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广告中的性别歧视经典读后感有感

广告中的性别歧视经典读后感有感

《广告中的性别歧视》是一本由[英]简·坎宁安 / [英]菲莉帕·罗伯茨著作,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广告中的性别歧视》读后感(一):打破粉色与蓝色之间的壁垒

性别歧视,特别是女性歧视,存在于或隐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本书作者根据自己的专长将市场营销与性别歧视相结合,为读者剖析了广告行业当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本书涉及到三个时期,第一个是20世纪50年代,第二个是21世纪初,第三个是现在,这三个时代分别代表着女性在广告中完全被忽略的时期、广告开始利用女权赚钱的时期,以及真正开始有所转机的时期。 这三个时期其实不难想象,只要回忆一下我们看过的那些广告。汽车广告里出现的永远都是高大帅气的男人,即使有女性演员,她也是在扮演乘客,或者干脆给汽车做装饰;而儿童用药或奶粉广告里出现的总是母亲,她们为孩子生病而揪心,为孩子的营养而发愁。这样明确的角色划分正是第一个时期的广告中性别歧视的特色。这样的划分给女性设定了好女孩、好太太的框框,也给她们安排了永远位于男人身后的角色。 第二个时期里,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社交媒体的发展,市场营销行业开始在广告里融入女权因素。比如特意加入黑皮肤的演员,比如突出女性反叛的个性。但是其实正如作者所说,女性歧视只是从明目张胆转向了“鬼鬼祟祟”。比如出现在广告中的职业女性都是“完美妈妈”,她们衣着光鲜、体型显瘦、发型一丝不乱;以及出现在广告中的仍旧是年轻女性,老年女性永无一席之地。还有各种明显过于冗余的产品细化分类,比如女性化妆品中的伪科学:加强保湿、抗老、多效合一……这显然是出自于男性视角的化妆品设计。 造成广告中的女性歧视的因素,除了父权制社会根深蒂固的厌女情结,还包括一个很重要的直接因素,那就是市场营销中绝大多数决策人员都是男性,而女性的比例非常少。随着女性决策人员的增多,广告设计也越来越趋向正常,比如“忘记理想型——展示一种有根据且细致的理解”。 当然即使是现在,粉色与蓝色之间的壁垒仍未被完全打破。比如一些通用产品中针对男性和女性的分类,男性用品总是偏向阳刚的硬汉风格,女性则偏向柔美风格。这种刻意为之的风格划分增强了两性的对立。在广告之中,除了警惕性别歧视之外,当然更需要警惕消费陷阱,女性的力量并不会仅依靠服装和化妆品塑造起来,更多的还需要教育、见识来建立。

《广告中的性别歧视》读后感(二):值得期待的广告未来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以及人们思想的不断发展进化,人们对于公平的渴望变得越来越强烈,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做出一些积极的改变。或许绝对的公平仍旧是不存在的,但我们似乎已经在迈向公平的道路上又前进了许多。 最近我读了《广告中的性别歧视》这本书,本书旨在剖析在广告行为中男性视角是如何获得主导地位的,不平等和不愿倾听的关系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这种关系会给女性和品牌带来哪些影响。 当我刚开始看到把广告与性别中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觉得这种联系是有些牵强的。在我看来,性别上的问题更多的是一种文化问题,是在长远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而广告行业的兴起似乎只是近些年的事情。 然而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也意识到了确实有很多广告的内容让性别问题更加明显。当然在如今的时代,这些广告会以一种比较隐蔽的方式去传达价值观。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位在市场营销领域研究性别偏见问题的专家,被誉为“女性营销的先锋”。《泰晤士报》曾这样评论她们:“简·坎宁安和菲莉帕·罗伯茨认为,市场营销部门需要更加努力地理解女性的消费动机和决策机制。她们赢得了这场争论。” 在广告行为中,大部分品牌仍然会以一个男性视角去和女性沟通,向她们解释她们是怎样的人,她们可以成为怎样的人。而这正是问题的一种典型表现。 许多偏见从根本上反映了对女性的性别歧视:不是那种显而易见的,有目共睹的对女性的物化,而是那种在潜意识里就认定了女性处于次要地位固化的性别观。 在现在的广告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打造“好女孩”,“好妈妈”的产品,这些广告告诉女性朋友们,怎么做可以让他们变得更好,更美,更讨人喜欢,更符合理想的评价标准......而作为女性,又为什么不能仅仅作为一个她们喜欢的自己呢?许多类似的广告潜台词似乎是她们正是为了取悦他人而存在的。 我有许多女性朋友在用各种减肥产品,其实在我看来他们的状态已经很好了,她们的形象也非常的美好。即便在沟通的过程中,她们对我说想要变得更瘦是主要为了取悦自己。但我对于这种说法并不完全相信。 如果一个人真正不在意别人(尤其是异性)的看法,那我想她们就能够真正轻松一些。这种性别间的微妙关系其实是根深蒂固的,而相关广告的广告语又会带来极大的误导。 我们都很期待那个真正公平,平等的世界,希望广告行业也可以贡献一份力量。

