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哲读论语》经典读后感有感

《哲读论语》经典读后感有感

《哲读论语》是一本由安乐哲 / 罗思文著作,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中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元,页数:4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哲读论语》读后感(一):哲读论语

提到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无法忽视的一个人是孔子,无法忽视的一本著作是《论语》——这样说大概不会有太多异议吧。孔子的理论影响了无数人,影响了几千年,而他的实际行动又践行了自己的想法,让人敬佩。 最近我读了《哲读论语》这本书,本书以通行本《论语》为基础翻译,同时参考多方材料,注释严谨,考证详尽,无论是对《论语》的学术研究,还是中英翻译学的研究都有较高价值。 这本书在内容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点,首先是对于《论语》以及对于孔子其人的历史研究,虽然时隔久远,但留存下来的资料也能够让我们大致了解孔子以及那个时代。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其弟子三千,而在他的论述中,又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思想内容。我们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价值观,世界观,但可以说每个中华儿女都受到了儒家,受到了孔子思想的洗礼。 仁义礼智信,我们都在践行,都在努力,尽管有些时候这种影响会被我们忽略。 孔子周游列国,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建树,但我想他是不后悔的,他的这种行为也使得他成为我们的一个榜样——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其次就是关于翻译方面,我一直认为不同语言间是会有一些难以准确描述的差异。比如英语中的thank you,与中文中的“谢谢你”,是完全同义吗?我看不一定。更复杂的概念和表述更是如此。 而且在这本书中是要将文言文翻译成英文,其难度可想而知。

一方面是因为中文和英文的表达逻辑上是有差异的,包括不同属性的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另外一方面在于,当我们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时候,很可能不能非常准确的去传达。 比如在这本书中将“信”译为“making good on one's word”,也就是将“信”生动地描述为“一个人守在他说过的话旁边。”

尽管可能每位汉学家都会以相同的方式分析这个特殊的汉字:左侧是一个“人”字,右侧是一个“言”字,这种翻译还是可能会引来一些批评或者误解。 当然,我们也可以简单点来看这本书,只是把这本书当做对论语的一种复盘思考,以及对英文的品读。总之,这本书值得一读!

《哲读论语》读后感(二):从两位西方学者的思考,从他们翻译的英文版《论语》,了解孔子思想

Having studied, to then repeatedly apply what you have learned—is this not a source of pleasure? 爱学英语的你,能够读懂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如果提示一下,这是中国最常说一句话的英文翻译,是否能够想得到呢?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这就是《论语》的英文翻译。中国的也就是世界的,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也必然要面临着翻译成世界各国语言的职责。那么像中国古典文献,这些来自于文言文的著作翻译成英语又是怎样的状态呢?而且一些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名词有着太多的内涵,又怎样准确的翻译成为英语呢?

翻译本来就是艰难的,像这种文言文的翻译就更是难度成倍增加。但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种尝试也依然是需要做的。 由两位西方汉学家安乐哲、罗思文强强联手,完成的这一本《论语》的英译注解本《哲读论语》,就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这里不但有着《论语》的中英文对照文本,让更多的人可以从中体会着《论语》的精髓,让英文世界的朋友,也可以感受着2500年前孔子思想的余荫;而学习汉语的朋友也可以从中了解《论语》在向西方推荐过程中,来自于西方人的思考,对于《论语》所引起的讨论能够有更多的理解;如果能够读懂英语版的《论语》,就可以在比较中,了解翻译是否遵循了本意?是否丢掉了一些关键的因素。

两位作者在这本书中用大量的解释论述了他们翻译中的思考,对于很多专用的名词进行了系统性的论述,让本来最难翻译的文言文哲学著作有了落脚之地,让我们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他们这样翻译的初衷。 而且关于孔子思想的精髓,也是一定要提前介绍的,这才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孔子、了解《论语》的开始。

关于《论语》中重点的词汇,比如我们最常说的仁、义、礼、智、信,比如天人合一,比如在中国语境中最关键的“道”,在向英文翻译的过程中,两位作者又有了哪些思考呢。

“道”,在《论语》中出现了80次,而它最直观的意思当然是道路,是英文中的“the way”,但我们都知道在中文中“道”绝大多数都不是道路的意思,这也就给翻译提出了更多的挑战,需要根据各自的语境选择更合适的词汇。

