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滑稽小说》读后感100字

《滑稽小说》读后感100字

《滑稽小说》是一本由(法)保罗·斯卡龙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滑稽小说》读后感(一):《滑稽小说》读后感

花了约20个小时读完《滑稽小说》中文版。用一句话简单再简单地概括的话就是:一个戏班子的部分所见所闻。该戏班子主要有两个性格迥异但都颜值top的当家花旦、一个英俊潇洒且品性nice的当家小生、一个善良的老旦、一个内心阴暗的老生以及两三个不太重要的打杂的配角组成。这些人各有各的精彩故事,刚开始是互不知道彼此故事的,随着共同经历的展开,部分人穿插着将自己的秘密人生讲给了伙伴听。

此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作者了,在我很确定的断定他很不擅长具体写景的时候,突然他就来了一段精彩的场景刻画,让人随着眼睛看到的词句想象出当时的动态画面。但当我否定自己之前的武断时,他又能接连出现“此情此景,你们自己想象去吧”这样的留白,尤其是对于他笔下美人的刻画,就有一种直接甩出一句“天下第一美人”然后就在你焦急地等着他具体描摹如何的天下第一美时,就这样没有了。如此反复多回,总结下来,我只想说作者真的是贱兮兮的,很欠揍。

然后就是此书的剧情了。和许多古今中外经典一样,自然免不了讴歌爱情了。自古套路得人心啊。相信当我剧透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桥段时,大家肯定不陌生:英雄救美、一见钟情却遭父母长辈反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有婚约后又遭变故;女扮男装,然后神奇得周围人都认不出;世家小姐与情郎幽会,私定终身;三角恋、多角恋;有纨绔子弟,也有正人君子;有坏人,也有好人;有背后插刀的小人,也有雪中送炭的贵人......哈哈哈哈,看到这些是不是觉得套路太多太俗了,可别这么轻易下判断。书里也有17岁就成为寡妇的聪慧过人的维多利亚冷静智计整渣男的解气场面;还有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且武力值拉满的苏菲,在两军对阵的混乱中勇救帝国皇帝,后又屡立战功一路青云直上成为功勋卓著的将军的爽文大女主的情节;此外,书里还有些悬疑丛生的情节,让人如临其境,代入感极强......个中精彩需要自己去阅读体会,我也不方便剧透太多怕被骂,还要说明的是,我剧透的也是杂糅一起的,并非同时出现在同一个故事里的。

是不是觉得我上面剧透的和“滑稽”沾不上边,不明白为何取名《滑稽小说》?其实本书取名《滑稽小说》名副其实,作者很多时候从反面衬托,语言是很诙谐的,加上作者总是贱兮兮的出人意料的卖关子,还有我认为他才是此书灵魂人物、搞笑担当、滑稽化身的拉戈旦的种种,绝对有让你捧腹大笑的场面,而且不少。书中对拉戈旦角色的塑造可以说是浓墨重彩,篇幅占比很大。拉戈旦一出场,好戏就开场,特别推荐。

以上这些只是冰山一角,这些也只是我看完第一遍的一些浅薄之见,书里更甚的精彩场面数不胜数。想知道这个戏班子到底经历些什么,请移步书中。

《滑稽小说》读后感(二):滑稽与讽刺,戏剧或人间

他并不是一位雨果式的写作天才,更不是一位巴尔扎克式的现实主义巨匠,甚至于在他的时代。写作并不是崇高而宏伟的志向,在贵族或宫廷的奢华迷幻里不会有人说“我要成为作家”——这是译者笔下所勾勒出来的保罗·斯卡龙的形象。由此,翻开这本《滑稽小说》一览的兴趣,早早就被作者保罗·斯卡龙本身所让人产生的好奇而牵动了。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有些作家作品曾经红极一时,有些被遗忘、被忽略,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反而重又掀起一股潮流。《滑稽小说》与当时的喜剧作品一样,同为“引人发笑”而作,讽刺人间百态、讥笑世间万物,介于描述流浪汉与穷苦乞讨者的流浪汉文学、资产阶级滑稽故事之间。作为法国滑稽讽刺文学的范本,《滑稽小说》是法国17世纪文学(小说类)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法国大学语文必读经典作品,被列入2020年法国教师资格会考文学方向必读书目。本书共两卷,叙事者以全知全能的视角,用作者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喜剧剧团在外省小城演出时与当地居民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滑稽纠纷,展示了17世纪法国外省小城的风俗画卷。

