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1000字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1000字

《包法利夫人》是一本由[法国] 居斯塔夫·福楼拜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一):讨厌包法利夫人

看了一半,真的好讨厌包法利夫人,自私自利,对所有事情都不满,怨恨丈夫孩子,和身边的一切,特别理想主义,不切实际,还将怨气撒在别人身上,对生活家庭没有任何责任感,整天抱怨生活的不公,这么负能量的人,好讨厌好讨厌!

这么极端的人真的挺少见的。虽然在爱玛身上能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但是人至少应该反思自己,有道德底线,如此义无反顾地追求理想中的生活,丝毫不顾及现实生活,对自己对他人都不负责任。

当然这是小说中的人物,而且距今已约一二百年的时间,不能用当代的道德标准去要求她,但是爱玛还是让人很上火!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二):包法利夫人——女版堂吉诃德

包法利夫人就是女版堂吉诃德,从书中她对理想中的男人的描述就可窥此端倪。可是古往今来的人们都在嘲笑完堂吉诃德后开始称赞他,以证明自己还是有点浪漫精神的,却没有人会赞扬这样一个身败名裂的女人。他们梦想的东西是相同的:浪漫、激情、爱情、超凡脱俗,实现的方式则大相径庭,一个身为男人寄托于复兴骑士道,一个身为女人只能寄托于爱情,前者被视为高贵的疯子,后者被视为荡妇。把生命寄托于爱情之上,这是女性悲剧起源的特殊之处。或许包法利夫人永远不可能成为大众心中的正面形象,但我要说她是因为高贵而堕落,这是一切高贵之人在一切社会的宿命,因为高贵是——“出格的”。包法利夫人虽没能在爱情中找到她要的超凡脱俗,但她的追求已经使她的生命超凡脱俗。

现实主义者认为包法利夫人是反面教材,而我作为一个彻底的浪漫主义者认为包法利夫人是一首浪漫主义哀歌。如果读完此书你的收获是人应该要安于平庸,那么恭喜你,你根本不需要这本书来教你就已经深谙此道了。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三):能被满足就不叫欲望

“啊!我们怎么可以这样?”

“哦!我有了一个情人!”

唉,有些审丑疲劳了。当时读《面纱》就感叹,无出轨,不文学。这本小说也是全篇充斥着背叛。

这本小说的情节简单来说就是:包法利夫人爱玛爱幻想,言情小说看的有点儿多,而且还信了,之后结婚了,不满平淡的婚姻四处寻找爱情,出轨几次之后,被高利贷逼的服毒自尽的故事。

《面纱》中我个人觉得蕞经典的就是女主基蒂在丈夫S后,觉得自己大彻大悟,但是回香港的时候,仍然住在了被自己鄙视的情人家中,而且仍然接受了这个无耻的情人的拥抱。果然,如果能改变,就不叫本性了。爱玛也是一样,被骗了一次,完全不长记性,一次次被骗,总觉得以后会更好,当然了,这种乐观主义精神是好的,但是这种行为,让我夸,我是夸不出口。不禁感叹:恋爱脑,该醒醒了!

书中的夏尔医 生虽然懦弱,但是与爱玛结婚后,自己觉得很幸福,对工作也是兢兢业业,对爱玛更算的上是百依百顺,为的什么呢?就是为了让爱玛也觉得幸福,结果多余了,人家爱玛不需要,人家自己去寻找幸福了。

出轨这种行为算是胆大吗?我觉得非常算。人们总说,撑S胆大的饿S胆小的,我就挺不理解的,这句话里面无论胆大的还是胆小的,蕞终都是S了,S都S了,还需要争一下S亡的原因吗?又不是法医。为幻想而亡,想想也没有那么值得羡慕。

爱玛服毒濒S的时候,向夏尔医 生 发了张好人卡,然后见了见孩子,对,就是那个自己心情烦躁就能轻易推倒在地的亲女儿,孩子的话蕞是单纯,也蕞是扎心,我想即便是如包法利夫人,当时应该也是有所悔恨的吧。不过就算悔恨又有什么用呢?我想如果爱玛的毒解了,活了过来,她可能还会一如从前吧。毕竟幻想与现实的冲突永远都在。爱玛死后,夏尔变卖家产还债,偶然发现了爱玛出轨的情书,一天,凉棚下的长凳上,如少年般的夏尔故去了,手中握着一绺黑色的长发。

书是好书,我判断一本书好还是不好,蕞直接的方法就是,读的时候,会开心,会生气,会难过,总之自己的情绪能被调动,看完之后还会时不时想起,这应该就是好书了,就比如《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骂的人很多,看完气的够呛,这就说明,这个人物立住了,入心了,这本《包法利夫人》也是如此。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四):她既想死,也想去巴黎!

