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经典读后感有感

《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经典读后感有感

《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是一本由[法] 西蒙娜·德·波伏瓦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3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读后感(一):读后感

人活一世,付出的诸多忍耐牺牲大概有两大类。

一类是为了生存活下去,衣食住行是这类,人一生都在在为此奔波劳碌。但这些辛苦有些是不必要的,经常是为攀比偏见引起的虚荣买单。

另一部分是为了得到认可,我们期望得到家庭和社会尊重。但这种评价多少有不公正和狭隘的嫌疑,它受落后陈腐的观念和拜金社会的异化影响。目前社会对人的评价重视财富地位,但人的价值是多元的,人得不到认同是常态。自我价值的认同,如果太倚重他人的评价,往往会陷于自证的陷阱,可能落到我为什么是另类的自责中。

仔细想想,这两类需求能让生命厚重充实吗?其实是沉重的枷锁,求实务真的行动才是得到正反馈的源泉,行动前反复思索别人的看法是内耗。

人在成才过程中不断被环境暗示,走向“正常”的道理,成为成熟的大人。规划人生方向的力量,被他人的期待、社会的评判影响,但缺乏坚定的个人意志。

如何在个人成长的路上,屏蔽周围环境的杂音,辨认真正前进的道路,是种需要修炼的技能。寻找到目标后坚定前行,更是关键。殚精竭虑的思索前途,又沉沦在被周围非议的恐惧中,是可怕的自我消耗。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真正为贫瘠的一生买单的只有自己。

《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读后感(二):她们以文字为业(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版)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23/07/04/%e5%a5%b9%e4%bb%ac%e4%bb%a5%e6%96%87%e5%ad%97%e4%b8%ba%e4%b8%9a/

西蒙娜·德·波伏瓦《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上海译文出版社,罗国林译)

子扉我 2023年夏至 芙蓉之巅灵霄阁

原载风之回响RESONANCE微信2023年7月10日,发表时有改动

《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读后感(三):我们家的废物就是我

许多人谈到西蒙娜·德·波伏娃,首先想到的是其蜚声海外的女性主义代表作《第二性》,其次是她与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的各种故事,其回忆录鲜少有人谈及。想要更深入了解波伏娃,这位法国二十世纪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她五十岁前后撰写的系列回忆录是一个很好的视角。

《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是波伏娃四卷回忆录中的第一部,于1958年出版于法国,记录了1908年波伏娃出生后的童年、少女时代直至1928年完成高等教育为止。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读完全书印象最深的是作者细腻敏感的观察与思考,投诸笔端的是丰富的词汇描写、鲜明的人物塑造、充满个性的表达。这本于波伏娃50岁出版的著作,实际上是成年后的波伏娃,以其敏锐的目光重新审视当年那个小女孩是如何认识、触碰、理解世界,最后成长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记录。

在阅读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让波伏娃成为了波伏娃?是自童年时期就反复强调自己不想过上庸俗、日复一日,看不到尽头日子的恐惧;还是她对于自己要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有着清醒的认识,自发驱动自己朝着想要成为的人努力。两者兼有之的情况下,我想还是爱的力量,主动的积极地想要去掌握自己人生的力量,让她做出了自己的每个选择。

《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的最后一章以波伏娃童年挚友莎莎的死结束,莎莎临终前说,“不要难过,每家每户都有废物,我们家的废物就是我。” 在某种意义上,莎莎是选择了不同人生道路的波伏娃,一步步走向精神的死亡最后是身体的终结。波伏娃之所以是波伏娃,也许就是因为她所有经历的这一切造就了她,她持续不断地成长,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到了塞涅卡的那句话:“真正意识到自己力量的人,就是这世上最有力量的人。”

《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读后感(四):真正的独立者、成熟者

波伏娃是法国著名作家、存在主义哲学家与女权主义者。作为记录了波伏娃童年时代、少女时代与求学时代的生活的自传作品,《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以一个成年人的视角细致回顾了波伏娃从1908年出生到1928年完成高等教育为止的二十年生活。

