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欧洲与人类读后感摘抄

欧洲与人类读后感摘抄

《欧洲与人类》是一本由[俄]尼·谢·特鲁别茨科伊著作,西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6.00,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欧洲与人类》读后感(一):娜塔莎之舞

一本小册子。语言有典型的时代特征,试图用科学推理的方式证明社会学问题。作者的翻译功底很棒 逻辑清晰。 俄罗斯就是这么个拧巴的民族。崇尚欧洲民族 但骨子里是亚洲血脉。 有如娜塔莎之舞无法掩盖特有的民族性。作者提出的欧亚注意正是试图平衡这一内在矛盾的理论。结合当今,俄罗斯再次向东看,此事颇有启发意义。

《欧洲与人类》读后感(二):超验视角下的善与恶绝不是按地域或种族来区分的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上下5000多年的文明在近代开始之际就开始变得不文明了?读了《欧洲与人类》,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所谓的文明与野蛮,先进与落后都与评价者是谁有关。在欧洲中心主义视角下,所有非欧洲文明当然不能超越欧洲文明。但超验的上帝视角下,善与恶、光明与黑暗并不是有地缘和种族决定的。一部好书不仅能够启发我们的心智,更能让我们学会包容与谦逊。

《欧洲与人类》读后感(三):无题

单看书名,我猜它讲欧洲的历史政治文化经济,使劲儿想也想不出来它主要在讲俄罗斯。 《欧洲与人类》这本书强调了俄罗斯的独特性和其在欧洲的地位。作者特鲁别茨柯依认为,俄罗斯文明在性质上不同于西方文明,应该走与西方不同的“第三条自主性道路”。这种“自主性意识”正是俄罗斯民族的精神脊梁,也是实现俄罗斯文化复兴的支撑力量。 书中还提到了俄罗斯在历史上与西方的关系,以及俄罗斯在欧洲的地位和影响力。作者认为,俄罗斯是欧洲的一部分,但又不同于其他欧洲国家,这种独特性使得俄罗斯在欧洲政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俄罗斯的文化和语言,强调了俄罗斯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作者认为,俄罗斯的文化和语言是俄罗斯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俄罗斯民族与其他民族区别的标志。 总的来说,《欧洲与人类》这本书对俄罗斯的描述是基于其独特性和不同于其他欧洲国家的特性进行的,这种描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俄罗斯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地位。

《欧洲与人类》读后感(四):一本有料好读的哲学书籍

开始收到这类哲学社科类书会预想很难啃,其实读起来这本还可以的,首先他是一本1920年的小书,欧洲与人类只是这本书的一半吧,其他的内容全是附赠。

欧亚文化在书中阐述非常清晰,有论证,有观点,有设定的背景依据,稍微对俄罗斯有一点关注就算不上又太高的门槛,对于当今的俄罗斯的发展有一个有趣的对比,产生的变革和文化都是一个个偶然的积累行程的。

译者花了两年时间来打磨,看的出是真的在研究俄罗斯文化,书的装帧非常精美,硬皮书封非常典雅,适合收藏,反复品读。

《欧洲与人类》读后感(五):《欧洲与人类》:民族中心论

在《欧洲与人类》中,尼·谢·特鲁别兹柯依的笔触如同一支穿越时光的羽毛笔,细腻地描绘着欧亚主义这一思想之花的盛开。 正如历史常常以流亡者的目光揭示国家发展的脉络,特鲁别兹柯依身处流亡之地,以超然的姿态审视祖国,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曲折而深刻的历史画卷。这令人想起我国近代变革也始于流亡海外的群体,彷佛在历史的交响乐中,这种现象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旋律。 欧亚主义的萌芽和复兴贯穿着整个著作,既然俄罗斯拥有深厚而独特的历史,应当在现代发展中注重传承。这一思想主张“回归东方”,强调文化自主性,如同一股清流,滋养着俄罗斯的国家发展。他主张回归东方,并非对西方文化的排斥,而是在维护自身文化独特性的基础上,与世界其他文明进行对话与融合。这种独立思考的理念对于全球化时代的我们,是否能够在千帆竞发中找到自身独特的航道,引发了深刻的思索。我们能够看到这一思想的兴起与消长,如同历史的涓涓细流,在风云变幻中找到了生存的根基。这也让我联想到历史中的其他政治思潮,它们往往在特定时刻绽放光芒,为国家赋予新的发展方向。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欧亚主义的理念是否能够为中国提供一种超越时空的启示?很显然,国家应该从自身文明传统中汲取力量,形成独特的文化自主性,而非盲目追随外来文明的脚步。只有通过深度的自我认知和文化的自主塑造,国家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独特而引人注目的声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