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文心读后感100字

文心读后感100字

《文心》是一本由夏丏尊 / 叶圣陶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心》读后感(一):怎样写好一篇文章?

一、写文章的前提。 至少有以下几个: 1出于实际需要。对自己的记录或抒发,还是对人表达情、意或知识? 2有生活中有观察或者思考的材料。 3具备基本的文意驾驭能力。词语的确切含义,句子的表达方式,文意的联系,篇章的组织方法(选取材料,取舍,排序),文章的推敲修改标准。 二、写文章的流程 1主旨是什么?给什么人看? 2有哪些材料?怎么组合,增删改?如何排序? 3如何修改完善? 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写文章专业? 一篇文章好,就在“逻辑、语言、思想”三个方面。 “文章的好坏,可从三个方面来观察,一是文法上有无毛病,二是用词适当与否,三是思想的新鲜、正确、丰富与否”。 但是如何达到这三个方面的要求,确并不容易。 从语言上,用词用语恰当精准,句意完整不缺不余,前后联系呼应,都需要投入功夫。 从逻辑上,表情鲜明,表意明确,文章主旨突出,每一段意思分明,不乱套不掺杂,前后联系紧密,发展顺当,也是功夫。 再说思想上的丰富,思维清晰,多个角度,高深精密,又是功夫。 此外还有修辞、风格等等,又是再上台阶了。

《文心》读后感(二):怎样写好一篇文章?

一、写文章的前提。 至少有以下几个: 1出于实际需要。对自己的记录或抒发,还是对人表达情、意或知识? 2有生活中有观察或者思考的材料。 3具备基本的文意驾驭能力。词语的确切含义,句子的表达方式,文意的联系,篇章的组织方法(选取材料,取舍,排序),文章的推敲修改标准。 二、写文章的流程 1主旨是什么?给什么人看? 2有哪些材料?怎么组合,增删改?如何排序? 3如何修改完善? 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写文章专业? 一篇文章好,就在“逻辑、语言、思想”三个方面。 “文章的好坏,可从三个方面来观察,一是文法上有无毛病,二是用词适当与否,三是思想的新鲜、正确、丰富与否”。 但是如何达到这三个方面的要求,确并不容易。 从语言上,用词用语恰当精准,句意完整不缺不余,前后联系呼应,都需要投入功夫。 从逻辑上,表情鲜明,表意明确,文章主旨突出,每一段意思分明,不乱套不掺杂,前后联系紧密,发展顺当,也是功夫。 再说思想上的丰富,思维清晰,多个角度,高深精密,又是功夫。 此外还有修辞、风格等等,又是再上台阶了。

《文心》读后感(三):怎么写读书笔记?《文心(二十五读书笔记)》体会

一概念 1先说笔记有三类,普通都是作者有所见到,随时写录。包括记述见闻、感想或读书心得三类。 2古代笔记,有的内容复杂,其中什么都有;有的专门记述读书心得,就是纯粹的读书笔记。 3古人怎么写? 提出论断+例证。比如《困学纪闻》。 古人写什么? 一个字含义古今变化,为什么这么用。比如古以一句为一言,太叔九言;今以一字为一言,五言六言。 总结其中事理是什么,比如避讳三法。 有哪些类别? 关于经史子集一类的或者一经一史的,还有关于诗词的。 4今人怎么写? 大概都收在文集里。 二我们怎么写? 1前提:读书不是浮光掠影,必能随时有所见到。 一个字一句话,文意联系,为什么,仔细体会。 2为什么写?使读书不苟且的一种方法。 3写什么? 总结一个字的所有用法。 总结不同风格怎么形成的。 开端结尾有多少种写法。 为什么这句话好或者不好。 有什么疑问?跟生活中有什么印证? 4怎么写? 不是抄袭,出于自己的见解。 目的是记录自己的心得或者研究结果,以备将来查考运用。 初级作为学习,后期是发现发明。 与议论文相同,有判断+例证。 与议论文不同,不需词藻修饰,简短朴实为宜。 三对自己启发 1抄写基本无意义,贵在思考,提出问题,广泛搜寻资料,对此求证,得出结论。 2读书要精细,生活也如此。 3贵在运用。

《文心》读后感(四):惋惜,如果我上初中时能读到这本书就好了

题材新颖,用叙事体的方式,把写作的方法和心得娓娓道来,用词质朴,言简意赅。并没有教科书的晦涩感。每个章节旨在表达一个观点,篇幅都很小,读起来没有疲劳感。虽然是近百年前作品(1931年初版),但如今拜读仍旧震耳发聩,耳目一新,虽然时隔多年,写作的心法依旧未发生变化,对于写作的方法技巧,至今仍旧受用。

或许小学只能读读故事书,高中需要更加精进的写作能力,所以这本书定位是初中阶段,对于初中生的写作有非常大的帮助,初中阶段或许也正是需要打好写作基础的阶段。说来遗憾,如果我当初接触到这本书,或许会走向一条不尽相同的人生路。同样的,对于老师来说,本书也特别推荐,学习的同时反查自己的教学方式,所谓教学相长,定有好处。

总共是三十二堂课,循序渐进,综合全面,核心是写作的精髓和要义,也列举了一些实例,方便读者理解。

对于文章优劣与否,核心考究的有三点,用词、用语是否适当,每一句话的意义是否完整不累赘,意义是否连贯而相互照应。有些文章触犯这些规则,词语考究不深,用词不当,导致词不达意;有些文章内容叙述不完整,或者过分累赘,应当删繁就简、取精去粗;有些是前后相悖,自相矛盾。这三点作为文章的基础,应该要多加积累和练习。

