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李商隐十五日谈的读后感大全

李商隐十五日谈的读后感大全

《李商隐十五日谈》是一本由李让眉著作,中国长安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02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商隐十五日谈》读后感(一):幽人不倦赏

不知是和让眉的缘分,还是和李商隐的缘分,在读《李商隐十五日谈》之前,正好在细读李商隐的诗集。 上一次读《所思不远》时,于清代词人我尚有生疏之处,跟在让眉一篇篇骨质密度极高的文章后面亦步亦趋,时时提着一口气,生怕像虚竹初学北冥真气时,一开口就要从树梢掉落。这一次读《李商隐十五日谈》,是熟悉的诗人与作品,且让眉以讲稿成书,腾挪之间更余裕自如,我也终于放下一口气,可从容坐而论道。 李商隐的诗向来都不好讲,因为他身上有那么多的矛盾:他在牛李两党之间左支右绌却都牵涉极深;明明满腔无法抑制的表达欲,却偏要用隐晦幽深的方式来诉说;一次又一次把自己的一往情深诉诸纸端,却又在上面垒着层层叠叠的遮掩,唯恐被人窥破真相。读他的诗,需要调动头脑的各个维度,一边体会,一边思考,一边想象,却又一边怀疑。他的诗创造了一座镜城,看起来清澈美丽,但在城中探索良久,依然不能确定是否真的了解这座城,一个转身,满目所见,似乎仍是自己。理解自己尚且不易,要引导听者渐登彼岸就更难了,落笔时举重若轻,背后是漫长绵密的功夫。 因为我总是强项地不肯接受既成的解释,于是与李商隐这样缺乏确定性的风格相处泰然。他的作品深密却有秩序,向不可知的有序盘旋之间,形成了一个足以包容时空、动静、悲喜、生死的天地。作为读者,扣弦聆音时,那声音中既有李商隐的回应更有我自己的心声。他的风格深深影响了对我的诗歌审美取向,在李商隐之后,我对吴文英、朱彝尊乃至浙西诗派的作品都有种天然的好感与亲近。这一次读完他的诗集再看让眉的评述,是更懂他,更懂让眉,也更懂我自己了。 一本好的书,是让人在书后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是探索未知的一个新起点,而不是终章定论,闭合世界的终点。读完《李商隐十五日谈》,我把李商隐的诗集又从头至尾通读一遍,但这也不会是终点,与让眉这番隔书而谈之后,我想我还会在余生一遍又一遍地读他,还会一遍一遍地体会、想象、确证和怀疑。从让眉打开的窗口中窥探了这一番沧海蓝田,余下的时间,该是自己去寻找哪里是我的曲径通幽了。

《李商隐十五日谈》读后感(二):《李商隐十五日谈》后记

这本小书整理自一套讲稿。我口才本不佳,应下了这样的开口差事,只是因为无法拒绝“李商隐”这个名字。我曾研究过不少诗人,有时为他们的诗,也有时只为诗后的人,至今尚未停手。在尚看不清边际的前路,我早有终将遭遇李商隐的自觉——虽然本以为这照面会来得更晚些,晚到我自认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但真正且说且录走下来我才发现,准备本就不必完全,也没有完全。

一场偶遇,总会比审视、调查或窥探要来得愉快。

于是计划中的讲稿最终在这样的愉快里变成了漫谈:说是我硬拉你说个山跑场马也好,说是不设听众的空中语也不妨,它不见得全面,但总好在能尽兴。十五天,从局促紧绷到快然投契,更到随心率性而无不可言,你当能看到这样的变化——我也不曾试图在最终的修订中平滑掉它。

这是时间的力量,而时间,本也是诗的一部分。

不同于一些横空出世而浑难理喻的天才,李商隐是个能生长、也会呼吸的诗人,他的诗歌因此也遂可看作时间的垒和。虽则他看似并不屈从于线形的时轴,而更偏好将之打散再行重构,甚至惯要隔开不同的流速,任两股时流一快一慢,交错并行——但究竟他是时间的解人,也清楚地知道、并能娴熟地运用它的分量。

敬畏与依赖成其人相,而拨弄与量校则脱乎神相。这十五章漫谈,正是在这样的人神交届之间,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们不妨将这本小书比作为空中神影绘制的一张画像:第一日以接受史打底稿,第二日便以身世刷轮廓线,第三、四日以周遭人物设衬色,第五六日则以感情丰盈其肌理、点染其眼波,七至十二日解诗,细绘衣纹披帛、宝珠法器,第十三、四日说宗教,则可造云雾,起背光了——但当然,画中之神再出尘,这张小影最终还是要挂回到人间的粉墙上,以此,我们方能走到第十五天的回归、对视,与冀望去。

