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隐秘的幸福读后感1000字

隐秘的幸福读后感1000字

《隐秘的幸福》是一本由〔巴西〕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1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隐秘的幸福》读后感(一):灵魂的把握,即时的直觉

本书包含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的24篇短篇小说,读罢,仿佛让自己更为贴近了克拉丽丝的写作风格,对其“原始”的独特性之所在,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初读克拉丽丝的读者可能会质疑对其“元始”的特性,因为读起来确实有点像乔伊斯、伍尔夫的意识流写法,但我认为不是,克拉丽丝写的是一种即时的直觉,一种对处境极尽探索的文字描绘,因为读起来可能有些抽象,有些形而上,甚至有些哲学,所以才导致了某种与其他作家的相似性。 人的感觉是难以描绘的,特别是在文字及词汇本身就存在着匮乏特性的情况下。但克拉丽丝却善于捕捉这些细小的感觉,并将之以大量的文字,对那些灵魂炸裂的时刻进行细致的捕捉,这里的捕捉不是通过形容词或定语来进行的,而是用一种小说人物在即时的情境下做出的准确行动所带来的震撼感进行的捕捉,一种模糊的感觉被贴切地言明! 克拉丽丝小说中没有固定的主题,或者说任何事物都能成为她的主题,这也是其探索表达之极限的方式,但不难看出,克拉丽丝酷爱描绘那种即刻的现实,一种意识觉醒的时刻,一种内心感受的多样性。简直可称之为直觉魔女! 摘录书中《男孩素描》的一段:“他一边哭,一边识得了自己,变成了妈妈会认得的那个人。抽泣中他几近瘫软,他急迫地必须变成一样能看得见并听得到的物事,否则他会孤独,他必须变成可被理解之物,否则没有人会理解他,否则没有人会抵达他的寂静,如果他不说也不讲,没有人会认识他,我将去做所有必要的事,为了让我成为他们,并让他们成为我,我将跳出我真实的幸福,因为它只会带给我厌弃,我将人见人爱,为了被爱,我会骗人,为了得到,哭泣具有全然的魔力:妈妈。”

《隐秘的幸福》读后感(二):“接受我所不知之事的广袤”

阅读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是很奇妙的体验。她的写作很奇特,难以归类,这是不用说的了。她笔下的文字,既可以非常简洁,也可以非常复杂。那些简洁的故事,却又往往因为几句非常浓缩的金句,显得深刻起来。比如,在选集的同名篇《隐秘的幸福》中那句著名的句子:“为了这隐秘的东西,为了这幸福,我制造了并不存在的困难。对我而言,幸福总是隐秘的。”

这样一句话其实是克拉丽丝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与追求。幸福总是隐秘的,但不幸福却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濒临狂野的心》中的生活便是如此。幸福,是隐秘的,这隐秘也只有感受到幸福的人才知道。同时,幸福也总是需要以一种隐秘的心情去得到。

在《百年宽恕》中,“我”惯于去偷了富人花园中的玫瑰,那会使“我”感到幸福。“就像那番樱桃,她宁愿等别人摘下,也不愿贞洁地死于残枝。“隐秘的幸福属于从别处得到的,而这种可以给自己带来幸福的东西,却在别人的手中残酷地等待着死亡与腐朽。

这种幸福也存在于李斯佩克朵的写作中,在《写作与生活》中,她写道:“我是一个想要用语言来表达一个难以理解和触摸不到的世界的人。当我可以用一句话来描绘人类或动物生命中的点滴时,心里就会有小小的喜悦。”

克拉丽丝笔下那些复杂的时刻,则主要存在于一种心理的流动中。不过即使是复杂的心理流动,克拉丽丝写起来也显得很简洁,因为她用词的准确。准确方可简洁。如果失去了准确,那么文字虽少,却也显得模糊不清。克拉丽丝呈现出来的复杂便是在准确且简界定的词语中人物的内心正汹涌地流动,复杂是因为内心的丰沛。正因为如此,阅读克拉丽丝是困难的,因为,不是所有的人所有的感情所有的内心都可以被理解的。阅读克拉丽丝,也许就意味着“接受我所不知之事的广袤……全然地相信这广袤。”

就像简洁与复杂,克拉丽丝的笔下也常常统合着对立的事物。比如恶与善,比如痛苦与喜悦,这方面所抵达的“生命的刺痛”应该是克拉丽丝在写作上主要的目标,即她在《写作与生活》中所写的:“痛苦与深层次的喜悦融为一体”。这种感受在这本短篇集中比比皆是,那种深入到内心深渊中混沌之处的阅读体验是少数作家才能拥有的特权。