这二十年无疑也是波伏娃走向独立与成熟、奠定其思考和的最重要时期。当我以青年视角阅读时,我仿佛置身于万花镜当中,五彩斑斓的映射、跨越时空的共鸣、细致入微的感受和置身事外的思考,席卷而来淹没了我。《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于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告诉我,在人的成长环境中,有多少的力量能够帮助到自身。

波伏娃始终强调自己童年与少女时代的“规矩”,但她在家庭与学校试着支配与被支配的背反中理解何为独立与依附,在利穆赞乡村度假时第一次不借助大人而以自己的视角去接触与认识外物;她在密友莎莎身上找到了自己所映射的影子,意识到那个年代的女孩子也所能拥有的不羁,她在表格雅克身上找到了自己幼时的理想化目标,追逐着情感的同时也向往着与成人平等对话的机会;她在伴侣萨特身上找到了志同道合的陪伴者形象,更意识到何以将目光聚焦于自己身上。她从书本里接受启蒙,从教育中开启独立,从行动上开始反叛。

在《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的结尾处,伴随着莎莎的悲剧结局,波伏娃也从人生经历和思想意识上彻底完成了与过去自己、与世间桎梏、与所谓“规矩”的分离。波伏娃将最初二十年的成长过程中一切的一切,将未来的愿望、过去的忠实、爱与波澜、哭与难过、支配与主宰、约束与独立全部融在一起,写入这本书中,并将这一切作为能自在传递能量和情绪、平静面对不公与伤害、自信接受变化与挑战的成熟者的回忆。她不再是一个规矩女孩,她是平静面对世界、温柔对待自己的独立者与成熟者。

《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读后感(五):“我为什么在这里?”

本书题为《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实为波伏瓦与“规矩”反复斗争的艰难历程,两者之间的能量此消彼长,不过,“我不希望永远是一个娃娃”的信念贯穿了波伏瓦的一生。 幼年的波伏瓦在面对“像冷冰冰的石头压得我透不过气来的规则”时,选择“用肉体的重量对抗”并迫使这股“无形中控制我的力量”显形,哪怕明知“这种斗争徒劳无功”,可是她决不会服输;随着年岁的增长,家庭、校园、社会的教化不断深入,“我彻底变成了一个乖孩子……我感觉自己受到的约束是必不可少的,因而也是令人放心的。就这样,我放弃了幼年时代试图捍卫的独立。数年间,我成了父母服服帖帖的影子。”在父母的阴影下成长的又何止是波伏瓦呢?对于孩童而言,“我需要被置于一些环境之中,其严格的规定使我的存在成为正当。”对特定环境的需求恰恰证明了孩童在心灵上的极不成熟,极度依赖人为打造的温室,从这个角度来看,规矩禁锢了孩童自身生长的同时,却又肯定了孩童自身的存在,因此,规矩不单单是牢笼般的束缚,也是孩童安全感的来源。然而,人总要成长,总会迈出踏往外界的步伐,不可能永远让大人“在世界和我之间扮演中介角色”。这点与艾里希·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所谈及的内容不谋而合:“只要一个人是此世界的完整的一部分,只要他没有觉察到个人行为的可能性与责任,那么他便不必害怕这个世界。当一个人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时,他便觉得子然孤立而面对着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这时,便产生了想要放弃其个人独立的冲动,想要把自己完全隐没在外界中,藉以克服孤独及无权力的感觉。” 从出生起,人就在不断回应外界的期盼,清楚自己“在世间占有一个位置,做应该做的事情”是再容易不过的,但克服惯性强大的“被盼望”造就的惰性,深入思考“我为什么在这里?”才是难能可贵之处。由此可见,人,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人,除却“不把规矩、礼仪、习俗看成不可逾越的东西”,勇于挣脱无处不在的规矩网,更重要的是在将生恩养恩中裹挟着的庇护归还于父母之后,能够找到自己依然存在于世间的位置,以此来填补猛然间冲散规矩所带来的缺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