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寻找丽贝卡》读后感摘抄

《寻找丽贝卡》读后感摘抄

《寻找丽贝卡》是一本由[英] 格雷姆·麦克雷·伯内特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4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找丽贝卡》读后感(一):一本细腻的小说

《寻找丽贝卡》是最近读过的最有特点的外国小说。

以收到来信要求把日记出版作为整本书的来源,十分有趣。而其中“我”为了查明姐姐咨询完心理医生后选择结束生命的原因,化名丽贝卡,去接触心理医生,结果却发现自己喜欢上和本来性格巨大反差的丽贝卡。这种设定就像现在的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人们是否都戴着面具在生活,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也许自己也想过换一种风格去生活,哪怕体验一下也好,而小说则真真切切地让读者这样的想法过了把瘾。

小说有两个亮点,一个是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十分直接,没有高大全光环的道德制高点思考方式,甚至粗俗,但这才是那个情境下普通人真实的想法;二是对于人物的外观特别是衣着描写十分细腻,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而不是一对品牌名称堆砌起来的毫无特点的衣服架子。

幸运的是自己偶尔看到了书的内封,由于现在大部分书都是两个封面,一般只看到外封,很少去看里面的内封什么样子。自我感觉内封比外封好看多了,设计感十足。

是一本值得慢慢读的好书,虽然里面的背景发生在上世纪后半叶的英国,可能代入感没那么强,但上面提到的风格特点确实值得一探究竟。

《寻找丽贝卡》读后感(二):寻找丽贝卡: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自我?

“我试图逃离的是我自己,但我没有成功。”

被这句话吸引,我打开了这本小说。它入围了戈登.伯恩奖、奈德.凯利奖短名单,入围了布克奖、都柏林文学奖、英国历史作家协会金冠奖长名单。作者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苏格兰耀眼的文学明星。

《纽约客》:“凭着层层的伪装和仿真,这部小说表明,我们的人格远比我们认为的更容易动摇。”

《纽约 时报》:“虚构的任务经历了文学史上的动荡时期,看上去一切仿若真人真事。这是一本有趣的小说,充满了对战后几十年英国人智识与社会生活的巧妙演绎、翻转和比喻。”

书名:《寻找丽贝卡》

作者:格雷姆.麦克雷.伯内特

译者:林微云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一个年轻的女孩,怀疑自己姐姐韦罗妮卡的自沙,和她的心理yi生布雷思韦特,有关,或者说,怀疑是布雷思韦特诱导了姐姐的选择。

于是为了探寻真相,她决定去接近布雷思韦特。她给自己安了个人设:精神不正常的“丽贝卡”,然后去找布雷思韦特的咨 询师做心理咨 询……

在这个过程中,事情逐渐失控,“我”和“丽贝卡”,到底谁才是身体的意志?究竟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小说穿插讲述着“我”作为“丽贝卡”,为寻找姐姐的真相而去找姐姐的心理yi 生做心理咨 询的过程,和心理yi生布雷思韦特的一生,以及作为“丽贝卡”进行心理咨 询时回顾的“我”的往事:“我”嫉妒姐姐的优 秀,嫉妒父母对姐姐的欣赏和偏爱;在母亲发生意外时没有做出正确的反应,而常常痛苦追随,“我”的欲望与空虚交织…内心隐秘渐渐挖开,到后来,“我”甚至和“丽贝卡”产生很多分歧,争夺身体的控制权……

这本小说的叙事有点像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真实和想象交织一片,真假难辨。

小说里关于对于原生家庭的描述,多子女家庭中两个孩子既亲密又较劲的关系,打工人枯燥无聊的日常描述,和现在的我们依然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引起很多共情。

《寻找丽贝卡》读后感(三):《寻找丽贝卡》:一段自我与本我之间的挣扎,丽贝卡是你,是我,也是他

《寻找丽贝卡》入围素有诺奖摇篮之称的布克奖,及都柏林文学奖等五项重要文学大奖。 故事的来源颇为有趣,一位自称是格雷先生的陌生男人,寄给作者5本表妹写的笔记。内容与一位红极一时,且臭名昭著的精神科医生布雷斯韦特有关。

