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精选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精选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是一本由〔美〕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一):读书笔记 01 | 第一章 表演

本章阐述了表演的场景和一系列的技术。至于其中的各种概念的定义,在此,我就不一一赘述。我主要想论述一下,在本章中体现出的自我呈现技术的三个重要性质。

第一个性质是,自我呈现的技术具有社会性。这意味着人们自我呈现的方式存在社会差异。在不同的社会之间、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自我呈现的技术都存在不同。

第二个性质是,自我呈现的技术具有传统性。技术需通过训练 / 模仿和教育来获得,在不同代际之间不 断调整,也不断传递。

第三个性质是,自我呈现的技术具有有效性。人们根据不同目标有效地进行自我呈现。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二):视角和论据既是亮点也是局限

本书是戈夫曼的代表作之一,是其对社会互动理论中“拟剧论”视角的系统阐述。该理论的亮点在于采用了戏剧表演这一不同于以往的理论视角(如文化、人格、系统、结构等)来解释人际互动的特点。

他认为英美的人际互动有着深刻的表演特征,并用了剧班、前台、后台、道具、表演崩溃等描述戏剧特点的名词来解释人们在不同场景中的行为和心理。简单来说,就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一场戏演得好不好,不仅要看演员给不给力,也要看观众捧不捧场,气氛到不到位,前台后台导演调度水平如何,安排的托会不会被拆穿,等等。

这一理论对人们的印象管理,即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印象有深刻的启发。同时,这个理论也对生活中一些有意思的人际互动现象,比如女人单独在一起和男人在一起时的“放松感”提供了独特的解释——因为他们分别处在各自性别的“后台”,可以平等地呈现自己。

拟剧论的论据中引用了大量文艺作品,虽然不是实地观察,但也可以作为一种理论构建前期的论证材料,方便阐述自己的设想。当然,他本人也意识到了论据不够客观这个问题。总之,拟剧论视角挺有意思,也可以启发许多更有意思的后续研究。比如,要是我接着他的理论来搞,可能就会做一些类似于“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这样的实证研究。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我不太适应这种翻译风格,以及作者的写作方式有点婉约(像某些段落就缺乏主旨句,并且解释某个现象的机理时候不够详尽),导致我读起来有点吃力。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三):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从日常生活中的表演、舞台和公共场合等方面出发,探讨了个人如何通过言行、外貌和行动来呈现自我的问题。下面将对这本书进行综合评述。 首先,该书的一大特点是其独特的研究视角。作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探讨了个人在不同的社交环境中呈现自我的方式和逻辑。他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证分析,揭示了自我呈现背后的深层次社会和心理机制,使得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中的知识。 作者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行为都视为一种表演,在不同场合和环境中,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表演方式和技巧以呈现自我。同时,他也提出了“舞台”的概念,指代各种社交场合和公共场所,个人可以利用这些场所来展现自我的形象和能力。 个人往往需要通过不断地表演和呈现自我来获得社会认同和认可感,这种认同反过来又会影响个人的行为和呈现方式。作者在对这种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的同时,还探讨了一系列相关议题,如群体认同、权力和媒介影响等,从而描绘出一个多元且复杂的社会形态。 该书涵盖了丰富的主题和话题。除了上述内容外,该书还讨论了各种不同的社交场合和公共场所,如工作场所、家庭、朋友圈、虚拟社交网络等。此外,作者还从文化、性别、身份认同等多个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自我呈现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耐人寻味。 该书的写作风格也值得一提。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复杂的理论和概念,很少使用专业术语,使得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吸收其中的知识。同时,他也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实证分析,增强了书籍的可读性和说服力。《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社会学著作。它以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写作风格,深入分析了个人在不同社交场合中的自我呈现方式和心理机制,并涵盖了丰富的主题和话题。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四):生活是个大舞台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这句话看起来像是俏皮话,其实却很有道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或为自己谋取特定利益,都会有意无意地进行“表演”,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用“表演”这个词太直白了,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叫“自我呈现”。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代表人物、拟剧论倡导者欧文•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就是从戏剧表演这一视角探讨了个体再社会环境中的行为,特别是人们如何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入选了国际社会学学会(ISA)组织评选的“20世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十本社会学著作”,在社会学领域享有盛誉。这样的著作必定会令社会学研究者百读不厌,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则未免有望而止步的惶恐。 尽管普通人读起来很有难度,不过也不必有太大畏难心理。社会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即便理解不了其中的一些社会学术语,里面列举的众多例子大家总还是容易引起共鸣的。比如美国一些女大学生会故意在与其有约会可能的男孩子面前降低自己的智力水平、弱化自己的技能和判断力;有的试图显得很专注听讲的学生竖起耳朵,两眼紧盯着老师,投入全部精力用来扮演一个专心听讲者的角色,结果却什么也听不见。这类生活中的例子大家都非常熟悉。作者异常丰富的社会经历,也使得这本书中的很多内容变得浅显又有趣。 人类社会的互动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的交换。为此,个体的表达看起来会呈现出两种根本不同的符号活动:他给予的表达和他流露出来的表达。也就是说,他直接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内心真实的想法未必一致,我们要通过种种迹象去挖掘其隐藏的信息。用威廉•托马斯的说法就是:我们靠推论而生活。 作者从戏剧表演的角度,把社会比作舞台,把个体比作演员,借助前台、后台、剧班、角色扮演等一系列戏剧表演的概念来分析各种舞台表演行为,详细阐释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交往中时如何借助表演向别人展示自己,以引导和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同时,作者也毫不讳言用戏剧表演模式分析生活中的“表演”的不足之处。舞台呈现的是虚假的事情,而生活中的表演更真实,甚至未经彩排;舞台上只有演员没有观众,而生活的舞台上,互动的双方既是演员又互为彼此的观众。 世界是个大舞台,男男女女皆为演员,你方唱罢我登场。不知道读了这本书之后,大家能否演出更为精彩的人生大戏呢?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五):别追星了,你我都是演员!

