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飞翔的孔雀》读后感100字

《飞翔的孔雀》读后感100字

《飞翔的孔雀》是一本由[日] 山尾悠子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飞翔的孔雀》读后感(一):经过折射的生活,飘向何方

温暖的雾霭已经在河流下游浮动,而火苗依然难以点燃。 某种樱花四季常开,于是显得蠢笨且荒诞。 塔楼犹如孤独的巨人行走在地平线的边缘。 银白色的绒毛在微风中浮动,迷惑着原本就已模糊的记忆。 ...... 在那段连火种都需要购买的日子里,生活仿佛经过折射的光线,偏离了原本的路径。 就好像把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稍微扭转了一下,然后一切都似是而非了——山尾笔下的世界,给我留下了如此的印象。 “说不定有人真的目睹了作为影像存在的幻想。”金井美惠子如此评论道,“大抵上,人们都通过书籍来体验那种疯癫与幻想,从语言的性质上来讲,人们可以由此过上增殖的生命,阅读中会屡屡遇上从即将被人遗忘的记忆的水面下的、柔软的泥淖浮上来的感触。” 初次看到《飞翔的孔雀》,顿觉书名华丽非常,并想象着那一身翠绿鲜亮的羽毛被阳光镀上一层金霞的光辉,优雅地漫游在辽阔的天际,它会鸣叫吗?我不知道,还半开玩笑地提起:“山尾悠子”像不像一只孔雀的名字。 不认得大海的山野少女兔惠努力地生火,等待着情人的到来,她的故事戛然而止,一身颓废的学院气息的K在四季常开的樱花丛中出场,于是我以为这是一本游离在幻想与现实之间的短篇小说集。下一篇里,雀的曾祖母最后唠叨着燃烧了也许有八十年之久的火,然后,K又出场了,于是我又想双线结构是一件非常流行而又取巧的布局方式——唔,那么还是单元式的长篇小说啦?在故事里,西卜来山和西比来山相隔也很近嘛,而且大家都在为生火发愁......终于读到“孔雀”的时候,我已经放弃了在字里行间寻找某种线索的企图,心甘情愿地迷失在山尾悠子笔下的迷离世界里。 这个世界里不乏我所熟悉的元素:寺庙,观音像,点心铺,批发街,列车,渡口,桥,奖券,拉门,小贩,工人,服务员,唠唠叨叨的亲戚,有一点联系却又并无深交的老同学...... 然而,飞翔的孔雀却犹如在莽林丛中埋伏多时的陷阱,专等晕头转向的游客无意之中一脚踏入。 ”从黑暗深处蓦地出现。“ ”异形的眼眶透着鲜血般的红色。“ 惊魂之后,又堕入新的迷梦:层层叠叠的山,不时出现的犬,据说会吞吃游客的大蛇,还有包裹在食茧里的形形色色的化石。 K感到的杀机也在这样的梦中弥散着。 K,一个被卡夫卡赋予了别样意味的字母,以之为代号的角色似乎不仅仅是一部作品里的虚拟形象,更是每一个读者在故事中的化身。他的疲惫、无聊和困惑,渗进没有他出场的片段里,越过故事的边界,流淌到书本之外。他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命运究竟将他牵往何处?他的全部人生是否只是另一个人的增殖?他不知道。 K最终抵达那个离海很近却看不到海的地方,听见屋外那个稚气未脱的声音说:”我一直在等你。“此时,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梦的匣子忽然合上。 狡黠的山尾悠子,并没有完全合上这只匣子,而是留下了一丝缝隙:一个不知名的孩子被人群裹挟着踏上了列车,她将去往何处,经历什么,我们都不知道,又或者,我们都缄口不言。

《飞翔的孔雀》读后感(二):读懂的和读不懂的,都让我大受震撼

一直很好奇山尾悠子女士是如何获得这种充沛而又深邃的创作状态的,她笔下的世界是异彩纷呈而又不轻易示人的,是充满想象力的奇幻世界割裂之后散落的碎片,你可以试图将它捡拾起来并尽力拼凑成看似合理的形状,却失去了它本应给我们带来的混乱感和失序风,充斥其中的毫无底色的缝隙也会带走场景中仅有的一丝温度,沉浸其中只是一种妄想,我们还要时刻提防被它卷进湍急的溪流中失去方向,失去自我。