作者质疑笔记的真伪性,但在一番调查后,他决定将笔记的内容写进新书《寻找丽贝卡》。

这是一个女人与一个男人的故事,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医生与患者。当你走进他们的人生后,你会发现,他们如此相像,却又如此不同。他们都曾用“丽贝卡”的假形象示人,而后,他成为了自己,但一生都在逃离,她伪装成“丽贝卡”,蕞终却找到了自己。

小说以两条主线展开:1、我化身为丽贝卡,前往布雷斯韦特精神科医生的诊所,探寻姐姐的S亡真 相;2、布雷斯韦特医生的一生回顾。

两条主线同时穿插进行,在丽贝卡试图揭开姐姐的S亡谜底,证明布雷斯韦特是一位十恶不赦、害人丧命的江湖庸医时,布雷斯韦特的真实人生也随着作者的真实调研,慢慢浮出水面。

故事中,名校毕业的学霸姐姐,美丽端庄,有疼爱自己的未婚夫,却在某天,从河上一跃而下。

而我,为了查明真 相,伪装成疯女孩丽贝卡去接近布雷斯韦特医生。随着诊疗的进行,一段段尘封的往事也被无情的揭开。

蕞后,我分辨不清哪个是我?哪个是丽贝卡?

15岁,母亲在我面前跌落悬崖,我却没有伸出援手,我以为摆脱了束缚,代价却是用一生的孤独去偿还。

姐姐去世时,我为走出她的阴影沾沾自喜时,痛苦却时刻啃食着我,蕞终我成了另一个人——丽贝卡,迷失在自我与本我之间。

他是家中老幺,三个儿子中,父亲蕞不待见他,但为这个家族添下荣光的也是他。考入别人梦寐以求的名校,一年后又无端退学,从此过上了离经叛道的生活。

私生活混乱不堪,不是作家,却写出两本名噪一时的书;不是医生,却有无数人慕名而来,找他问诊。他一生都在逃离故乡,蕞后却一身疲惫,一无所有的回归故里。

故事蕞后,那个寄来表妹笔记的格雷先生约作者在一间咖啡馆见面,等候多时,一位标致动人的女士对她说:“我的名字是丽贝卡。”

丽贝卡是谁?他是我们为了生活,以假面示人的另一个自己;也是我们为了自己,决定卸下伪装,以真 实的自我畅快淋漓的活一场的人。

《寻找丽贝卡》读后感(四):在具有温度的历史坐标上寻找与逃离,及温馨提示

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格雷姆·麦克雷·伯内特在他的小说《寻找丽贝卡》里面,非常恣意地宣泄着他奇特的小说建构,吊足了读者的胃口,与我,这本书就是在一个周日白天读完的。

这本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寻找丽贝卡》,共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作家收到了匿名五本笔记本,记载着一位女子,在姐姐韦罗妮卡自杀之后,去曾经治疗姐姐的心理医生调查姐姐死因。另一条主线是这位曾经轰动一时的布雷斯韦特。二条线索相互映衬,相互前行,各自平行而又有交集!同时也展开了20世纪60年代的伦敦,各个主线人生成长的履历。

布雷斯韦特,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进入学校学习哲学,退学在疗养院与精神病学家莱恩相遇。第二次求学于牛津大学,这也是他的“人格才算是真正成形”,经历丰富且年纪很大的他,日常行为交际更是独树一帜,这也在无形之中提高了自信的资本,加之他的自负以及追求名誉的价值观,而敢于和知名的作家和莱恩进行“斗争”较真还是说是“勇气可嘉”的!

