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历史的棋局读后感1000字

历史的棋局读后感1000字

《历史的棋局》是一本由《国家人文历史》著作,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的棋局》读后感(一):棋局是隐喻

棋局是隐喻,历史是掌棋人,棋子是历史中各式各样的人,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棋子的结果与历史中的时势、棋子性格、棋子能力、棋子的实力都有极大的关系。

第一章:夫差和勾践,夫差真的不想灭掉勾践嘛,不是不想,实力不允许,经过谈判,让文种执掌越国,给了勾践翻身的机会,当然,这也很后来吴国的变化有关,天灾和战争的人祸,如果没有天灾和人祸,勾践会翻身吗,可能不会,这是掌棋人完全能意料到的吗?不能。

第二章:了解了藩王和功臣的区别。刘邦隐藏真是意图的能力确实强。

第三章,一直为李广可惜,可是看到第三章的时候,就明白了这跟李广的个性有关,因为张骞在西域待过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他不信任张骞,导致战争失败,张骞被撤去“博望侯”的称号,霍去病在和张骞相处的过程中,两人在战略上达成共识,所以最终获得了最终的胜利。所以,历史的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历史的棋局》读后感(二):解史

文言文能有多简洁? 书上记载:“大饥,人 | 相 食”短短五字可能包含了不同年代、地域、官民关系、天灾、人祸等各种信息。《资治通鉴》道:“燕春归,巢于林木”…随便一首诗词,背后隐藏的可能也是一段无数性命所累积的故事。“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书中有为刘邦“杀功臣”一事正名,说刘邦是史上对功臣最为宽厚的帝王之一。与其说是杀功臣,不如说是削藩,更何况他是兵不血刃就削藩成功,将齐楚之地尽收,简直是历史上的典范。

司马迁以“径匈奴,匈奴得之”七字概括张骞出使西域的结果。《史记》等作品只用“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这十六字概括了他十余年的生活、内心纠葛。以此展开寥寥数语便展现了当时的历史境遇,承接了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历史事件。我们都应该在《大汉天子》和《甄嬛传》中看到过“子贵母死”的制度实施,但是从未深究此事,书中围绕该制度的逻辑,说明白了“子贵母死”的弊端——方便太后专政。

本书主要讲述了从商到清的政治兴衰重要节点,解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鲜为人知的历史趣闻或者人物,呈现历史的原貌。因为是由《国家人文历史》团队编著,内容十分专业,作为一本通俗史,书中对历史事件的讲解都有背后的逻辑,读起来可以让人眼前一亮。分析其背景、人物等信息,以历史的人物的视角来定位历史事件,完美的避开了经验主义的通病。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通俗类解史之书

《历史的棋局》读后感(三):观棋不语

历史这个学科,要的是理性思维,看的却是稀有角度--同样的事,不同的人去看,去分析,结果往往不一样。就是这个不一样,可能比“扭转历史的时刻”更有启迪作用。《历史的棋局》汇聚了这样几十篇文章,上下班时刻就可以拿出来看上一篇,没准和好友组个饭局的功夫,就可以对一些早就耳熟能详的事情来个“我今天刚看了....”来进行个反驳。正所谓太过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总是老调重弹没有意思,来点新鲜的,就从颠覆过去开始。

盛唐之所以是盛唐,前有贞观之治,后有开元盛世,中间的武则天对于承前启后也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却总是被人像标点符号一样省略--唐高宗李治。论出身,他和李承乾,李泰都是长孙皇后所出;论辅佐大臣,也是有着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很多人却没有想过,他为什么存在感这么低;也很少有人去想,前有玄武门之变的前车之鉴,这diwangzhiwei的斗转星移,又会引起怎样风云突变的变化?

李承乾是个野心勃勃的储君。有时父子,尤其是TIANJIA父子太过相像,是件可悲的事。“比皇宫更危险的是东宫。”在皇宫与东宫之间,唐太宗选择了自己。锋芒毕露之后,就是被雪藏,连同跃跃欲试的李泰一起,两位兄长都被迫退出了角逐。这样的情况下,李治如果还要当个出头鸟,那就是头脑发昏了。

到了“醉打金枝”的时候,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一次醉酒出手了。功高震主这个词,就像是悬在junzhu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奋勇杀敌是需要的,收复失地也是必须的,最后却需要将领去消除JUNZHU心头的阴霾--这就是一种能力了,许多没有成功做到的,就杀身成仁了,比如周亚夫。

他们总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无解,因为本来牵扯的就是问题之外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海平面下的冰山是不会融化的,只能装作表面相安无事,然后各自心怀不同的心思走下去。需要智慧,需要聪明,需要识时务,去回避一些,再去抓住一些时机,汇总下来就是我需要去细细品读然后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了。时间并不漫长,尤其需要珍惜

