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无限的梦境读后感锦集

无限的梦境读后感锦集

《无限的梦境》是一本由[日] 知念实希人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6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限的梦境》读后感(一):优秀的奇幻剧本,勉强的推理小说。

单论推理的方面,比之多数稍有名气的作品还是有很大差距,挖坑基本靠“我”和身边人的谜语,只有读者作为客体被排斥在外,这在代入感上实属落了下乘。幻想设定的引入比较生硬,主线情节的推理也不是很烧脑,相对有些套路化。

作为一本推理小说,六百页还是显得太唠叨了。但是单元剧、主线的设计,和二者之间的联系还算是精巧,再加上青春少女、可爱宠物、梦境、幻想等等设定,在读的时候还是给人的画面感很强烈,很活泼,如果能改编为系列动漫电影或番剧的形式,相信会更加讨喜,也不会因为六百页的过多内容而劝退观众。

《无限的梦境》读后感(二):确定是推理小说吗?

拿到这本书,看到这个厚的的时候,就有一些觉得这个推理得复杂成什么样子才能撑起这个页数。

全本一个五个章节梦幻的天空、梦幻的法庭、梦幻的演奏会、梦幻的腐蚀和而后,前往梦幻的尽头。真是无力吐槽,推理小说不应该在于推理么~这本书的重点在穿越(和大山诚一郎的那个华生力有啥不一样?开金手指吗~)

还有,有没有想过你的人物设定是个大夫,一个相信科学性,理性的,唯物主义的大夫。大夫不相信医学和科技,相信巫术。穿越到梦里为啥呀,就为了解释所有的误会~,招魂不更方便么~!?

总体这本书就是文笔不错,其他的没了,可能是我欣赏不了这种。安安心心写本格不好么?这么胡扯不是这个作者·

《无限的梦境》读后感(三):写自2023.6.21

十分酣畅的阅读体验! 2023至目前我心目中毋庸置疑的top1! 写的超级棒的逆格作品,回归本格的最高潮部分阅读体验真的是拉满了。完美扣紧所有埋的伏笔、本格逆格交错暗线、人物描写变化欺骗,作者真是把梦境这一设定玩到了天花板的高度,接着在天花板上建了一个小阁楼给读者讲童话故事。对人物情感画像的理解完美到位,分大章式给读者盖房子:先用情感作为房子基底、再堆砌推理、然后喷情感油漆,最后买全套想象力的家具,剧情的节奏控制简直不要太好。立人物形象的方式也属实是眼前一亮,次npc用逆格幻境的基础来进行本格推理双视角塑造,主npc揉进伏笔用骗读者的手段在高潮丰满,虽然是用童话故事的讲述方式但是和宗教狂徒、“正义”辩护、解尸标记这些推理元素融合真的感觉就是活生生的人在演绎这一切。 这本书能夸的地方真的太多了,完美的悬疑软推理作品。 真心希望以后进口到我眼睛里的日式新锐推理可以和知念实希人这部作品一样,别再写个上床写千字小作文展现风俗特色了。 已经开始期待《暗黑医院》的体验了!!希望知念实希人的更多作品不会和东野圭吾一个尿性。写设定推理真的写的太好了。

《无限的梦境》读后感(四):充满动漫即视感的关于爱的推理小说

看过书后有看过一部动漫的感觉,语言很生活化,充满动漫的即视感,在看的时候脑海里会经常的出现《夏日重现》里面的类似场景。

推理小说最重要的就是最后的解谜,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不过这个不是常规的推理小说,很多细节在阅读的过程就有很多暗示甚至是明示了,但是最重要的谜题揭示的时候还是能有那种一激灵的感觉,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每个单元的推理解谜属于常规的部分,唯一有点晦涩的我觉得是作者的身份-医生,很多案件都落到患者的疾病上,所以会有一点读者不好猜的感觉,但是说得通,不会很过分。

故事的内核是温暖的,一个人通过拯救他人进而正视自己的过去,从而自我救赎,期间尽管失去了很多可是也获得了很多,痛苦像是个妖怪会拉住我们的目光,让我们只能看到它,却对身后支撑我们活着的事物和人视而不见,当我们终于有一天能看到痛苦不过是生活的常态,才能回头看到我们的家人和朋友,才能看到我们为之活着和为我们活着的人。

回想我自己的经历,姥姥去年因病去世了,姥爷前两天我带他去做了检查,前面的手术今年检查医生说了没什么事情,但是也不能放松还是要定期复查,爸爸的年纪也不小了,好在身体和心态都很好,妈妈的头疼病老毛病了可是就是不爱看病谁也劝不动,我因为准备考试待业了快一年前几天有个算是好结果,老婆也因为这个很开心,爷爷奶奶的情况不太清楚,不过他俩对自己的身体很上心还轮不到我担心,人就是建立在这上面的吧,无论什么时候,什么痛苦在身,回头看看大家都在这,无论是在家乡还是在梦境。

《无限的梦境》读后感(五):越爱越有限 评知念实希人作品—无限的梦境(无泄底)

这是第二次评作者的大长篇了,上一本是纯本格作品玻璃塔谜案。相对于上一本书,本文的本格气息就没那么浓烈了,尽管介绍里面好像是很本格,其实很社会。主要题材还是以作者本人最擅长的医学作为背景,这是一把双刃剑。有人会认为神秘莫测而增加求知欲,而有人则会认为作者在卖弄技术,这样看所谓都冷门技术流也不见得都能成为汤教授那样的经典人物,所以实际写作的时候还是应该谨慎使用。这正如叙述性诡计这种写作技巧,用好了就是画龙点睛,为了叙诡而叙诡自然就贻笑大方了。

如果你说作者没看过推理四大奇书之一的脑髓地狱,这话我是不信的,为何要这样说因为不能剧透请大家自行脑补吧。在这里我只能说,作者的本格技巧和社会派技巧是一样出色的。文中所覆盖的社会问题也是普遍的,当然我们不可能因为看了文章就能找到解决的途径,但只要能引发人们的思考那也就足够了。

还有一点要重点提到的是,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本文所涉及的基本要素很多,但并不混乱,行文间隐约可以感受到西方文学的特点,那就是注重情节铺垫和反转,这就使得本文比较适合于改编成影视剧作品。

当然问题还是存在,比如篇幅上面和玻璃塔一样有可以压缩的空间,一些辅线及线索可以合并处理,当然好像作者的书没有字数特别少的,这大概是写作风格问题,在此不做深入讨论。

总体上看,本文属于优秀的社会派作品,优缺点都十分明显,而且属于那种结局反转和伏线比较好猜的类型,也比较适合于新手入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