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私密感的诞生》读后感摘抄

《私密感的诞生》是一本由[法] 安尼克·帕尔代赫-加拉布隆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4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私密感的诞生》读后感(一):浪漫之都背后的故事

说到巴黎,想到就是浪漫。

虽然未曾去过,但谁还没看过伍迪艾伦镜头下的巴黎,阴郁浪漫而唯美。

读完本书完全打破我浪漫巴黎的想象,本书《私密感的诞生》是通过2783死亡清单对近3000个巴黎家庭生活进行了研究论证。

在死亡清单研究的10000份遗嘱中,作者以街道、街区、住宅,以及社会——职业群体作为研究的基本对象,翔实的考察了17~18世纪巴黎人的住宅、家俱、物品使用、取暖照明等变化以及贫富人家之间使用的差距。

巴黎人来说全部家具最昂贵的物品,它的价值往往会高于全部家具的15%~25%在日常的需求中床不仅仅只是用来睡觉,它是也是专属每一个人的私密空间。每个人都生于或死于所爱的人们之间,床是出生和死亡的场所。见证了家中快乐与悲伤的事情,床带我们走向家庭隐私生活核心,同时它也庇护着婚姻的隐私。即便是现在也是如此。

诸如此类作者在书中还考证那个时代日常生活各类物件,带着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巴黎,看到了人们是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限制中如何建立自己的私密感,每一份死亡清单都是有理的证据,而作者付出的精力不是我们能想象的,这本书的呈现是读者的福气。

《私密感的诞生》读后感(二):小学鸡读后感

这本是“微观史”系列2:

不懂法国史,超级小学鸡。

1学习细碎东西怎么以小见大,写法值得借鉴,史料收集是团队作业的产物,暂时不能借鉴。

2 外国学者问题一时的链接大历史的能力真奇妙。序言扯到大革命的“巴黎代表了法国,但是巴黎家庭的温暖完全没有预示着大革命的狂怒。清单中的巴黎是没落中的巴黎,或许是因为,思想的骚动没有存留多少痕迹。大革命的急风骤雨却让我们回信少了昔日巴黎的甜蜜生活”

3 “死亡清单”怎么能回答隐私的问题。18世纪的美好巴黎生活:床特别重要,封闭的,有窗帘,男女分床:穷人也想要一张好床;厨子能站起来做饭了等等 。友邻说看了这本书发现很多生活方式不是顺理成章变成今天这样的。我对壁炉做饭那一段深有感触。昔日奶奶做饭的场景到今天我的烤箱…

4 有一些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一方面是说这些研究对象也不会特别穷,不特别触及社会下层。但另一方面不会影响死亡清单折射出的代表性 ?中上游社会生活质量高的人本来就更有隐私空间吧。直觉上私密感像是社会内部结构分化的产物,不像时间进化的产物。

5 联想:巴黎的变化主要在19世纪吧。如自来水啊等一些变化还是工业革命之后大规模使用普及的,还有奥斯曼城市改造。这本书像一种缓缓的社会内部变化的风向,“私密感的诞生”是一种对大量史料的不完全归纳,值得鼓励。这种叙事对这个时代的法国整体理解还有进一步解读拔高的空间。

“巴黎人死前最不想忘记的一些物品”

《私密感的诞生》读后感(三):死亡清单:近代法国人的生活考古

这本书和我想象中的内容不大一样。它记叙了近代法国人的生活形态,而且是以一种类似考古的形式对法国人的生态做了总结。

既然是考古,那总归是要有一些“遗留痕迹”来做为推论的证据的,这个“痕迹”就是死亡清单。

法国人家会在去世后,将死者生前的所有遗产进行盘点和估价。作者正是从死亡清单中梳理出了法国人生活中的私密感是如何发展出来的,原来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到的生活物品全都是这些人曾经存在过的证明。

在一个个锅碗瓢盆,沙发、床、椅子等家具中,仿佛能够勾勒出死者生前的生活景象,尽管他们的人生最终成为了一条条清单上的条目。

对中国读者的我而言,从作者罗列的清单内容以及对比分析中,能了解到法国人对待物品的“处世之术”。比如床被认为是家具里最贵重的物品,尤其是对于贫困阶层的人来说,床的开销远大于其他的家具,然而有时候明显的贫民阶级例如职业是仆人的情况,他们的床却十分昂贵。他们所服务的雇主通常很富有,而雇主为了表达感激和友谊,会将自己的床赠送给仆人们。

家具的数量并不能看出主人的阶级,但家具的材料和使用材料的比例却可以。例如近代法国人的大多数房子里都摆了很多的椅子,通常会在一张土耳其地毯上摆一张桌子,然后叮叮咣咣放置大量的餐具(他们吃饭用的东西可太多了)。无论是什么经济状况的家庭,生活必需品都差不多,能看出差别的是物品的质地。比如穷人阶层的人使用锡制餐具较多,像是陶瓷制品就有些奢侈了,因此他们只会用来和咖啡或者用来装饰房间。

从既定的清单内容推演人们生前的生活,死亡无疑是对家庭的冲击,活着的人会因死亡而改变一些东西,他们需要邻里、工作来面对生活的困境和不确定性。《私密》的作者为我们详细地展示了近代法国人民家里的方方面面,每一个房间里的每一件家具都做了罗列和总结,让我们不至于在面对冰冷的死亡清单时唯有叹息。

