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技术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读后感摘抄

技术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读后感摘抄

《技术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一本由[德]瓦尔特·本雅明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9,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技术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读后感(一):技术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基本都是可以被复制的,有的人制作了这件作品,有的人为了学习制作,还有一批人为了赚钱复制出赝品,贪得无厌。 这里感觉不得不提一下我国的技术复制水平了,感觉称世界第二没有哪个国家敢称世界第一。很多东西感觉面世不久就能找到差不多甚至一模一样的东西了,复制出来的东西虽然做工粗糙但价格便宜且功能差不多能满足,所以销售量不一定会差,但是这种情况越多,版权在国内的处境十分尴尬,很多人连版权意识都很淡薄。当然,这扯得远了。 ———— 希腊人只知道两种复制艺术产品的方式:浇铸和压印,随着工具的不断革新,渐渐出现了木刻、铜刻、蚀刻,而石印的出现标志着复制进入了全新的阶段,而照相技术又将石印给超越了。复制的技术越来越发达,创新就更没什么精力了! ———— 但是即使技术再厉害,纵然是最高明的复制,也会遗留一些东西——艺术作品的此时此刻。怎么理解呢?它是可以验证作品的真实性。它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经历了什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而这些复制品是没有的。它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对于特定的时代背景有特别的意义。比方说,一件埃及的雕塑,它给现代人带来的冲击与震撼肯定是比同时代的人厉害一些,因为同时代的人更多的是会更看重作品当中鲜明的时代痕迹和人格痕迹。艺术作品的这个特性也可以用来辨别真伪。艺术可以复制,但是复制出来的东西少了那股时代的神韵。 关于电影、绘画是不是艺术作品也饱受争议。这个我觉得是艺术作品,但是是不是含有此时此刻的意义并不清晰,很多影视作品或者绘画作品当时都无法理解,若干年后才震惊世界。但是艺术作品毕竟受众是广大的人群,可不能犯糊涂!

《技术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读后感(二):艺术理论思考美学,哲学

一本纯纯的艺术理论书籍,一本专家伴读的书,一本把原著读厚的书。

说实话想象不到,今天大家面临的问题早在百年前,这些先贤就已经在思考了,敬礼!

当下较为热门的话题离不开AI,并且已经在各行各业里开始应用,而对于艺术而言,AI创造又算什么呢?是技术复制还是机械复制呢?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超过翻开一刻的想想,首先涉及到艺术创作的价值问题,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引深,再讨论复制问题是技术复制还是机械的复制,其价值又该如何衡量,复制品对原创又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样思考手作价值高,孤品溢价就更好理解了。同时又引发新的思考版画是创作还是复制,雕版是原创,印出来的画作是复制还是原创?同一位艺术家画同样的画作是复制还是创作?仔细想一下,已经上升到哲学层面了,费尔巴哈,黑格尔都搬出来,精神层面的问题,存在与虚无的问题,美学问题,艺术创作设计音乐,绘画,摄影,电影。

艺术创作有起“气场”在,这是复制品永远都无法实现的,阿尔法战柯洁,柯洁说前50手是先贤,80手是同代高手,120手看到了自己,但是没有超过自己,超越自己的唯有自己,艺术创作亦是。

再说一下这本书的阅读难度,就我个人而言是感觉有些难度的,幸好是大师领读,引用诸多的文献内容和理论资料,不然很多看不懂,简短的原文用大量的篇幅去解析和解读,原文语言就涉及德、法、英、意、俄等,搞艺术研究外语水平高度都不行,因为是纯理论读起来真的有些难,对于艺术类专业来说,真的是必读本,其深度和引发德思考,绝对会对创作理念和论文有大帮助德。

最后要说一下作者,本雅明,犹太人,颠沛流离的一生,富足的家庭给它提供了研究条件,又因为种族问题颠沛一生,一直学习哲学,最后理解问题会如此深刻了,最后的最后因为没有国籍被遣返,最后选择自己结束一生,其对哲学、美学、艺术的见解至今都有深刻的影响。

《技术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读后感(三):AI也是一个圈:人制造的东西,就有人能仿造

当下工具多样,XR、NFT、ChatGPT、图画和视频生成……工具越来越先进,就不免有人担忧艺术会不会被毁灭。机器都能创作了,还做的越来越好,那搞艺术创作的人会不会因此而被淘汰?

