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梵高:向日葵画家——从巴黎到阿尔读后感100字

《梵高:向日葵画家——从巴黎到阿尔》是一本由森晓炅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梵高:向日葵画家——从巴黎到阿尔》读后感(一):你,想了解不一样的梵高吗?这本书给你更多的答案。

听着孙燕姿《跳舞的梵谷》这首歌,看着森晓炅老师的这本新书《梵高:向日葵画家——从巴黎到阿尔》。梵高,仿佛是我的一位朋友,我们有着孤独的共鸣,有着同样不被理解的质疑。在期待中,森老师关于梵高大师的这本新书呱呱落地。它就像是新出生的梵高。带着我又重新在这位大师的生平里去体味这无法用言语轻易描述的艺术人生。这也注定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梵高之书。森老师在写书的过程中,他自己就真真切切地陪着大师一起眺望金黄的麦田,一起画下阳光下的向日葵,一起拥有艺术里刺痛又美好的奇异之梦。所以,如果你想了解不一样的梵高,就请你也一起在这个夏天,带上你的好奇与缅怀之心来阅读森晓炅老师的这本新书《梵高:向日葵画家——从巴黎到阿尔》。相信,你也会像我一样,走进大师的生命力,驻足在某个时刻,留下自己感伤又欢喜的眼泪……

《梵高:向日葵画家——从巴黎到阿尔》读后感(二):你,想了解不一样的梵高吗?这本书给你更多的答案。

向日葵 金艳如火

舍弃了 阳光包裹

麦田里 群鸦燥动

我看见 奇异美梦

The Starry Night

将我旋转 悲伤与狂欢流窜

我舍不得 不想醒来

亲爱的梵谷 多孤独……

听着孙燕姿《跳舞的梵谷》这首歌,看着森晓炅老师的这本新书《梵高:向日葵画家——从巴黎到阿尔》。思绪一下飘回森晓炅老师在喜马拉雅里《大师故事烩》的音频节目。曾几次在电影般的故事情节里,听着森老师说着梵高的故事,自己泪如雨下。梵高,仿佛是我的一位朋友,我们有着孤独的共鸣,有着同样不被理解的质疑。在期待中,森老师关于梵高大师的这本新书呱呱落地。它就像是新出生的梵高。带着我又重新在这位大师的生平里去体味这无法用言语轻易描述的艺术人生。那里有惋惜,有伤痛,有阳光,有梵高。因为我们都挚爱梵高,这也注定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梵高之书。森老师在写书的过程中,他自己就真真切切地陪着大师一起眺望金黄的麦田,一起画下阳光下的向日葵,一起拥有艺术里刺痛又美好的奇异之梦。所以,如果你想了解不一样的梵高,就请你也一起在这个夏天,带上你的好奇与缅怀之心来阅读森晓炅老师的这本新书《梵高:向日葵画家——从巴黎到阿尔》。相信,你也会像我一样,走进大师的生命力,驻足在某个时刻,留下自己感伤又欢喜的眼泪……

《梵高:向日葵画家——从巴黎到阿尔》读后感(三):孤独的艺术家:梵高

国内关于梵高的书籍算是非常非常多的了,这不仅是因为梵高个人所具有的传奇色彩,而且还有人们喜爱他画的原因。

而本书呢则是一个国人写的关于梵高在巴黎时期(1886年2月28日-1888年2月19日)和阿尔时期(1888年2月20日-18889年5月8日)发生的故事,本书的亮点在于它通过66封书信和77幅画作讲述了梵高在巴黎时期和阿尔时期的故事。

通过这些书信的内容以及画作风格的转换我们能够很清楚的感受到梵高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而且在绘画作品方面作者是有进行一个比较多的分析的,整体来说文字都很通俗易懂非常清晰的展现了梵高在巴黎时期和阿尔时期的样貌。

梵高这个人怎么说呢,在他的艺术生涯上算是比较苦的一个人了,然而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没有遇到赏识的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个人的性格问题。看看他同学是怎么评价他的,“孤僻、另类、暴躁、怪异、以自我为中心”。这就是在他人眼中的梵高,他经常动不动就能跟别人吵起来,情绪很容易激动。梵高在阿尔时一度变成了精神病,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得知梵高的家族中有许多人都有精神问题,所以梵高也很有可能带有这个问题。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于经常讹传的两个点介绍的很不错。第一个就是梵高的割耳之谜,很多人都认为梵高割耳的很大一部分问题都是因为高更,然而实际上和高更没有太大的关系,都是梵高自己的所作所为,高更甚至还因此被当成嫌疑人被捕之后才释放。第二个就是高更与梵高的关系,觉得高更不如梵高之类的想法。实际上在当时高更的知名度比梵高高了不知道多少个度,只是现在知道梵高的人比高更多了。在高更与梵高同住黄房子期间,高更是为数不多的认为梵高是有精神问题的人,这并不是贬义。而之后也因为这个问题高更实在无法忍受与梵高同住,所以选择了离开。

我觉得高更对于梵高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可以说高更给了梵高一种希望,虽然之后他们俩分道扬镳,但是在梵高漫长的人生之中能够真正和他成为朋友的那真是两只手都能数过来,高更绝对能算一个。

梵高之所以孤独的原因,我想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他的性格吧,然而这有很大一部分可能是遗传的原因,这也怪不了他。

《梵高:向日葵画家——从巴黎到阿尔》读后感(四):《梵高:向日葵画家》这本梵高的书里,我们又能读到哪些不同?

