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母亲与儿子》读后感锦集

《母亲与儿子》读后感锦集

《母亲与儿子》是一本由[法] 阿兰·布拉克尼耶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页数:3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母亲与儿子》读后感(一):如何建立和谐的母子关系

母亲与女儿的关系与母亲与儿子的关系之间最为显著的区别是母子关系是以早期性感化作为支撑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和心理学的共同研究结果都证实了从婴儿出生开始,作为母亲对女孩和男孩的肢体动作本来就是有差异的,如果与女儿相比,母亲会更适应儿子的身体规律、睡眠规律,以及儿子的表达意愿的方式。而且男孩的性别会使男孩母亲身上产生古怪的混合感情,而对于小女孩来说,女孩与母亲感受到的肉体感觉是相同的,所以从一开始母亲与儿子之间就存在异性爱的端倪。 母亲与儿子之间没有永不分离的爱,但是母亲很可能无法带着爱意和柔情,忍受这种分离。当母亲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把儿子当成儿子,养育男孩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出现需要训斥的行为,应该被责备的态度或者让人完全无法接受的言语,但母亲是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有教养、有礼貌、有自信的孩子,如果没有进行正确的教育,孩子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撒谎、自负、焦躁易怒。男孩总是有很多精力去吸引家长的注意力,或者不服管教,不听从家长的建议和要求。而母亲也时常因为儿子这样的态度束手无策,感到精疲力竭。所以如果想让儿子听母亲的话,就要指向儿子的所作所为而不是儿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学会对儿子谈作为母亲的自己是什么样的感情,但不要过度,要将权威和吸引力结合起来。 男孩自身更喜欢用对抗而不是个人魅力来凸显自己的存在感,所以很多情况下,儿子常常和母亲唱反调,有时也会在父亲缺席只有母亲一个人的时候和她对抗,通过拒绝别人的提议给予自己所谓的独立感。事件本身是很矛盾的,因为儿子在母亲的身上引起了比他听从时更大的关注或者更强的焦虑,有时候侵略性不断升级,那孩子的性格也会越来越愤怒,屡禁不止的打斗、强烈的情感和恐惧是儿子放纵享乐的根源,此时不要强制他,通过谈话了解这个原因,通过适时的等待缓解不良情绪。 “在父子之间,最重要的语言是行动,最算数的是做了的事;在母子之间,最重要的语言是目光,最算数的是相互间的默契。”

《母亲与儿子》读后感(二):是温暖的关系,不要成为枷锁

血缘关系是最亲密的关系之一,却也是最容易伤害到彼此的关系。不管是长辈对晚辈,还是晚辈对长辈,伤害有时是表面的歇斯底里,有时是不动声色的冷暴力。而我选择翻开《母亲与儿子》这一本书,是因为我要面对这样一种关系,也是以另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理解我生活中的另一对关系亲密的母子--先生与他的母亲。 好像生活中有些事是需要学习的,如生活的技能,工作的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有些事默认大家都能做的,如建立一段亲密关系,组建一个家庭。但往往出现问题的时候,之前建议的人都会说,“是你想多了,想开点就好了”;“孩子还小呀,有些事他不懂”…… 我可以理解他在知识上是逐渐发展的,但不会执拗的认为他只能做我给他遮风避雨的小男孩--与其他亲密关系一样,母子关系也面临着由于年龄的增长而需要保持适当距离的问题。在我的整个青春期,我的房间也是家里放一些闲置物品乃至水果的房间,这也就意味着家长会时不时得推开门进来拿东西,放东西。我就会不停地关门--即使我没有做不能被家长看到的私密的事,我同样希望有“不被打扰的房间”。 因为自身有这样的经历,等自己成为父母之后就会设身处地的去从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自然,等他们到青春期时我与伴侣人到中年,生活与工作的压力自然不用言说,但如果涉及到孩子,还是希望有尽量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也不是梦想的延伸,他们是独立的个体。 但独立的个体,也有内心的需求。对于母亲这个角色,在潜意识中就是“小夜灯”一样的存在:永远的保护和参照作用。 曾经做过这样一道阅读题:一个成年男人对他的朋友说,“我从小没有妈妈,所以有什么事都是‘爸呀,爸呀’地喊我爸。”但有一次他发高烧,这位朋友听他迷迷糊糊地小声喊,“妈妈,妈妈……”很可惜做这道题时我应该是小学六年级,应该没看懂参考答案,不然也不会把这道题记到现在。 温暖的庇护是母亲角色的一部分。事实上觉得做父母很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身份的复合性与随年龄增长行为的成长性--孩子是在发展变化的,家长也应该是。这种伴随着依恋,分离,有时需要形影不离,有时又需要互相尊重个人空间与独立性的关系,是内核不变的爱意。

