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告别的年代的读后感大全

告别的年代的读后感大全

《告别的年代》是一本由[马来西亚] 黎紫书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2022-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告别的年代》读后感(一):倾轧之书

花了三天,匆匆读完这本书。

杜丽安的主线故事明晰精彩,总能窥得见地域和时代迁移的暗影,人世的浮沉。

但多线叙事,总有种躲藏的意味.

就像作者文中说的,母亲喜欢躲藏,我擅长寻找一样.

秘密隐藏在层层叠叠的叙事中

我阅读太细太浅,承载不了这结构的厚重

自然无法从黏腻幽暗的沟渠中逃脱

文中的每一个女性,光亮间都是暗黑的投影.

似有一种命运的枷锁,将生死纠缠在一起.

文中的男性,留白都是巨大的,像断臂的雕塑

命运就藏匿在看不见的缝隙里,

我可能更偏爱黄国峻清冷克制的描述

有时候某些语句会觉得过于浓艳

像附着老旧巷弄里满身锈迹的水管

水滴下来有辛涩的味道.

《告别的年代》读后感(二):746.22.26《告别的年代》-【马】黎紫书。

故人、往事,总是像一场午后的梦,醒来,窗外已是傍晚,室内一片昏黄,明暗交替日夜更迭之时,就是回忆故人往事的时候。 故事有三层,书中有书《告别的年代》中有《告别的年代》,人中有人我在读《告别的年代》你也在读《告别的年代》,还有个第四人他先读完包括《告别的年代》在内的所有作品用余生来研究评论。 《告别的年代》是一本书,书中另有一本《告别的年代》正在被人读。书中的《告别的年代》,写一个叫杜丽安的底层人家的女孩,一步一步从影院售票员逐步成为酒楼老板。她的人生中,婚姻、丈夫、爱情、事业,尤其是杜丽安果决的性格,全都精彩纷呈。在杜丽安的故事里,她告别了自己的母亲、青春、爱情,也告别了锡都华人的人情风流。 “我”在图书馆的冷角落“其他”这个类别里选中了《告别的年代》,它和杜丽安的《告别的年代》本是两个不想干的故事,但你对母亲往事的寻找无意间触发了你与J,叶莲生与叶望生,交错重蹈的孪生命运。《告别的年代》作者韶子与杜丽安的重叠,也是因着你的寻找串联起无法分辨的时空。五月花被售卖,你不得不告别无法分清的现实与虚构,不得不告别阴暗卑微住进明亮的阁楼。 至于第四人,那是物是人非之后徒劳的参与,是时过境迁之后的个人执念,对韶子或是杜丽安的研究无论如何入木,终不能抓住她们告别的手。 我很个人的观点是,书中有书是写过去,人中有人是写现在,第四人是未来。书中三层逻辑确实有如障眼法,但也只有南洋的潮热适合它,像五月花复杂楼道间蔓延交错的藤蔓,总有一支能让你找到根。 接连读了《流俗地》和《告别的年代》,黎紫书故事中的女子,从依附男人到独当一面做老板再到故事最后杜家的新一代玛丽安娜.杜,作品获奖蜚声国际,俨然杜家的话事人,从她们身上我们能看到年代的进进退退。 个人在时代中虽是渺小,却希望我们告别的都是该放下的。

《告别的年代》读后感(三):三重镜像的嵌套结构

《流俗地》大火之后,黎紫书的长篇处女作也很快在国内出版了,正如作家所讲,“托《流俗地》的福,就像作品的反哺”。《流俗地》早已摆在书架上,只是一直没有撕掉塑封,反而是最近出版的《告别的年代》让我打开了黎紫书的文学世界,当然,也帮我推开了马华文学的一扇门,借着这道窄缝,得以一窥马华文学之全貌。

小说采用了三层嵌套结构,类似于俄罗斯套娃,在三层叙事之中创设了三个不同的故事,一个故事牵引出另一个故事。尤其是中间一个故事,颇有戏剧和电影中“打破第四面墙”的技法,“你”既是《告别的年代》的读者,也是《告别的年代》的角色,在作家“上帝之手”的安排下,两者合二为一。

此外,书中的脚注,也即发表在杂志上的研究文章,与书中的内容构建了一个浩瀚的故事宇宙,无论是杜丽安、韶子,还是第四人,都被收编在了这个宇宙之中,在三重镜像中扩充了小说的疆域。

当然,这其中有炫技的心理,或者说,是长篇处女作的一次勇敢而又略显笨拙的尝试。这个尝试,在增加了小说的纵深度和繁复性之外,某种程度上是做加法,稍给人以累赘之感,在阅读体验上似乎添加了不必要的壁障,也让故事多了几分晦涩的味道。黎紫书在前言中也坦言,“由于当时迷恋形式,特别侧重小说结构,设了个三重叙事虚实并行,写的时候我常常觉得自己像是在‘组装’一个作品,过程艰巨不在话下,纵已绞尽脑汁,最终成果却不尽如人意,总觉得自己过于托大,把小说形式设计得太过繁复,弄出来许多细微的犄角旮旯都教我鞭长莫及,因为完成度并不理想。”