《私密感的诞生》读后感(四):通过综合的社会科学视角,去想象当年巴黎的生活方式

历史学一般是以文本资料为基础,所研究的一般是盖棺定论,即已经发生的事。而人类学却一般是以调查为基础,研究的是正在发生的事物。

这本书有意思的点在于它的研究对象虽然是十七至十八世纪法国巴黎的民众生活,但是研究的方法却是通过2783个巴黎家庭的死亡清单得出当时各个社会阶层所拥有的财富,最终得出那个辉煌时代下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写照,这又有点类似于田野调查。

因此,在这本书中,我们得以通过综合的社会科学视角去想象当年巴黎的生活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大量引用了清单中的数据,在摆出论据时也事无巨细地进行了分类,例如单一个神职人员,都精准分类为六种。这让无疑增强了全书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但这样做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提高了阅读门槛。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学习后,在闲暇时光拿起这么一本书,却要面对大量的数据和列举描述,这样的阅读体验或许不会太好,因此这并不是一本休闲读物,而是一本需要花时间慢慢细读的作品。

如果说这本书的论点是私密感是如何诞生的,那么前两部分就是针对此论点所展开的举例论证。第一部分的重点在于使读者了解巴黎的根基,文本从宽泛的社会构成道具体的家庭维度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部分则从更为具体的住宅本身出发,从房子的外观变化再到房间功能性的起源和发展,到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从相互重叠到分离。

这两部分逻辑层次分明,并且每个层次之间关系紧密。作者用心良苦,正是因为不这样详细地去解释,则直接分析巴黎生活的私密感过于悬浮,没有说服力。

当然,如果你实在没有了解前因后果的耐心,那么可以直接跳过前两部分,进入第三部分的阅读。在「第三部分:家中的私密生活」这一章节中,作者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民众的生活细节中,无论是居民将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从相互重叠到分离的过程,还是社会各阶级不同的饮食习惯,亦或是床带我们走向的巴黎家庭隐私生活的核心,都颇有意趣。因此在阅读前抱有了解近代巴黎人生活这一目的读者在阅读这部分的过程中可以得以满足。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在十八世纪,从外国游客到化学家都认为巴黎水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塞纳河水是塞满淤泥,散发着臭气的垃圾坑,它会让外国人换上腹泻。”

几个世纪过去,巴黎的早已焕然一新,如今巴黎水却作为一种价格高昂的商品在全球范围内出售。环境可以改变,生活方式也一样在不断改变。这本书带我们了解了一种古老又熟悉的生活方式,满足了我们对这些十七到十八世纪巴黎人的好奇心。

《私密感的诞生》读后感(五):还原17、18世纪巴黎生活的真实状态,看欧洲私密感诞生的过程

提到私密感,现代人第一反应一定是单独的房间,是可以独自一人占据的空间。 但这种空间的建立并不是那么容易完成,它需要相对富足的生活,需要有一所大房子,需要房间的主人可以提供着这种私密的便利。 我们经常看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影视作品,其中大量场景中都可以看到私密感的缺失。对于我们来说,私密感也是最近才逐渐建立起来的。

那么在欧洲呢?欧洲私密感诞生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安尼克·帕尔代赫-加拉布隆把时间回溯到17、18世纪,让我们去那个私密感产生变革的时代,去审视这样的过程是怎样缓慢但有条不紊地进行的。 这本《私密感的诞生:近代早期巴黎的隐私与家庭生活》就是根据2783份巴黎人死后在公证人见证下留下来的死亡清单文件研究的基础上,带我们走进那个时期巴黎社会真实的生活状态之中。对于他们生活状态前后时间对比的研究,审视着一个时代变革的过程。

这是一项专业而细致的研究,作者和他的助手们细致的工作,通过空间维度、社会维度和家庭维度对于死亡清单背后所代表的巴黎当时的生活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还原,让我们能够真切的了解到他们具体而详细的生活。

那么在这些死亡清单的对比中,前后有了哪些变化呢?15世纪上半时期,巴黎房屋的结构还是中世纪的,但经历了16世纪后,巴黎的房子已经具备了现代化的特征;17世纪常见的一类住宅是由两栋独立的建筑组成,中间有一个庭院相隔;1750年之后,有餐厅的巴黎家庭增多了,18世纪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小房间,厕所、藏衣间也出现了,而到18世纪中期,前厅逐渐出现,一个接近于现代性的房间结构逐渐慢慢成型。而这就是私密性空间不断增加、不断诞生的过程。 提到私密性,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更关心的是那时候巴黎人具体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这才是真正的对于他们私密生活的窥视。虽然我们已经无法回到那个时代,无法真正看到他们生活的场景,但就在这份死亡清单的具体描述中,通过本书作者大量的研究,我们依然能够还原当时的生活状态。

比如在私密感较弱的时代,床代表了隐私生活的核心。而这在这份清单中就有着极为具体的体现。早期,床不但是家庭中最为昂贵的财产,而且也有着极为丰富的装饰性。随着房间私密感的增强,在18世纪末,床的私密性明显降低。

这样变化,在其他生活场景中也可以看到。家庭中的其他各种空间和日常活动,比如备餐、社交、物品储存、取暖、照明,甚至包括室内装潢和精神文化生活的状态都可以经过大量的研究而复原,而他们也都因为私密感的变化而变化着。 阅读者历史学家对于巴黎17、 18世纪生活状态的研究,让我们窥见他们生活的隐私,走进那个私密感诞生时代的真实生之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