《滑稽小说》是法国17世纪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保罗·斯卡龙的代表作。作者保罗·斯卡龙(Paul Scarron,1610—1660),是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太阳王路易十四之妻曼特农夫人的前夫,出生于巴黎的富裕家庭。1638年起,斯卡龙身患疾病,双腿、脊椎和颈背瘫痪,自此他的身体扭曲、变形、瘫痪,无法动弹,只能待在“碗底形的坐凳”里。主要作品有《滑稽小说》《可笑的继承人》《男扮女装的维吉尔》等。

因过于离奇,我们怀疑它的真实性,又因 过于真实,我们怀疑它便是作者本人所经历的实事——《滑稽小说》讲述的是普通人的平凡故事,却又是怪诞不经的荒诞故事。通过阅读这本书,你会惊觉它的构思巧妙,循环嵌套,从句中套着从句,叙事中夹着叙事,过去中连着过去,时间仿佛是可以无限拉伸的。

坦白讲,这并不非一本易读的作品,被作者身上所具备的那些悲情或神奇的色彩的身世所吸引过来的读者们,太容易在靠近它之后又一度 “望而却步”了,它要求读者真正进入作品甚至是参与其中,与之对话、辩论。这些特征,赋予了这本书现代性意识,无论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偶然得之,对文本产生好奇心,对作品的发生过程的疑惑,对其结构与特点的探究,乃至想为这本未完成之作续个结局、做个交代,正是它得以成为“经典”的原因!

《滑稽小说》读后感(三):引人发笑,讽刺人间

保罗·斯卡龙是17世纪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他所作的《滑稽小说》是法国滑稽讽刺文学的范本,是法国大学语文必读的经典作品。在文学选修课上,老师也曾倾力推荐我们去品读一番,可惜一直没有找到中文版本,这次本书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自然是要细读一番。

保罗·斯卡龙

本书描绘了一个剧团在勒芒巡演时遇到的一连串滑稽事,还穿插了数个改编自西班牙作家的情爱故事。身兼诗人与剧作家身份的斯卡龙,很擅长搭建故事的大舞台,用文字尽戏仿嘲弄之事,在他的笔下,勒芒这座小城俨然成了一个舞台,借此将社会环境及人物嘲讽的酣畅淋漓,看似荒唐可笑,其中滋味颇有自嘲之味。 斯卡龙对人世的嘲讽态度,自他幼时就已形成。这与他的家庭和成长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便养成了日后他那种求异,反抗,追求自由的性格。正是如此《滑稽小说》才成为一部拒绝不切实际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试图将现实生活搬进虚构故事,贴近读者与现实的戏剧式小说。 这本书之所以受大家喜爱,我觉得还是因为文中大量的对现实人物、事件、地点等的改写,虚虚实实,耐人寻味。

第一卷

在《滑稽小说》的第一卷第一回里,他这样讲到,球场女主人的慷慨,是因为她对戏剧的热爱远胜于教堂的讲道与晚课。我们都知道,在当时的背景下,教会对人们有着特殊的意义,穿上教袍,就要恪守教义与戒律。但斯卡龙本身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士,被送入教会的他依旧不屈服,一副我行我素的样子,所以在这回里,他在讽刺什么,想必大家也心知肚明。

这些故事,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就是有那种让人想要读下去的魔力。比起墨守成规,一味歌颂谦谦君子,想象古代英雄的宏伟事迹,读者们更偏爱此类贴近生活的。比较有意思的是,历史学家亨利·查登还专门出了一本书,来考察书中人物形象与现实中真人真事的关联,可谓十分用心了,感兴趣的也可以找来阅读。

