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给善恶一个答案》读后感100字

《给善恶一个答案》读后感100字

《给善恶一个答案》是一本由[美] 路易斯•波伊曼(Louis P. Pojman) / 詹著作,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46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善恶一个答案》读后感(一):何为美好生活(给善恶一个答案版)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22/11/02/%e4%bd%95%e4%b8%ba%e7%be%8e%e5%a5%bd%e7%94%9f%e6%b4%bb/

《给善恶一个答案:身边的伦理学》([美]路易斯·波伊曼、詹姆斯·菲泽,光尘,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王江伟译)

子扉我 2022年霜降 季风异次元空间三世

原载风之回响RESONANCE微信2022年11月2日,发表时有改动

《给善恶一个答案》读后感(二):人活着一 定要做善事吗?善恶会有答案吗?

“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吗?不想火化就花钱去买尸体,买得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儿子再傻那也是一条人命啊!” 2020年已故唐氏儿林少仁年迈的母亲在法庭上哭诉。2020年9月,汕 尾市中级人 民法 院判处被告人黄松斌死 刑,缓期两年执行。只因黄松斌杀害了林少仁,尽管他痴他傻,但他也是父母的心头肉,也是一条人命。 在生命的天平上,人人平等。我们应该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些人做了善事,得了善报;有些人,做了恶事,得了不好的结果。虽然,有时也许现在看不到,但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 从长远来看,人活在规矩里,也活在规律里。我所说的规矩就是法律,规律就指道德。我们人活着,就是在这两个框框里打转。所以,我们不仅要懂法,做守法公 民,还要懂伦理,做有道德的公 民,才能活得轻松自如。 《给善恶一个答案》就是我们身边的伦理学。这本书400多页,很厚实,内容丰富。它告诉我们,只有了解了道德判断背后的立场,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道德从来就不是一道枷锁,而是我们立身于社会不可或缺的盔甲。就说车轮吧,车轮之所以被发明出来,是为了以蕞 小的摩擦来促 进物体的运输。所以,道德之所以被构建出来,是为了服务于人生存的需要和对幸福快乐的追求。 本书作者有两位,一位是路易斯·波伊曼,他是西点军校荣誉哲学教 授和剑桥大学克莱尔学堂终身成员,在哥伦比亚大学协和神学院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并在牛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写作和主编了30多本著作和100多篇文章。是本书的主编。 另一位作者是詹姆斯·菲泽,他是田纳西大学马丁分校哲学教 授。撰写、主编以及与人合著了10部教材,其中包括《西方哲学史》。他是互联网哲学百科全书网站的创办者和总编辑。 书中探讨了伦理、价值和自然法则等许多问题,限于篇幅,我们只聊聊为什么我们应当有道德。

《给善恶一个答案》读后感(三):伦理学中的利己主义

最近在看以前的一个日剧《诈欺游戏》,和之前大火的《鱿鱼游戏》类似,都有对人性的测试,为了高昂的奖金选择欺骗,露出虚伪的面目。然而女主人公小直则选择一次次相信,人性在本质的方面,是追求共同的需求和利益,《给善恶一个答案》中有提到道德客观主义,一个客观主义者接受了道德,的确正建立在某种社会现实的基础之上这个观点,但是并不能得到另一些人的认可。人们都有共同的需求,利益和欲望有关,许多人选择自己愿意活着,终极目标是追求幸福,体验爱、温暖、友谊,而不是仇恨和虚伪、敌意,更愿意实现自己人生的目标,而不是承担别人给自己制造的伤害。 人们做的每一件事情,真是出于只有自我利益的这种动机,才是利己的吗?无论是生活中还是理论上,都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利己主义,研究伦理学的道德哲学家们通常感兴趣的有两种分别是心理利己主义和伦理利己主义。 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自己经历的一个事情,一个非常勤学好问的学生给自己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每每在课堂上、下课后都非常积极、谦虚,但是在那位同学得到钱理群教授签字的出国留学晋升深造的申请书之后却杳无音信,这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心理利己主义是总是去做人们认为符合自身利益最大的行为的理论。心理利己主义者的立场认为人们除了自私别无选择,除了自己愿意相信并且会促进自身利益发展的东西,其他任何事情都无法成为他们做事情的动机,在不断行动的过程中,只是为了促进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我们作为鲜活生动的个体,也需要从利他主义中感受爱意和温暖,唯我论让许多最深层次的人类价值排斥在我们的世界之外,在一味追求的时候也失去了许多珍贵的东西。 《给善恶一个答案》提到了伦理学的定义以及伦理相对主义、道德客观主义以及价值,对善的追求和社会契约论与道德的动机,还解释了利己主义、效用主义,康德与道义论等伦理学的知识。不仅仅拥有对伦理学的权威解释,而且知识系统非常的通俗易懂。如果对生物学与伦理学、性别与伦理学、宗教与伦理学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尝试阅读。