《广告中的性别歧视》读后感(三):女人,别再那么容易被资本诈骗了!

在看这本书时,脑海里浮现了很多很多我曾经看过、目前正在看的诸多广告,内容几乎都是这样的:洗衣液广告中一群妈妈苦恼孩子的衣服污渍难洗、儿童退烧药广告中年轻妈妈因孩子生病发烧而侧夜难眠,抽油烟机广告中女人在烦恼着被油烟熏成了黄脸婆……

诸如此类的广告真的数不胜数,此前我不懂何为广告中的“性别歧视”,读完这本书,从不同角度深度了解了这种落后的、有待于“开化”的思想观念,才明白那些我们性别歧视的现象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对女性的行为、思想进行提前预设。而我们在每一个人在接触这些广告时,都是我们被框定的过程。这种类同于“男性说教”的“品牌说教”,提前让女孩儿进入到一种特殊化的“角色扮演”中:洗衣服的主妇、照顾孩子的妈妈、做饭的女人等等,不仅提前预设女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提前为女孩今后走的路“指明方向”。

但这些广告所传递的价值观很明显是错误的,他们的产品给广告一种错觉:帮助女性塑造完美家庭主妇或者理想女性的形象。当然其中不乏一些内容是对于男性的“提前预设”,不管是针对男性或是女性,这种“观念”明显就是错误的,为什么我们走的路要被提前预设?为什么女孩子只能穿粉色而男孩穿粉就不行?为什么洗碗的、洗衣服的都是女性,男人洗碗就被讽没家庭地位?而这些,在《广告中的性别歧视》书里都能找到答案。

所以我说这是一本女性应该读的书,更是男性应该读的书,它教会我们如何去分辨广告中性别歧视,以及让我们懂得为何营销中会存在性别歧视,我们每一个人不管男女,都不应该被提前预设人生的路,都不应该被定义了人生角色,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做什么样的事,也许深受人生经验的影响,但不应该被广告“潜移默化”,我们要为我们自己的人生负责,为下一代孩子们负责,我们应该学会辨认营销广告中“垩臭”的性别歧视,应该勇敢拒绝存在性别歧视的广告。

而书中的十原则,就值得我们广告人、品牌学习。都读读这本书吧,值得的。

《广告中的性别歧视》读后感(四):揭秘广告里的性别歧视

这本书是揭露广告营销中明示或暗示的性别歧视的。它说出了这样一个现实,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我们一路走来,性别之间的差距看似在缩小,但是针对女性的说教始终没有改变,品牌似乎总是在教导女性应该怎样生活。女性正在成长,与她们相关的品牌也该同步成长了。

1 广告营销自诞生就带着性别歧视的基因

作者说,广告营销就诞生在性别歧视最猖獗的年代,那时候所有的性别歧视都是公开的,也是人们习以为常,认为正确的。那时候,广告的创意人是男人,制作人是男人,获奖者也是男人,广告营销的基础就是站在男性的视角说教。

2 市场营销让“好女孩”变得完美

市场营销一直在像消费者兜售“好女孩”的概念,她们的皮肤光泽,头发柔顺,身材姣好,体格健美,家庭幸福,浴室干净整洁……后来,它们又开始营销“好妻子”和“好妈妈”。

长此以往,女性在生活中总是感到焦虑,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

3 新世纪的女性主义营销有变得更好吗?

