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传染病与文明》读后感100字

《传染病与文明》读后感100字

《传染病与文明》是一本由[日]山本太郎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1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染病与文明》读后感(一):病毒与人类真的只能和谐相处吗?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似乎传染病的种类和严重程度都随之升高,传染病与人类文明程度究竟有没有关系呢?是怎么样的变化规律呢?人类从最初的部落生活到现在密集的生活在城市或乡村,人口密度在不断升高,传染病是如何随之进化发展的?这本书为我们详细的讲述了传染病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而发展进化的。

人类虽然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似乎是世界的主宰和掌控者,但是现阶段科学家们对于很多传染病是无能为力的,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新冠病毒,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抗争到最后的国家,也是防控最积极,治疗最便利的国家,但是最后我们还是没有战胜病毒,人类现在还是在不断的感染中,最后的结果就是随着我们体内对于新冠病毒抗体的增多,每次感染的症状越来越低,最后和新冠病毒和谐共处,这也就是所谓的传染病与人类共生。这是几乎是人类和所有传染病相处的模式,无论是天花,还是流感,最好的防控方法就是人类利用接种低剂量的病毒来激活体内抗体,防止病毒大规模爆发,与病毒的和谐相处似乎是人类的宿命。

山本太郎在本书中从原始社会开始讲起,告诉读者流行病是如何与人类的发展同步进行的,欧洲的大规模殖民和占领活动是如何将疾病带到全世界,近代医学是如何促进病毒和人类共生的,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讲述,读起来简明且有条理,让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流行病的发展轨迹。

山本太郎在书中的主要观点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的剧集程度急速上升,这种人口密度的增加给传染病的暴发提供了可能性,在一个只有200人的小部落,传染病是无法传播开的。

科学家现在在积极研究应对各种病毒的抗生素,虽然很有效,但是弊端也随之而来,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会使病毒很快进化出抗药菌株,这也是人类文明对于病毒进化的促进。这种矛盾一直存在于疾病的治疗中,所以医务工作者都在呼吁不要过度使用抗生素。

总之,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这本书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了解传染病,了解这个我们不得不与之共生的病毒,是一本不错的科普书

《传染病与文明》读后感(二):互相干涉,彼此依存,共同进化

刚刚过去的2023年初,肆虐了整整三年的新冠疫情彻底落下帷幕。这场旷日持久的传染病灾害再次提醒人类,即使在现代,传染病的大流行也无法被彻底根除。像灭绝天花一样消灭所有的病原体终究只是人类一厢情愿的玫瑰色美梦。在成书于2012年的这本《传染病与文明》中,身为医学研究者和传染病医生的山本太郎已经提前预见到了未来,并在书中发出了与传染病共生的呼吁。

本书采取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传染病。作者回顾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并在这一过程中追踪传染病的蛛丝马迹。令人惊讶的是,传染病在人类的历史的每个时代几乎从未缺席,无处不在,并且多次造成了巨大的干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样的写作方式作为新颖的历史传记来阅读也同样别有一番趣味。

根据书中的总结,传染病的病原体(尤其是病毒)与人类之间其实是一种互相干涉,彼此依存,共同进化的关系。传染病病原体的大规模进化和人类文明的展开密不可分。史前人类在冰河期结束后逐渐转入了农耕定居生活。定居提升了人类接触到固定污染源的可能性,而人口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可供传染和变异的基础。反过来,传染病也在一次次塑造人类文明的形态,甚至导致了历史,宗教文化和社会制度的改变。例如,传染病瓦解缺乏免疫力一方军队的战斗力,数次左右了包括君士坦丁堡战役和阿兹特克王国灭绝战等重大历史战役的终局。此外,欧洲中世纪结束后迎来文艺复兴以及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也和其有脱不开的联系。

本书对于传染病和人类文明关系的考察与总结没有仅仅停留在这项工作本身,而是顺带给读者介绍了大量有趣,有价值的信息与猜想。例如,不同大陆不同人种的文明进程一定程度上早已被当地的气候和病原体所决定。这二者注定了该文明始祖的起始家畜种类,而这最终会反映在文明的发展速度上(例如美洲没有驯化马就没有车轮)。同纬度的区域因为气候和病原体接近,文明发展速度也会相近。四大古文明就诞生在相近的纬度范围。

书中引用了经典的红皇后假说“对于人类和病毒而言,只有不断前进才能停留在原地”。二者都在艰难地适应环境和彼此,以便于更好的生存下去。作者提出了有意思的观点,即人类不仅无法彻底根除传染病,也毫无根除它们的必要性。“水至清则无鱼“,当我们彻底根除了一切对人类有害的病原体时,势必会造成对于原本稳固的微观生态系统的破坏,这种破坏带来的后果在短期无法预期,但长期极有可能是一场灾难。而反过来,和病毒的长期共存,甚至促成病毒的无害化共生反而有利于帮助人类抵御新的病毒。存在一个具有生态位的病毒就像给人类建立了一道堤坝。

病原体和传染病就像是潘多拉的墨盒,一面折磨着人类,一面也释放出希望。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仍然要和这些甚至看不见摸不着,却威力巨大的生物共生下去。作者坚信虽然如今的共生和适应非常艰难,但未来也一定会达到彼此无害而稳定的关系。

《传染病与文明》读后感(三):人类与传染病的共生

NO.079 人类与传染病的共生 本期推书《传染病与文明》——山本太郎 本书介绍了从古至今以来一直与人类伴生的传染病。我们一直以来的刻板印象是:史前人类在昏暗的山洞里饱受传染病之苦,过着不卫生的生活。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实际上,文明才是滋生传染病的摇篮。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农耕的出现上。 农耕的出现代表着人类由游猎转向定居。定居的生活模式增加了钩虫病、蛔虫病等寄生虫病的发生。在定居地,人类排泄的粪便堆积在居住地的周围,形成了寄生虫的传播链。将粪便当做肥料再利用则更加固了这种传染链。所以传染类疾病是自人类定居开始才大量出现的。 病毒在在人类社会中的适应阶段共有五个: 1.适应前的准备阶段。通过动物的抓伤、咬伤直接感染。没有人传人。 2.适应的初期阶段。人传人,但感染率低。 3.适应的后期阶段。实现对人类的适应,定期流行。 4.适应后的阶段。很快便只存在于人类中。 5.过度适应的阶段。从人类这个物种身上消失。 按照上述这个理论,有现今已经消失的传染病,也有新出现的传染病。已经消失的传染病包括比如:汗热病、新生儿致死性肺炎。而20世纪后半叶以来新出现的传染病比如:埃博拉、HIV、SARS等。 近代疾病结构从以从周产期疾病、结核等传染病向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非传染病转变。人们认为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的进步为减少传染病造成的死亡率做出了贡献。这使得人类在压制传染病这件事上做起了玫瑰色的美梦。然而美梦终究是梦,人类与传染病唯有共生。这种共生并不是理想状态,而是人类没有办法,不得已的妥协。 冷知识 现在主流的观点认为鼠疫源自中国云南。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的。 历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首次死于传染病的人数低于阵亡人数的战争。 长江流域的文明开发比黄河晚了几乎一个世纪。公元前600年人类就在黄河一带农耕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而长江要到公元三世纪中叶(汉朝灭亡后)。按理说长江比黄河流域气候宜人,更适合耕种,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作者认为就是地方性传染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