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学美术的艺术作文

关于学美术的艺术作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关于学美术的艺术作文。

关于学美术的艺术作文篇一

放假前的1个月,妈妈给我报了一个素描班,每个星期天都要学一整天,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简直崩溃了,星期六我还要学声乐,有时还要学刚钢琴,星期天又不能在家做作业,我的作业该如何处理呀!从学了素描以后,我每个星期五都要把作业尽量做完,就是熬夜也要做完,郁闷啊!

这不,本以为放假了可以不学了,可是老师却说要集中起来学三天,天哪,一天7个小时,三天21个小时,我怎么可能坐在那那么长时间呢,老师难道不可以把时间改改吗?而且,一上午,一下午,只画一幅画,画完了就没事干了,就呆呆的看着那幅画,看1—2个小时,老师总让我们改,可是我却不知道怎么改,只好在背景上加重颜色,这一天熬完了以后,我的脑子以经缺氧了,我都快成傻子了,而且素描害得我,连衣服都弄脏了,黑黑的铅都在我的衣服袖子上,真没办法,终于我坚持着画完了这三天,我解放了,我开心极了,等上学的时候才开课,总之能少上一节就少上一节。

想要学好美术就要先从画线和画物体开始,每天都要画那些,有句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等基本功画好了,画画子就好画了。

关于学美术的艺术作文篇二

今天,我又要去学画画了。老师给先我们讲了一个小猴卖桃的故事。故事里说,小猴种了许多桃子,它等桃子成熟以后,就把桃子卖了出去。价格是大桃40元1筐,小10元4筐。狐狸拿了50元来买桃,它眼珠转了转说:“我想买2筐大桃和3筐小桃。”小猴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但他却怎么也算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请同学们帮我想一想吧。

该画画了,内容就是今天所讲的故事。老师说:“如果你认为狐狸在骗小猴,就把桃子还给小猴,如果你认为狐狸说的话是正确的,就把桃子卖给狐狸。”我认为狐狸是在骗小猴,就把扁担放在小猴的肩上了。画好了猴子和狐狸之后,描完边,再涂上颜色,这幅画就完成了。在涂颜色的时候,我运用了过渡色和浅涂深勾的手法,这幅画的颜色就非常丰富了。评画的时候,老师说我画的画颜色鲜艳,背景也很密,不空洞,所以奖励了我五朵小红花。

今天的美术课上得真开心呀!

关于学美术的艺术作文篇三

人生就像在一个诺大的房子里,有许许多多还未打开的窗户,而我们,就要拉开帘,打开窗,让阳光照进来,充实自己,学习更多知识。

暑假,大地被火炉似的太阳照得发出阵阵温热,知了热得扑闪着翅膀,而我,背着书包“上学”去了。你们一定要说,都暑假了,还要“上学”?是补习班吗?NO!NO!是国画班。我的老妈大人听别人说学习国画可以培养女孩子的修养,二话不说,给我报了个国画班。可惜,我每天干干净净地去,“五颜六色”的回来,几天下来,还是半瓶水“咣当咣当”。这不,经历一次“劫难”后,我就莫名其妙地“逆袭”了……

“虾米(什么)!""我说这次要举行全国青少年的国画比赛,上面还要赋诗一首!”我再一次确认了这个“惊天浩劫”之后,彻底石化了。“同学们,聊什么呢?聊得这么开心?”这时,我们的国画老师,方老师穿着仙女裙,买这款款的步伐而来。“方、方、方老师,我不想参加比赛,我画的不好……”我越说越小声,感觉身边有许多目光都朝我射来,耳根发烫,脸肯定烧红了一片。这时,一直冰凉的手抚上了我的脸颊,头上传来方老师的话,“不试试怎么知道?”“嗯!”我下意识地回了一句。

我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心想,我画什么好呢?我抬头望了望讲台上的方老师,长头发,大眼睛,瓜子脸“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是就这么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前几天才学的荷花图,不如就荷画图吧!