《给善恶一个答案》读后感(四):伦理学中的利己主义

最近在看以前的一个日剧《诈欺游戏》,和之前大火的《鱿鱼游戏》类似,都有对人性的测试,为了高昂的奖金选择欺骗,露出虚伪的面目。然而女主人公小直则选择一次次相信,人性在本质的方面,是追求共同的需求和利益,《给善恶一个答案》中有提到道德客观主义,一个客观主义者接受了道德,的确正建立在某种社会现实的基础之上这个观点,但是并不能得到另一些人的认可。人们都有共同的需求,利益和欲望有关,许多人选择自己愿意活着,终极目标是追求幸福,体验爱、温暖、友谊,而不是仇恨和虚伪、敌意,更愿意实现自己人生的目标,而不是承担别人给自己制造的伤害。 人们做的每一件事情,真是出于只有自我利益的这种动机,才是利己的吗?无论是生活中还是理论上,都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利己主义,研究伦理学的道德哲学家们通常感兴趣的有两种分别是心理利己主义和伦理利己主义。 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自己经历的一个事情,一个非常勤学好问的学生给自己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每每在课堂上、下课后都非常积极、谦虚,但是在那位同学得到钱理群教授签字的出国留学晋升深造的申请书之后却杳无音信,这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心理利己主义是总是去做人们认为符合自身利益最大的行为的理论。心理利己主义者的立场认为人们除了自私别无选择,除了自己愿意相信并且会促进自身利益发展的东西,其他任何事情都无法成为他们做事情的动机,在不断行动的过程中,只是为了促进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我们作为鲜活生动的个体,也需要从利他主义中感受爱意和温暖,唯我论让许多最深层次的人类价值排斥在我们的世界之外,在一味追求的时候也失去了许多珍贵的东西。 《给善恶一个答案》提到了伦理学的定义以及伦理相对主义、道德客观主义以及价值,对善的追求和社会契约论与道德的动机,还解释了利己主义、效用主义,康德与道义论等伦理学的知识。不仅仅拥有对伦理学的权威解释,而且知识系统非常的通俗易懂。如果对生物学与伦理学、性别与伦理学、宗教与伦理学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尝试阅读。

《给善恶一个答案》读后感(五):给善恶一个答案,给理性一缕光芒

豆豆《天道》中的男主角丁元英是一个“活在应该里”的男人。所谓“活在应该里”,即是遵循天道,而何为天道,便是玄之又玄,妙不可言了。老子留下了《道德经》五千字字,给后人慢慢领悟。

与老子求证悟、循天道的哲学方向相反,西方哲学更类似于人类集体意识的一场内观,以理性和人类的经验为基础,维护与行为和价值有关的有效原则,这些原则能够指导人类的行动,并产生美好的品质。不再去追求证悟,而是转换方向,从目前人类已知的行为、已有的思想当中进行理性解读和分析,进而得出人类应该如何“活在应该里”。天道是一种证悟,而道德是一场发现。

书的前六章概括性的论述了什么是伦理学、伦理相对主义、道德客观主义、价值与对善的追求、社会契约论与道德的动机、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这些课题理论性强而覆盖面广,基本囊括了我们的日常道德生活。书的第七到九章详细论述了效用主义、康德主义与道义论、德性论这些在伦理学领域当中一直颇具影响力的规范性理论。最后,伴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十到十四章分别探讨分析了生物学与伦理学、性别与伦理学、宗教与伦理学、事实—价值问题、道德实在论与怀疑主义的挑战。要不说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呢,同样适用于哲学理论的发展。

最后,善恶有答案吗?

可能,善恶的答案,就在理性的尽头,尽头在哪里?就像数学中的无穷大和无穷小一样,理性的尽头,在极致的理性,在时时处处都“活在应该里”。

阅读《给善恶一个答案》本身,就像赴约一场孤独的狂欢,就像深夜里瞬间开放的大朵白昙,秋天里在农村田间地头的杂草丛中忽然看见大片的红色彼岸。书中客观而理性的分门别类详细描述着人类可笑的行为,更荒谬的是,在一个娱乐致死的年代,大批人把“道德”当作笑料。读到“伦理约定主义”、“电车难题”、“囚徒困境”这些问题的时候,每每脊背发凉不能自抑。如果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便是一座山,那么,道德的一个不合时宜,落在一个人的身上,便是一场注定的悲剧,毕竟,一个人是错的,那么他的世界就是错的。

我们都是那个错的人,活在各自错误的世界,拥有一场众生皆苦的集体意识,但是我们从古至今,东西方的学术界都从未放弃过对道德的追求,我们一路试图给善恶一个答案,奋不顾身的“活在应该里”,以求取得理性的一缕光芒。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