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卧底机器人读后感锦集

卧底机器人读后感锦集

《卧底机器人》是一本由[英] 戴维·埃德蒙兹 / [英] 休·弗雷泽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卧底机器人》读后感(一):很精彩的小说

这本小说写的趣味横生,整体非常流畅,还能引起不少人的思考,这不是对最好小说的评价吗?其中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和阐释甚至超过了很多世面上介绍AI的书。

评论无法表达其中的精妙,建议还是买本书看看吧。不长,200多页,一天也就看完了。

另外我觉得选举大会最后不应该选择小朵吗?她的自我意识,关键时刻表现的愤怒,这还不是她应该夺冠最好的证明吗?

《卧底机器人》读后感(二):机器人“小朵”和人类同学的斗智斗勇真的很精彩啊

印象中第一部关于人形机器人的电影是经典科幻片《终结者2》,无论是机械骨架的T-800还是液体金属人T-1000都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如果没有天网的事件发生,如果人类和机器人能够共存的话,那么这两种型号的机器人混在人群之中,普通人是完全分辨不出来的。

由哲学家、作家戴维·埃德蒙兹创作的《卧底机器人》是一部描述在未来的高科技时代,人类已经能够创造出人形的机器人,这是多种科学项目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测试相关数据,科学家们制定了一个非常大胆并且新奇的计划。

规则就是,这个名叫“小朵”的高科技人形机器人,设定年龄为12岁,在派入到学校中的一年时间中,不被同学和老师发现,那么就能够获得一亿美元的奖金。只有这样,她的研究团队才能获得资金继续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于是乎,小朵在学校里开始了她的冒险生涯,当然,所有的一切她都要从零开始接触,并且快速的学习,然后才能掌握跟人类打交道的经验和技巧。然后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开始了。

小朵经历了开学、认识同学、迟到、厕所罢课、送礼物还有同类型机器人的竞争,各种状况频发,并且还有聪明的同学马丁似乎发现了小朵的秘密,他非常的兴奋,因为他如果能够证明小朵并不是一个普通人类的话,那么他就能够得到一笔奖金,这真的太诱人了。

对于孩子们来说,机器人题材的童书吸引力是非常巨大的,并不仅仅是因为机器人威力强大,还在于机器人如何与人类相处,这个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这关乎整个世界对于未来高科技发展的一个方向。小读者们能够从现在开始逐步接触到这类文学作品,也可以提前在他们的脑海中种下一个印象,毕竟科技力量的进步有目共睹,未来说不定真的有人类和机器人并存的时代来临。

《卧底机器人》是一部非常轻松、搞笑、温馨的童书,并且机器人和人类同学之间的斗智斗勇也是非常精彩的。在学习“做人”的过程中,小朵的很多疑惑逐渐的被一一解答。人类是有很多缺点,但更多的是优点,有欲望,当然就有限制,这关乎人性的很多方面。

小朵在书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和道理,那么翻开这本童书的小读者们看完以后,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卧底机器人》读后感(三):美好又危险的人工智能时代

这本科幻童书写得真不错。全球机器人大PK,共有不同国家的五个机器人小孩混入当地正常孩子的学校中,哪个机器人最后被人类识破,其开发者即可获得巨额投资!小朵的“爸爸”,也就是她的发明者,也是参赛者之一。

小朵已经通过了图灵测试,但是与人类相处她能行吗?记得有位科学家说过,人工智能——至少现在来说——是无法与人相提并论的,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机器人只是会“计算”,而人类会“算计”。在这本书中的人工智能小朵一开始就很明显地凸显了这个问题。她只按照既定的规则说话办事,并不知道灵活处事,比如要保守朋友的秘密,以及要为了不伤害别人的自尊而适当地说违心的话。小朵在多次碰壁之后学会了这些灵活机动的交际规则。

这一点写得很有意思。其实不光是机器人,小朵的年纪是一个十一二岁刚升入中学的孩子。这个年纪的孩子正值青春期,他们的社会沟通技巧也在学习中。你会发现他们有时候行事刻板、说话直接,不懂变通,跟机器人很像。所以这本书也确实能够给小孩子以启发。

