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错位的复仇》读后感摘抄

《错位的复仇》读后感摘抄

《错位的复仇》是一本由刘勃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页数:1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错位的复仇》读后感(一):《错位的复仇》《逆行的霸主》

两本小书都很刘勃——在纷繁的史料里通过细密的逻辑推理来试图还原历史和人物的样子。

可能也说不上还原,毕竟千百年了,毕竟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这些人的历史形象与故事了。但这些东西——历史形象与故事——始终让人厌烦的,不是所谓作者的价值观——我认同每一个书写者都该有自己的价值观——而是否定彼时彼地的那些人的多样选择的原因与目的,将其简化为某种道德教化的手段。

是目的,不该是手段。不管在何时何地,价值取向应该都是个人的、天生的、不可否认的东西。

至于如诸多书写者所言的,群星闪耀历史下的累累白骨,更是让人感到莫名的悲伤与兔死狐悲。

《错位的复仇》读后感(二):刘勃的两本小书

让我爱上看历史的书

一直让我感到遗憾的是,作为一个文科生我不喜欢学历史。上学时候的,各种背历史事件背年份让我感到很混乱,机械的记忆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我对历史有种莫名的恐惧感。

但是,这本小书,让我眼前一亮,有点喜欢上看关于历史的书。这么说,可能有点夸大。但是书里的内容却激起了我阅读历史的兴趣。有种用八卦的心态看历史的感觉,甚至还做起了笔记。谁和谁是父子关系,谁把谁给嘎了,谁把谁给打了等等。关系网梳理开了之后,书里的内容就好理解了。

作者以《史记》为蓝本,《春秋》等书加以验证。力求更真实的将历史事件还原在读者面前,这也算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史记》了。

《伍子胥的传奇》以每个名词为主题,将关于这个主题的来龙去脉讲述得很清晰,这些主题串联在一块就又形成了春秋战国时的一个切片场景。易懂易理解,不会有抵触枯燥历史事件的感觉。

看完这两本小书又种草了刘勃的其他作品,有机会翻来看看。

《错位的复仇》读后感(三):错位的复仇

《错位的复仇:伍子胥传奇》,刘勃著,新兴出版社、读库出品,2023年9月第1版。

刘勃老师是少数凡有作品我必追读的作者。前面出了一本《匏瓜》,解读史记中的“孔子世家”,这一本是解读“伍子胥列传”,还有一本《逆行的霸主》讲夫差,已买还没看。

看这架势,刘老师是要把史记拆散了,每篇都能写一本或几本。怪不得他干脆从大学辞职,专心写作,以这个写作的细致程度,专职写时间恐怕都不够。

同样的故事,为什么不同人写出来的感染力不一样,除了对史料的熟悉程度,还有作者的理解、表达和语言能力,当然最重要的是作者的人文关怀。

这是本口袋书般的小册子,可能也就五六万字,但足以展示刘老师上述的优势。

对史料的熟悉体现在打碎重建的行文中,理解与表达如这一段:“经《史记》创造、后世不断丰富的文学形象伍子胥,是吴楚大战中的棋手;而《左传》中更近于历史真实的伍子胥,恐怕只能算吴楚大战中吴王的一枚棋子;后世的某些观念之争,则只是拿伍子胥说事,伍子胥根本就是棋盘了。”

而人文关怀是一个作者最重要的素质,如书最后这段:“没有伍子胥,吴国做不到这一切;可是吴国做的这一切,伍子胥已经完全无法干涉了。。这里我们看见的,是一个英雄人物在历史进程中多么伟大又多么渺小。。。这里没有快意恩仇、改变国家命运、决定时代走向的孤胆英雄,但每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奋斗与挣扎,却仍成就了一段流星缤纷如雨的历史。。自然,星光下面,还有无数楚人的白骨皑皑,雪落无声。”

这就是史料、史才与史识。

(公号:行云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