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缄默读后感摘抄

缄默读后感摘抄

《缄默》是一本由[德] 芭芭拉·耶林著作,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0.00元,页数:2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缄默》读后感(一):不再年少

《缄默》的整体绘画风格非常喜欢 整个画面的风格也会随着主人公的心情由明到暗 女主人公的一生 在个人对自由的向往 到现实的多重打击 到婚姻与希望 到破灭与坚韧 到麻木与习惯 一个人如何从明媚阳光到双眼无神的呢 她不只是那个时代的特例 她是每个时代的大众 当后期主人公有机会来到巴巴多斯时 那个曾经的船长却已是迟暮年华 她不再是当初那个勇敢的人了

《缄默》读后感(二):选择

小时候公交车上亲眼目睹小偷偷东西的过程,想提醒被阻止说万一那是团伙或带着刀呢?

前两天看陶勇医生的《目光》读到他遭遇歹徒提刀乱砍,同事杨硕手无寸铁挺身而出,快递小哥冲上去对峙. 倘若身处其中需要自己再次做选择呢?

《缄默》读后感(三):致曾经勇敢无畏的我们自己

一个德国姑娘伊尔米娜以交换学生的身份到英国,在一次聚会上认识了来自牛津的黑人霍华德。因为德国的现状,她不能继续住在寄宿家庭里了,在霍华德的介绍下,她成了伯爵夫人的陪侍。好景不长,家里没办法寄生活费给她,伯爵夫人也希望她找个别的地方住,倔强的伊尔米娜决定回国。回国后,她辗转到战争部工作,为再次回到英国而努力争取,到头来,一切都成了泡影,她的朋友,她的自由人生。她孤注一掷,辞职了,要去伦敦找霍华德,朋友把自己所有的积蓄给她,支持她去追求爱情,另一个打击又来了,信被退回来了,“查无此人”,心中最后一抹光亮熄灭了,她和一个建筑师结婚了,过着不情不愿的生活。

伊尔米娜一生都在追求自由,希望能由自己决定未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天不遂人愿。她其实是一个略微有点儿拧巴的人,和一切人和事较劲儿,在现实的搓磨下,那个曾经在别人攻击霍华德时为他勇敢发声和想要当船长的伊尔米娜不见了,她学会了只看自己,强迫自己相信一切都会好的,生活却又给了她重重的一击。

对生活保持缄默的伊尔米娜,逆来顺受的生活着。格尔达的家被炸没了,来找伊尔米娜,伊尔米娜一直强调“我什么都不能给你”,虽然知道现实条件的确是没办法,但她的态度略显生硬冷漠,让人心塞,想当初,格尔达知道她要去伦敦是为了爱情,可是立马把自己的积蓄全部给她了。

霍华德成了总督,邀请伊尔米娜去他的国家看看。这段旅程让伊尔米娜从缄默性的自我隐匿状态重回到这个世界中,在她背着双肩包大步向前走的背影中,似乎看到了19岁的伊尔米娜。

这本和《我们能谈点开心的事吗》一样画风略简单,有点儿像未完成的素描画,不耽误我对这两本书内容的喜欢。

《缄默》读后感(四):我觉得她挺惨的。

我原本想说,这个女人挺惨的。短短一生眨眼即将结束,却发现自己蹉跎岁月,没有实现年轻时的抱负,一生再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后来转念一想,每个人不都会年老吗?每个人在临终前不都会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时间精力,无法再做出任何改变吗?

那么这个女人真的惨吗?我依然觉得她挺惨的。因为她的年轻岁月过得并不开心。

是什么原因造成?

