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给朱光潜的一封信谈读书经典作文

给朱光潜的一封信谈读书经典作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给朱光潜的一封信谈读书经典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尊敬的光潜先生:

时代变了,让我们成天人心惶惶。自打我读了您的十二封信后,让我对世界有了另一种看法,在此很感谢您。

“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这句话你写得太妙了。谈起了六年级时的情景。每当下课铃一响,我就从抽屉摸出一本书,出神地看着,仿佛饿狼正津津有味地吞噬一只肥羊。正如鲁迅所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肯挤,总还是有的”。我对您《谈读书》这篇十分欣赏,就如文中说的,“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本《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万卷谈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简直说到我心里去了,对此我对读书有了另一种的理解。

很少有人会去谈静,在这些人当中,又有更少的人能去理解静。毕竟“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也许我们不能够懂静,但每个人却必须做到静。无论你多痴多傻,都说了“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正像您在《谈静》这篇中写的,“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光潜先生,您看待世界的眼光不同,也让我大开眼界。

不过我还是有一点不太赞同。

在《谈多元宇宙》这一篇当中,您说到“恋爱的宇宙”中的,“所以为恋爱而受社会攻击的人立刻就登报自辩”。可不是每个人都会这么做。有些人可能会憋在心里,自己忍受。

总体来说还是挺好的。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

2021年8月8日

第二篇

敬爱的光潜先生:

见字如面。

我是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忠实读者。我从您的字里行间中悟出了许多深奥的道理。

您在您的第一封信“谈读书”中提到,“如果你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便尽读书知之事,就是大错特错。”这道理本是告诉我们不能做井底之蛙,目光短浅,却被误解成课外书,只是课本的墙头草。当今社会,课本有误的争议还在继续,争议内容竟是讲义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内容不符。我记得您还说过,“我们要以批评的态度去看待书籍”。是啊,但有一个人站出来,也就不会酿成这么大的“悲剧”了。

您的观点提到好啊,可就是有几个人太固执。我的老师也总是这样,看到任何书籍内的知识与讲义不符,便毫不犹豫地断定,一切都按照课本里的内容来。这个社会怎么了?更严重的是,只要是名家提出的道理,任何人都选择无条件信任。您听说过牛顿第一定律吗?首次接触到这一定律的大科学家是在一几几年提出的,直到一八几几年才被重新提出并修改。这能说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出过一名科学家吗?不能。我想,伽利略的想法和您一样,要敢于突破重重权威的障碍,打破人们心中的执念。

光潜先生,是您的文字点破了这人们心中的固执,是您的文字拉我们上岸,给我们精神的家园。

“读书好比冒险,总有些事是值得我们去批判的。”书也是作家们一笔一笔谱写出来的,又有谁能保证一字不错呢?

在此,我是多么希望您可以再用您的那只温暖的笔杆,帮社会谱写更加美好的未来!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

8月8日

第三篇

亲爱的光潜先生:

青年就如您说的一般,内心的躁动,心理、生理上的烦恼与外界带来的种种,总会让我们变得脆弱。

青春期给我带来了许多的顾虑,我知道这顾虑从哪来,为什么而来,但我却不知道如何解决。

有时我也会学着广大学者一般,看着那一幅幅字画,总认为自己明白了很多,但回过头,却发现其实并没有。我那自以为是的心性,从未进步一星半点。就如您说的那般,“因为我所知道的学生们、学者们和革命家们都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太类似美国旅行家看《蒙娜丽莎》了。”

但等到我读完您的作品之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后,我的烦恼与疑问大部分都被解除了。您用幽默的语气、真实的例子来包装背后的道理,和对我们的劝诫。我许许多多的观点也得到了您的支持。我与您在心灵中总会产生共鸣,也许我们应当成为朋友,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光潜先生,您的每一句话在作品中,总能让我受益匪浅。我希望这本书能陪伴我度过在成长中的难关,为我点燃一盏灯,为我指明一条路。

您的读者

8月8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