全书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二十二回《行骗者终将被骗》这个故事,现实生活中,我也被骗了好几回了,尤其是现在电信诈骗这么嚣张,让人防不胜防。故事中欺骗维多利亚感情的费尔南多被骡子甩到地上脱臼,还被医术差强人意的医生救治,真的是十分搞笑,大快人心。 《滑稽小说》自首次印刷以来,陆陆续续的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众多文人学者也对其反复研究,可见其的重要影响力,是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滑稽小说》读后感(四):滑稽的人生,夹杂着无数的辛酸和血泪

提起欧洲近现代以来的喜剧大师,法国作家、戏剧家莫里哀绝对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存在,作为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和喜剧最为重要的作家,他的《无病呻吟》《伪君子》《悭吝人》等名作和他的名字一样,几乎成为了世界喜剧文学的代名词。其实,无论在那个行业或者领域,但凡有所建树的人物和他们的成就都会有一个传承性的延续,文化的力量是血脉相传的,莫里哀的成功鹊起与一个喜剧天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个人就是17世纪法国“滑稽讽刺文学”的代表人物保罗·斯卡龙。

斯卡龙的这本《滑稽小说》作为法国滑稽讽刺文学的范本,它也是17世纪法国现代小说形成时期的一部里程碑式作品,该书上承以拉伯雷《巨人传》和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为代表的滑稽小说及西班牙流浪汉小说,下启整个欧洲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笛福的《鲁冰逊漂流记》,果戈里的《钦差大臣》等官场讽刺流浪文学,这部小说正就犹如他的作者一样充满了艺术的魅力和魔法,不可比拟、也无法替代。斯卡龙幼年丧母,13岁时因不堪后母虐待而离家寄居亲戚家中,不幸的童年为他的内心增添了一种莫名的悲伤和自嘲的喜感。然而命运并未打算放过这个不幸之人,28岁之际他又患上了瘫痪症,他在喜剧文学上创作的黄金期也正是床上、轮椅上度过的,他的不幸就和我们所熟知的瘫痪作家史铁生极为相似。然而,纵然命运如此无情捉弄,也打击不倒他坚强和开朗的内心,他向命运绝不妥协,因而创作出了一系列流传后世的佳作,正如作者的那句名言所说:“我决不会让你大笑那样让你大哭”,这部名作中也糅合着作者自己人生苦难和冷暖,赋予了小说获得灵魂和精神。

这部题材新颖,构思奇特的小说已经问世就引起轰动,时至今日经久不衰。小说共有两个部分组成,由于作者的早逝使得第二部分并未完成,让人遗憾。这部小说从形式上偏重于西班牙流浪冒险的风格,以写实和幽默相间的手法描写了一个巡回剧团来到外省小城勒芒后演员们与当地居民之间发生的许多滑稽的纠纷。故事的发生地也是真实存在的,斯卡龙也正在这里生活居住过,所以有很多故事都是来自作者的所见所闻的真人真事,全书结构轻松自然,不拘章法,文笔幽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为基于亲身经历创作,作者采用了一种全知全能的叙事方式,以他本人的视角进行故事的叙述,也为读者展示了17世纪法国边远小城的民俗风情,别有一番风味。

作为一部世界喜剧文学无法绕开的名著,作者在《滑稽小说》中有对人情世态的观察细致而深入,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故事中的小人物们,用嬉笑反抗讽刺的方式,充分展现出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自由意识以及所存在的民主思想,将社会各个阶层中所存在的腐朽势力进行更加彻底的揭露,讽刺人间百态、讥笑世间万物。荒诞的故事、夸张的情节、滑稽的语言、尤其是充满“闹剧”式的人物漫画速写,让人在捧腹大笑之余,静下心来深思社会和现实对于人们思想的毒害和痛苦,这也是这本书至今魅力不减的根本所在!