其次本书中还非常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校园生活。其中的情节非常接地气。比如小朵班里规定上课的时候不准上厕所,要去也可以,回来之后要写一百遍“上课时不准上厕所”。这种罚抄的伎俩看来是中外老师们都通用的。同学们开始反抗这个规定,他们认为老师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小朵在规则和友情及正义之间摇摆了一下,随即决定加入同学们的罢课行动。多么希望中国的小孩子也这么勇敢呀。

虽然小朵收获了友情以及交际技巧,成功成为最后一个被识破的机器人。然而等待她的结局却很悲惨。她为了救同学们而被公园里的熊压毁。复员后却发现已经有了一个小朵2号代替她。而且因为“爸爸”赢得了比赛,所以投资商将要支持他量产机器人小朵!这样一来,小朵不再是唯一的小朵……这个情节让人联想到《攻壳机动队》里陪人玩乐的艺伎机器人。她们的诞生就是为了让人取乐甚至糟践。如果这些机器人小朵都如原版小朵一样产生出了人的思想,那么机器人与人类之战将不可避免。

小朵试图说服爸爸拒绝这笔投资,但是爸爸说如果这样他也将无法维持小朵的运行。小朵能成功吗?她的求生欲望让人看到了机器人向人类靠拢的趋势。这既让人感动,又有些让人害怕。人工智能时代,有多美好,就有多危险……

《卧底机器人》读后感(四):笑点密集,高潮迭起,引人思考

《卧底机器人》,英国作家戴维·艾德蒙兹和休.弗雷泽所著的科幻儿童小说。作者为了增加这本小说的真实感,甚至以书中“我”——一个机器人的名义写了后记,让人感觉这个机器人真的存在,有一种似真似幻的有趣感。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啊,世界上第1个半机器人半人的人不是已经出书了吗?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读到机器人写的书,也不是不可能哦。

读这本书的过程犹如在看一个脱口秀,开头部分令你笑口常开,中间部分高潮迭起,最后还要豹尾有力,让你回味无穷。 和大家分享开头和结尾,中间部分留着你们自己慢慢享受吧。 “我”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机器人,“我”的设计团队想让“我”参加智能机器人一项大赛,这项大赛就是让五个机器人伪装成人类的小孩,然后在中学中生活一学年,谁最后能够不被认出,谁就有机会赢得1亿美元的奖金。 于是“我”变成了人类女孩儿小朵儿,开启了我的“卧底”机器人生涯。 学校生活刚刚开始的那一段,真的是笑点环生。作为一个直来直去的机器人,“我”听不懂别人拐弯抹角的话,一切都从字面理解。“我”会把别人的感叹词当成别人的名字,把别人的网络语当成字面的意思理解,当别人问“我”从哪里来的时候,我回答的地点是从国家名到省名到地名,“我”对危险非常敏感(这个为中段的高潮埋下了伏笔),开学第一天就为了避免微小的伤害,启动紧急避险预案,把整个实验室搞得乱七八糟,当别人指责“我”的时候,“我”还一脸茫然。为了更加的真实,“我”甚至以朋友女儿的身份进入到了制造者的家庭中,由于“我”的人物设定中有不会撒谎一项,我经常好心做坏事儿,闹出了一堆麻烦。

这一段看的人非常欢乐,我们当然不可能有和机器人相处或者作为机器人和人相处的经历,但是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步入陌生环境,格格不入的那样的一种生活体验,开头部分的描写会充分的调动我们的这种体验,让我们获得一种陌生和亲切融合在一起的阅读快乐。这本书的章节非常短,开头部分更是几乎一两页是一章,每一章里都有笑点,读这本书就如看脱口秀一样,感觉笑声不断。 这本书可不仅仅让人发笑,中间部分机器人与人的磨合,看的人非常感动,我最喜欢的部分出在最后,“我”终于经过了一年的考验,成为机器人大赛的获胜者。“我”无比的兴奋,以为获得了人类社会的认可,但是“我”绝对没有想到,资助这个大赛的老板之所以想获得完美机器人,是想创造成千上万个“我”,让完美机器人替代家政服务 ,像“我”这样的超级机器人会被批量生产,成为老板们赚钱的工具。 已经有了个性意识的“我”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结局,“我”从比赛中逃离,“我”最终获得了我生活了一年的家庭中人员的认可,以女儿的身份继续生活在这个家庭。 这个结尾部分升华了主题,让这本书变得具有思考价值,机器人应该不应该像人一样呢?机器人拥有独立意识到底是好是坏呢?制造机器人并且把机器人当做人类的奴隶是正确的吗?我也陷入了无尽的思考当中。

