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传染病与文明读后感精选

传染病与文明读后感精选

《传染病与文明》是一本由[日]山本太郎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1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染病与文明》读后感(一):病毒与人类真的只能和谐相处吗?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似乎传染病的种类和严重程度都随之升高,传染病与人类文明程度究竟有没有关系呢?是怎么样的变化规律呢?人类从最初的部落生活到现在密集的生活在城市或乡村,人口密度在不断升高,传染病是如何随之进化发展的?这本书为我们详细的讲述了传染病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而发展进化的。

人类虽然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似乎是世界的主宰和掌控者,但是现阶段科学家们对于很多传染病是无能为力的,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新冠病毒,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抗争到最后的国家,也是防控最积极,治疗最便利的国家,但是最后我们还是没有战胜病毒,人类现在还是在不断的感染中,最后的结果就是随着我们体内对于新冠病毒抗体的增多,每次感染的症状越来越低,最后和新冠病毒和谐共处,这也就是所谓的传染病与人类共生。这是几乎是人类和所有传染病相处的模式,无论是天花,还是流感,最好的防控方法就是人类利用接种低剂量的病毒来激活体内抗体,防止病毒大规模爆发,与病毒的和谐相处似乎是人类的宿命。

山本太郎在本书中从原始社会开始讲起,告诉读者流行病是如何与人类的发展同步进行的,欧洲的大规模殖民和占领活动是如何将疾病带到全世界,近代医学是如何促进病毒和人类共生的,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讲述,读起来简明且有条理,让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流行病的发展轨迹。

山本太郎在书中的主要观点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的剧集程度急速上升,这种人口密度的增加给传染病的暴发提供了可能性,在一个只有200人的小部落,传染病是无法传播开的。

科学家现在在积极研究应对各种病毒的抗生素,虽然很有效,但是弊端也随之而来,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会使病毒很快进化出抗药菌株,这也是人类文明对于病毒进化的促进。这种矛盾一直存在于疾病的治疗中,所以医务工作者都在呼吁不要过度使用抗生素。

总之,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这本书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了解传染病,了解这个我们不得不与之共生的病毒,是一本不错的科普书

《传染病与文明》读后感(二):互相干涉,彼此依存,共同进化

刚刚过去的2023年初,肆虐了整整三年的新冠疫情彻底落下帷幕。这场旷日持久的传染病灾害再次提醒人类,即使在现代,传染病的大流行也无法被彻底根除。像灭绝天花一样消灭所有的病原体终究只是人类一厢情愿的玫瑰色美梦。在成书于2012年的这本《传染病与文明》中,身为医学研究者和传染病医生的山本太郎已经提前预见到了未来,并在书中发出了与传染病共生的呼吁。

本书采取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传染病。作者回顾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并在这一过程中追踪传染病的蛛丝马迹。令人惊讶的是,传染病在人类的历史的每个时代几乎从未缺席,无处不在,并且多次造成了巨大的干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样的写作方式作为新颖的历史传记来阅读也同样别有一番趣味。

根据书中的总结,传染病的病原体(尤其是病毒)与人类之间其实是一种互相干涉,彼此依存,共同进化的关系。传染病病原体的大规模进化和人类文明的展开密不可分。史前人类在冰河期结束后逐渐转入了农耕定居生活。定居提升了人类接触到固定污染源的可能性,而人口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可供传染和变异的基础。反过来,传染病也在一次次塑造人类文明的形态,甚至导致了历史,宗教文化和社会制度的改变。例如,传染病瓦解缺乏免疫力一方军队的战斗力,数次左右了包括君士坦丁堡战役和阿兹特克王国灭绝战等重大历史战役的终局。此外,欧洲中世纪结束后迎来文艺复兴以及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也和其有脱不开的联系。

本书对于传染病和人类文明关系的考察与总结没有仅仅停留在这项工作本身,而是顺带给读者介绍了大量有趣,有价值的信息与猜想。例如,不同大陆不同人种的文明进程一定程度上早已被当地的气候和病原体所决定。这二者注定了该文明始祖的起始家畜种类,而这最终会反映在文明的发展速度上(例如美洲没有驯化马就没有车轮)。同纬度的区域因为气候和病原体接近,文明发展速度也会相近。四大古文明就诞生在相近的纬度范围。

书中引用了经典的红皇后假说“对于人类和病毒而言,只有不断前进才能停留在原地”。二者都在艰难地适应环境和彼此,以便于更好的生存下去。作者提出了有意思的观点,即人类不仅无法彻底根除传染病,也毫无根除它们的必要性。“水至清则无鱼“,当我们彻底根除了一切对人类有害的病原体时,势必会造成对于原本稳固的微观生态系统的破坏,这种破坏带来的后果在短期无法预期,但长期极有可能是一场灾难。而反过来,和病毒的长期共存,甚至促成病毒的无害化共生反而有利于帮助人类抵御新的病毒。存在一个具有生态位的病毒就像给人类建立了一道堤坝。