《历史的棋局》读后感(四):对于历史上那些棋局,原来是我“旁观者迷”了

钱锺书在《围城》中说:“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用这句话来形容历史也颇为恰当。

我们常说“以史为鉴”,好像认真研究历史就可以避免重蹈覆辙让人类社会行走在正确的轨道上一样。

其实,那些看似偶然发生的历史事件,背后都有必然的因素在起作用。如果说历史是一盘棋的话,并没有那么多的昏招臭棋可供人饭后谈资。这也是我看《历史的棋局》时的蕞大感触。

这部由《国家人文历史》期刊社编著的历史类通俗读物,秉承着其一贯的“真相、趣味、良知”的理念,以深入独到的专业解读为我们揭开了一个个历史事件的面目。很多文章读完后让我豁然开朗。

比如第一篇的《夫差为什么会放过勾践?真的是因为西施吗?》,我们见到的蕞多的说法是夫差惑于美色,刚愎自用,而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越国的公关运作和战略忽悠被拔高到了中国史上的顶尖水平。

但是本文通过对吴越国势的分析告诉我们,吴国也是有苦难言。越国地形不利,急于抢占杭嘉湖平原以对峙吴国;而吴国西邻强楚,北邻霸齐,对越国只能是采取暂时防御的策略。

后来,晋吴结盟共同对付楚国,楚国只好扶持越国以增加吴国战略负担。随后的几十年,吴国与楚国、越国多次交锋,国势渐衰。公元前494年越国伐吴失败,为保存实力请求和谈。

伍子胥看清了越国诈和的意图,坚决反对议和,但是他却看不清吴国自身的迫切需求:越国尚存一定兵力,灭越不易;越国仍有山地里百越部落的支持(百越部落贡献出西施这样的美女说明民心未弃),民心不失,即便征服了越国,也难以有效利用;战事如果拖久了,其他国家会趁机背后补刀。

所以吴王夫差接受和谈是为了保障本国利益,并非短见。如果不是后来他一意远征中原,又逢吴国遭遇灾荒,吴越长久和平共处确有可能实现,也就不会有后来勾践复仇成功令夫差成为笑柄这样的历史故事发生了。

类似的精彩观点还有很多。比如刘邦开国后给人以大杀功臣的印象,其实他进行的是教科书级别的削藩操作。他在获得压倒性优势之前完全隐藏自己的意图,隐藏到韩信、英布这样的顶尖人物都心存侥幸。哪怕获得压倒性优势之后,他仍然用最小的成本去削藩。与之相比,后朝朱允炆和康熙的削藩业绩就逊色多了。

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是看了《历史的棋局》你就知道,历史上很多人下的那些棋其实都很高明,反倒是后人因为对史实掌握不详而妄加评判居多。

《历史的棋局》读后感(五):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我国有句充满智慧的古言曰,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是的,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所谓他者始终是自我的他者,历史研究均无可避免地渗透着学者自身的主观认知。但读史依然重要,阅读历史的过程既是对过去的镜鉴与检视,也是对当下与自我的感知和体认。

《历史的棋局》就是这样一本可以作为铜镜鉴照当下的著作,该书由《国家人文历史》编著。提起《国家人文历史》,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它是一本以“真相、趣味、良知”为核心价值的时事人文类半月刊。我一直在关注它的公众号,也时不时浏览一下发布的文章,有趣且有料,颇有增益。

这本书主要三大部分,共包括44篇文章,涵括了从商周到明朝各个时期,既有宫廷政治、君臣相争等内政话题,又有军事战争、抵御外敌等外部斗争。

这些文章在保持专业严肃的同时,又很通俗易懂,并且既有宏观建构,高屋建瓴,又有微观分析,解剖麻雀,就像著名历史学者郭建龙所评价的——这本书之所以有趣:第一,它从小处着眼,写了许多权力棋局上意想不到的棋子,如东汉末年在宦官与外戚斗争中莫名成为“最后幸存者”的诗人,逃脱了“子贵母死”命运而大权在握的北魏太后,让读者看到了人类命运的偶然之谜;第二,它又是从大处着眼的,书中的每一枚棋子被放到了大历史的视角下,从政治、军事的多重局势出发,分析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命运,让读者了解故事背后的历史意义和人类命运的逻辑之思。

历史已经无法复现,很多历史的真相也就掩埋在了时间长河之中,但我们依然对很多历史事件充满好奇。这本书也解释了很多热门的话题,如夫差是否是因为西施放过勾践,玄武门之变真的是李世民无奈之下的反击吗,靖难之役背后的深层矛盾是什么等等。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这是一部十分不错的通俗历史读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