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奥黛丽·赫本传读后感摘抄

奥黛丽·赫本传读后感摘抄

《奥黛丽·赫本传》是一本由吴玲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72,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黛丽·赫本传》读后感(一):《奥黛丽·赫本传》:爱,让她变得更完美!

谈到赫本,我们往往会想到优雅、高贵、气质!读《奥黛丽·赫本传》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赫本!她说“我的人生比童话故事还精彩,我也曾遇到困难,但隧道的尽头总有一盏灯。”

她不仅有清丽的容颜、举世称叹的优雅,还有善良、才华和修养!正如赫本说,女人的美丽不在于外表,真正的美丽折射于一个女人的灵hun深处。

善良、满怀爱心,贯穿了赫本的一生!

小时候,赫本父母之间关系紧张到如同陌生人,时常不顾她的感受,当着她的面吵得面红耳赤。父亲的冷漠与缺席以及后来不辞而别,母亲的冷谈与严厉,让童年时期的赫本受尽痛苦的折磨。

对于父亲给他带来的伤害,她选择原谅和宽恕,不纠结于过往。以至于在多年后再见到父亲,她毫不犹豫给予父亲经济帮助和细致的照顾。

人美心善,这就是赫本。她的容貌是万里挑一,心灵则更胜一筹。

晚年的时候,原本可以享受天伦之乐的赫本,决定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世界上那些正在受苦受难的孩子们。于是,她毅然加入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并担任了亲善大使。在那里,她奉献了自己余生,一直到病逝。

在担任亲善大使的期间,赫本倾尽全力,但凡需要她参与的活动,她从不推脱。大部分时间都在忙于基金会的工作。为了基金会,她不仅尽心尽力,更是慷慨出钱。

赫本几乎踏遍了全世界每一寸贫穷的土地,她为当地的贫苦人们四处奔波,只为能够帮忙更多需要帮助的儿童。一颗博爱的心,让她成为了拉丁美洲、非洲等那些被饥饿、病痛折磨的孩子们的天使!

爱,让她变得更完 美!

《奥黛丽·赫本传》读后感(二):奥黛丽·赫本,用爱和优雅治愈了这个薄情的世界

“我喜欢有本事让我大笑的人,笑大概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了。”———奥黛丽·赫本

赫本是被上帝吻过的人,她美丽优雅,笑容灿烂,眼睛大而清澈,至今影迷依旧遍布全球。还记得电影《罗马假日》里,赫本头戴王冠身着华服缓缓走来的经典画面,她将公主的优雅高贵,又不失少女的天真活泼演绎得活灵活现,尽管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依旧是惊艳了时光的人,

赫本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母亲是贵族女爵,父亲是银行家,但她却没有享受到快乐的童年。父母婚姻破裂,父亲出走离开,导致她缺失了父爱,加上遇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荷兰被占领5年,赫本每天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活下去。

当时的赫本已经十四五岁了,正是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由于吃不饱,穿不暖,赫本患有严重的营养不良症,贫血症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所以我们平时看到的赫本,总是瘦削单薄的,但这不是女明星为了追求体态保持的,而是形势所迫。

后来赫本的母亲,这个伟大坚强的女人发现了女儿的舞台天赋,毅然地送女儿去学芭蕾。可由于赫本个子太高高,男演员无法完成托举动作,又加上她的肌肉力量不够,技巧水平有限,赫本的芭蕾梦破碎了。

可她有什么办法呢?生活在战争时代,忍饥挨饿,导致她的肌肉发育受影响,也没有及时收到专业的芭蕾训练,但是赫本没有气馁,没有一意孤行,她努力去其他领域找寻属于自己的机会。

终于她成为了一名演员,由于自己的付出和完美演绎,她成功了,成为当红炙手可热的女星。但她从小原生家庭的破碎,赫本特别渴望家庭的温暖,在她最璀璨的时刻选择息影,相夫教子,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她热心做慈善公益,当她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的时候。她就一直致力于帮助儿童和妇女,尤其是那些生活在不发达国家的地区。

她亲自到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苏丹等地看望当地的儿童和妇女,并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她经常出现在全球各地的慈善活动中,宣传和支持公益事业。

她用自己的力量和名声,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这使她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事迹不仅是一段传奇,也是一段激励人心的故事,她的影响将继续存在,激励和帮助更多的人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奥黛丽·赫本传》读后感(三):奥黛丽·赫本与《修女传》

奥黛丽·赫本是一个有想法的演员,她的作品有自己的灵魂。在拍摄《修女传》时,赫本写信给辛尼曼:“我对路加在剧终时自称‘失败者’有些困扰,她不该有这种我觉得有点假惺惺的说法。我依然希望在故事中能表达她当修女虽然失败,但能够恢复自由之身,有更多奉献,希望和信仰获得了重生。我依然希望故事结束时、她能感受到某种坚强的新开始。我和你一样,希望故事的结局一半一半,让修女和修道院都不致成为负面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融入角色,赫本努力让自己安静下来,有意增加独处的时间。她试着按照修女的方式去生活,不照镜子,也不听广播。路加修女对精神病院院长克里斯多福修女说:“我想,人总会到达某个休憩之处,会自然而然地服从,不再挣扎奋斗。”克里斯多福修女说道:“永远不会有休憩之处,但对自己一定要有耐心。”这是修女们的对话,也是赫本的内心独白。

为了诠释好修女这个角色,赫本与安德森夜以继日地讨论,面对如此敬业的演员,安德森大加称赞:“我崇拜她,我敬重她的才华。”赫本也积极参与了影片的制作,辛尼曼及安德森从非洲返回罗马,三个人就聚在一起。 在拍片地,赫本跟着当地的医生学习如何使用手术工具,同时深入了解并体会修女的生活细节。在加州,她就开始不断去拜访凯特和路,向他们请教关于修女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修女的日常穿着及言行。