病原体和传染病就像是潘多拉的墨盒,一面折磨着人类,一面也释放出希望。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仍然要和这些甚至看不见摸不着,却威力巨大的生物共生下去。作者坚信虽然如今的共生和适应非常艰难,但未来也一定会达到彼此无害而稳定的关系。

《传染病与文明》读后感(三):文明与进化 共生与代价

十多年前的一本小薄书,标题即主线。作者从麻疹疫情的流行引入主题,关于麻疹疫情,时间线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诞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1781年法罗群岛-1846年法罗群岛(源为捕鲸将麻疹带上岛的外村男子)-1875年斐济群岛(源王室对澳大利亚的国事访问)-1846/1882/1904年冰岛(源挪威捕鲸渔民)-1951年格陵兰岛-大规模麻疹流行消失,获得群体免疫。 麻疹疫情的兴起、爆发与消亡似乎很好地解释了「文明、进化、代价、共生」这些主题。 【文明】 · 早期人类:与野生动物接触机会密切,易被野生动物身上的寄生虫感染(直接接触、残留粪便、被污染的水等)。 · 狩猎采集社会:群体规模小,急性传染病难以维持流行,被粪便感染机会少。 · 农耕社会:土地承载力上升;诞生出定居生活方式;人口增长;野生动物家畜化(家畜粪便成为肥料、扩大耕作面积、作为剩余作物储藏库)。 · 增加寄生虫病的发生、产生跨物种感染:天花起源于牛,麻疹起源于狗,流感起源于水禽,百日咳起源于猪或狗,一个文明在早期拥有何种传染病取决于该文明拥有什么样的家畜。 · 文明交流同样产生“疫病交换”:如鼠疫从古中国沿丝绸之路传向欧亚大陆。 · 疫病对文明的反作用:鼠疫过后,欧洲劳动力锐减,因此工资增加;教会失去权威;打破原有阶级结构、冲击封建身份制度、创造新价值观——迎来文艺复兴。 · 疾病也阻挡殖民进程:非洲疟疾及昏睡病成为欧洲入侵的生物屏障(但随着治疗方法的进步,屏障逐渐消除) 【进化】 · 文明发展改变环境,势必干扰流行病学的均衡,导致社会疾病结构发生变化。 · 进化医学;流行速度越快,毒株毒性越强;流行稳定情况下,毒性强的毒株退出,朝轻症化发展。(因果关系?) · 适应准备(通过抓咬直接感染,无人传人)-适应初期(人传人,感染率低,结束快)-适应后期(定期流行)-适应之后(人类“专属”传染病)-过度适应(消失)。 【代价】 · 贫穷成为疾病温床,如结核系海地的“穷人病”,出于历史与zz原因从未停止流行。 · 生命代价:急性传染病可能起到生物屏障作用,一部分人因此失去生命,存活下来的人获得免疫力,进而免于之后的感染。 · 新病毒代价:一个病毒经历过度适应阶段后消失,为填补消失后的生态学地位,可能会出现新病毒(何为生态学地位?)。 【共生】 · “不存在完美的适应。如果环境发生变化,之前对环境的适应就会反过来变成对环境的不适应”。 · “消灭病原体是一种过度的适应”。 · “创造无传染病社会的努力,越努力,越是在为拉开灾难性悲剧的序幕做准备”。 · 唯有共生。 书整体是通俗易懂的,但觉得一大缺点是逻辑看似紧密实则松散,内容从章节到里面的一个个小主题切分得很细碎,且大多数是举例,摆事实。在疫情过后的时期读,收获了一些源头性的东西,但对共生时期的展望还是迷茫,无菌社会不存在已无可辩驳,那么如何在强毒株强流行性时期减少对生命的损耗?作者没有答案,我也没有,如果从书的内容来抠,大概保持现有环境的稳定至少能够对现行病毒存在了解、分析、共存的空间;而当环境失控,必要有人付出代价,而这代价是无辜的,甚至是在为前人因果买单。