书依讲稿改成,因此语言上也便保留了口语习惯,而并未将语言调度的野心加诸其上。这虽与我预想的样子不同,但真正面对这套成稿时,我倒更感受到了这样平易表达的合宜。

面对这样的个体,任何曲转和变化都是对读者的进一步干扰——不论滤镜是否有自己的美学意义。平实化的讲述并不出于呈授的态度,而只近乎介质的自觉:李商隐自身已太擅掩映了,他的遭际与哀欢多在事典的颠倒虚化中模棱怳恍,渐至失真——甚至对某些许多读者而言,这失真几能致幻。要破除幻觉,见到李商隐本身,阵中人当已不能再多承受一层幻术。

前路多艰,我虽不乐翻译,行来也究须将绊子拆拆。然每人皆有自己顺手的路数,愿你只看着我且谈且著手便好,万莫带累了自己的习惯:我们要见的,本不会是同一个李商隐,而我手头的纽襻,也不一定就系在你的包袱上。

限于篇幅,这本书中选的诗不多,我谈得也任性,但究竟诗本便不必是知识点的载体。它存活于察觉、碰触,甚至可能存活于消逝之隙。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说得愈放诞率意,抛给灵机的着力点反而也便多些——那么诗的闪现、栖生或者也便容易。

嗯。翻这本小书时,我希望你就是抱着这样轻松的兴味和我坐在一起的。

我们且一同听任诗和李商隐来是不来。

《李商隐十五日谈》读后感(三):高楼风雨感斯文

去年秋天的一个偶然契机,读到了让眉姐的第一本书《所思不远》,是讲她对清代词家与词作的一些评论与感发,当时一读之下,便觉得极为惊艳,因为觉得让眉姐兼具了扎实的学养、写诗的经验以及对人情世情的洞察。事实上,要想写出真正好看的诗词感发文章,这三点缺一不可。

学养不足的文章就不必说了,属于先天不足,看都不必看,对诗作和诗人的解读往往有很多事实性错误。对人情世情有洞察这一点也不必多展开,无论是想去鉴赏哪一门艺术,对世相人情缺乏认知,都是一个巨大的限制。我一个做电影的好友讲过一句话,people who know about life know about film and there's no other way around. 如果自己本身从未深入观察、体验过人心中那些幽婉曲折的沟壑,是不可能读懂创作者笔下的迷宫的,尤其面对李商隐这样一个诗人。

而自己本身具有写诗的创作经验这一点,我认为尤为重要。没有写诗经验的人,像我自己,在读诗的时候其实只有作为读者和鉴赏者的视角,对于很多创作过程中不足为外人道的心路,是无法探知的。我看到的只有成品。而本身有创作经验的人,像让眉姐,天然具有双重视角,一方面是读者的,另一方面是作者的。

我一直觉得,对于作者来说,创作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需要做减法的。作者在下笔之前往往拥有非常丰富的情绪与意象素材,他们的心是满的,而创作的过程就是对这些材料的筛选与雕塑。最终的成品只是八分之一的冰山一角浮出水面,而剩下水底八分之七的悲喜交缠,则要留待有心的读者按图索骥。

所以对于读者来说,阅读,尤其是诗歌阅读,往往是一个做加法的过程,从一首诗开始,以悟性与洞察为路径,试图走进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在读让眉姐这本小书之前,我也读过不少李商隐的诗作,但他对于我来说依然是一个非常神秘的诗人,他那些深美闳约如园林建筑的七律无题诗,在岁月里每每以它们的美丽、曲折、暧昧触动着我,而他本人的形象则始终是模糊而隐约的。而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李商隐的性情、气质、心灵世界,在我眼前才逐渐有了更清晰的轮廓。

我的个人感觉是,让眉姐在谈李商隐及其诗作的时候,先是以知人论世的角度看李商隐的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把他分别放在历史的坐标与文学史的坐标来观察;然后再更为具体地去分析他的诗作,去看他爱用的意象、看他创造的结构、也看他诗歌中前人的、时代的、宗教的那些影子。

先讲一下李商隐在历史里的坐标。我以前也知道李商隐的一生遭际都被牛李党争的阴影所影响着,但以前的这个认知是模糊且没有温度的,且并没有完全把他的经历和他的诗作联系起来。但让眉姐在讲到李商隐与令狐绹的交好复交恶、关系的转浓与转淡时,既有对人情幽微的体察,又能在诗作中对这些复杂的心路有所辨认。

在李商隐做了王茂元的女婿后,令狐绹认为李商隐叛变了立场,俩人交情日渐疏远,“在一次次希望落空中,李商隐的诗也慢慢从开放式的倾诉退回到封闭式的自怜,从社交往来回归了自我建构。……李商隐爱惜羽毛,不愿意把脆弱情绪堂而皇之地展示出来,却又不甘心闭口不言,他只能操纵语言,在诗作中制造一个封闭的自我空间挡一档外人的视线,然后妥善地安放自己的痛苦。”