《隐秘的幸福》读后感(三):作为一只将死的猴子

读第四本克拉丽丝,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文字,像没有声音的地震。我根本不配书写,不懂表达,更遑论评价她。 但,还是骇然地尝试去复原自我阅读的历程。

《隐秘的幸福》是克拉丽丝的短篇小说集,尽管前有星辰和狂野这两部相当惊艳的中篇,我仍然可以确定地说克拉丽丝的短篇在我这里还要更胜一筹,甚至与此前我读到的所有短篇相比都并不逊色。

《进行性近视》的开篇:“一个人是不是聪明,他自己并不知道。他是聪明还是不聪明取决于其他人的不稳定性。”近视似乎是一种有意的对世界的模糊,人的生存只为了扮演这一个目的。近视和后面一篇《顺从的人》带给我相似的感受,前者增加了意识在某个时刻的苏醒,后者扩展了顺从人(储备役)的定义,许多人不是普通,而是模仿。

《长路》讲述了一位“干巴巴的老太太”,她自称“小姑娘”,靠旁人的接济波澜不惊地活着,而某一天这个社会决心抛弃她,她便累了,在比里约热内卢美得多的长路上,死了。这篇有着和宿命相近的使人心慌的伤感。《引诱》我也很喜欢,红发的女孩和红毛的狗,梦境般的对视,人性始终追随,巴吉度强大的一瞥。

接下来就是名篇《蛋与鸡》,与其说是小说,更像是由一枚蛋延伸出的一系列哲学思考,墙上的斑点,厨房里的蛋。《蛋与鸡》于我而言最神秘的一点在于对语义的穷尽,这关乎克拉丽丝最看重的真实性,把本就洁白的事物称作洁白是向生而死,一个人成为本来就是的人便会横遭指控,“直到今天我们依然不能恢复自我”。克拉丽丝还提到对爱的理解,爱是一种贫困,是不拥有,是条件而非奖赏。《初吻》里也有讲到讥讽似的提到爱:“爱情刚刚发生,两个人一起变蠢。”

最后我想特别聊聊我最喜欢的一篇《猴子》,只有四页纸不到,但我在其中看到最贴合我当下女性意识的内核。莱赛特是一只温柔的、纤细的同时也是将死的猴子,她能放在手上,着裙装,戴耳饰,她温柔得过分,以至于“我”快速地意识到:这预兆着死亡。在给莱赛特输氧后,如同给像“我”一样的女人输入了知识,转瞬之间她变了,有了隐秘的欲望、讽刺般的高傲、诉说和表达的意愿,“她再也不能忍受是一只猴子”。莱赛特最终没能挺过去,且将死时仍作为物件在人类之间“托付”和流转。

小说最后一段很精彩,我想原文已经说得足够: 第二天他们打来电话,我告诉孩子们莱赛特死了。最小的孩子问我:“你觉得她是因为耳环死的吗?”我说是的。一个星期后,大孩子对我说:“妈妈,您和莱赛特真像!”“我也爱你。”我这样回答。

《隐秘的幸福》读后感(四):24个李斯佩克朵

有本颇为畅销的书叫做《24个比利》,被誉为多重人格障碍小说的巅峰,里面的一个人拥有24种人格,就像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的《隐秘的幸福》中有24个短篇。当然,作家不是都是人精神分裂或者人格障碍,但是作家都有太多共情、代入、转换、变化的能力,尤其是意识流的作家,这也让他们的作品变幻莫测,难以捉摸,自由奔放,也就像《隐秘的幸福》里那样,每个短篇的风格都不尽相同,李斯佩克朵可以在她的文字里化身成为任何一个人、一个物件、一个角度。

《隐秘的幸福》中有的故事性还是很强,有始有终,有头有尾,有具体的情节,不算难读。比如同名短篇,讲述的就是一个热爱读书但家境贫困的小女孩的故事,对小女孩来说,拿到想要的图书就是最大的愿望,听到那句“你想看多久就看多久”就是最隐秘的幸福。

当然也有看似没有重点的意识流,随意的延伸,不停的发问。里面的那篇《蛋与鸡》就是清晨看到用做早饭的蛋的奇想,看似围绕着蛋与鸡谁先诞生这个千古争论展开,当然作家不会去探究什么科学道理,更多地还是关注生活中的哲理。

