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恰到好处的界限:如何更好地保护自我读后感1000字

恰到好处的界限:如何更好地保护自我读后感1000字

《恰到好处的界限:如何更好地保护自我》是一本由【法】 阿兰·布拉克尼耶 著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恰到好处的界限:如何更好地保护自我》读后感(一):发现并调动自己的心理防疫机制,是更好的理解各种行为,让自己幸福生活

萨拉是个女孩子,比较害羞,十分地依赖家人。 她有一个男朋友,特别特别的喜欢,就好想好想嫁给他。 她就带男朋友回家里给父母看,父亲比较认可,母亲却极力的反对。 无奈,她与男朋友分手了,却埋下了对母亲怨恨的种子。 初恋的失败,她认识到,太早把男朋友带回去给家人看,是一种冒险。 她投入第二段恋爱时,没有跟家里人说,还是跟男朋友分手了。 生日那天,男朋友邀她一起吃饭,想给他一个惊喜。 这个惊喜让她产生了不安,男朋友居然带着父母和她一起吃晚饭,心里极不舒服,把饭吃完就分手了。 她给出分手的理由,就是男朋友太心急了,这么快就见家长,她的心里还没有准备好。 一下要面对复杂的家庭关系,她不适应,委婉的跟男朋友说,要冷静一段时间,草草的结束了这一段爱情。 萨拉,这样做是对的,能避免过度的焦虑,是对自己一种最好的保护方式。 萨拉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我们每个人都有,既保证了对自己内心的尊重,也保证了对别人内心的尊重。 萨拉的这种防御机制,在《恰到好处的界限》叫自我反省,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的明智。 书中还介绍另外26种心理防御机制,被分为三大类:幸福守护方式、独自承受方式、最后的依靠。 这些防疫机制,无论是好还是坏,都让我们能够直面生活,不受别人虐待,也不去自寻烦恼。 然而,保护好自己,并非自发产生的能力! 大多数人只是出于习惯,使用有限的几种内在能力,而且应用的方法和产生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发现自我,发现自己的隐藏宝藏,同时还能帮助别人。有时候既快乐又成功,有时候却让人感到难受。 《恰到好处的界限》,在书中就帮助我们发现并调动自己的心理防疫机制,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各种行为,最终促成改变,获得进一步心理平衡和自信。

《恰到好处的界限:如何更好地保护自我》读后感(二):用界限感保护自己

翻开这本书的首页,印着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语: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查阅了资料,原来这句话是俄罗斯著名作家尤里邦达列夫所言,强调了边界感对我们人生的重要影响。也让我想起作家毕淑敏曾经说过:亲近地保持距离,才是最恰当的交际方式。而本书的作者,更是提出了恰到好处的界限,我们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这一议题。让我们通过发现自我及其保护力量,通过调适收获美满的人生。

本书一共有三个篇幅。第一个篇幅注重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去解读我们面对困难的防御机制,以及自我保护的心理学深层解析。第二篇和第三篇的内容,注重实践,我们的心理防御机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包括有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当下,我们面对环境的困惑,面对不同关系的相处,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觉得无所适从,在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我收获最大地是关于如何调动自己的内在防御机制。每个人对于内在的防御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在经历了很多次不成熟的防御后,我们是否能在潜意识里觉察出自身的心理冲突与困境呢?

在本书中,作者给出了六个简单的步骤,首先,我们要确定具体的状况,懂得如何面对和保护自我。其次,我们要对我们产生的各种情绪下的思维和行为进行反思。我们会发现,我们所有的行为和想法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第三步,当我们回想自己面对某种状况或烦恼的第一冲动是什么。第四步,我们要对采取的策略进行反思。第五步,反思那些策略不当的选择。最后是进行自我训练。当我在遇到压力和不良情绪时,我会按照书中介绍的这六个步骤来反思和实践,放佛,我们的人生都是有脚本的,这些脚本就是我们内在的,行为运行的机制。把握好内在的机制,提升自己,也就让自己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人是社会性动物,但是也需要独处,在这本《恰到好处的界限中》中,有非常多的内容值得探索和思考,作为心理学通俗读物,没有枯燥的语言,对于初次接触防御机制的读者,也可以系统地学习关于防御机制相关的内容,丰富的情景案例是我们理解不同概念的最好佐料。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不恰当的边界感,从而做出改变和成长。

《恰到好处的界限:如何更好地保护自我》读后感(三):运用好我们内生力量

当我们独处时,我们会感受到孤独,当然,有的人可能玩玩手机听听歌也能过得很开心,有的人独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去看舞台剧、走出房间积极参加社交、早起锻炼身体每日打卡、学一门外语,不断提升自我。但是,也有的人会感到寝食难安,仿佛被这个世界抛弃了,天地浩大,只有自己而已,从而感到苦闷和抑郁,做什么都专心不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面临独处的机会,如果你无法忍受这种孤独,那么,你就要在自我和他人直接建立合适的界限,这样既保证了对自己内心的尊重,也保证了对别人内心的尊重。当我们在公共场合遭遇突如其来的嘲笑、伤害甚至是侮辱时,我们下意识可能会暴怒,脑子一热还想揍人,但是内心的强大力量告诉我们要保持理智,面对别人的嘲讽或者感到不公的时候,往往是内心力量发挥巨大作用的时候,所以成年人才是一个合格的成年人。如果一感到不爽就哭闹撒泼,那就是孩子了。当大人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的时候,很多小孩子就采取不然我就不走了、边哭边闹这种无理方式。