《飞翔的孔雀》是山尾悠子阔别创作多年之后的复出之作,虽获得奖项众多,但依然难掩其艰深晦涩之感,而对其中展现的众多有意义或是无意义的拟人拟物拟态的描写也并不能被几乎所有人理解,这是她一贯的风格,也是幻想文学的魅力,看得懂的幻想只是现实生活简单的投影,能够轻松抓住我们的注意力并吸引我们不断探究的看不懂的幻想才能深度契合我们躁动不安的渴求新奇与刺激的内心。 书中展现的世界是一个缺少火的世界,火曾经被看做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没有了火,我们将会倒退回一个不可想象的世界,化身为孔雀的女孩却有着疯癫的眼神和鲜血般的红色的眼眶,孔雀发出的是金属碰撞般尖锐的叫声,被看不见的孔雀随意丢弃的关守石,一切都在不合理中透露着一丝丝的诡异,让人不由升起不详的既视感。 这部作品的繁杂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每个人都有看似合理的存在感,又仿佛在引令着故事向某个方向发展,却又在一瞬间消失无踪,等你再看到他时,早已模糊了对他的观感,反倒是一些被赋予人类形象的事物忠实的保守着仅有的存在感,让人分不清现实与梦境的边界,或者作者本身也已经淡忘了这种感觉从何而来。 在这个故事里,时间和空间是可以随意扩展和无限拉伸的,你无须在意任何事情的起因,只需要关住事件给你带来的感受,不管它发生了多久,它的意义就是维一存在的理由,就像这个世界,留存在我们记忆中的只是一些碎片剪影和一段段可供追溯和消遣的观感。 这是一本兼具美感与忧秀文学性的作品,精美的封面和异形孔雀书签相信会让你眼前一亮,俱有多重解读性的情节和深刻在其间的阴郁气息则会让你欲罢不能。

《飞翔的孔雀》读后感(三):火不存在的世界,少女变成了孔雀

“岛屿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下,似乎深处隐藏着某种庞大的生命。”

山尾悠子本人的写作生涯算得上颇为奇特,大学三年级时,她给彼时没有一位女性作家发表过作品的科幻杂志投稿,得到编辑约稿后发表了真正意义上的首作,幻想小说《梦栖街》。

然而这篇发表在通俗科幻杂志上的小说却意外得到了安部公房的赏识。有了这位现代文学巨擘的介绍,文学杂志的编辑也向山尾悠子发出邀约,一本纯文学杂志都没读过的她受宠若惊,当时是私小说的全盛时代,山尾悠子匆忙在书店阅读后试着模仿它们写了些东西送去,但结果不尽如人意,“缘分就在那里断了。”她这样回忆道。之后她继续发表了一些幻想小说,再然后她结婚生子,在写作事业上,算得上封笔退休了。

事情到此还算平常,我们已经看过太多在青春时代才华横溢的作家写作半途走上其他道路的故事,但能在衰老来临之际再次执笔并写出精彩作品的作家实在是寥寥无几。《飞翔的孔雀》是山尾悠子的新作,获得了泉镜花文学奖,而她大学的毕业论文,写的正是泉镜花。

如金井美惠子在后记中所言,2018年本书出版时,已经进入耳顺之年的山尾悠子和她创造的世界,仍然如泉镜花笔下那从桥上跳到河面的少女。

对中国读者来说,山尾悠子的小说容易让人联想到另一个人——近几年才被简体中文世界重新发现的涩泽龙彦。山尾悠子和涩泽龙彦确实有些渊源,她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沉迷于涩泽龙彦的文字,涩泽那种标志性的带着民俗幻想色彩的奇诡、博物学式的写作显然深刻影响到了她自己的小说创作。

很难概述《飞翔的孔雀》的情节,这是一部拼图式的小说,靠着每一小节的片段剧情逐渐搭建出一个不可思议却完整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火”已经不复存在,火种小贩与盗火者在其中穿行;每个人嘴里都提到一座发光的山,那座山挣扎着想要裂成两半;山中有一处洼地,天上的雷永远落在那里。一条脏兮兮的患有疥癣的小狗在这个世界中流浪。

