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听历史讲中医》的读后感大全

《听历史讲中医》的读后感大全

《听历史讲中医》是一本由熊益亮、林楠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3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听历史讲中医》读后感(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本书对中医学史中的中医制度、中医教育、历代医家和医籍文献的“源”与“流”都进行了梳理,其学术性是毋庸置疑的;另外,此书读起来非常顺畅易懂,文从字顺,颇具通俗性,作者的文字也非常有灵气。站在中医研究生和爱好者的角度,我认为这对于中医专业的学生、研究者和中医爱好者来说,都是非常值得研读的一本书~

《听历史讲中医》读后感(二):听历史讲中医

这本书对中国历史著作中关于中医药文化的文献进行整理,力图展现古代中医药的面貌和中医学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不仅对医家进行介绍,还专门附录了他们传记原文,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中医学的发展。聆听历史的声音,讲述中医的故事,不同于传统的中医科普类书籍,本书的重点并不在于中医诊断治疗方面的讲授,而是在介绍完史学的基本概念及范围后认真探讨史学与中医学的渊源,以历史为脉络,以朝代为纲要进行中医历史的梳理。值得推荐!

《听历史讲中医》读后感(三):看历史,学中医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平时喜欢看书,喜欢纸质版的,除了小说,特别是言情、穿越的类型,一般不会购买,就网上找免费的资源看。

记得有一本郁竹雨的种田文《女家小福女》,足足追了快两年的时间,完结的时候,有点突然,真心舍不得,主要还是小说的三观很正,虽然小说的性质有点偏离,自带系统的那种图,但是看着女主从小成长起来,开荒种药材,到经商行医,再到步入朝堂,成为太医署的最高管理者,有一种家有小女初长成的欣慰。

后来,因为喜欢,还了解了下作者的创作背景,发现女主周满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是有考据的,明朝有个官员,就叫周满,字谦之。

然而,更多的时候,我发现对于一些中药材的名字和药用都是从小说中来的。如果作者在写小说的时候,考据有理,这何尝不是在无形之中传扬中医文化,要知道如今的中国,可以说是西医盛行,反倒是中医没落了,没准那一天中医的文化真的要靠国外才能得到传承了。

基于这样的基础上了,慢慢地的打开这本《听历史讲中医》,从历史故事中了解中医文化,不会显得太过单调和索然无趣,反而更能深入地阅读。

从序言和目录中,我们可以了解整本书的内容,主要从史籍中医药文献的整理中入手,从医事制度、医学教育、著名医家、中医文献这四个方面来展示古代中医药的面貌和中药学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更多的是讲述中医学在古代的地位和发展,从而弘扬中医学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尤其是年轻的一代,而不是让我们悠久的中医学文化,永久地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就拿小说中周满从太医院中独立出来,建立太医署,这个便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此看来,中医学文化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说的实则不虚。

日常中,在剧中我们经常看到的就是形容他人医术高超的时候,总是用“妙手回春”、“医者仁心”、“起死回生……更甚者用“华佗在世”。

这里 ,就不得不说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华佗,创作了麻沸散,也就是今日常说的打麻药,以便更好地进行手术;还善于养生,创编了一套模仿虎、鹿、猿、熊、鸟五种动物的拳法,俗称五禽戏,流传至今,在2011年被编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只可惜,现在对这五禽戏认识的人不多,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和流传。还是希望更多的人,认识到我们中国自身的文化,把五禽戏流传下去,把中医学文化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并得到传承。

《听历史讲中医》读后感(四):中医——中华文化的结晶

中医——中华文化的瑰宝结晶,与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数千年的存在和历朝历代政府都设有专门的医官,说明了中医对社会而言的必要性,重要性。中医已经潜移默化的进入到了每个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中了,因为中医不仅仅是看病治病,而是一种思维一种行为模式,经过代代传承,已经形成行为习惯。 《听历史讲中医》一书,介绍了中医学的起始,古代中医制度的建立及发展,中医的传承教育,历代中医大家以及他们为中医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医珍贵的文献!读下来,对中医学的发展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知!中医作为中华瑰宝,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获得受益!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对万物根源探究的思维,由表及里的探知,知其然更要之其所以然。中华古人们的智慧爆发,对大自然的研究探知达到了一个可观的高度!留下众多智慧结晶造福后人。在研究大自然的同时,先贤们也对自己的身体展开了研究,中医开始萌芽。中华文化如同一颗参天巨树,中医就是这棵巨树上结出的众多的“人生果”中的其中一个!“大医精诚”,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品德。有一颗诚信救人,大慈悲的善心!无欲无求专注医学,对待病情不分贵贱一视同仁。扁鹊,华佗,皇普谧,孙思邈,庞安时,李时珍……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只是众多大国医里的一小部分。中医就是由这些天赋异禀志力医学终身投入,一生救治无数并将自己所悟出书流传后人。 正如书中所说“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借鉴古代哲学思想进行创造性发展而构建起来的,具有中国原创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

