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读后感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人类简史》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人类简史》读后感篇一

我推荐的这本书是一本漫画版的《人类简史》。我是在妈妈的陪伴下读完的,这本书分为了七个部分,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是:史前时期、古文明时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时代、工业革命时期以及20世纪和21世纪。

通过阅读我了解了史前时期人类学会了用工具和钻木取火;古文明时代人类开始冶炼金属用来打造首饰,在这个时期中国人发明了纸;中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和印刷术,还最早制造了火炮;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完成了著名的画作《蒙娜丽莎》,法国人发明了现代外科手术;启蒙时代牛顿发明了万有引力,莫扎特成为了世界上最出名的音乐家之一;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发明创造了火车、电灯、电话、汽车和电影;20世纪我们的生活里有了飞机、电视、计算机和互联网!

很早很早以前人类以为地球是大饼形状的,平平的;我们的祖先看起来像猿猴。随着人类的进化,世界变成了我熟悉的样子,我不知道未来的世界是怎样的,但是我希望未来是和平的、美好的!

《人类简史》读后感篇二

我的生日在暑假,爸爸特地买了一套书给我当生日礼物。这套书是《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爸爸让我以后看,但是我忍不住就先看了《人类简史》这本书。这本书可真厚,我花了好几天才看完第一部分。看完之后还是感觉有很大的收获。好了,闲话不多说,让我来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吧。

我一开始还以为人类其实没什么了不起,只是比其他动物聪明了一点。但是我错了。对于其他60公斤的哺乳类来说,平均的脑容量是200立方厘米。但是早在250万年前最早的人类的男男女女,脑容量已经有600立方厘米,而现在的我们,平均脑容量高达1200~1400立方厘米。其实庞大的大脑也有庞大的负担。因为在身体休息不活动的时候,大脑的消耗已经占了1/4。我想:难怪我有时候看书看得上瘾了,看得久了就会感觉很累。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思考的代价吧。

原先我以为人类只有一种,但是我又错了。其实我们智人以前有很多亲戚,比如尼安德特人和直立人。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智人至少有三次走出非洲。其中一次,我们遇上了亚欧大陆上的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很耐寒,也很强壮,但是也有一身小毛病,比如容易得糖尿病,容易脑中风,容易抑郁等等。智人遇上尼安德特人,有时候还会跟他们通婚生混血小孩。关于这个混血的问题,我很感兴趣。可是书上没有详细多讲一点。而且爸爸又去上班了,所以我只能自己上网查一下。原来,我们智人现在除了非洲人以外,几乎所有人都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所以他们的小毛病,我们也遗传了不少。我突然想,有时候我也会有点不开心,这不知道是不是客人的基因在作祟?至于尼安德特人后来是怎么灭绝的,至今还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谜呢。

我喜欢这本书,它让我看到,用科学的角度看待的人类世界的历史是怎么样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