这一切又被牵引着暗合在一起,研究所里两张面孔紧紧贴合在一起的双头偶蹄目动物标本,不断被提及的双胞胎女仆,这些像苔藓一样在黑暗中不断生长的意象像韵脚一样散落在所有的片段中。

古屋兔丸Palepoli, 1996

在故事里,现实中本有的亵渎、猎奇与残酷被一种丰饶的宁静取代了。

六手观音的样子让她想到昆虫,八手观音多出来的两只手则让她联想到昆虫的触角。

“婴儿们正弯着手臂在地面上匍匐。狼藉间,至少有一个婴儿掉进了夜晚的河流。然而有着相似脸庞的婴儿包括他的弟弟妹妹在内还有三四个,所以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在这个世界里,作为造物的昆虫并不比神佛卑微。而掉入河流中的婴儿,只不过是一个小生命掉进一个更庞大的生命。

第一次听说山尾悠子这个名字是看到有人在论坛提问,请推荐氛围像漫画家市川春子的小说。下面其中一条回答是,请务必读读山尾悠子的小说。

这两位女性创作者,对矿物、宇宙、灵肉关系、夜晚、以及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界限有着同样的着迷。在她们眼里,一切都是活的、有灵的。

她刻意模糊着人和动物、甚至物体之间的界限。故事中不止一次出现生物将无法消化之物吐出的情节,她用到“食茧”这个生物学上的专有名词,指鸟类吐出的无法消化的动物毛发、骨头和牙齿等形成的毛团。

名为雀的少女看着自己的姨母俯下身体的样子,想象着猫干呕的声音,并从嘴巴里吐出毛球的模样。而短短的篇幅之后姨母却开始说着“哎呀,这个孩子在吐食茧……你最终会被那条蛇整个吞下去,只有骨头被干干净净地吐出来。”从猫、鸟、人到现实中不存在的大蛇,它们如同共享一个灵魂。

而这也让描写可以打破成规,我们突然透过角色的眼睛看见所有看不见的,“她看到从三个方向奔涌而来的河流,看到深夜里那个藏有动物园和植物园的小城市,正如同一个金碧辉煌的圆盘徐徐旋转。雀第一次看见塔楼也是在那个时候,它如同在空中浮游的夜光蚁冢,或是在地平线边缘行走的孤独巨人。”即使作者没有做出任何提示,但读者不难猜出,刚刚读到的这个叫“雀”的少女,突然拥有了一只鸟的视角。

事情只会顺其自然地发生,而不需要任何解释,我们不知道真实的火为什么已经不再存在,一个人当然也可以同时是一只孔雀。人们像规则类怪谈游戏般遵守着奇怪的禁忌:

在抵达目的地之前,切忌践踏草坪。否则必将后悔。

注意别名为“关守石” 的止步石。这是常识中的常识。

严禁使用园内唯一的交通工具,即工地使用的牵引机。

虽说只要会操作带有装货台的脚踏车就能驾驶它,但总而言之,禁止使用。

被搭话时,及时回应才符合礼仪。

不可吹口哨。否则头顶上会飘来极光,或其类似物。

若是火种掉落在地上,就让它在那里熄灭。

大型温室与此事无关。正因如此,没有顺路造访的理由。

此外,还有许多事项需要注意,总之不可践踏草坪。因为它们正处于栽培期间。

而产生这些禁忌的原因,我们也只能在人物的话语中模模糊糊地知道个大概。眼白上有星星的女高中生,空中的银色绒毛,山上的头骨实验室,地底深处的小卖部,人人都在谈论的山中大蛇。所有这些光怪陆离的人和事,如同被某种巨大的灵裹挟在一起,在故事中达成一种奇异的和睦。文中说“一直往山下走,直到你看见那个角落里的自动贩卖机。从那里开始,才是现实。”

当读完整个故事再回想,我们不知道这句话是真的对故事中的人物所说,还是对读者说。也许当我们读到“自动贩卖机”这个词语起,已经不存在所谓现实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