其实在百年前,摄影技术诞生和发展,严重冲击绘画业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被探讨过。《技术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围绕着这个问题,本雅明的代表作至今依然影响着各个艺术领域。

这本书,以翻译+注解+伴读讲解的形式,严谨认真地探讨了这个问题。作品里带着“气场”,在复制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同程度的丢失。

人有感情,有热情,而机器始终是冰冷的,再相似,技术再好,依旧与人不一样。曾经与朋友谈过这类问题,朋友担心自己会被这些机器取替。

而另一个朋友认为,工具始终是工具,是为人所用的。如何用,才是关键。与其担心被替代,不如尽快学会运用工具。“人”始终的重点,离开了人,没有了情,出来的作品或许会让人赞叹,但未必能打动人。

说的也是,就像是百年前摄影和绘画一样,技术更迭,会有新事物出现,也会有旧事物消失,但那些旧事物,终将会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存在着。

以前有sd卡,现在有移动硬盘;以前有固话,现在有手机;以前有送信员,现在有快递员……社会在进步,技术在发展,我们也在不断思考和前进着。

《技术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读后感(四):复制技术对艺术品带去什么样的冲击?

这本《技术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书。本书只探讨了一个问题:复制技术的出现,给艺术带来的影响。

讲述这个问题,要从艺术的起源开始说起。书中观点:蕞早的艺术起源于某种祭祀仪式。一些符号,文字被画在石头上,揉进了历史中。因此艺术具有崇拜性和实用性,它也是唯 一的。这也是作者所说的“艺术的气场”。

当复制技术的发明,特别是照相技术的发明,人们复制艺术品不再靠手,而是可以批量化生产,这种艺术气场被削弱。

艺术气场被削弱同时增加了艺术的可移动性。以前人们想要了解某个艺术品,必须远赴他乡,深入某个洞穴,才能看到实物。现在人们可以把艺术品复制,拿到世界各地展出,让艺术品被更多普通人看到。

图像的复制技术+声音的复制技术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电影。新的艺术形式反过来又促进了复制技术的发展。

作者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是德国哲学家、思想家。这本书最初是他的一篇博士毕业论文,提交时被拒。

后来为躲避战争,他流转多囯,文章先后用法语和德语出版,但两个版本内容相差甚远,而且在文中引用了其他思想家的文章,由于引用出处有些模糊不清,想要求证就更难。

本书是专家伴读版,书中直接引用了德语版的原文,在翻译原文后,还增加了【译者注】把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词语语境等方面综合的讲解,让读者更贴近原作者的思想。

本书还附有原作者的小传,让非专业领域的读者,也能对作者的生平有简单的了解。

这本书专业性太强了,通过阅读,了解了一个新的领域。

《技术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读后感(五):《技术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在一次次技术冲击下重获新生

科技的进步,也影响着艺术界。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机械复制技术——照相技术和电影的诞生和发展,对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绘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也给艺术界带来了恐慌。

同时,很多哲学家及思想家也谈论了自己的观点。有人支持这种艺术变化,有人则持批判态度。

德国哲学家、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也提出了这自己的洞见,并著此书。这本书是本雅明的美学名篇与代表作。

本雅明认为,复制技术的进步不过是将传统艺术“拖下了神坛”,极大地推动了艺术的大众化。艺术品不再神秘,也成为人人触手可及之物。

在书中,本雅明以他构建的人类艺术的价值体系(光晕、原真性、权威性)为底层逻辑,并将电影与传统戏剧、绘画、建筑、达达艺术、精神分析进行比较研究,肯定了电影,作为机械复制艺术,产生了革命性贡献:

真真正正地改变了人类的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改变了人类与艺术的关系。

电影丰富了人类的观照世界,增加了人们对世界的洞察并丰富了人类的生活,拉近了大众与现代艺术的距离。

本雅明还阐述了,从古希腊人对艺术品的复制,到后来印刷术及版画的诞生,再到照相机、留声机及电影的发明,这就是一场艺术复制技术从手工模式到机械模式的发展进程。是量变引发质变的结果。

每一种在艺术革命中所孵化出来的新的艺术形式,带来的也是人类审美观点的改变,并会激发社会及政治内涵的变革。

新艺术模式不断冲击传统艺术模式,这种变革具有里程碑意义。

如今,数字时代的人工智能,再一次让当代艺术陷入“自我怀疑”:AI会不会毁灭艺术?

当你掩卷,才发现我们现在所质疑和引起人惊恐的艺术变革问题,本雅明早已经进行深度剖析。我们的“自我怀疑”,不过是百年前的老调重弹。

这本“欧洲最后的知识分子”本雅明的著作,从哲学和艺术理论的角度,能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发,及巨大的思考空间。

“专家伴读版”,让阅读更显丝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