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

无节制无规划的消费~

空虚的精神和脑袋,萎靡的生活~

我愿意说《包法利夫人》是女性必读书,真希望所有的女孩能在18岁之前就看过这本书,对于树立一个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真的太重要了。

福楼拜作为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从不缺乏对现世的警醒!

书籍:《包法利夫人》

作者:福楼拜

受过贵族教育的农场主的女儿——爱玛,看不起当乡镇医生的丈夫包法利,她向往浪漫、充满仪式感的爱情和生活,先后两度Tou情,并没有带给爱玛长久的幸福,反而让她陷入了高利贷漩涡,最终走投无路,服毒自尽!

一天朋友来看福楼拜,发现他在嚎啕大哭,朋友问为什么?他说因为包法利夫人要死了!那不能不把她写死吗?福楼拜说:她不得不死!

人人鄙视包法利,人人都是包法利

拜伦说过: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女人的爱情是女人生命的全部。

爱玛,是一个浪漫的名字,包法利Bovary这个姓氏的词根Bov-包含了“牛”的意思。浪漫美丽的妻子,嫁给了平凡无趣的丈夫,这样的组合,注定了意难平吧!

综艺上秦昊对伊能静的吐槽:你想跟我演电视剧,我却想跟你过日子!这反映出多少婚姻关系的无奈!女人抱怨男人不够体贴不懂浪漫,男人嫌弃女人不切实际、做作粘人。爱玛,是

她既想死,也想去巴黎!

对浪漫和物质的贪婪蒙住了爱玛的双眼,让她看不到丈夫对她的爱、看不到女儿、看不到生活的美好,也吓走了两个情夫。让她陷入了高利贷的陷阱,最终债台高筑,自取灭Wang。她既想死,也想去巴黎。

包法利算是好丈夫吗?

纵观全文,包法利是一个符合大众的好丈夫。他关心妻子的身体、孩子,努力的赚钱养家。但是爱的本质是关注!包法利并没有关注到爱玛对浪漫的需求,也没有及时给予她满足。也没有为爱玛改变自己,所以我觉得包法利不算是一个好的丈夫,也注定了爱玛结局。

她向他要了一点糖浆,还要他再多给她一点爱情。(描写包法利的前妻)

结婚之前,她以为自己拥有了爱情,但理应由这份爱情带来的幸福却迟迟不见。她心里想,肯定是自己弄错了。

浪漫主义忧郁的哀叹之声回响在尘世和来世之间,她为之震撼!

她过惯了风平浪静的生活,反而渴望多舛坎坷。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五):我们都像包法利夫人,但愿我们都不是!

「她是一切小说里的情人,每部戏中的女主角,所有诗卷里那个泛指的“她”」 当福楼拜说出“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这句话以后,包法利夫人的影子越发广大而清晰。 《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它对婚外情的刻骨描写震惊法国,并掀起一场讨论该小说是否淫秽的全民审判,审判以福楼拜无罪释放收场,该小说也因此声名大噪。

这部小说素材于一个真实故事。 小说中的丈夫夏尔·包法利的原型是福楼拜父亲手下的一位实习医生,而他的妻子爱玛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包法利夫人。 内容普遍而庸俗:一个老实巴交、医术不高的乡村医生娶了一位美丽虚荣、浪漫又多情的妻子,结果一个不懂,一个不甘。妻子两次出轨皆被抛弃还欠下巨额债务,最后不得已服毒自尽,悲剧收场。 医生家庭在当时虽说不算富贵,但也衣食无忧,至于包法利夫人为何会走向如此结局,历来众说纷纭。但我想,这不能仅仅归结于她本人的虚荣、浮华,我们看到的还应很多,比如社会因素,比如婚姻配适度。

小说故事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法国资产阶级盛行时期,上流社会的奢靡之风充斥全国。而主人公爱玛自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会跳舞、绘画、弹钢琴,喜欢读小说,这都导致她对未来生活和爱情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 爱玛的丈夫夏尔,自小天资不高,靠努力成为一名乡村医生,第一任妻子是母亲安排的寡妇。当他娶到爱玛以后当成宝贝呵护,可他不会跳舞,不会射击,表露爱意如同例行公事。这样性格迥然的两个人本来就是一双不合脚的鞋子。

我们惯常谴责包法利夫人,痛恨包法利夫人,但谁都不愿承认自己身上就有她的影子。虚荣、对物质有欲望,想要浪漫的生活、渴望拥有爱情,不甘于平庸…… 这些都是人性无可批判,爱玛的错就在于为追求爱情抛弃现实生活,将理想与现实完全割裂。要知道没有了生活的爱情只能是空中楼阁,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到头一场空。 拜伦说:“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女人的爱情是女人生命的全部。” 爱玛的两位情夫都只把她当作情感生活中的一段,而爱玛却把每一段都当作全部的爱情,甚至还要变成全部的生活,这样完美、理想而又浪漫的爱情,扑空了就是深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