到了我们现在的时代,女性的意识觉醒,很多品牌也在改变一些过去的营销方法,转而走女性主义的路线。这样做不是没有进步,但仍然差得很远。

作者罗列了一些女性主义广告,这些广告都是对“好女孩”的挑战。起初,这些广告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这些广告仍然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它们仍旧依靠标准意义上的“好女孩”来拍这种广告。

当看到一个身材比例匀称,只是没有瘦到离谱的模特大谈没必要身材焦虑;当看到一个家庭事业两手抓的妈妈,对着镜头诉说女性不止于母亲,最后在给观众推荐一个营养比例最科学的奶粉,女性的焦虑并没有被缓解,多年来掌控广告营销的“好女孩”还在影响着我们。

4 最重要的是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女性生活

在书的结尾,作者也提出了一系列广告营销下一步应该怎么做的原则。广告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现在出行、娱乐,甚至是躺在家里玩手机,时时刻刻我们都会受到广告的影响。我们要看到这种巨大影响的负面效果,这不仅关乎广告,也关乎每一个女性的生活。

《广告中的性别歧视》读后感(五):审慎欣喜的成果

《广告中的性别歧视》一书所讨论的问题,其实并不新鲜。实际上,以“男性凝视”开始,演化为“男性瞥视”的案例早已不再被忽视,随着女权运动如火如荼开展,这些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当然,这种对女性缺位的讨论的兴起,既是如同作者这般从业人员努力的结果,也是全世界平权人士斗争的结果。这种变化是令人欣喜的,但是或许也是不足够的。正如本书开篇所提到的史蒂夫的例子一般,如果缺乏广泛的讨论,这场浪潮是否就到此为止了?这或许是现阶段围绕平权问题更值得讨论的。

本书名字中虽然带有“广告”,但是所讨论的问题显然已经不仅是广告对女性的忽视、盘剥,之后又艰难地改善这一过程。可以说讨论的是现代经济生活中,女性作为消费者、生产者等多重角色受到多样的盘剥,这种盘剥以最开始的男性凝视为代表,逐渐演变为现下并不罕见的男性瞥视。相比于男性凝视中带有的父权主义命令式特征,男性瞥视虽然看似“柔和”,但是显然充满了忽视的调子,对于追求平权而言绝非进步。这种女性的缺位,并不仅仅体现在营销在广告中,可以说大部分的经济生活中都有这个身影,只不过借助于电影、电视等现代传播手段,广告营销中的女性缺位更易于被统计,自然也成为了本书作者的切入点。

消除这种被忽视、不平等规则的关键,一方面是藉由教育水平提升的平权意识普及。但是从实现手段看,科技进步有效地促进了平权运动的发展。在本书第二部分提到的21世纪最新进展中,包括流媒体、社交媒体和金融科技在内的科技进步,为基于营销、展示和服务的平权行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科技进步之所以能够在平权运动中发挥如此作用,得益于科技进步带来的信息壁垒的急速消减。正是因为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能够无障碍分享相近事件所得,比较变得更为容易,最终才促成了这样的平权运动大爆发。吊诡同时也值得担心的,同样是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带来了信息壁垒消除,同时也筑起了新的鸿沟。虽然技术进步成果相较于传统资本积累成果垄断性更低,但是在不同地区间技术差距较大。换言之,这种经由技术进步带来的平权运动,可能在地区内部(诸如发达国家地区)促进平权的同时,拉大了地区间的平权程度,形成新的地区差异,由此可能引发更多的冲突。

因此,无论是因为“男性瞥视”依然存在,又或者因为基于技术进步平权运动在不同地区存在差距拉大的可能性,这些都提示我们,性别歧视问题并没有结束。夸大当前成果的史蒂夫先生观点可能正是阻止平权活动继续发展的因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