但作为一本“想象中的想象之书”,《告别的年代》显然为黎紫书的长篇创作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小说中“不断出现的摆饰与命题:梦,阁楼,镜子,父亲,旅馆,寻觅与遗失”,既映射了之前小说的影子,也强化了未来写作的意象。

最后,就用作家To签的一句话——也是小说中的一句话——结尾吧:不要害怕去爱。爱只是个侏儒,却有高大的影子。

《告别的年代》读后感(四):他们教我如何去爱,却没有教我如何告别

这是一本很神奇的书,书的页码从513 开始,你并不知道这算不算一本书,还是只是一本书的一部分。当你看到结尾的时候,你也并不知道是否故事真的结束了,还是只是这一部分结束了。这本书就放在图书馆的最角落,从来没有人翻过它,而你是第一个打开它的人,你不知道过去也不知道结局,就如同你认识了一个新的人,你不了解他的过去,即便参与了他的一部分人生,你可能最终也不知道他的结局。

这些内容被放在本书的开篇,从一开始就给这本书染上了不一样的色彩,而故事中的叙述也展现了多重角度。书中原本的故事,在阅读这个故事的人的故事,以及更大环境的故事。书中的杜丽安生活的年代,并不是我习惯的年代,但是那个年代有属于那个年代的难处,我在故事的结尾艰难同他们告别,也在同那个年代告别。

书中的你一直同母亲一起生活在不同的旅馆之中,他们不停地换着住处,虽然最后在五月花旅馆暂时定居了,但是一开始也没有一直住下去的感觉。母亲一直在这个旅馆里藏下各种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被母亲称为送给你的礼物。可是有些东西从一开始就不存在吧,即便你一直在这里寻找着,也没有见到过其踪影。而当母亲最后即将离开这个人世之前,她给你留下了最后的谜团,那就是你的父亲。

母亲说父亲被她藏起来了,你是永远找不到的,而你在寻找的过程中,在图书馆里遇见了这本书。你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也成为了这本书的角色之一,这样的镶嵌轮回,不仅让人有一种错乱的虚幻。究竟那个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是否我们也只是作者笔下的一个角色,是否我们的命运也被无形的手操控着,我们的前路是否就被隐藏在几页纸之后。

你在阅读的过程中看到了属于杜丽安的故事,她开始的时候在寻找一个双胞胎叶连生和叶望生,她作为底层售票员最终嫁给比自己大20岁的黑社会刚波。她在这个过程之中,也与叶连生和叶望生有一些感情,你看着杜丽安的人生,再回到自己的生活,你不知道你在寻找些什么。你一开始是为了寻找父亲,但是最终你好像什么也没有找到,但又好像什么都找到了。

《告别的年代》读后感(五):在《告别的年代》里

在今年上半年,不少朋友都聊起一本马来西亚华语作家黎紫书的新书《流俗地》,“连你们开着眼睛的人都觉得这世界不安全,都必须活得小心谨慎,更别说我们这些看不见的人了。”一个盲女和一座城市的故事,洞悉生活于马来西亚的华人世界,扎实沉稳的写作所呈现出来的作品,跨越地域,跨越国别,令无数中国读者为之感动,无论生活于何处,生活的关键词无非是爱恨、生死、逃离、回归,故事情节十分吸引人,获得了广泛的共鸣与回响。

也正是这部作品令我对马来西亚的华语写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正如在一篇采访中朱崇科所言,“马来西亚华语文学在保持本身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天生就具备来自欧美的给养,具备文化多元性。”马来西亚华语文学彰显了华人与华文在马来西亚的灵根自植,不仅拓展了中华文化边界,也向世界传播了中华文明。而对于读者而言,最简单的感受便是,我们用这无须译制的语言,便能感受一种异国和相异文化最直接的呈现,没有经过转化的直接呈现。

而在《流俗地》十年之前,黎紫书有着一部更为精彩的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整个作品读至末尾你会感叹在创作过程中的技巧呈现,故事三线并序对比《流俗地》而言,显得阅读难度会大一些,毫不吝啬的展现个人的写作技巧,而故事的叙事保持了黎紫书作品中独有的情感真挚感,作品被定位为一部更为宏大的作品《告别的年代》的一部分,读者所能读到的事从书的第513页开始,这样的结构很是少见,但也正是这一点令我倍感新鲜。

整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可怜的少年,缺少了家庭的温暖,他按照母亲留给他的话,在图书馆尽处最僻静的一个小房间里,找到了故事的女主人公名为“杜丽安”的《告别的年代》一书。等等,这个“杜丽安”在这个故事中可不简单,她不仅仅是《告别的年代》一书的女主人公,她还是锡都充满南洋风情的女老板娘,更是虚构出来的小说作家但却有着详细的由来脉络,故事交错,时间交织,三代人的共同回忆书写其中。

这本《告别的年代》虽为早期作品,虽然作者黎紫书也在再版前言中坦言存在一些瑕疵,但可读性依旧极强,我们能感受到黎紫书独有的语言特点和故事叙述手法,人物情感饱满,故事情节丰富的同时,场景塑造依旧美好,而在对人性的展现上,用不同身份设置的“杜丽安”让你我在故事中自明。当然,最精彩的内容和最直接的感受,还请在书中亲自感受,与作者黎紫书一同去看她创作的分界点,感受如何在《告别的年代》里,与自我告别。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