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哑舍 陆读后感1000字

哑舍 陆读后感1000字

《哑舍 陆》是一本由玄色著作,长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哑舍 陆》读后感(一):一些碎碎念

啊,毕竟追了这么多年了,但师傅赵哥这条看起来完全没收尾,扶苏胡亥的对决过于随意了,感觉世界观还是太庞大了一些,笔力驾驭不住复杂的人物关系,但其中关于古董的小故事我还是很喜欢,比如黑唐鈞和玉禁步,在单元剧弱主线方面,哑舍的古董设定很不错,长篇剧情还是不太行,但已经比想象中好很多了 高中时从四开始读起,去补了一二三和,是真情实感的为甘罗和扶苏感到意难平,那种遗憾与感伤持续了很长时间,出了零后第一时间看了,但又觉得这种分别后,再见时那么提防和尴尬逻辑根本不通,而且零的文戏也太过于简单,把当时事件全写出来后反而丢失了朦胧和脑补的美感,不过外族要杀甘罗又舍不得他的才华,所以让上天做决定,那里倒是很震撼 总的来说,作者的文笔跟不上读者阅历和年龄增长了,对于长时间连载的小说好像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但这些人物和设定,确实很温暖很有趣,是我的青春回忆了

《哑舍 陆》读后感(二):给回忆做个结

这两天抽空把书读完了,比我预想的结局来得早了些,潦草了些。

书的前半部分,过于平铺直叙,让我一度以为换了写手,或是给记忆中的文笔打分太高。后半部分节奏稍快一点时,读起来的感觉也好了些。结局很温馨,主角团继续过着自己的生活,但是赵高潜伏这么多年,只是为了获得师傅的功力,老板这么多年的寻找和执着,只是因为孤单?总觉得很奇怪,有点不合逻辑。。。

但是也还是感谢这一套书,第一次读的时候还是在小说绘上,觉得太惊奇了,还能从文物的角度来写故事,再到后面引入主线,老板是秦朝人物,以及秦朝故事的描绘,让我整个人着了迷,也生出了许多遗憾,也是从那时开始不知不觉中看了许多关于秦朝的书籍,例如《大秦帝国》。还记得《零》里面的说道扶苏和甘罗去世的时候,一直流眼泪,觉得好遗憾啊,为什么优秀的贤能的人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就差一点点秦朝的历史就会被改写,中国的历史也会被改写。

最后,还是很感谢,玄色给这个故事做了个结,比隔壁《龙族》好多了

《哑舍 陆》读后感(三):时间犹如一把锋利的刀,无情地割裂了我们的记忆;记忆犹如一把上锁的藏宝箱,遇到合适的钥匙便能获取曾经的美好

2022年6月11日,我在家中读完了玄色所著的《哑舍·陆》

时间犹如一把锋利的刀,无情地割裂了我们的记忆;记忆犹如一把上锁的藏宝箱,遇到合适的钥匙便能获取曾经的美好。

距离我上一次读哑舍已经过去了四年了,这四年内我上完了大学,从高中生变成了大学毕业生。四年之内我没有想过《哑舍》,直到今年四月份,偶然看到作者玄色的微博,这才唤醒曾经的记忆。说来惭愧,不仅故事中的古董不认识几个,甚至连书中主要角色的名字都忘得一干二净。

作为一名“初读者”的我,贪婪地读着作者细心打磨的最终章。但我丝毫没有读最终章的感觉,因为我没有对于之前的记忆,看了前几章,慢慢看慢慢想,可还是觉得陌生,觉得我和这本书产生了很大的距离。直到读到了书中的一个古董,我的脑海里突然闪现出无数画面。我记起来,曾经我买过一本画集,这本画集讲述了《哑舍》前五部的古董以及人物介绍、彼此的关系,还有一个很好玩的棋。一下子回忆起高中看哑舍时候的乐趣,我是真的笑的合不拢嘴。寓情于物,不亦乐乎。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又听了很多故事,有的是新故事,有的是老故事新思路,特别是桃花源记。作者还是那个作者,但写作风格发生了很大转变,这其实很正常,我们都变了,作者当然也变了。

这里表扬一下我们的出版行业的“内卷”,今年以来我一共买了六本书,都是近一年出版的,最近出版是今年六月份,我发现不同的出版业的纸张都有了很大进步,以前买的书油墨倒是很新,但是纸张都很粗糙,但现在无论从纸张还是油墨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当然质量提升了,成本也相应地提升了。

