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北美学踪经典读后感有感

北美学踪经典读后感有感

《北美学踪》是一本由唐小兵著作,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美学踪》读后感(一):全书

思想的火花是在碰撞中产生的,在熟悉和不熟悉的环境中比对,反思,沉淀,升华…再一次次的对谈中思想在碰撞,并且将这历程记录下来,成长的轨迹没有尽头,但并不是没有历程的,这历程本身就是成长,就是进步。唐老师以他醇熟的文笔,纯挚的学术热情,真实的再现那一段时光中,他和师友们共同的思考和彼此的观点。

《北美学踪》读后感(二):温哥华到波士顿

从温哥华到波士顿,从UBC到哈佛,一位中国学者的访学历程,对比中西方教学模式以及文化的差异,展现西方体制与中国精神。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个世界很大,我只能自己的杯子喝水。世界就像水一样,作者用自己的杯子在哈佛和UBC喝水,便留下了在北美的痕迹。但又因为水是无形的,这痕迹很快的被其他水而覆盖。于是留下了这本《北美学踪》来告诉人们那地方有人来过。 来过的又何止他一人。著名华裔学者如研究中国古代法律与社会的瞿同祖,研究明清历史的何炳棣,研究政治思想的张佛泉,研究古典诗词的叶嘉莹等都曾在UBC执教。比起UBC,哈佛在东亚研究方面的师资和设备更为丰富,以早期留美学生而言,陈寅恪,汤用彤,张鑫海,楼光来,顾泰来,吴宓,赵元任,梅光迪,竺可桢,李济,林语堂,梁实秋等人都是哈佛校友。在这里我们依旧可以寻找到他们的蛛丝马迹。 舶来并非不好,但也不要崇洋媚外。外国是民主起家,所以给人民的福利也会比较多。但也是因为民主,会缺少人与人之间那种自然的情感。一切都是规矩,规矩之中,虽说也有人情,但多半是由民主发展而来的兼爱。

《北美学踪》读后感(三):与智者同行

我与唐小兵老师虽然从未正式谋面,但前几年曾在沪苏两地的书店听过小兵老师主讲的读书会。自那时起就逐渐开始了解他的人生轨迹、事业成就及家国情怀。最近又读了他的访学随笔集《北美学踪》,其知识才情、心路历程都跃然纸上,掩卷遐思,感触弥深。 《北美学踪》是主要是通过作者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想,对历史、社会、人生进行探讨和思考。唐小兵老师在本书后记中坦言道:“之所以在这样一个两头不到岸的历史时刻,不揣浅陋出版这样一本薄薄的访学随笔集,就是因为在疫情阴影至今笼罩世界、人心日趋焦虑茫然。而在中西学术文化的正常交流断崖式下跌的低谷时刻,我想通过过去十多年的两个访学时段里零零星星写下的随笔,既抒发一种个人怀旧之情,将未竟的往昔句句记下,也希望能够展现我们曾经拥有过的相对自由和多元的国际学术交流时光,隐含地表达对未来的期许。” 《北美学踪》是一本值得品味的书。阅读本书,就像和唐小兵老师这样一位智者同行,一齐走上异国学习的路途,与他一起沉思,与他一起追寻。他在思索哈佛奇迹的时候,引用何兆武先生《上学记》中所言:“我以为,一个所谓好的体制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允许人的自由。没有求知的自由,没有思想的自由,没有个性的发展,就没有个人的创造力,而个人的独创能力实际上才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如果大家都只会念经、背经,开口都说一样的话,那是不可能出任何成果的。” 《北美学踪》是一本厚重的书。全书随着唐小兵的脚步边走边思索异域文化,每到一处,每经一事,都引起对历史和文化深刻的反思,他的反思,往往能引起青年读者的共鸣。比如,他对多元智性的公共生活和国内“硬核现实”交流的对比,让人向往彼岸自由信任的交流氛围。“愿你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小兵老师在书中写下了给自己孩子的寄语,这寄语即是父亲对儿子的期许,又何尝不是唐老师对自己学生的希望啊。 读罢《北美学踪》,我感觉小兵老师“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与这样一位有赤子之心的智者同行,其乐无穷。我不禁扪心自问:作为一个读书人,自己能“进入一个知识人守先待后的精神谱系中,克服生命的脆弱与虚无,超越世俗、虚荣与势利对个体生命的诱引,找到一个夯实自身生命意义的基底吗?”