《卧底机器人》读后感(五):自我意识在反叛中形成

这是是本讲人工智能的童书,上了学的孩子都能读懂。故事是关于孩子的,也是以孩子的视角讲述的,虽然生动有趣,但只有具备极深的人工智能和哲学知识,才能写得这样轻松。

书里的故事讲机器人小朵作为卧底到人类的学校和家庭生活,任务是一年之中不被人发现。完成任务就会得到奖金。她的同学马丁,知道有机器人潜藏在学校,一心想要找出这个机器人。

后面我们发现,马丁是个机器狂人,他酷爱计算机,勇于尝试最新的科学成果,比如身体内植入芯片。所以,值得思考的是,一心渴望成为人类的小朵,和一心渴望成为机器人的马丁,到底谁是真正的人类?

这本书牛的地方在于不只是简单地科普了人工智能,作者深入到了人的本质问题,并详细描述了人是什么,人的成长是什么,人的自我意识是什么。书里涉及很多哲学、伦理学和语言学问题,而且有大量的经典案例。

机器人与人类不同之处,一方面是机器人只能通过真值判断一句话的含义,但因为没有参与到人类的语言游戏当中,不了解背后的环境和背景,所以,应答是僵硬的。

比如,小朵设置了模糊时间模式,但应用时却令人啼笑皆非。教授太太说,你刚刚到家。她却回答,我差不多到家。这种回答是无效的。校长说,校规要求按时到校。按小朵的理解,按时到校,既不能迟到,也不能早到,一分一秒都不能差。教授太太抱怨教授只专注研究哲学,对她视而不见,所以圣诞节的时候,小朵就送了太太一件荧光外套。

另一方面,很多伦理问题机器人也难以处理。比如,救人的时候,是以数量为标准,还是以情感为标准;是否可以通过欺骗来挽回朋友的利益,以此获得友谊,等等。

这些伦理问题,不只机器人难以判断,人类自己也难以判断,何况这本来就是人类自己的问题,机器人根本无需判断。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取决于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小朵在书中也讲了自己如何建立与同学之间的友谊,如何获得别人的信任,获得欢迎,并体验了爱情模式中的嫉妒的滋味。这都是她成为人的过程。

书的高潮部分是小朵与人类的冲突,这也是她逐渐形成人的意识的部分,非常精彩,让人震撼。然而,小朵的人类意识,并非通过健康成长获得的,而是在对人类的失望中获得的。

小朵发现,人类经常违背自己制定的规则,尤其是人类想要利用小朵,并打算批量复制她。因为,她意识到,其他小朵都不是她。她想确立自己的身份,这时候,她具有了人的感情与意识。

实际上,这不是机器人的问题,是人类自己的矛盾。人类想要机器人更智能,希望它有人的意识,同时又渴望标准化地批量生产。机器人遵循人类的规则同时,发现人类自己也在无休止地背叛这个规则,这导致机器人的系统紊乱,就像人会陷入矛盾与纠结。

如同,我们青春期对家长的反叛,很多时候都源自家长并没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家长每一次违背这些规则,就是在不断扩张他们自己人格同时,吞噬孩子的人格。所以,我们要争取一种权益,即不遵守这些规则的权利。机器人的反抗也是出于人格不断受到蚕食。

最后,放弃奖金的小朵,导致教授没有经费继续研究。这是小朵面临又一个问题,既然她已成为人类了,获得权益的同时也应该创造价值。她需要自己去工作,赚钱来养活自己,也就是自己挣研发费用。所以,她就写了一本书《卧底机器人》。

以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