正是有多年人生经历的磨炼,使得我们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防御机制,只有开启内心深处的保护力量,它才会在我们最困难无助的时候帮助我们直面生活。要知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能顺顺利利地实现人生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无论目标大小,学车也好,期末考也好,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这本书旨在帮助我们发现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内心力量,可以是幽默,幽默地化解生活的尴尬和摩擦;也可以是积极预期,想到最坏情况也不过如此,心里已经有准备了,面临的时候也不会太慌乱;也可以是求助于人,遇到困难自己解决不了,开口向他人求助,是一种机智的做法,毕竟每个人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和技能,总有碰到开口求人的时候;也可以是自我反省,生活中的失败和危险往往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你每次都会习惯反省,从中获取信息和力量,下次同样的情况你就能通过自身经验避免再次失败。

当然以上提及的几种方式都是比较积极向上的,有人会说,哦,这也太难了,我既没有幽默细胞,也没有求助于人的自觉性,我社恐开不了口。那我应该怎么办呢?在这本书里,作者在第一部分对各类情况进行分析,不仅有七种最佳方式,也有选择独自承受的,最激烈的就是用极端的方式保护自己。在第二部分阐述了心理防御机制的日常运用,比如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无论是身处社会或者家庭;当我们经历人生的特殊事件,例如分手、失恋、亲人离世、重大疾病等等,我们要如何安抚自己,重新站起来。在第三部分,作者告诉我们采用积极心态进行自我治疗,在这个基础之上还可以帮助亲友,尽我们一份力量。

《恰到好处的界限:如何更好地保护自我》读后感(四):推荐《恰到好处的界限》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是的,我们总是生活在一个由人组成的社会中,这时,社交就成为了重要的一环,个人必须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懂得与他人之间保持灵活而适当的边界,才能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不委屈自己,这是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阿兰·布拉克尼耶的《恰到好处的界限》一书中的目的。

我们如何去构建这样一种清晰的边界来保护自己呢?这就要引入书中一个概念——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构建清晰边界感的关键,我们每个人都有心理防御机制,这些内心的力量为我们在面对外界逼迫时提供庇护。但如何运用这些心理防御机制则把我们区分成了不同的人。面对被人指责时,小明会撒泼打滚,否认是他偷的,继而被别人的不信任刺痛,上前去打了那个指责他的人,很显然,小明保护自己的办法是遇到压力时将这股压力通过暴力发泄出去,最终造成影响越来越大,事情越来越糟糕;而小刚面临指责时,会冷静地分析现状,对别人的指责加以分析反驳,再去找现场的人帮忙评理,以此来摆脱别人的指责。相比于小明,小刚就显得游刃有余了很多,他保护自己的方法是经过深思熟虑,表达自己观点,然后求助于其他人,最终将这件事情的坏影响消弭于无形,赢得了别人的好感。

以上所说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反映了不同的心理防御机制,也造就了不同的人,因此,在书中,心理防御机制被分为三种不同的方式,分别是被称为“幸福守护者”的7种最佳防御机制——图中第一类;还有“独自承受”的14种防御机制——第二类;还有“最后的依靠”的6种防御机制——第三类。

其中,效果最好的最有用的是幸福守护者,小刚就是运用了这些方法,让自己与他人都获得愉悦感,而不是如小明那样自己暴躁还打伤别人。

所以,让自己和其他人能保持合适的边界能让大家都舒服,而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如果要更完善自己的防御机制,不妨好好学习一下这些防御机制。

《恰到好处的界限:如何更好地保护自我》读后感(五):你过得好不好,和边界感有关

有人曾经开玩笑地说,让自己累得从来不是工作,而是人际关系。

虽然是玩笑,但大概是很多人的心声。

而究其原因,人际关系之所以会让人感到累,则是因为缺乏边界感。

但有人可能要说,有的人边界感很强,也不见得幸福呀,那我们便不得不提心理学家阿兰.布拉克尼耶所著写的《恰到好处的界限》这本书了。

1、和社会的边界

和社会的边界,包括朋友、同事、陌生人等。在这个边界中,我们要注意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度依赖,一个是过度冷漠,不管是哪一种,都不是恰到好处的界限。

合适的界限,体现在既尊重自己的内心,又尊重到他人的内心,两者兼顾,便是一个刚刚好的距离。

要知道,如果距离太远,很容易成为人群中的孤独者而失去交流,这对于我们的各方面发展都是不利的。但如果距离太近,便很容易出现委屈自己的情况,毕竟,把任何人看得太重,都是一场灾难。

《恰到好处的界限》中告诉我们,我们可以保持灵活的界限,就是可以说不,也可以说是,可以向别人倾诉,也可以接受别人的倾诉。

人际关系不会一成不变,也没有什么事情是非黑即白,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边界,会让人际关系更和谐。

2、和家人的边界

和家人保持边界,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作为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很容易产生过度的依赖,也很容易去干涉对方的言行。

这其实都是越界的行为,有的孩子一长大就想逃离家庭,便是因为在家里感受不恰到好处的界限。

还有的夫妻会在婚后不断争吵,不是因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是因为忘记了保持界限。

更让人心疼的,是对家人的付出没有界限,有的人一生都在为家人付出,到了五十岁才发现,自己一直都亏欠着自己。

保持恰当的界限,可以让家里的每个人都感受到被尊重的同时,也感受到爱和关心。

3、和自己保持界限

其实除了和外界保持界限,我们还要学会和自己保持界限,比如在苛责自己的时候,保持界限,可以让我们很好地爱自己、善待自己。

这一点,是最容易被我们所忽略的,一个真正对自己好的人,也要学会给自己建立界限,不放任自己,也不苛责自己,如此,便能让自己保持最好的状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