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推特机器读后感精选

推特机器读后感精选

《推特机器》是一本由[英]理查德·西摩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推特机器》读后感(一):为什么上瘾?因为别的选项更痛。

立场先行。此地最大的信息污染源头不能多说,推特也已失去推特之名,不过仍值得一读。谣言横飞并非社交网络的问题所在,互联网的发明初衷就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撒谎——遮盖身份,逃离监控,这被视为自由、独立、创造力和安全感的源泉。然而“主体透过他存在的各个毛孔大声喊出那些他不能谈论的事”(拉康),谎言之中也蕴含着真实,人们自愿奉上的数据为自己打造的是新的全景式监狱。问题也不在于知识精英和“愚昧无知”的大众之间的对立,社会危机原本就存在,“研究药物对治疗成瘾无用,因为造成上瘾需求的并不是药物”,社交网站需要的只是你我的停留,越久越好,它吞噬的是我们的生命。它为此呈现的是现实——部分的现实,经过扭曲和放大的“全新”现实。普遍存在的个人痛苦渴望被看到,知晓痛苦的人最明白怎样用痛苦折磨他人,网暴、阴谋论和娱乐资讯提供的是一条简单粗暴的理解世界的通道,还有唾手可得的可供责备的“外人”。仇恨滋养仇恨,虚假生出更多虚假,人们坚信自己满怀“批判性思维”挣脱了当权者的信息操纵,在喋喋不休里生出勇气和力量感,却仍然只是书写机器的材料和免费劳力,再被作为产品卖给自己。西摩要求我们拒绝推特机器的刺激,从冗言赘语的无尽生产中解放表达,把言说留给真正重要之事,但该往何处去?他给不出答案。阅读动机是对 SNS 应激到连日呕吐无法进食,读完我觉得……我过敏的或许是活着这件事吧 w

《推特机器》读后感(二):摘录

【注意力】

【我们本身的缺陷与渴望】

【医治?】

《推特机器》读后感(三):《推特机器-为何我们无法摆脱社交媒体》书评

本书是查德•西摩(Richard Seymour)对我们与社交媒体不断变化的关系所带来的政治和心理影响的精彩探究,是对数字生活灾难的一种毫不留情的观照:漫天的假新闻、遍地的喷子、鬼魅的网络诈骗、横行的网络霸凌、无孔不入的企业监控。作者展示了数字世界如何改变我们说话、写作和思考的方式,揭示了社交媒体的上瘾机制。

我们到底从社交媒体那里获得了什么?我们身上到底有什么东西正在心甘情愿地等待被它俘获,而它恰恰又强化了这一期待?它允诺我们可以从当代绝望而孤立的现实生活中逃脱,但这在多大程度上成了我们的噩梦?从被算法和协议支配的社交生活中逃出生天,我们胜算吗?(来自度娘)

这本书由六个部分家结语共七个部分组成:我们彼此相连;我们都是瘾君子;我们都是网红;我们都是喷子;我们都是骗子;我们都在消亡;结语:我们都是书写动物。

社交媒体(推特,脸书,INS,微信,QQ,小红书,抖音…)将人与人通过网络连在了一起,没有时空的限制,我们可以彼此自由相连,随时随地;于是每日里的大部分时间交给了网络,交给了各种社交媒体,一个赞让自己开心,一个收藏让自己觉得自己嗯很棒;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人人都有可能一夜爆红,成为流量,而流量就代表着金钱;我们可以自由而任意吐槽,可以在网络上虚构自己的身份角色,真实的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消失:我是谁?真实的我在哪里?

很多时候,我觉得很悲哀,大数据的推送让我失去了看其它方面的资讯,我能看到的就是大数据推送给我的内容,而我在网络上,被后台拔得一干二净:我住哪里,我的电话是多少,我的身份信息,我喜欢什么,我讨厌什么…

我很想注销掉一切的账户,才发现很多已经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工作的需要,建立的群,不论愿意与否,都得保留,还得随时去看看有什么通知?和同事的交流,利用社交媒体已经超过了电话;更不用说书信(现在连电子邮件都很少了)了。

其实,我想注销,只是我想,而真实的是我却也是那一个为何我们无法摆脱社交媒体中的一员。这不,我写这书评,也为没赞而难过,为有赞而兴奋。悲矣悲矣悲矣,什么时候我能摆脱,那我的身心就自由了,我想,可能就是我去了天堂的那一日吧(当然也有可能是地狱,虽然我觉得我不会下地狱)。

也许某一天,我幡然醒悟,那就是我身心真正解放的那一天。期待那一天早点到来。

《推特机器》读后感(四):「去社会化」生活何以可能?

《推特机器》用“书写”的观念表达对现代社会人们社交媒体的隐忧,我认为技术最大的危害不是让人成瘾或者假新闻之类的一个个单一现象,而是透过“书写”的概念,其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在技术中被放大的阴暗面。以及身处其中的人该如何挣脱“书写”叙事带来的桎梏。

网络成瘾、网暴、假新闻、消费主义如果单从“书写”的角度来说其实并不是技术催生的产物,“书写”通过长期的叙事直接塑造出这些社会现象。人类的成瘾现象自古有之;网暴根植于人对他人侮辱、嘲讽、使用暴力的负面倾向;假新闻在在古早的口耳相传的年代极度盛行;消费主义更是物质基础不断提升的产物。

通过社交媒体这套量化评比机制,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变成了一场场表演,人生被转化成了营销的产物。“俄罗斯的不实信息散播活动不再纠结于推广某一单一叙事,而是在网上用同一故事的大量相互矛盾的版本让人不知道该相信什么”, 假新闻带来前后互斥的事实成为了道德虚无主义和价值的不可知论的温床,培育着不断分裂的社会共同体,它让越来越多人相信,在流量带来的的经济价值面前,诸如真实、道德价值等事物简直不值一提。在技术的世界里,没有虚拟和现实的二分,技术塑造的价值伦理早已取代人们原有的认知和生活方式,它不仅让生命在空虚中燃尽,也让人慢慢失去对自己生活目的的掌控。

《Social dilemma》

在《何为良好生活》一书中,陈嘉映老师就讨论过何为幸福。他对善恶的区分我认为和人追求幸福实属殊途同归。“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句话的实质指出了善本身的缺失,这意味着生活目的的瓦解,人“失去了对生活过程的把握、理解和控制”,导致人在茫然失措中堕落。

人类生存除了基本生理需求外,我们在从事具体的行动(对自己有价值,对他人有意义)所带来的成就感中追求充实的生活。那种能够全身心投入自己所相信的事业中的人生常常令人向往,在我看来,这样的人用现实生活作为重心克服着技术甚至是现代性带来的种种束缚。

@北京青年X凉子访谈录:「加长完整版」学音乐不只是会一门手艺,它让你变得更像一个“人”(视频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i4y157LA/?spm_id_from=333.999.0.0&vd_source=b9ae05e6bcd0

从这一角度来审视社交媒体,每个人都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就是你是否愿意你的生活被一系列短视频、混杂的资讯和点赞所填满?你的生命从而被这套系统所定义?如果你的答案是“不”的话,那不妨也尝试着寻找自己生活的重心,它可以是培养一个长期的兴趣爱好,可以是业余从事和自己理想相近的事情;在技术层面,尽量通过电脑、书籍而非手机主动获取信息,让自己的上网行为适度地「去社会化」,通过习惯的积累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我认为“Social Dilemma”的困境并不难以克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