《母亲与儿子》读后感(三):解放母亲

打开这本书之前,我没有想到,母亲是需要被“解放”的。

第一章的标题是“人们从来不会过于疼爱儿子。”,也吹响了解放母亲的号角。

在西方文化中,俄狄浦斯情结专门用来作为“母亲”与“儿子”关系的代称,儿子天生具有“弑父娶母”的倾向,或者宿命,然后在人生海海中浮浮沉沉,摆不脱命运的禁锢。在中国文化中,“慈母多败儿”也成为一种“母子关系”的“典型范式”。

好像儿子都会对身为异性的母亲有过多的偏爱,好像不成器的儿子都会归因于宠溺的母亲而不是疏于管理的父亲。

这些说法显而易见地站不住脚,但是随着影视作品、小说角色、警句谚语等,渐渐深入人心,影响母亲的观念。

“妈妈,我长大了还跟你住在一起吗?”

“不是的,你长大了会有自己的老婆,然后和你的老婆住在一起。”

“那你可以当我的老婆吗?”

在这个对话里,老婆=长大了还能住在一起的人,并没有世俗意义上任何奇怪的含义。但是受上面那些偏颇的观点影响,好像孩子脱口而出的一句戏言变成了一个亟待重视的“大问题”。

有时候我都在怀疑,是不是母亲对孩子付出的心力比较多,才使得孩子出现任何的问题都能“怪罪”到母亲身上?从过敏湿疹红屁屁,到内向固执不听话,全都能归因于“就是妈当初怎样怎样,才导致了什么什么”。

孩子是第一次当孩子,妈妈也是第一次当妈妈。就算真的妈妈的某些行为影响到孩子什么了,妈妈也不是神,她可能只是一个“白天上班996,晚上蓬头垢面唱小星星”的母亲,需要支持,需要理解,需要治愈。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的封面,画的传神又温暖。穿着蓝点睡衣的儿子怀抱着小熊,安安稳稳地躺在妈妈的怀里,母亲和儿子都闭上眼睛,嘴角带着微笑,安静地享受着温馨的时光。

母亲的爱,并不是完美无缺,其最珍贵的是在儿子心里留下了这样一个触手可及的温暖回忆。在他长大成人后,面对挣钱养家的重担,面对男儿有泪不轻弹的“人设”,面对风光无限的成功时刻,面对人情冷暖的低谷时刻,始终记得在一个软软地带着淡淡清香的怀抱里可以蜷缩身体,闭目安睡。