《北美学踪》读后感(四):后疫情时代下的北美学记

得知唐小兵教授的新书《北美学踪:从温哥华到波士顿》出版,赶紧弄来一本看看。在后疫情时代,任何一本游记都是弥足珍贵的。中西比较一直以来都是学人关注的问题,不论是在日常生活方面还是在学术研究方面,唐小兵教授的这本著作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外国生活的面面观。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唐小兵教授在圣约翰学院的学习生活,唐小兵教授非常注重的一点是富有集体性的生活。在中西比较中,多喜欢谈的一点是中国人的生活是集体的,西方人的生活是个人的,但是唐小兵教授却为我们展示了集体性的西方生活。这是不同于中国人以血缘为凝聚源泉的生活,而是一种以社群为主体的集体生活。

唐小兵教授首先提到的是圣约翰学院的语言圆桌,这是由一批想要提升自身语言能力的学生自发组成的语言练习组织,但是在这一练习中,唐小兵教授却发现“语言成了人际交往的敏感部分,不再仅仅是身份认同的标志,也成了社交礼仪的象征。”因为语言成为群体间认同的重要依据,例如说汉语的人会形成一汉语群体,说德语的人会形成一德语群体,因此大家干脆用英语进行交流以尽量减少彼此间的隔膜。

另外,在宿舍生活中,唐小兵教授提出社群意识的概念。唐小兵教授认为圣约翰学院的宿舍生活里更加具有社群的感觉。圣约翰学院的学生会聚在一起进行公共活动,并且共享着同一种记忆和集体荣誉感,这些极大地强化了这些学生们的集体认同感,培养出一种共同的社群意识。中国古人常有一句老话:“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们瓦上霜”,似乎正是这一种社群意识的缺失,但在社群意识缺失的背后,更应该让人思考的是正是由于缺少一种社群生活,因此才会缺少社群意识。唐小兵教授认为:“中国的大学宿舍似乎更多的仅仅是一个住宿的物理空间,而无从建构成一个具有社群意识的文化空间。”作为一名在校学生,个人深有此感,学校的宿舍是由四张床构成,宿舍之外少有自习室、公共大厅等公共空间,以至于同学之间的交往多是在宿舍内部开展,而少有在宿舍之外开展。

唐小兵教授最吸引我的,还是他以历史学者的眼光去钩玄往事。其中唐小兵教授谈到吴宓、陈寅恪曾经在哈佛大学上学的往事以及他们所代表的精神,读来让人心中极其向往并且怀念他们所经历之事。

唐小兵教授这本游记文笔极好,写作水平极高,是历史学家中少有的文笔绝妙之作。读起来让人手不释卷,颇有随唐小兵教授游览北美各名校之感觉。在后疫情时代读到如此一本饱含感情的游记,真是让人怀念疫情之前的美好时代。

《北美学踪》读后感(五):大洋彼岸的书香

在我身边95~05这十年出生的人们几乎每个人从幼儿园之际就开始上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小升初时就变得极其紧张,往往在五年级,六年级的几次重要考试之后,很多家庭都会传出撕心裂肺的哭喊与无奈的探息,因为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期望就是能考上一所市重点中学,从而能考上985,211的高校。

可即便是每天让孩子夙兴夜寐,去清华北大也只不过是美好的梦境,最终圆梦的人永远是少数,也使得从小奋发图强的人长大之后会思考努力的意义,其实这两所全国顶级的高校在世界排名上也没有排进前十而令人震惊的是全世界排名最靠前的那几所高校几乎都在北美地区,是神奇的常春藤联盟。

常春藤往往是一些海外留学者最常说的词语,他们象征着高学历,钻研精神,而这本北美学踪,带我们揭开了那几所学校真正的面纱,有时让人感到怀疑为什么从小没有这么刻苦过的人却能上常青藤大学,而且学有所成,最后得到的学术成就远超一些从小兢兢业业的人呢,难道努力真的一点儿用都没有吗?

哈佛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出过很多名家带动中国首先发展的一大批学生中就有很多是在哈佛毕业留学归来的。而此书的作者唐小兵同样去到哈佛见识了很多很多的人,他发现那里的人对待图书,知识与教授都极其的尊重。他发现哈佛更鼓励学生自由的去寻找自己个性的发展,去获得自己的独创能力,而独创能力实际上才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如果大家都是背书一样学习的话,那将是不可能有任何成果的。这也是哈佛能够出现群星璀璨的教授,各自在某一方面取得要人成绩的原因之一。

之后作者又到了普林斯顿大学,那里的萤火虫让作者很是惊喜,那里的光景像星空一样印在作者的脑海之中,这些文字让人无比的着迷。 本书其实并不是一篇议论类型的书--去论述北美的学习方法,而是一篇北美的学习游记,探访了各种我们耳熟能详的常青藤大学,用鲜明的文字来将那纷飞的书页以及游动的钢笔伴随着木浆与墨水的味道带到我们的面前,让我们领略了大洋彼岸的人是怎么对待学习的。

本书精装,纸质也非常棒,让我读完还沉浸其中,丝毫没有意识到已过去了许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