《滑稽小说》读后感(五):17世纪一个流浪喜剧剧团在法国勒芒演出时的一连串滑稽故事

“爱情,年轻人为之赴汤蹈火,上了岁数的人为之忘记一切;爱情,特洛伊之战爆发的诱因,以及其他万般我不愿费心思去回忆的诸事之因。在勒芒这座小城,爱情,它想要证明自己在这家默默无名的旅馆中的威力并不比在其他任何地方差。”

17世纪的法国剧作家保罗·斯卡龙Paul Scarron (1610~1660) 曾说:“我决不会让你大笑那样让你大哭。”

他的这部传世名作、体裁新颖的《滑稽小说》,算得上是17世纪现实主义与古典主义相结合的小说典范,其间也夹杂着巴洛克风格与流浪汉文学等元素在里面。

爱好戏剧的斯卡龙曾在勒芒这个小城居住过,期间和很多演员来往过,所以斯卡龙的这部小说基本上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来。该小说承袭了西班牙流浪冒险传奇故事的松散结构,风格滑稽粗犷、简单、纯朴。

该写实风格的市民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流浪喜剧剧团在法国勒芒演出时与与勒芒居民之间一连串滑稽纠纷的故事,以此讽刺人间百态、讥笑世间万物,揭露勒芒人腐朽的生活习气。

这一个流浪喜剧剧团的成员主要由年轻的职业喜剧男演员天命、纪仇、洞穴太太及其女儿等人组成。斯卡龙给这些人取的名字都带有特殊的隐喻成分在里面。

比如人如其名的纪仇是一个头脑灵光,会作蹩脚诗文,精明又善妒、愤世嫉俗的男子,偶尔还有偷窃等不良行为。他只有与天命在一起时,才温顺如羔羊,尽可能表现出天性中最讲道理的一面。

斯卡龙以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书写天命本人的个人传奇故事,主要源于斯卡龙结合了他本人的亲身经历,借现实生活中他的父亲与继母的故事改写而来。

天命这个名字与角色本身自带荒诞悲剧色彩,与斯卡龙本人相似。

天命的父亲是一个凤凰男,二婚时娶了一个田间女人,天命诞生于这段婚姻里,出生在巴黎近郊的一个村子里。

在天命出生之前,他的父母一个更比一个悭吝,一个更比一个奇葩。当时物价奇高的时候,他那个灵魂里都透着吝啬的父亲加里格想吸吮他母亲的奶水:“他的妻子生下了个男婴,父亲思忖着,想必妻子的奶水足够喂养他和他儿子的,就想着去吸吮他妻子的奶,如此一来,不仅能省下面包,所吃食物还更容易消化了。”

更为离谱,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天命的母亲不仅打算用她的奶水同时养活她的丈夫和儿子,甚至还打算用她的奶水养活她自己。

最终,这个男婴饿死,夫妻二人也都虚弱不堪,因此久病不起……后来天命就在此时诞生了!

之后,一位出身名门望族的女子与一位苏格兰老爷的私生子格拉鲁斯占据了天命的位置。天命被他父亲送给他的教父圣·索沃尔,教父温柔以待天命,教他读书识字,让他与阿尔克男爵的儿子们一起学习。男爵的小儿子韦维尔与他志趣相投成为好友,大儿子与他仿若天敌一般。

后来天命遇到了心爱的女子莱奥诺尔,可惜这段感情还没含苞待放就夭亡了……

天命因出身卑微而痛苦不堪:“倘若我没有成为可怜的演员,那估计是因为命运想报复不经它允许便意欲对我横加干涉的天性,又或者,若您乐意这样认为,天性有时会以善待为命运所厌恶的人为乐。”

斯卡龙以辛辣讽刺的文风书写天命父母在苦难年代里悲惨生活的苦难状况以及天命讽刺、哀怨的人生故事,同时以支离破碎的方式,表达天命悲观颓废、追求爱情自由的思想。

在这部小说里,真正让我感到滑稽之处的一个故事情节是:夜里,勒芒的活宝拉皮尼尔勒起床如厕时,在黑暗中误将正在给孤幼狗喂奶的山羊,错当成是与人私通的妻子又喊又骂,闹出了一出笑话,好不尴尬,他只好辩解为错将山羊当成小偷,哈哈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