果女人只关注工作,却错过了重要的事情,又有什么意义呢?孩子们还这么小,而且只生一个就够吗?得生两个啊,你又不是在赚什么大钱,要把家庭放在首位,怎么能把你的欲望放在首位呢?我希望你能更重视家庭!”

婆婆也点头附和:“就是啊,家庭当然是第一位的。”

可笑吗?荒谬吗?屁股还没抬起来,嘴里刚说的话就已经翻车。

此处call back一下“就当多了一个女儿”的豪言,讽刺效果拉满,生活处处是喜剧啊!

女性到底在婚姻家庭中做了多少“理所应当但不该如此”的牺牲呢?

那些隐秘难言的委屈,那些明目张胆的伤害,那些熟视无睹的剥削,一代代女性忍耐、吞咽、反刍、吸收,层叠累积成性别烙印,以至于今天她们不想再忍、发出“为自己而活、做自己、爱自己”的反抗之音时,指责她们“自私”的声音从四面八方袭来。

“如果这就是‘自私’,那我会千遍、万遍地祈祷,愿我们珍爱的女儿能够活得自私。”

这是郑莲喜教授写这本书的祈愿,也是所有妈妈、所有女性的祈愿。

被厌女思想捅穿的伤痛时刻

郑莲喜为女儿即将步入婚姻而焦虑,但女性的苦难不因婚姻开启。

在厌女的社会文学氛围里,生而为女就是一种罪过。

当我们跟随郑莲喜回望童年,会发现一个女孩在幼年时就在承受被厌女思想反复捅穿的伤痛:

奶奶总会指责她没照顾好弟弟;

妈妈会给哥哥弟弟买滑冰鞋,唯独不给她买,眼看着她穿不合脚的旧冰鞋滑了三四年。

还有,男孩的暴力倾向被默许,女孩却不能好斗逞勇。

哥哥胡闹欺负她,狠狠打她,妈妈嘴上说“别打了!吵死了”,却从未阻拦或训诫,只当这争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小插曲,却不知她那时头顶脱发的压力根源就在此。

即便到了下一代,主角变成了她女儿,奶奶(郑莲喜婆婆)的差别对待仍然没有变:

好吃的、好玩的都给了孙子,孙女得到的永远都是孙子剩下的。就连孙子哭了,都要怪到孙女头上。

“文化是无法轻易改变的东西,即便改天换日,也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将旧的文化连根拔起,就如同死亡一样,有它必经的过程、顺序和时间。”

郑莲喜长大后在韩国重点国立大学当了20多年教授,社会地位不可谓不高;

她女儿生在富裕的高知家庭,郑莲喜对她呵护备至,人生不可谓不幸福。

可即便如此,她们仍免不了被厌女思想凌迟。

这是对女性的集体迫害,避无可避,躲无处躲,唯有血肉相搏。

然而,新的改变和希望就诞生在这微茫的血色中。

面对不公,反抗是唯一的救赎。

“人生是生活,而不是思想,是由每一天的生活汇聚而成。无数女儿们的每一天汇聚在一起,是女儿们一次次的退让和善意,帮助先祖们创造了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

让我们一起及时止损,更自我,更自私,让伤痛更迭,让历史更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