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天意怜幽草》读后感摘抄

《天意怜幽草》读后感摘抄

《天意怜幽草》是一本由董乃斌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意怜幽草》读后感(一):面向大众的李商隐研究

耗时一周左右,断断续续读完了这本赠书。

全书分为三个大的部分,共十四章,又有小引与小结。第一部分旨在说明研究义山诗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以及提供其诗风的总体演变轨迹,为读者植入基本认知。第二部分从诗歌选取的题材(草木,自然,女性)分类,研究一类诗的共性与个性;接着从更细微处入手,从表征,语言,典故与韵律的方面分析诗歌;之后花了一章文字,单独写李商隐在文章方面的建树。第三部分,讨论其诗歌对近代诗人的影响,主要是戴望舒与何其芳,讨论其风格上的承继。

书中每一章都像是一个论文综述,综合引用了前人们对李商隐诗歌的评价以分析文本,而非仅作者一家之言。本书的装帧,印刷,设计之类也都不错,封面选取了步辇图,颇有一些古雅的意趣。

纸张要特别鸣谢一下,本书没有使用轻型纸。

总得来说,这本书更像作者自己的论文被集结成册,删改学术名词而出版的。因此,虽然也许想要做到通俗化,但学术性依然较强,阅读门槛比较高。推荐对李商隐及其诗歌有深度兴趣的读者购买(最好此前就对他的生平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天意怜幽草》读后感(二):天意怜幽草,李商隐的故事

《天意怜幽草》是一本以李商隐为主角的书。李商隐是唐朝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在充满暮色的唐帝国中,尽管有着壮志豪情,却不幸卷入了残酷的党争,剪去了他凌云之翼,使他一生沉沦下僚,漂泊在节镇幕府之间,无法实现自己的飞翔梦想。

然而,枯燥、压抑的生活并没有扼杀他,相反,锤炼了他的艺术才华,使他成为了一位高超的诗人。在《天意怜幽草》这本书中,作者董乃斌运用隽永的笔触和精湛的诗学,揭示了李商隐的情思与才华,探索了他深邃幽微的内心世界。

商隐的诗构思精巧,常运用含蓄象征的手法,用精工富丽的辞采和婉转和谐的韵调,曲折微妙地表达出深厚的情感。他怀揣着回天地、振兴唐朝的志向,但在晚唐这个无法实现抱负的时代里,实现梦想变得不可能。他的骈体章奏和哀诔之作因其瑰丽的形式和感人的情感而享有盛名,他还自编了《樊南甲集》等诗集,成为晚唐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作各种形式都有佳作,尤其是在五七言律绝方面成就很高,在七言律诗方面更是可以与杜甫相媲美,在晚唐独步一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瑶池》等。

通过《天意怜幽草》,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李商隐的诗歌艺术。这本书通过董乃斌先生的精湛研究和揭示,展现了李商隐内心深处的情思和才华,使读者对他那深邃幽微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是一部独特而珍贵的作品,能让人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才华与创作精神。

《天意怜幽草》读后感(三):不一样的李商隐

首先感谢鉴书团赠书,刚刚看完同系列的柳宗元诗歌赏析,这次很荣幸又拿到了李商隐的诗歌赏析。相较于柳宗元诗歌赏析,我认为这本书更加易读也更加的有着连贯性,因为这本书并不是如同上一本书一样对于选用的论文较为纷杂,虽能看出有些选题新颖,但终归是可读性差了一些。而这本书则可以看出整本书是有着一个完整的构架,我们可以将目录当作阅读时候的导引、地图,来探寻作者对于李商隐的解释。

因为本人对于诗歌实在是苦手,至今不知道如何欣赏即使看了诸多赏析还是无法理解其中的幽默,可能传统艺术、武术等术法都是要实际运用之后才能体悟到其中的奥妙吧。所以,该书第二辑虽是作者最为用心的一辑,但对于我来说终归是对牛弹琴了。

关于第一辑,我认为最好一点的是作者把李商隐描写的足够全面,摆脱了教科书式的“唯美主义“风格的李商隐,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李商隐,一个并不仅仅大家印象中“华丽的词藻、感伤凄婉的格调“式的李商隐,而是同样有着儒家-忧民忧国心念的诗人。

第三辑中的讲述李商隐对于现代诗歌的影响,也是让我大开眼界,同第一辑一样,戴望舒的看法也变得逐渐丰满了起来。

总结:全书对于普通人来说,有着一定的门槛。但是这并不影响理解,反而会让读者愈加的想精深、学习、喜爱诗歌,同样该书的内容上选题非常好,能让人们对于李商隐有着全然不同的认识。