与赫本的其他作品不同,在《修女传》中,没有精心为她量身定制的华丽服装,也没有精益求精的化妆加持。她需要完全凭借自身的演绎,她的脸庞、她的形态、她的表情以及每一个动作,都在传递着角色的内心世界,一个在经历过磨难之后愈发成熟坚韧的灵魂。 路加修女是赫本演绎过的角色中,与她灵魂最契合的一个,她似乎不是在演绎一个角色,而是全身心地融人角色中成为这个角色,她就是路加修女,为观众所呈现的就是路加修女身上真实发生的一切,如此鲜活生动,又如此深刻自然。

路加修女这个角色带给赫本一种内在的成长。她说:“看过精神病院、走访麻风诊所、与教会人员深谈、目睹手术过程后,我的内心得到了更深一层的平静。” 拍摄《修女传》的这一年,赫本29岁,她期待着自己能够走向更远的地方,即便不知道目的地在何方,甚至不清楚方向在哪里。但她始终相信,施比受更有福。

《奥黛丽·赫本传》读后感(四):她虽经历苦难,但是并不妨碍她成为天使

“上帝亲吻了一个小女孩的脸颊,于是赫本诞生了。”

我想没有一个看过赫本电影的人不爱她吧,屏幕中的她就像一个精灵,灵动又有个性。

在看《罗马假日》的时候,赫本一出场就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她闪着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睛,整个人散发着青春的味道,脸上带着天使般的微笑,让人无法拒绝她的美。她的一颦一笑就能牵动人心,她才会一直被人成为“公主”。

以前只了解存在于荧屏里的她,但是读完这本书后,了解到了更加真实的她,她苦难的童年生活,她坎坷的情感经历,她一直渴望的家庭生活,她献身的公益事业。这是一个更加立体的赫本,一个更加有血有肉的赫本。

她苦难的童年:

赫本的母亲埃拉有贵族血统,父亲是银行家,她本就该过着公主般的生活。但是父母结婚后,两人的婚姻以父亲的移情别恋而结束。而母亲嫁的第二任丈夫也不是良人。父母感情失和,让赫本从小就渴望父爱,母亲也对她相当严厉。不仅如此,小时候的她还经历了残酷的战争,索性挣扎着活了下来。

她坎坷的情感经历:

赫本一生中追求者众多,但让她步入婚姻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梅尔·费勒,一个是安德烈·多蒂。在这两段婚姻中,赫本都全情付出,但是他们伤赫本却最深。赫本此生的愿望是结婚生子,过平静的生活,所以在婚后她选择了息影,洗手做汤羹。但是费勒一直想要干涉妻子,让她成为他的附庸。第二段婚姻是姐弟恋,两人前期如胶似漆,但是多蒂却改不了拈花惹草的性子,无法忍耐的赫本毅然选择离婚。

她的幸运:

小时候她想要成为芭蕾舞者,但是当真正能够拜师学艺的时候,已经过了最佳的年龄。不过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她开始参加音乐剧的演出,展现出了她的演出天赋。后面结识了人生导师奈斯比特,收获了纪梵希的友情。她出演的电影,获得了大家的好评。

赫本是幸运的,她用她的爱,她的美好,她的谦卑获得了大家的喜欢,她在婚姻中拥有了两个儿子,也在后来找到了陪伴她一生的伴侣。

我想,任何读到这本书的人,都会对她倾心,世上怎么会有如此美好的人。

《奥黛丽·赫本传》读后感(五):爱,让她变得完美。

“我当然不会试图摘月,我要月亮奔我而来。”——奥黛丽·赫本

提到奥黛丽·赫本,脑海中第一时间闪过的词一定是优雅、美丽。第一印象也许是《罗马假日》里灵气十足的安妮公主,也许是《蒂凡尼的早餐》里拜金的霍莉。

但是比起她塑造的屏幕形象,她精彩又有意义的一生,更值得我们了解。

原本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奥黛丽·赫本,却没能享有快乐的童年。父母的婚姻不和让她没有办法拥有完整的父母之爱,加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但是她却在多年之后,跟自己的大儿子开玩笑说,如果她要写自传,开头就会这样写:“1929年5月4日我出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六周后,我告别了人世。”

这是因为在她六周多大的时候,差点被百日咳夺去性命。因为母亲是基督教科学派成员,笃定上帝会救自己的孩子,所以并没有带赫本去就医,导致赫本一度停止了呼吸,浑身上下也慢慢变成了紫色,幸好赫本福大命大活了下来。

而这仅仅是她冰冷童年的开始,而后父母之间的不和让父亲离开了这个家庭,赫本的家变得残缺。这让原本有机会成为一个活泼可爱的赫本,却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可是原生家庭对赫本造成的伤害,她却选择了原谅和宽恕,她不愿活在憎恨与失望中。

也许也正是因为这样积极和善良的她,让她后来有了一系列的看起来是“好运爆棚”地奇遇。

但是事业一帆风顺的她依旧渴望温暖的家庭,渴望一段安稳牢靠的婚姻关系,这也让她在最光芒四射的时候选择了退出聚光灯下。

晚年的时间,她奔走在公益之中,去世界每一个需要爱的地方毫不吝啬地播撒她的爱意。

这也正应了封面上的那句话:“爱,让她变得完美。”

充满爱的奥黛丽·赫本,世界给她的冰冷和伤害,她全都遗忘,报之以明媚的微笑和温暖的爱,叫人怎能不爱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