非常喜欢让眉姐这一段描述,对李商隐的诗歌气质有一种极为精准的描摹,点出李商隐那些雾里看花式的暧昧书写,不仅仅是主观的审美选择,更有客观的艰难处境。更为正统的诗人在写很多诗的时候,包括酬答、怀古、讽谏,都有向外的诉求,因此也会有清晰的情感方向,而李商隐的很多诗歌,则呈现出一种向外而不得、于是不得不转而向内的苦闷。(事实上,李商隐的这种方式,也直接间接地影响了后世的创作者,比如姜夔也有近乎如出一辙的自我凝视与自我建构,让眉姐书里也有提到,大量南宋词人,包括吴文英姜夔在内,都受到李商隐美学与创作方法的影响。

而李商隐这种“在诗作中制造一个封闭的自我空间”也逐渐变成了一种美学风格。这个风格如果用王国维的话来讲就是“隔”。王国维本人的审美偏好很明显,相比较曲折、暧昧、幽微、晦涩的技术流,他更喜天真明快、直抒胸臆的诗词作品,也因此对北宋词的评价远高于南宋词。

让眉姐在书的结尾讲到李商隐美学对后世创作者的影响中也提到了这一点,恰恰是这种“隔”的特质,让很多创作者得以有了叠梁构屋的能力,诗词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情绪通路,而是构成了一个小小的世界横亘在读者和作者之间。我非常喜欢让眉姐写的一句话,“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世界,诗才最终可以走出作者的轮廓线,变成一个大于作者的东西。”

就像那些宏大而美丽的建筑物,当它们落成时,是一个远比建筑师本人更为高大宏阔的存在。

从我个人的阅读历程,也有这样一个转变,一开始年纪更小、思维更简单,会更偏爱天真明快直抒胸臆的作品,是因为读不懂那些创作者构建的迷宫,等年纪渐长、阅历渐深,开始明白了很多思绪与情感不得不以迷宫的方式呈现,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那样的复杂、曲折、闪烁不定,才开始去学着欣赏那些更有结构之美的作品。

我非常喜欢看让眉姐对比李商隐与其他诗人的风格,恰在这种对比书写中,李商隐的独特性反而越发清晰地浮现出来。

首先对比的是李商隐和他的文学偶像李贺。虽然书写的重点是李商隐,但让眉姐对李贺的分析和解读,我也觉得非常精准。比如她讲到,李贺的创作逻辑中,诗人并不是倾诉者,而是创世者,李贺是天才,也因此他的作品中也总有天才无法避免的狼狈感,作品完成度反而不如李商隐。

很多大众的刻板印象中,天才总是高于凡人的,也是对一个人才华的最高肯定,但其实,一个真正有天赋才华的人,往往是极痛苦的,他们的创作反而同时兼具极为惊艳的瞬间与粗糙潦草的完成度。反而是那些有学力的“凡人”,有极高的才华,但还没有到“天才”的程度,他们的作品拥有更高的完成度,也有更成熟的面貌,就如同李商隐的诗与李贺诗的对比。

在谈及李商隐诗作中的宗教影响时,让眉姐也对比了李商隐与王维,这是另一组我非常喜欢的比较书写。王维受佛家思想影响极深,对外物有极为沉静且准确的观察力,所以王维的诗作里,动词和逻辑关联词极少,大多数是名词,体现出的是一种对物的洞察,没有太多个体的情绪在。

而李商隐虽然也受到了佛家思想影响,尤其是到了晚年,更写出了“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这样的诗句,但他相比较王维的沉静,他的情绪色彩要更重,做不到王维的物我同寂,他勾勒画面背后,总是有情绪。就像让眉姐写的,“他看到的世界是寂静的,但他会在诗里不自主地位这种寂静感到悲哀,——和佛教讲的悲悯不同,悲哀是属于个体的。……虽然自知不该,但李商隐最终默认自己是无法戒掉那些爱与憎的。”

我以前对李商隐的感觉主要是受到顾随、江弱水、缪钺等前被老师解读的影响,更多地是觉得他是精美版杜甫,毕竟他最擅长的诗歌体裁就是七律,而他的七律的精美、工整、复杂程度,是可以直追杜甫晚年那些七律作品的,比如《秋兴八首》。在读了让眉姐这本新书之后,我才又获得了一些新的观看李商隐的视角。

非常喜欢让眉姐的文笔,锦绣辞章之外,更难得的是有一种手术刀般的精准,还有对书写对象深刻的同情,不是居高临下的同情,而是同为创作者的一种体贴。这本《李商隐十五日谈》和她之前的《所思不远》都是我会忍不住反复阅读的小书,每次读也依然会点亮新的灵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