有机会还想再重读一遍《哑舍》,这一次带着学习的心态,记下每件古董的名字,如果还在某某博物馆,一定要去看看,世界那么大,我也想去看看。

最后,古董不会说话,但他们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故事。

《哑舍 陆》读后感(四):《哑舍.陆》,温馨但烂尾

距离看上一本《哑舍》已经过去五年了,一开始是期待,到后来就慢慢失去热情了,到现在前五本的具体内容差不多都已经忘光了,结果终章就来了。 对于《哑舍》这个IP的终章,似乎已经没有太大的热情了,但依旧看完了,算是对少有的追了十多年的书一个交代吧。 很多角色前期铺垫了很多,到这本里面完全就没有展开就没了,导致人物根本立不起来。 比如赵高,这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反派,最终目的就只是为了吸取师父的灵力?恐怕难以令人信服。 不光反派,书中很多正面角色以及亦正亦邪的角色也有同样的问题。 个人觉得算是烂尾了吧,但不是作者所说的Happy Ending的原因。 不是不接受HE,而是感觉收的有点太着急了。 前几本书通过一个又一个文物的铺垫,引出了故事的主线,特别是到了第五本书,局势已经非常紧张了,结果到了第六本,感觉这次危机并没有之前铺垫的那么紧急,有一点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 作为《哑舍》的终章,《哑舍.陆》有点潦草了,感觉作者只是为了结局而结局,可能不是为了读者、粉丝而写,而是为了完整的影视版权而写的吧。

哑舍 陆

6.8

玄色 / 2022 / 长江出版社

《哑舍 陆》读后感(五):《哑舍 陆》:江湖了

或是因为当年的作者在文字中摆脱了青春稚气,或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消磨了江湖羽声,《哑舍》系列的完结,悲壮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见证着一个江湖的颓圮

初中时代有三座江湖。《龙族》《镜》《哑舍》。

十一年前,《龙族Ⅰ火之晨曦》出版,作者江南收获了一众“梦想仗剑走天涯”的青春拥趸。于是霍格沃茨换成了卡塞尔,我们拼命地想挤进尼伯龙根。后来,江南在书中引用鲍勃·迪伦的歌词——一个男人要走多少条路才能将其称作男人。但这个男人走上了“但为君故”的烂路,屠龙者终究变成了恶龙。

《镜》是在深圳的一个社区图书馆看完的。图书馆离住的寓所不远,里面藏书不多,但似乎管理员对沧月情有独钟。沧月所著,架上有陈。除了《镜》,还有《听雪楼》,还有她和江南的合笔。那会儿常常占不到座位,抱着书就盘地而看,结合窗外的蝉鸣、MP3里的旋律、制冷机器的呼呼声,心里的另一座江湖随声涌动。现在沧月任职浙江省作协副主席,不知多少年前就已经封笔。

《哑舍 壹》起码看过三遍。那时候作业不知何物,语文课没听过,但要问小说里名为“哑舍”的古董店,我能像说同福客栈一样说出店里的江湖。第一部的古董风物和故事类型最为丰富,古镜的隔空恋、人鱼烛的佛偈、越王剑的怖畏、水苍玉的换身体、白蛇伞的经典,时隔今日依然能如数家珍,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故事可以循着一条脉络顺下去。所谓从书如流,我坚持着读了下去。

读到《哑舍 陆》,这座江湖显示出半不存焉的状态。第六部我用了一天时间看完,合上书已是深夜,书中细节隐没在台灯照不到的阴影里,脑海里印象深刻的,反而是一笔带过的以前的古董,黄金鬼面具、百鸟朝凤描金漆盒、镏金翔龙博山香炉,以及第一部封面上穿着赤龙服的妖冶老板。它的字里行间已不复古董与人物发生奇妙反应的魅力。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引经据典生硬,将书演绎成百无聊赖的历史课;二是人物塑造单薄,医生的独立人格被消磨在拥有强大力量的古董和配角之间;三是布局谋篇散漫,六部百万字下来系列的结局并没有以宏大的叙事收场。

除了以上三座江湖,还有许多刀光剑影,比如裟椤的《浮生》、橘里散花的《芥子》。应当承认,色姐的文笔不及沧月、裟椤等功底扎实的作家,但她开创了一种古物和历史相结合的幻想现实主义叙事手法,陪伴了十一年的书粉从而生出对古物和历史的无限兴趣。

所以每到一个新的城市,我会选择去其博物馆。博物馆守藏的古物,“每一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承载了许多年,无人倾听。”一旦有人去倾听,城市的记忆,时代的记忆,文化的记忆,它们会像淙汩一样划过心弦,给人以极大的澄澈和启益。马伯庸在《古董局中局》里写的——人鉴古物,古物亦可鉴人——说的就是人与古物在冥冥之间的这种联系。

或是因为当年的作者在文字中摆脱了青春稚气,或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消磨了江湖羽声,《哑舍》系列的完结,悲壮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见证着一个江湖的颓圮。但历经了十一年的仗剑天涯,我们又建立起许多个江湖,它们像书中结局里的老板,变得不再孤独,变得更加成熟,自然,它们里面也有刀光剑影,不断地演绎着胸中精彩的丘壑山河。

谨以此文纪念,顺致谢枕(对作者玄色)。

壬寅仲夏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