我自己也学习了一些中医保健的操作,比如,拔罐,按摩,刮痧,家庭中运用这些方法还是挺好的,方便实用有效。操作还是要注意正确方法,安全操作。 中医的思维理论是西方人不能理解的,也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没有在这片土地上生长,自然是不会对这片土地的认知!中医的经络,西方人就不认可,按照他们眼见为实的原则,通过解刨没有发现经络的存在,他们的结论就是经络不存在,是骗人的,中医是不科学的。以前有部电影《刮痧》就很好的展现了,西方对中医的认知的欠缺和偏颇以及西方人骨子里的傲慢,一切自以为是!西方对中医的不理解,抵触,摸黑,不仅仅是文化差异思维不同! 在西方民间对中医还是存在一些正向认知的,有不少知名运动员的医疗队里就有中医生,NBA球星科比布莱恩非常赞赏中医按摩对他运动损伤的恢复效果。奥运会上菲尔普斯一身的罐印亮相奥运泳池,给中医的做了一把份量十足的广告。让更多的西方人开始接触中医治疗方法。甚至有些不认可中医的中国人也开始认真的了解真正的中医。 医学本身是治病救人,保障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造福人类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医学治疗理论和手段。没有哪种医学可以解决世界上所有的健康问题,中医不行西医也不行。只有世界各国医学大结合才能提升世界医学能力,提升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健康问题的能力,一味地恶意打压别国医学是一种思想扭曲的行为,最终也会伤其自身!

《听历史讲中医》读后感(五):听历史讲中医,妙趣自在其中

最近几年,“中药”一词越来越火,“连花清瘟胶囊”、“藿香正气水”、“葛根汤颗粒”等等药品获得了不少患者的好评,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中药”,感叹中医的智慧。 我也很想去认识中医,去亲眼见见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就这样,我拿起了这本书《听历史讲中医》,文科生总是会钟情于“史”,这大概就是我坚定不移选这本书的最终原因吧,这本书也真真切切的做到了“听史讲医”,从史籍中医药文献的整理入手,展现了古代中医药学的全貌及中医学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在上专业课的几年中,我也在校图书馆借阅了不少史书,但看的内容偏杂,这次翻看《听历史讲中医》在第一章序言的部分章节里,就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它们有《三国志》、《晋书》、《宋书》等,它们都为二十六史之一,本书就是梳理了其中的医学传记。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中医也有其自己的制度。在本书的第二章,我们可以纵观古代医事春秋。早到夏商周,近到元明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可以发现医学的影子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大部分人从未去驻足关注这方面罢了,中医的魅力只有去接近才会感受到它的成长,任何制度都是不断完善整合的,前人的智慧与总结才造就了成功的体系。

奥林匹克圣火,是奥运会期间在主体育场会场燃烧的火焰,它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与正义。人们从祭坛点燃火炬奔赴相传。我们的中医教育亦是如此,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夏商周的巫医一体化教育像是埋下了一颗中医教育的种子,秦汉时的师徒传承就是种子成了树,促成了中国中医的十大经典在此间问世成书。后来大树结了果子,隋唐医学的官办教育空前发展,发展到清,由于受到了西学等其他因素的干扰,这颗大树短暂的经历了落叶飘零,但还是等到了花期。

制度和教育都了解了一番,最后怎么能不谈谈我们的妙手仁医们呢?大家比较熟知的肯定是这几位“建安三神医”,他们分别是华佗、张仲景、董奉。其实除了这几位耳熟能详的,还有许多名医,这个章节就选出来了二十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医学家进行介绍,并附带传记,相信大家都非常想读他们的故事,不妨一起看看吧。

本书最后的内容是中医方面的珍贵文献,有二十六史中记载的,有通志类史著和通考类史著中记载的,都是十分有价值的内容。

想要了解中医的朋友们读此书是十分受益的,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中医学的发展,更加热爱中医药学的这种文化,希望在将来有更多的青年能将这份文化传承下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