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哲读论语的读后感大全

哲读论语的读后感大全

《哲读论语》是一本由安乐哲 / 罗思文著作,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中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元,页数:4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哲读论语》读后感(一):西方视角下的论语

本书是两大汉学家安乐哲和罗思文联手写的一本有关论文译注的书,通过中西哲学比较视角对论语进行全新解读,从中我们能了解到论语在英文世界的魅力。 我们都知道《论语》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里面记载了很多有关孔子和学生的对话,能体现出孔子的思想特点。在小学时,大家就背过《论语》的一些篇目,至今记忆犹新。 在导言中,作者对孔子和其子弟进行了相应的介绍,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对《论语》相关诠释、注疏作了阐述,还告诉我们《论语》中的一些词语的相关意思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变化,选择音译或英译。并且还向我们讲述了文言文是如何表达意思的,在英文世界中该如何体现出来。 看完此书,不进有助于帮助什么更好地理解《论语》,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真是一举两得啊。

《哲读论语》读后感(二):陌生化的角度重读《论语》

《哲读论语 安乐哲与罗思文论语译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陌生化的角度。 两位西方的汉学家,从西方人的角度看过来的孔子和《论语》,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伟光正不太一样,从他们的角度看过来,颇有一种新鲜感。 新鲜感,就是这本书能带给你的zui大收获。 比如,从小到大,我们读过无数次《论语》,早已经习惯了从教育者孔子的角度去读去看,这本书的阅读角度却是让你学会从弟子们的角度去感受,了解了孔子的学生的不同特点,我们更能理解孔子为什么针对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这是因为孔子并不是泛泛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启迪。 这一点看下来,就会让我们更加了解孔子因材施教的特点。 总论部分的叙述语言,对我们熟悉的历史内容的叙述,也会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比如,在说到群雄争竞的时候,作者使用了“零和博弈”一词,零和博弈在英语中就是zero-sum game,它从字面理解就是“加起来是零”,意思就是一方的正数受益必然是另一方的负数损失,正数和负数的数值是相等的,这个词语的使用,让我对这一段历史也产生了陌生的新鲜的阅读体现,感觉不错。 至于本书的主要翻译部分,我特别推荐其中的互注部分,比如,12.23则的注释205(p243),就提醒你参看4.26,这两条都是有关朋友的,你该如何劝告你的朋友,你该如何对待你的朋友,这样的互相参看,对一个问题的答案多侧面了解,就能让你的《论语》学习系统化。

《哲读论语》读后感(三):哲读论语

提到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无法忽视的一个人是孔子,无法忽视的一本著作是《论语》——这样说大概不会有太多异议吧。孔子的理论影响了无数人,影响了几千年,而他的实际行动又践行了自己的想法,让人敬佩。 最近我读了《哲读论语》这本书,本书以通行本《论语》为基础翻译,同时参考多方材料,注释严谨,考证详尽,无论是对《论语》的学术研究,还是中英翻译学的研究都有较高价值。 这本书在内容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点,首先是对于《论语》以及对于孔子其人的历史研究,虽然时隔久远,但留存下来的资料也能够让我们大致了解孔子以及那个时代。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其弟子三千,而在他的论述中,又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思想内容。我们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价值观,世界观,但可以说每个中华儿女都受到了儒家,受到了孔子思想的洗礼。 仁义礼智信,我们都在践行,都在努力,尽管有些时候这种影响会被我们忽略。 孔子周游列国,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建树,但我想他是不后悔的,他的这种行为也使得他成为我们的一个榜样——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其次就是关于翻译方面,我一直认为不同语言间是会有一些难以准确描述的差异。比如英语中的thank you,与中文中的“谢谢你”,是完全同义吗?我看不一定。更复杂的概念和表述更是如此。 而且在这本书中是要将文言文翻译成英文,其难度可想而知。

一方面是因为中文和英文的表达逻辑上是有差异的,包括不同属性的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另外一方面在于,当我们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时候,很可能不能非常准确的去传达。 比如在这本书中将“信”译为“making good on one's word”,也就是将“信”生动地描述为“一个人守在他说过的话旁边。”

尽管可能每位汉学家都会以相同的方式分析这个特殊的汉字:左侧是一个“人”字,右侧是一个“言”字,这种翻译还是可能会引来一些批评或者误解。 当然,我们也可以简单点来看这本书,只是把这本书当做对论语的一种复盘思考,以及对英文的品读。总之,这本书值得一读!