我调好了墨五色、白、粉、深红。提起笔在纸上左比划一下,右比划一下,就是不知道从哪下笔。这时,方老师走到我身边,说“首先,先画正面的叶子,用大提笔或斗笔饱蘸水墨,侧锋卧笔挥写,笔顺由边缘向中心画。侧面的叶子以稍重之墨色先画出近处翻出的一边,再用淡墨画叶的背面。”我遵循着老师的话,先画正面的叶子,提起笔饱蘸水墨,卧笔挥写,由边缘向中心画。侧面的叶子用了重墨色,先画出近处翻出的一边,再用淡墨画叶的背面。“再蘸浓墨在叶脐处画一圆圈,并在叶子的墨色将干未干时勾勒叶脉,在靠近边缘处多加些支脉和小脉分叉。”我想,老师观察得可真仔细,然后又用笔尖认真地画了起来。“接着,蘸淡墨以较厚实的中锋线勾画花瓣,从瓣尖到瓣根,分左右两笔画出,趁湿在瓣尖以较重的墨色,提醒一下,用中锋蘸墨色画花和叶的梗,并在梗上点上小刺。中锋蘸浓墨依花心作辐射状画出蕊丝,并点以花药。”其实并不难嘛。我循规蹈矩,一步步地画着。“最后,画几条小鱼,让画活起来吧!”最后,我用深红色画了几条大鲤鱼。“整幅画都活了!耶!”方老师笑了笑,说:“看吧,你的美术基础并不差,而是缺乏了深入研究和自信的精神。”我低着头,吐着舌头,呵呵地笑。“别忘了还有题诗哦!”“这还不简单!”说完“刷刷”写下了一首诗:蜻蜓立上,粉红花正开,水清波澜起,不及美人腰。

最后我的诗和画都得了第一名,也是这样,我打开了艺术之窗。

关于学美术的艺术作文篇四

“一无所知的人儿也就一无所爱,什么都不做的人儿也就什么也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儿是没有价值的。懂得事理的人儿也懂得爱、观察和发现……对事物本质了解得越多,也就越钟爱……设想所有水果与草莓同时成熟的人儿也就对葡萄一无所知”

在本书的开篇,弗洛姆引用了帕拉塞萨斯(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的这句看似与感情无关的古话,却在必须程度上证明他的观点,若想获得爱,则需了解爱。

弗洛姆是著名的德国(后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试图保存两者的真理,用对方的原理修正进行另一方的理论,得出最后的综合体。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这本《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自1956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20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

但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透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潜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此刻的八零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去关心对方,熟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被爱比爱更幸福”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提到第二点,强调爱的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不少书中的“感情警句”不断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不少任性的年轻人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

在本书里,弗洛姆也谈到,在交易盛行和奉物质财富为首要价值的资本主义礼貌中,人类爱的关系遵循统治商品交换和劳动力市场的相同规律,以“互利交换”的思想为基础,估计自己和对方在社会中的价值,力图做一个交易,此交易即称之为感情。

弗洛姆认为,以上提到的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马克思曾强调过知识和成熟在感情里的重要性,也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你就应思考在结婚以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弗洛姆的观点类似,成熟的人格是获得真正感情的基础,而成熟人格包括有冒险的潜力、有勇气,甚至准备迎接厄运和挫折。成熟的感情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而不成熟的感情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最重要的是,有成熟人格的人,拥有创造性的爱,具备爱的潜力,愿意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做用心的奋斗,愿意为赢得他所爱的东西而劳作,真诚地爱一个人,就是关心他的生活,尊重他的潜力和他自身。这样的爱,是一种“给予”,分享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透过他的给,丰富了他人。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透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双方都因此而充满快乐。弗洛姆认将“给”认为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透过“给”,个人才能体验到自我的力量,自我的“富裕”,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

而与之最为相反的是,极端的自私主义。极端的自私主义者,他们不是真诚地爱对方,而是为了爱自我才爱他人,找到爱的对象是为了满足自我的“幸福”。这种爱,在对象能满足他们需要时,还能够维持平静的生活,而一旦对象无法满足,或者他们自己产生怀疑、动摇,或是自我空虚,他们的爱就会碎裂,熄灭。所以,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到达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潜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感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部分,主要强调了爱需要具备耐心、专心、勇气、信仰,这些词看似简单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只有身体力行,付出行动,才能收获爱。在实践部分,弗洛姆特意写到,在开始爱别人之前,个人应具备“独立的潜力”,学会与自己相处。这倒是跟我们当下的流行的不少心理学观点相符,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爱他人。

写到那里,谈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及如何获得爱后,那我们为什么需要爱为什么感情是人生永远的话题因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人最深切的需求即克服分离,从孤独中抽身。而感情是人类克服孤独的唯一方法,人的感情是一种用心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分享彼此的秘密,人与人结合,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也切记感情与生活并不是脱离的,感情依附于生活。鲁迅曾谆谆告诫:“不要只为了爱而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好处全盘疏忽了。人生的第一好处便是生活,人务必活着,爱才能有所附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