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金庸江湖志》读后感精选

《金庸江湖志》读后感精选

《金庸江湖志》是一本由刘勃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庸江湖志》读后感(一):金庸江湖志

《金庸江湖志》,刘勃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5月版(微信读书)。这本书是杂合凑,有书评、人物评,居然还有小说,在刘勃老师的著作中算比较水了。刘老师点评金书,虽有见地,未见得多高明,至少超不过我。但最后的小说“趟子手”虽只一部分,却端的见他讲故事的功力。金庸元素加上古龙风格,还有个人对历史的理解,令故事颇吸引人。可惜,怎么只放了第一部分上来?这有点太不负责任了。

(公号:行云楼)

《金庸江湖志》读后感(二):只是笔记

《金庸江湖志》|清朝帮会的形成

追根溯源地讲为什么乾隆的年间帮会数量增加:一是来自于大量放弃农耕的农民,一是来自大量“弃文从武”的秀才。前者是因为农耕土地有限,产量不足以果腹,所以加入帮会以求自保;后者是因为政府职位有限,官方体系容不下这么多人,所以加入民间体系以求实现“报复”。两相作用,决定了帮会的诞生与迅猛发展。

引用数据:康熙十八年(1679年),天下人口一亿六千万,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人口则是三亿一千一百五十万。——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人口增加了几乎一倍。

……

读过之后我才发现,我脑子里很根深蒂固对于“江湖”的概念都是来自于从小看的金庸剧: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兄弟义气义薄云天,家国情怀百姓为大,重情重义不负佳人……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真实的江湖是我同样看了很多次的《水浒传》,李逵可以反手劈死一个男孩,吃人肉也是稀松平常,武松也参与收受贿赂中饱私囊……没有绝对的正义,而是亦正亦邪全凭己心而已。

《金庸江湖志》读后感(三):后记(自评三星,感谢编辑老师的付出厚颜无耻的加一星)

年轻的时候,我是很爱好“纯文学”的。爱好纯文学,则一要反传统,二要反流行,对金庸这种既传统又流行的东西,按说不该有好感。然而就是喜欢看,所谓嘴上说不要,眼睛却很诚实。

好在,其他爱好的纯文学的朋友,大家忙着鄙视的是现代文学史上有牌位的作家如茅盾、巴金,对西方十九世纪的经典作家也喜欢摆出激烈慷慨的决绝姿态,对金庸,基本是表示看不见。我还算大节无亏,倒没有因为对金庸的兴趣被开除出圈子。

这书里有些文章还是大学甚至高中时写的,中二病时的见识,现在回头看只觉得好玩,改也没法改。至于当年的圈子,有成功人士早把当年的旧梦当作自己的黑历史,有坚持者潦倒着,我挣稿费补贴家用,最常用的手法是把传统的知识用流行的语言写出来,算是成了当年自己最鄙视的人。

武侠爱好者,难免对“谁更能打”这样的问题更加关心,于是常常争辩。原先是口头吵过就算,转身就忘,下次再吵时又从头来起。有了网络,论坛上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案底,这种辩论就有了累积式的发展,于是有了所谓“武评”圈子,在金庸爱好者里单算一派。慢慢的,喜欢哪个角色就信口说谁最厉害这种证明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相反:

立义必凭证据、援据以古(小说原文)为尚,

孤证不为定说,

隐匿或曲解证据为不德,

剿袭旧说为不德,

文体贵朴实简洁,

词旨务笃实温厚

这类规则却慢慢确立起来。《五岳剑派实力考》等几篇文章,就是这种争论的产物。其实大家都知道,金老爷子的创作未必处处严谨,人物的武力起伏不定,本来一句“写作时的疏漏”就可以解释。但大家还是宁可辩个没完,无他,这里有一种类似弈道的乐趣。

我自己最看重的,倒是三篇小说,《风清扬》、《苗人凤》和《趟子手》。前两篇算是同人作品,借题说了些自己的感慨。后一篇利用了一些金庸小说里的中小门派和二流武功,金庸小说为其他任何武侠作者所不及,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对一些过场小人物寥寥数笔,往往就能形神兼备,我想写的,也是一些注定成不了大人物的年轻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