“道”是这样,其他的词汇呢?作者翻译是的考量又是怎样的呢?这也是这本书绪论之中着重介绍,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翻译中的各种问题。

那么我们就走进这一本《哲读论语》,从两位西方学者的视角,从他们翻译的《论语》著作,从更全面的思考走入《论语》之中,走入《论语》的英文解读之中。

《哲读论语》读后感(三):他山之石,绘事后素

自从两年前受朋友托付为一位美国华侨朋友的女儿挑选中国经典的英译本开始,我对中国传统典籍的翻译时常留心。安乐哲、罗思文的英译《论语》是儒学经典翻译的代表性作品,参考了大量学者研究和多个版本,甚至包括1997年整理、发掘于定州汉墓的《定州论语》。

定州汉简

大概研究中国传统思想的学者都不得不面临一个中西差异的鸿沟:在西方学界的体系中,中国不存在哲学,然而就历史来看,指导人们生死观念的思想理论是的确存在的,且具有相当的延续性。因为研究方式的差异,“中国哲学”被长期置于舶来品的分析视角审视,仿佛无西方不敢言当代。

安乐哲

在这样的背景下,安乐哲与罗思文两位汉学家对论语的研究和翻译更显可贵,作为试图将延续两千年的儒学理论面向西方的引介者,他们认为“比文化泛化更危险的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文化简化”,因而从最基础的语言开始比较表达的不同,然后再加以拓展关注文本。

个人与世界之关系及“人”的存在性

例如:

诸如此类,语言的不同背后是思想方式的不同,乃至整个人生、宇宙、价值观念的不同。

中国文言中常以动名词做主语且省略,这在西方语法中是难以实现的——自然,这种分析是基于西方语言体系的思维,但对于已经将文言文法陌生化的现代国人而言更易于理解——这样一来,定义某个词,并不需要参照物,而是发掘它自身形式的联系,论“理”时,现代或西方习惯的作为主体的人不是必要存在的。

即使是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从小在学习文言文阶段接受的教育就是“主谓宾定状补”,将某些句子自以为是地视为省略句,两位作者与陈汉生认为,思想家所陈述的“完整”程度,是未知的,他们在讲述一个想法时,也许并非是向某个特定的人去讲述,而是在“言道”,陈述一种描述世界或与世界交流的方式罢了。

中西方人对世界的体验

安乐哲与罗思文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创世神话或传说,没有任何古代文献主张世界是可以解释和理解的,对这一点我持保留意见,但倾向于认为散落在各个典籍中的创世神话大多是以功用主义为目的的,而此种目的性为西方所不能理解罢了。安乐哲、罗思文基于这种观点,进而认为中国哲学家不关注描述世界,而是教授学生处世的方式。当然这又是我所不敢苟同的。历朝历代中,出世与入世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正史和政治中对儒学的重视并不能代表能够包容特大的中国哲学。尽管推演的逻辑基底存在争议,但作者基于这样的理论,认为中国强调事件而西方强调事物,是值得重视和思考的。

致广大:文言的特征

对研究中国古代典籍的汉学家而言,也许最大的断裂感之一来自于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迥异文法,作者承认包括《论语》在内的文言是独特于世界其它语言的,尤其在于同音词众多,无法通过耳音辨别文意,且与印欧系语言的绝大多数以单词为基本元素的特征不同,它没有“词性”的概念,同样的字或词,在有些语境下特指某一性别,在另一些语境下又特指制度,有时代指群体,有时又是个人,这在翻译成为词性精准的英文过程中困难重重。但安乐哲、罗思文认为,不应该将这种特征视为一种语言缺陷,而是一种缺乏精确性、建设性的模糊,读者在其基础上参与文本的阐释,可能会带来更明显的交际优势。

这次由中译出版社初版的版本中,除了论语原文和安乐哲、罗思文的英译,还有两位作者撰写的导言,详述了海外汉学研究对于《论语》的认识和英译《论语》的方式说明,附录中,有对定州论语的版本讨论和有关语言、翻译和阐释的进一步说明,堪称详尽地比较了不同英译本的翻译方式,以及文言文的语法对翻译的影响。对我来说,阅读导言与说明的启发和收获可能远远高于准备作为工具书、拓宽阅读面使用的英译部分。对作者表达由衷的致敬和钦佩。

(2022.11.20)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