短篇里还有一些以老太太、男孩、女佣、一个房子、一只蟑螂等为第一视角的,这其实在李斯佩克朵的作品中并不多见,包括在《隐秘的幸福》通篇中,还是以女孩、女人、母亲这些李斯佩克朵比较常用的角色居多。《狂欢节琐忆》就展现了小女孩在狂欢节的心理变化,爱美也许是每个女孩的天性,但不得不被外在的事情所限制,对于小女孩来说这太过委屈,而《快吃饭,儿子!》则展现了母性,这也是李斯佩克朵常常表现的主题,毕竟母亲也是她现实中真实的身份之一。而在《猴子》里,就是人与动物的关系了,里面的“我”就可以是随便哪个人,而猴子似乎并没有什么选择。 可以说,每篇短篇都是一个不同的李斯佩克朵,《隐秘的幸福》就是24个李斯佩克朵酣畅淋漓的展现,这也是短篇独有的魅力,抓住任何一个点即可发挥,对于李斯佩克朵而言,短篇没有固定的主题,一切都可以成为主题,一切也都可以成为讲述者。

《隐秘的幸福》读后感(五):《隐秘的幸福》探寻隐秘的自我

隐秘的幸福 探寻隐秘的自我 李斯佩克朵的思与问

阅读李斯佩克朵的作品,感觉他是一直在探寻和思问些什么东西?世界上好多评论家,将李斯佩克朵和一些现代文学、哲学的大师们,放置在了一起,似乎有要做等量齐观的评价,特别多的和他相提并论的,有海德格尔,卡夫卡,里尔克,我们都可以从利斯佩克特的作品中读出那些哲学的味道,还有诗性化的质感,但是毕竟李斯佩克多,他不是那种分析问题,比较系统化的哲学家。她他在不停的思索,一些问题探求以后,问题却并不给出富有辨析性的讨论,其实仍然没有脱离一个文学家的感性思维。 女性作家中像李斯佩克朵这样不停发出思问的作家还是不太多的。作者内心的那种不稳定性不安全感仿佛是有生俱来的,也或许和她作为一个移民的经历有关。可以说他从小气势蛮飘过的,他是犹太人出生在乌克兰,后来又随着父亲来到了巴西,家庭生活并不富足,其母亲有常年患病。所以李斯佩克朵在心理上,其实从来就没有一种安定感和依靠感,所有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不确定的,甚至可以说世界上的存在是没有属于她的。闵雪飞老师提到了她的出生也是比较“偶然的”,大概率的是她可能是不会来到世上的。这诸多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这就促使了她在他的作品中不停的探寻着一个问题---存在或者说存在的意义。

《隐秘的幸福》仍然是李斯佩克朵最擅长的短篇小说体裁。读这本书中的几篇文章,你会发现他们所述内容迥异,然而却都有一种隐藏的动力在指向一条可能是趋近于共通的意旨。也许我们可以说这几个主题不同的短篇小说,它们之间存在着互相关联的共同趋向力,想要表达作者一个大体混一的旨归,它们是要步入一个相同的进程中吧,在这里是不是可以用隐性进程来对他们进行归纳呢? 《隐秘的幸福》写的感情真挚温馨而且感人。我想作者童年,也许就是那个爱看书的小女孩吧!作者同时把一个不太漂亮的姑娘和一个爱读书的姑娘两个人的心理情态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矮胖的姑娘,她的同学们偏偏都是些苗条高挑的。由于这种落差, 她的心里难免会有一种不平衡,不过矮胖姑娘家里比较富裕,他的父亲是一个书商,也就是说胖姑娘有经济上的优势,还有我自己从来不读,但是却可以读不完的书。有时候她就死也坏,折磨折磨他的同学们。她欺骗了“我”一个小姑娘,让我一次次在屈辱和折磨中度过。当我获得肥胖女孩母亲的许诺可以将借到了这本书想看多久看多久时,我心里的那种幸福那种,只有我可以体会到的隐秘的幸福,简直是不能用文字来描述的。用我自己来的话来说,我仿佛得到了一个隐秘的情人。

《初吻》写的是一个男孩的爱的觉醒。有时候,最能触动生命中的感悟的,可能并不是什么重大的或者什么轰动性的事件。当你口渴的时候,谁递给了你一杯水,这些最不经意的东西,可能在人的情感中能够留下最最深刻的印象。男孩儿就在自己嘴嘴口干舌燥的时候,来到一束雕像前,从雕像的嘴里喷出的水,仿佛成了一种生命之力,一种生力的源泉,当他看到这处雕像是一种女神的时候,他的内心某种情感就彻底觉醒了。他仿佛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他喜欢的,人的某一种情感的句型来的,有时候就是这样突然,这个带有启迪性启发性的事件,会成为他成长的最重要的节点,必然使他终身难忘。 在这本《隐秘的幸福》中,精彩的小说特别多,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在她的小说中语言和意境都极富有诗意化的特征,特别值得我们细细地品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