《哲读论语》读后感(四):以哲学角度重读《论语》,也有趣

《论语》自诞生起,影响了无数代中国人,如今它也在影响着世界上的人。

不过不同于国内,国外研究与阅读《论语》注重“道”,也就是说他们更注重从哲学角度来读《论语》。

《哲读论语》这本书正是基于此创作的《论语》英汉对照本,并对重点词语进行了注释。令人惊喜的是,本书导言部分,作者深入讲述了《论语》的成书背景,哲学思想及其发展源流。对于喜欢从哲学角度来阅读《论语》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种惊喜。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国家竞相博弈、战斗愈演愈烈的年代。孔子创立学堂,他作为独立的哲学家,周游列国,说服政治领袖相信,他们学堂中形成的特殊学说有助于社会和政治的成功。从这个角度来说,《论语》诞生之初,它是哲学的。

而孔子的思想,不仅需要理解,或者需要在其弟子对世界的“客观”感受相一致的基础上进行接受、修正或拒绝。孔子认为,“道”是必须在生活中感受、体验和实践。

虽然《论语》并没有直接说明它的哲学性,但是它字里行间透着哲学性。

比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述了既要“变”又要“通”的动态特点。简单地说,中国早期思想家们关联的看待“事物”,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关系。作为万物总体的“道”是一个过程。

然而西方思想家则相反,认为我们每一个人在时间的长河中是一成不变的,无论是上帝创造的拥有不朽灵魂的人,还是拥有记忆和道德责任的自我。

因此从内容来说,《论语》它也是哲学的。

读这本书,尤其是序言部分可以找到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看《论语》,还挺有趣的。至于后面中英译文,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读一读。

《哲读论语》读后感(五):《论语》经典概念的“中”与“英”

在中国,《论语》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在西方,《论语》是古老神秘的东方智慧,是探索中华文化的钥匙。这本《哲读论语》是从外国人的角度来看如何翻译《论语》,力求达到“信达雅”的境界,涉及到《论语》中很多经典的概念。

“仁”

仁,是孔子最重要的思想,在《论语》中出现了一百多次。在《说文解字》中,“仁”由“人”和“二”组成,体现了人的社会属性——一个人不可能独自成长为人。在甲骨文中,推测“二”的原型是“上”,强调的是人成长的过程就是成为“仁”的过程。“benevolent”和“humanity”是“仁”的英文翻译,书中译者选择的是“authoritative person”,看上去感觉译者更加强调“仁”是尊重社会规则,甚至服从的一种特性,在我的理解里,仁者爱人,概念中有很多柔软的部分。

“礼”

在《说文解字》中,礼是在祭坛为神灵奉献祭祀品。在书中,把“礼”翻译成“observing ritual propriety”,有遵守礼仪的意思。虽然“礼”的概念与“规矩”息息相关,但是“礼”与“法律”有显著不同,“礼”更强调发自内心地遵从,就像文化有“润物细无声”的力量。“礼”也可以是一种文化框架内,一群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这就实现了从个人的“礼”到群体的“礼”。

“信”

“信”被生动地翻译成“making good on one’s word”,意为“一个人守在他的诺言旁边”,即我们说的“守信”,这种翻译也和“信”这个字的解构不谋而合,“人”站在“言”的旁边。

“和”

“和”通常被翻译成“harmony”,最早词义来自于烹饪,指的是将两种或多种食材组合调配,相得益彰,且不丧失各自独立特性。“和”是个体与集体的平衡,既保留了个体的完整性,又将各种成分融合成一个更大的整体。在《论语》中,“和”被视为最高的文化成就,它既不是无限制地放弃自我,也不是拒绝一切为了集体的妥协。

虽然在中国谁都会几句论语,对经典的概念都不陌生,但是对概念的理解各有不同,沟通交流就是一个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过程,也只有大家都互相聊,互相说,才能更加深入全面地去了解蕴藏其中的含义,让《论语》在时代的变迁中散发更迷人的光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