梵高的传记有那么那么多,在这本里,我们能看见什么?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巴黎时期”与“阿尔时期”,说到巴黎,我们会想到什么?恢弘、喧嚣、张扬、蓬勃、一派卓越世界的气势,而于阿尔,应该大部分人是毫无概念,某种无明之感。那可能就是全书的用意,从巴黎到阿尔,即由入世至出世。 在巴黎时期一开始,作者就说巴黎是19世纪的首都,要是没有两次世界大战,巴黎应该还会是20世纪的首都,在这个世纪之都,又出现了“革命的年代”,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群星渲染的印象派的出现便如同一个惊雷,更让“全球艺术之都”实至名归。马奈、莫奈、毕沙罗、雷诺阿、塞尚、修拉等大佬居然在同一个时间点汇聚在了广阔的地球上的一个小店之上。作者将与诸位大师在技术上的切磋比拟为“绝世武功”上的交流,将梵高看到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的下午》之时,看到了被后世惊叹不已的点彩画法,如同看到了某种必杀技,这个比喻用的相当通俗,能让普通人能够快速记住诸位大师的各自特点,作者的易懂风格,可见一斑。 对于梵高,我还是侧重看他的“阿尔时期”,“巴黎时期”是他的外在无奈,“阿尔时期”是他的真实困苦。在看了很多“阿尔时期”的作品,好像并未感受到梵高别样的情绪,但从看到《在永恒之门》开始,悲悯的老人懊恼抱头掩面,梵高“疯”的情绪开始了。作者说梵高为了自己的作品,为了自己的艺术,为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断与人争吵,也没人明白梵高为什么会一直甘愿停留在那个充满争吵的地方,可能那时候的梵高并不是疯了,只是身与心脱钩了,艺术的想象力已经从身体的束缚力解脱而出,将自己的时间凝结,完全自我化,让艺术的创作在每个时间点都占据时间的最大值,想想,生活中遇到这种人,我们会潜意识的认为这人有点疯阿,其实,只是绝大多数人没有看见过这么精彩的生命呈现方式。 大多数人没想过,肉体终会消亡,而倾注了灵魂的艺术,才是生命的最大实现。

《梵高:向日葵画家——从巴黎到阿尔》读后感(五):向日葵画家梵高,是天才还是疯子?

每个作家都有一个极具特色的标志性作品,就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高更的《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毕加索《哭泣的女人》等等,而梵高的《向日葵》就像是他的一张名片一般,不仅对其有着特殊的意义,也成为了梵高一生画作生涯的标志性作品。

那么,喜欢画向日葵的作家梵高到底画了多少幅油画《向日葵》呢?

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空间出品的《梵高:向日葵画家——从巴黎到阿尔》一书以梵高的《向日葵》画作为引,将其绘画生涯中两个重要时期:巴黎和阿尔时期,重现1886年2月至1889年5月梵高在此时期的故事。

在书中我们不仅能看到梵高在此时期的绘画创作过程,还能看到桀骜不驯的保罗·高更、古道热肠的唐吉老爹、长资资助梵高的弟弟提奥对梵高绘画生涯的影响。

有人把梵高称为“向日葵画家”,也有人将其视为天才与疯子的共同体。每每提及梵高,让人想到的必定是:一个靠弟弟接济的荷兰后印象派天才艺术家、一个割耳赠人的疯子、一个饮弹自尽的神经病。

但是这些都无法掩盖他在绘画方面的卓越成就,这位神奇的艺术家不仅是个天才画家,还有着相当高的金融投资天赋,他能敏锐的感知到艺术界的审美方向,以独特的审美方式创作出众多当时并不为人接受的画作,并深谙历经时间的流逝,这些画作必将成为欣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在巴黎和阿尔的这段时期,他先后创作了十数幅《向日葵》画作,让其成为通往艺术巅峰的探路石,并在多年后以其色彩绚烂、线条感极强、充满悲悯情怀与苦难意识的画作给整个艺术界带来巨大的冲击,一跃成为世界知名画家。

本书讲述了梵高所在时代的艺术氛围,并于其中穿插多幅梵高的经典画作进行解析,不仅有奇闻异事,更多的是用66封书信和77幅画作还原梵高辉煌却又短暂、悲惨却又魔幻的一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