对于研究作品,“勿只把文字当文字读,勿只从文字上去学文字”。“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重要的是是触发的功夫。要触类旁通,要举一反三,不能只局限于当前的文章之中,要通过文字理解作者背后的意图。同时也建议多读书笔记,就某些观点做深入研究分析、归纳汇总,形成小文章,算是对自己学习的总结,也避免只知其形,不知其里。

对于读书,要心眼口耳并用,不是默读,要朗读,要抑扬顿挫,要平仄分明。只有断句精确,才说明真的是理解了文章作品。在读书方面有3个重点:高低、强弱、缓急。高低是声带张弛的力度,强弱是肺部空气呼出的大小,缓急是声音与时间的关系。阅读时有升调、有降调、有快有慢、有强有弱、有平调有颤音,控制好节奏和阅读方法,才能给听众带来愉悦。

除了读书写作方法,作者只明示当今时代的一些问题。比如对于文学史解读类图书,学生应该如何选择。对于文学,首要应该阅读经典,再阅读解说、注解一类的书,否则只会被解说断章取义。所以要先要接触文学作品,才能阅读文学史类解说。另外,也对“应用之作、习作、创作”的关系,以及当下学生的问题做了强调,应用之作就是为了某种目的应付之作,学习之作是为了学业而进行的写作,创作是融会贯通、立意新颖的优秀作品。当代学生却本末倒置,以为人人都能当创作家,反而忽略习作的重要性。比如学习绘画的学生,厌恶写生,只知一味胡乱涂鸦,学习写作的学生,厌恶命题作文,一味考究小说诗歌,这都是不可取的,学习应当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知识或技巧,不能只在书本中,应该在脑子里,应该在精巧的笔头间,应该泛化到文章作品中。这样知识才不仅仅是书本中的文字,而是融入到自己血液中的精华。重中之重,就是理论加实践,很遗憾,我已经过了这个年纪,对于尚在求学的莘莘学子来说,多学习,多实践,把没有生命的文字赋予生命,让它们和我们一样鲜活。

《文心》读后感(五):《文心》摘抄20230903

《文心》摘抄20230903

【】内为阅读随想。

1. 真配写的人都不肯写。

2. 徒法不能自行,没有训练,怎么好的方法也是白说。

3. ……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词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第三,作的方面,总想创作,又急于发表。不感到实际的需要,读和作都只是为人,都只是奉行功令;自然免不了敷衍,游戏。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然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

4. 总想创作,最容易浮夸,失望;没有忍耐而求近功,实在是苟且的心理。

5. 你们在中学里就学,全要靠自己用功了。因为教师流转不定,无论哪一科,教师是不能负责到底的。【把“在中学里就学”,换成“在社会里闯荡”。没有人能为你负责到底,全靠自己用功。】

6. 景物是外面的经验,对于景物的感想是内部的经验。

7. 什么字什么性质,没有一定,因所处的地位而不同。【什么人什么性质,没有一定,因所处的地位而不同。中国字蕴含中国人为人处事的学问。】

8. 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9. 练习的人应该知道作文不是遇见了题目,随便花言巧语写成几句,就算对付过去了的事情。更应该知道在实际应用上,一篇文字的题目往往是完篇之后才取定的;题目的大部分作用在便于称说,并没什么了不起的关系。

10. 他们先把想要说的话都说出来,然后互相批评,这几句是不用说的,那几句是可以归并到哪里的。批评过后,再商量哪一段应该在前,哪一段应该在后。

11. 时代有一定的特色,读古人的书须留心他的时代,古人原并不对你说谎,但你一不小心也许会成为时代错误者,上很大的当呢。

12. 他对我关切,特地来看我,是可以感激的。

13. 一个人的通与不通,往往不必去看他所作的文字,只须听他读文字的腔调,就可知道。

14. 要考究出思想、学术和时代、社会的关联;它因何发生,又因何衰落。

15. 人家看了不习惯就会引起不快的感觉。

16. 文章的好坏,可从三方面来观察,一是文法上有无毛病,二是用词是否恰当,三是思想的新鲜、正确、丰富与否。【个人认为本书这句多适用于宣传口的行文,适用记叙、议论、说明、散文、诗歌,换到小说和戏剧,很重要的一点是“有趣”,“有趣”为先。但这个“有趣”很难去把它定义,但可以在几个大框下把它大致勾勒,比如很少见——猎奇,比如很能触发人类的情绪——共情,等。】

17. 不懂外国语的,对于本国语也只能懂得一半。

18. 满脸风尘色是不言可知的,满怀感慨也属当然之事。国情和家况同样地不堪设想。虽然千里回家,坐定下来还是一声叹息开场。

19. 重大的问题乃在大多数人的知识怎样提高,大多数的生活怎样改进。

20. 小说的本质是作者看出的意义。……还有一点必得注意,须是把这种意义含在故事中间的才是小说。什么叫做“含”呢?一碗盐汤,看不出一颗盐来,呷一口尝尝,却是咸的,于是我们说盐味含在这碗汤里。小说的故事含着作者所看出的意义就像这一碗汤。如果在故事之外,另行把意义说明,那就不是“含”了。【于我来说,我现在会认为写作时不要考虑“意义”。】

21. 小说该是世间最真实的故事,然而不是某一件事情的实录。

22. 近旁没有可以请教的人,一切差不多都在暗中摸索,也是非常寂寞的事。

23. 你们看过许多小说了,开端或结末共有多少写法,也不妨当作笔记写记出来。

24. 起、承、铺、叙、过、结。

25. 美的一种条件是余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