《传染病与文明》读后感(四):关系共生

“创建无传染病社会的努力,也会越努力,越是在为拉开灾难性悲剧的序幕做准备。为了不去“保全”灾难,我们必须要有“共生”的理念。重要的是要明白,在任何时间所实现的适应,都“不算舒服”,而是妥协的产物,没有哪种适应可以是完全且最终的。舒服的适应只不过是下一场悲剧的开始。” —— 人不能活得太舒服。 没想到大学师妹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能这么用在《传染病与文明》这本书的评论上。 诚然,经过过去三年多的全球考验,我们该意识到无法完全隔绝传染病的侵袭。唯一能做的,是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对所有突如其来的不明症状保持警惕。疾病的存在会影响社会的形态,也会影响个人对待危机的处理方式。 我们能做的,就是认识它(传染病),靠近并了解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传染病从何而来?我们难以清晰找到根源。不过,文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孕育传染病,扩张吸收周围地区的传染病。 正如《血疫》所言,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哥伦布大交换》一书也写到,哥伦布给新大陆带去文明的同时,给原住民印第安人带来前所未见的现代疾病。他们未曾经历过这些突如其来的侵袭,无力招架。 “疾病是指人类尚未适应周围环境的情况。” ★ 本书提到,人类的定居行为与野生动物的家畜化,使得原本寄生在野生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多了人类这一新的宿主。早期的游牧民族每到季节变换就会更换暂时的居住地。原来所处的环境,尤其是野生户外和排泄物,都会滋生细菌。迁徙,让游牧族群相较现代人来说免受寄生灾害。 定居有其两面性,安居乐业,但同时令族群被逼入毁灭性的遭遇。 ★ 作者还提及印度的种姓制度。这点也能从《剩饭》与《辫子》这类描写种姓制度的作品看出,低种姓的人需要做又脏又累的粗活。他们大多耗费大量体力进行清洁打扫,不被允许直接接触出水的水龙头,只能在高种姓人的手指缝下接住流出的水。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的样态是决定传染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 似乎现实一次次证明,人类尚且没办法完全将传染病的源头隔绝开来,活在一个相对无菌的环境。 人类与疾病的力量对比,大抵属于此消彼长的状态。我们同在一个生物圈,遵循着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的规矩。

大量的文学或纪实作品记录人类曾经的苦痛与抗争,如《十日谈》《鼠疫》《疫苗的故事》《瘟疫与人》和《枪炮、病菌与钢铁》。它们都在见证着人类、传染病还有文明密不可分,形成稳定关系。 “疾病的存在可能会提高宿主的环境适应性,提高宿主自身的生存能力。” 身处文明社会,人们渴望安居乐业,不再漂泊。这要求他们被迫与未可知的传染病达成动态平衡。放松消极应战并不可取,积极谋求与之共生,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红桃皇后”说过的话紧扣人们如今的处境:“看,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传染病与文明》读后感(五):堤坝与洪水

日本作者所写的带有科普性质的书籍似乎都不算厚。尤其是和同类题材的欧美作品相比,显得薄了不少。薄了得部分主要是舍去大量被用作论据的材料等。这类作品读起来,欧美系的注重材料但是结论不够突出,日系的则更为简洁,只是推导过程需要自己思考一番。究竟孰优孰劣尚难定论。但是在频频阅读了同类大部头之后,来上一本简洁明快版的,无疑是舒适的。这就是《传染病与文明》给我的第一感觉,一本舒适但是不乏深度的书。

关于传染病,本书提出了“共生“的观点。病毒本身就是一种介于”生物“与”非生物“间,与人类(宿主)共生本就是他们的命运。事实上,除去天花外尚未有一种传染病依靠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被消灭了。天花的被消灭只能视作天时地利人和下的一次偶然一次巧合一次奇迹,真正想要复现是困难的。为什么如此呢?诚然正如本书所言,人类在不断拓宽自己的领域不断以文明之名开拓世界时,也将更多未知纳入了人类社会体系。地方性流行病有更大可能变成全球性流行病,而更多的传染病则对这个世界”虎视眈眈“。

如果不能消灭,自然只能共生。人类历史上并不缺乏与传染病共生的经历。无论是两河文明或是印度文明又或者黄河文明,都与传染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者将传染病与人类社会的共生比喻为洪水、堤坝的关系。当人类文明初次接触传染病时,就如同洪水滚滚袭来伤亡惨重。此后一次次的洪水泛滥,卷走了一些人也留下了更多人,数次往返间依靠抗体人类事实上筑起了堤坝以“驯服“洪水。这个比喻确实很有道理,传染病自然疫源的存在、人类不断开拓都注定了传染病的客观存在。如同洪水般,气候地理条件的客观性决定了洪水的不可消弭。我们仅能通过水文设施降低影响罢了。人类与传染病的抗争要更为惨烈一些。在疫苗开发以前,长期的与传染病共存带来了大量人口的衰减。在某种意义上,现代公共卫生体系建立前的传染病,是自然限制人类过快扩张的不二法宝。无论是肆虐的黑死病或是各种热病,都是这其中的翘楚。甚至到了现代社会,主动免疫也仍然难以在短期建立起抗体屏障,主动与被动的缓慢联动,方能构筑起人类与传染病共存的可能。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更快也更及时的承认,与传染病共生或将成为人类社会较长一段时期里需要遵循的自然法则了。

当然,正如现在一座座堤坝耸立不仅仅为了防洪一般,是否未来有一天,人类也能以主动筑起的堤坝防治传染病同时开拓新的健康管理方式呢?我们或许可以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