有句话叫:“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有的情侣喜欢对对方说:“我喜欢跟你在一起,因为在你面前我可以做自己”,

我们经常说:“我每天都在努力扮演好自己在家庭和单位里的角色”。

……

生活中的我们真的离不开演戏吗?作者提到“人”这个词语源于古希腊戏剧中的“面具”一词。那么这就意味着人之所以从动物进化为人,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拿起面具,学会表演。这种表演并不是人们通常意义上认为的“伪装”,而更像是一种克制。而且个体和他者之间会默认形成一种维护社会准则、避免发生冲突的模式,从而让双方的表演得以持续。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这本书告诉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只要面对着他者,就都会自然而然地进入表演。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存在主义代表人物萨特的说法:他者即地狱。他者的凝视让我们不自觉地隐藏人性化自我,展现社会化自我。

在本书中作者提到了表演具有其积极意义,大多数时候我们向他者表达出来的都是我们的理想化状态,是向上流动的一种状态。比如生活中常见的有些女生虽然屋子很邋遢,但是出门的时候必定是光鲜亮丽。如此,她的妆容和行头就成为她的舞台装置,她凭借着它们走上表演的前台,或者是工作单位,或者是姐妹约会。那么她的屋子就是她的后台,在这里她可以素颜、不修边幅,尽情展现人性化的自我。

有积极性的表演,就必然有消极性的表演。比如作者提到一些女人为了在男人面前扮演小鸟依人而故意装出懵懂、呆傻的样子;又比如为了领取贫困补助的人故意在公众面前穿得破烂等。

本书作者一再强调参与表演的剧班之间心照不宣形成的一种和平的一致的状态,小到同事之间,大到国家外交官之间。我想这种状态可以通俗地称其为“体面”,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不要撕破脸。一旦表演者与观众之间撕破脸,或者表演者玩世不恭、自说自话,或者观众打破平衡、横加指责,那么就会发生暴力,至少是不和谐。

那么阅读完本书后我们难免有这样的问题:难道就没有不用演戏的相处吗?!父母与孩子之间呢?亲密的情侣之间呢?要好的姐妹之间呢?细想之下,好像真的主要面前有他者,我们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意地去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是心理及社会双重作用下的结果,用人格心理学理论来分析,也是本我借由自我向超我看齐的结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