《天意怜幽草》读后感(四):读《天意怜幽草》

《天意怜幽草》一书共有十四章,分为三辑,此外还有一个小引和一个小结,分列在全书的首尾。 小引赏析了《临发崇让宅紫薇》一诗,按照文中的说法,此诗作于851年,李商隐时年四十一岁。小引以此诗为例,说明了花草林木这类意象在李商隐诗歌中的重要性。 一至三章为第一辑。第一章主要从“白日梦”的角度对李商隐的诗歌做了概述,第二章则从“诗史”的角度讨论李商隐的诗歌,第三章则对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做了分期。 四至十二章为第二辑。第四章和第五章讨论李商隐诗歌中的物象,如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第六章讨论李商隐诗歌中的女性形象。七至十二章则是对李商隐诗歌风格的讨论。第七章和第八章讨论李商隐诗歌的内涵,其中,第八章的讨论是围绕无题诗展开的,第九章和第十一章讨论李商隐诗歌的语言,第十章讨论李商隐在诗歌中的用典,第十二章讨论李商隐诗歌和骈文(就是文中屡称的“樊南四六”)之间的关系。 十三至十四章为第三辑,分别讨论李商隐诗歌对戴望舒和何其芳的影响。 全书最后的小结则是作者的感叹:李商隐是说不完的。 无论是从整本书来看,还是从辑或者章来看,本书在结构上都大致维持了论文的模式。而本书的语言则处在从学术文章向大众阅读文章过渡的状态中,虽然去除了大量的专有名词,但是在遣词造句上又往往保留着论文的痕迹,典型的如第16页的第4行有一句“他确实不是一个以反映客观为擅长的作家”(句中的“他”即李商隐)。 从纯粹的学术研究转向面对大众的写作,并非易事。写作论文时,力求使文字表述的精确度接近完美,有时不得不牺牲语言的流畅性。而在面对大众的写作中,则既要保证内容被传达到位,又要保证语言明白晓畅,这也要求作者能够在内容上做适当的取舍,在不影响可以用通俗的语言表达的内容的前提下,省去那些完全无法用通俗语言来表达的内容。 如果将上文所引的那句话表述成“他确实不是一个擅长反映客观现实的作家”或者“他的确不擅长反映客观现实”,是否会减损表达的精确度,又是否会影响上下文的表达?在不同的人看来,或许得出的答案会有所不同吧。

《天意怜幽草》读后感(五):一代诗宗李商隐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这句出自李商隐的一首《晚晴》,诗人触景生情,从幽草身上看到自己,想着自己也有着相似的命运,流露出对往昔身世的伤感。

梦是人类意识与潜意识密切关联的一种精神状态和心理现象,作为精神分析学创始人的弗洛伊德把诗人称为白日梦的创始人,那么李商隐也是一位写梦的大师,也确实是由他自己的白日梦所育成的一代诗宗。

爱情之梦,青春之梦。“映帘梦断闻残语”是他被打断的绮梦,“古有阳台梦,今多下蔡倡”是他的阳台梦,“别馆觉来云雨梦,后门归去蕙兰丛”是他的云雨梦,“春窗一觉风流梦,却是同袍不得知”是他的风流梦。

理想之梦。“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是他的理想抱负,更是他渴望建功立业的机会,但是最终留下的是“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梦想破灭之感。

思想之梦,归家之梦。“故山归梦喜,先入读书堂”是在外游子归乡的喜悦,更多的则是“归期过旧岁,旅梦绕残更”的悲苦。

宗教之梦。功名之路难求顺遂,最终也是磨灭了李商隐心中的抱负之志,人生彻悟后的感叹,“庄生晓梦迷蝴蝶”,如梦一般的人生。

诗是梦的显现,梦是现实的幻化,从诗里看出李商隐生活的晚唐社会的历史面貌,百姓生活困苦濒于绝境,政权内部矛盾重重,使得如李商隐这类知识分子颓废绝望,最终国破人亡。

如果说李商隐的一生潦倒凄苦,他的诗歌文章却是繁华艳丽。他迷恋花草树木,写诗记录花木繁盛的情景。时代沉重的压迫让李商隐仕途坎坷,他无处抒发,于是寄情于自然,花、柳、蜂、蝶、蝉、莺皆是他自己,他们的遭际就是诗人的遭际,借此抒发出诗人的苦闷、怀才不遇和报国无门的悲凉。家庭的原因让李商隐更关注女性命运,写诗讴歌女性之美亦抨击不顾女性意愿的势利婚姻嫁娶之事。

时代的弊病埋没了一心想要报效国家而不得如愿的知识人才,未能在他生活的时代成就一番伟业,但是他留下的诗却延绵影响后世的千秋万代,以至于现代的诗人都在其创作的诗歌上汲取灵感,如戴望舒,亦如何其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