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父亲这种病”读后感锦集

“父亲这种病”读后感锦集

《“父亲这种病”》是一本由[日]冈田尊司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父亲这种病”》读后感(一):无父亲社会会带来怎样的伤?

日本是个值得关注的国家,作者夸张地说,日本已经进入了“无父亲社会”,这导致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这本书比较客观的讲述了父亲与母亲不同的特质,及因此父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能起到的作用。

孩子是不能没有母爱而健康成长的,但父亲似乎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但缺失父爱、或父爱不当仍然能让孩子“得病”。比如:男孩子缺乏榜样、女孩子没有安全感、不会自然地与异性相处等等。

挺值得一看的,对于我们了解自己、理解周围人都有帮助。

《“父亲这种病”》读后感(二):父亲应该做好陪伴 书中案例比较有趣

最近在看读库出品的《父亲这种病》,这是一个系列,共两本,还有一本叫《母亲这种病》。

过完年,我有意去另一个城市打拼,看了这本书犹犹豫豫,最终放弃了这个念头,书里举的案例比较极端,甚至是惨不忍睹,列举了孩子在成长中,由于父亲缺席给孩子本身和家庭酿成的诸多悲剧。

总之,这本书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父亲对孩子的陪伴很重要,没事得多带带娃,所以,我还是看着石榴长大吧,多点陪伴。

看这本书,有时候都被搞晕了,在孩子面前,爹应该怎么当?当爹难,当好爹更难,不过总结下来我也发现,孩子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其实和父亲本身关系不大,社会地位显赫的父亲可能教育不出好孩子,劣迹斑斑的父亲却培养出伟人。

孩子也有自己的活法,有自己的路,父亲应该在孩子面前做自己,顺其自然,不用刻意,陪伴就好。

这本书是日本人写的,里面提到了不少心理学的名词,如父子间的俄狄浦斯情结等,当涉及到这些词汇时,难免觉得枯燥,不过作者很巧妙地,引入了真实案例,如海明威和父亲,甘地和父亲,还有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和父亲等大量真人真事,从他们的父子关系和最终的人生走向,说明父亲在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还是挺有意思的。

《“父亲这种病”》读后感(三):父亲是孩子的引导者,理想父亲的形象比现实父亲更重要

父亲是孩子生活中最早的闯入者,当孩子和妈妈还处于共生一体的阶段时,他不明白这个闯入者是干什么的。

这时候,父亲介入能和孩子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也能更早地让孩子和母亲分离时,体验遇到人生第一个挫折:母亲不单单属于你,母亲是父亲的。孩子跨越这个挫折后,再重新振作起来,会有利于他的人格成长。

这种成长体现在人格独立性,切断与母亲的共生状态,向外界去找寻自己的伙伴。另外就是学习如何处理多人的人际关系。也可以认为这是一个社会化的最初活动。

父亲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在适当的时候对孩子喊停,抑制孩子的行为,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力。换句话说,这是一种规则的形成,所以平衡制止和包容的态度是父亲所要学会的。

作者提到四个类型的父亲与之相关的依恋关系,具体与个体的催产素、血管加压素有关。

催产素和血管加压素都很高的,父亲是稳定外向型,他是理想型的父亲,具有深厚的爱情感,关系也稳定,行动力强。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但有时候过于完美也会成为孩子幸福的枷锁。

催产素不足,血管加压素丰富这一类的父亲有攻击性,行动力魅力十足,但缺少爱,依恋关系也不够稳定,对其他人会比较粗暴。

他们优先考虑的是自己的个人与兴趣,满足自己的欲望,认为实现自己的欲望,让自己强大才是对能力的肯定,弱小是他们所恐惧的东西,所以他们只承认优秀的孩子。一旦优秀的孩子展现出弱点,他们就会抛弃他。这一类的父亲极其容易成为反社会人格的父亲。

催产素丰富但血管加压素很少的父亲,会拥有较强的母性。他们对孩子有深厚的感情,善于照顾孩子。父子关系也非常地单调,缺乏冒险精神,他们属于稳定内向型。一般来说,这样的父亲在社会成功的标准上来说事业会相对差一点。但是由于他的宽容奉献精神,扮演了母亲的角色,所以他能容忍孩子的任性,但不能给予及时的挫折阻碍使孩子的人格成熟。

回避型的父亲是催产素和血管加压素都缺少。这一类的父亲是欠缺行动力和冒险精神情感也匮乏。通常比较懦弱,缺乏魄力,他们的依恋情感也薄弱,不愿意积极社交和挑战。应该说他们本来就不喜欢亲密关系。

可以这么认为,一个父亲会是怎样的表现,除去体内激素的作用,与他自身的依恋关系也有联系。如果回避型依恋关系的父亲,催产素丰富,但血管加压素少,那么原先对亲密关系的回避会减轻一些,对孩子表现出亲近。

这是一个两两叠加的效果,只是激素再怎么起作用,固定的依恋关系还是起大部分作用。

作者提到了父亲的缺席问题:一个是事实上的缺席,一种是功能性的缺席。

事实上的缺席是指这个人完全不存在于家庭中,没有存在于孩子的面前,可能是疾病死亡或者是父母关系的破裂。

这又分成两种情况,如果母亲和父亲的关系较好,那么父亲的这一种缺席影响相对较小,因为母亲时常会向他讲述父亲的形象。孩子会逐渐将这一个父亲形象,并融入自己的人格。问题是没真实父亲的存在,给予一定挫折,他会形成一种过强的全能感。

如果母亲不爱父亲,那么母亲不断说父亲坏话,这个影响就会很大,在孩子内心会形成一个负面的现象。

功能性的缺陷意味着父亲存在于这个家庭中,但他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

作者认为父亲的形象比起现实中的父亲更重要,这就意味着在孩子养育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在内心形成对父亲的印象,而这个印象必须是一个理想父亲的印象。

理想的父亲并不代表完美,作者用合理的父亲形象来形容。一个合理的父亲形象是非常重要的,过于懦弱逊色的父亲不能成为理想对象,反而让孩子难以获得强大的力量,成为有力的人,而一个父亲过于伟大,让孩子认同却无法超越,最终孩子会被束缚住。

作者感叹在过去家长制下,父亲还能作为孩子的引导者。在现代社会中,以家庭为单位时,父亲逐渐被母子排斥在外。

对于这样的论断,姑且需要持疑。毕竟在作者全书的诸多例子中,尤其是名人的事例中,成长的年代都并非是现代,那么为什么他得出家长制有利于父子关系的结论?

或者反过来说,作者认为没有现代化之前的家庭模式就是有利于人格成长的?似乎也没有证据表明,否则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怎么就突然火了?

其余部分很好地阐明了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