《母亲与儿子》读后感(四):母亲与儿子

有个朋友说,两个人是否能够保持长久的联系,其实就两方面影响因素,一方面是是否有血缘关系,另外一方面就是是否能够聊得来。而母子之间有绝对亲密的血缘关系,不过母亲与儿子之间有怎样的相处模式就因人而异了。 最近我读了《母亲与儿子》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阿兰·布拉克尼耶是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而这本书的内容也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展开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母亲都给予了孩子足够多的照顾,他们在尽心尽力地为了自己孩子的成长付出,这本身就是很伟大的。不过随着自己的儿子不断成长,他们也开始不断的向外探索,渐渐成为一个能够自主选择,自己做决定的人。 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母亲的内心一定会有一种成就感,但他们也有可能会感到迷茫,会不知道怎样去处理这种新的变化。母亲似乎一直是在处于一种默默奉献的状态。 有些母亲看起来像是被失去儿子之爱的恐惧萦绕,为了让儿子满意,她们随时准备付出一切。通常她们会无意识地营造一种完美母亲的形象,要么是因为她们觉得自己的母亲就是这样的;要么反之,是为了不让儿子重复她们遭受过的极大的缺憾。 除非是在孩子太小的时候,作为母亲,其实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处理好大多数的事情。过分地溺爱自己的孩子在很多时候反而会限制他的成长,其实在很多时候,母亲只需要做一个引导者,不要让孩子走一些错误的道路就好了。

从心理学上来讲,在青春期的时候,孩子一方面是很需要父母的,他们不可能完全的脱离父母而生活。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们有需要去和自己的父母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这个距离控制不好的话,就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

而作为家长也可能对这种距离感到陌生,或者不太能接受。有些家长非常希望能够控制自己孩子,但这只会让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

作为家长,首先要意识到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会叛逆,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尽量不要与其直接生冲突,可能会在更大程度上保护孩子,只是需要留意,还是不要去做一些不太好的事情。 母亲与儿子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的亲密,但我们也需要留意那些亲密中的陷阱,让彼此都能够自由幸福地成长。

《母亲与儿子》读后感(五):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母亲与儿子的关系

一看这个书的名字我就知道肯定会讲的俄狄浦斯情节,俄狄浦斯情节其实就是我们日常会说的恋母情结,再说的具体一点“妈宝男”就属于这一类。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母亲与儿子的关系, 怎么样母亲才能与儿子友好的相处,怎么样母亲才能够养好儿子,还回答了许多母亲在与儿子相处时会有的一些焦虑问题。

作者不亏是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家,所介绍的内容都有条有理,没有什么阅读门槛,虽然有些观点会观点会看着迷糊,但是整体上来说还是比较通俗易懂的。看完下来就知道这本书的受众属于那些想进一步了解母亲与儿子之间关系的人,不管是母亲也好儿子也好看看都没啥问题。

虽然是讲母亲与儿子,但是这本书只是说侧重讲母亲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忽略掉父亲的作用。作为一个完整的儿童,父亲和母亲的存在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有其各自的意义所在,每个人其实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一旦到了实际生活中大部分父母的某一方都会或多或少缺席孩子的成长。

书中讲述的一个观点还挺值得讨论的,一般我们都知道女孩子相比男孩子都要安静的多,而男孩子则会更加的活泼,一些行为也更加的具有侵略性。然而男孩的侵略性其实是与产前激素有关的,尤其是雄性激素。女人在与语言表达能力相关的两个脑区的脑灰质是比男人的更多,所以当面对不幸画面时候没,女人的脑循环比男人的很活跃。如果男孩很少流泪不是因为是冷血动物,还有可能是因为雄性荷尔蒙钝化了对情况的表达。一句话概括就是,这是男孩神经元的错。

书中还提出了若想成为一个男婴的“好妈妈”,以下五个品质是母亲必须拥有的 1、对宝宝的信号有足够的敏感度 2、接受宝宝的行为 3、配合宝宝的节奏 4、开放的情感 5、有关心自己以及孩子思维状态的能力,也就是被心理学家定义为“投射作用”的能力。

整体来说讲的都很清楚,可以作为实际生活中遇到一些情况应对的指导,当儿子有各种各样不好的问题时母亲又应该怎么办书中都有讲到。虽然提的这些关系和建议看着容易,实际上真正做起来又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实行起来还是比较麻烦的,想要做好一个母亲真的很不容易,父亲也同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