随着他偶然和演员的交集,再次落魄的他走上高高再上荣耀的宝座,而韦罗妮卡被化名为“多萝西”出现在他的另类书籍《反治疗》里面,因为解密了他和患者之间的龌龊关系,导致多萝西却是“从未在她身上见过的轻盈步伐离开了我的办公室”,最终去跳桥自杀!

丽贝卡·史密斯与布雷斯韦特进行了四次的交流,在第四次见面中,因为想要找到姐姐资料而被医生发现,自此妹妹身上的另一个“自我”丽贝卡逐渐占据她原本的内心,并逐渐引导她走向了那个预设的自我,在丽贝卡的青春成长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主流是自我放纵:吸烟、喝酒和聚会,以及由巴黎吹来的X解放挂念随处可见!

作家的这部小说,是给与60年代的伦敦年轻人崇尚反潮流与个性解放的一次浓墨重彩的展露,同时,那些和历史有着很多相契合的事件、人物和地标位置,女主与男主身边的人物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文化艺术生活气息、文学思想,都能更加真实地让读者感到。作家真正地还原了一个时代,建立起来了一个具有人文温度的历史坐标!

寻找的过程,也亦是带有一种反思自省的过程,随着丽贝卡也完成了她的《第五篇记日记》,要第五次准备去“要逃脱绝望”寻找自我最后的答案。

而最终选择逃离的布雷斯韦特,囿于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逃脱不了自己的悲惨命运的束缚,最终选择了“杀死自己”,他的最终离场,完美达成了与他的“不要杀死自己”即矛盾又和谐地辩证统一!

温馨提示:“P244”页“但那一刻并非指出这一点的合适时机”疑为在“并非”和“指出”之间漏掉“是”字。

《寻找丽贝卡》读后感(五):你不能相信任何人、任何事,包括自己的判断

该怎么定义这样一本书呢? 悬疑小说、纪实文学、医生手记、历史小说、个人传记、心理剧……汇集了诸多元素的一本书,让我大开眼界之余,震撼心灵!

这便是英国作家格雷姆·麦克雷·博内特的《寻找丽贝卡》。对于无法定义的书,我天然怀有一种好奇,不亲自读一读,不会知道那种纵横交错的丰满与思维的跳跃,无法体验别处难寻的畅快淋漓。所以,我把它加入了我的经典书单。

书中有两条线,一条是对精神病学家布雷思维特的研究,另一条是化名“丽贝卡”的女孩的日记。看似互不相干,实则暗暗交织;看似真人真事,实则亦假亦真。

当3个人称独立叙述时,你会发现美妙的共振,但无论谁说了什么,你只要记得,不到最后一刻,一定不要相信任何一个人!

故事其实是基于真实的人和事件改编的,5本笔记成为顺理成章的书中书,上面记录了一名年轻女性与精神病学家布雷思维特有关的事情,以及她离奇si亡的故事。为了获取真相,假扮精神病人的丽贝卡前往他的咨询室一探究竟……

在这本书中,真实人物和虚构角色轮番登场,历史事件和想象情节交织一片。作者说:“我喜欢将我笔下的人物置于真实的地点,并把他们与真实的人放在一起。我认为这增强了我们作为读者所追求的真实感。”

这种奇特的表现形式,的确极具魅力,它将内容创造得精彩而引人入胜。我们相信它是真实的。人生如戏,我们都在扮演另一个人,书中演戏的主角,何尝不是我们自己?

假“丽贝卡”在生活中是个规矩内向的淑女,在日记中却对自私、大胆、暗黑的想法毫不掩饰;布雷思维特从来瞧不上任何人,原来只是为了隐藏脆弱和自卑。

生活的多面性,人格的多重性,我们身边的人真的都是正常的吗?或者说是真实的吗?

面具,似乎成为时代衍化产生的应激物品,戴上它,人们可以不顾自己自私而黑暗的内心,可以掩藏自己的虚伪与懦弱。

人性的弱点“不能”揭露于阳光之下,一旦面世,惨不忍睹。这本书让我们在故事中看到自己,审视自我,并思考何为真实、何为自我的问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