因为她在德国,又赶上了希特勒当政。民众的一切生活需要都要让位于元首的政治目标。甚至朋友间私下打招呼前后都要问候一下元首。

她为什么会在德国?没钱又任性。不收她房租的伯爵夫人跟她商量个事,她一不开心就立马不顾一切从英国跑回德国。

因为她并不喜欢她丈夫,但还是嫁给他。

她丈夫在婚前是一个被洗脑的傻B。她明明不认同他的很多政治看法,但最后竟然还嫁给他。

因为她是一个非常爱慕虚荣,不切实际的人。她不喜欢做饭(我也不喜欢),但是总要有人做饭吧?做个饭她能把自己气炸,然后下一句提议要去旅游。她的理由是婚前她丈夫许诺的豪华房子奢华生活都没有实现,后来她丈夫跟她说接到了一笔大订单,接下来的他们将大赚一笔,她才转怒为喜。这种满眼欲望却又无力实现欲望的人,大概率会一肚子气。

因为她的丈夫在战争中去世,她需要一个人带娃撑起她的家庭。

这种事很累,也会让人很不开心。她的丈夫为什么会在战争中去世?因为那是在德国,不上战场为元首卖命就只能去集中营。上战场就有很大概率会死亡。

回德国是她这一生做的最错误的自主决定。原本她有机会坐船离开的,但是在最后时刻,她放弃了。

晚年时,晚辈问她这一辈子做了什么事。这是一个很残忍的问题,无形中逼迫她直面自己惨淡的人生。那个晚辈见她的回答并不精彩,马上给她台阶下。

但是如果她问自己这个问题,我相信她无法给自己台阶下。

《缄默》读后感(五):“抽筋的脚趾”终究不耽误行走

《缄默》封面

对《缄默》一种解读,是在巨大的历史车轮下,人们无所依靠,竟也从意气风发,走向了庸庸碌碌,活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这样的唏嘘之感是读者的直观感受,却终究无法让人满意。

主人公——也即原书名IRMINA——伊尔米娜一出场就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的女性,她克服难关远渡英国求学,不带偏见的看待黑人霍华德,对政治不感兴趣,亦没有民族情节。这预埋着后续命运的反转。

即便在巨大命运之手下,人人都是牵线木偶,但早期的伊尔米娜实际上也仅仅是一个叛逆的浪漫主义青年而已。在政治面前她的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离场的局外人姿态,而非有明确的价值观之分。她为了遭到歧视对待的霍华德挺身而出,被霍华德指责为一种自私行为,如同网络上的道德卫士,为了满足自己的道德感大声疾呼,而根本不考虑当事人的现实条件。与霍华德相比,她缺少明确的目标,追求的仅仅是一种生活状态(自由的做任何事情),一种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梦想——成为船长,远航世界。

这本无高低之分,试想多少求学青年同样如此,他们具有反叛心理、充满浪漫、中立冷漠、追求消极自由。一方面,早期的伊尔米娜引起读者共鸣的原因之一就是这种普遍性,另外,如此想来,这种落差也就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强烈了。

故事背景是Nazi,在意识xing态之下,伊尔米娜一步步走向了认同。

但是,这种“坠落”的反思性不足。中文版书名《缄默》,好像是一种解释,又好像是一种结果,但不可误认为表象就是本质。

这种描写Nazi下普通德国民众的生活、思想是有价值的。而作者将解释“何以至此”的权力留给了读者。从书中我看到了促使伊尔米娜认同的两种原因:物质生活贫乏的情况下,Nazi对中产阶级未来的许诺;以及,犹太人被认为是“窃取德国民众享乐”的罪魁祸首(齐泽克语)。第一点尤为明显,也让我们再次看到,伊尔米娜对独立、自由的追求,实际上,也正是建立在物质生活之上。

而真正让人担心的,是Nazi事件的降格。故事将Nazi事件当作一个日常事件,一场人生的重大转折。经弱化后,Nazi不再是一种极端之恶,而仅仅是人生不可控的命运之手,一个和其他“命运之手”等同的普通背景。伊尔米娜的崩溃不是来自这种“极端之恶”的悔恨和反思,而是来自对命运的无力之感,来自自己配不上霍华德女儿赞誉的错位感。战后的(物质)生活质量成为衡量人生的标准,暗含着一种新型价值观。

故事的结尾,霍华德成了巴巴多斯总督,而伊尔米娜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平凡之人。在受邀到巴巴多斯之后,那种异化感让伊尔米娜失落至极,不仅霍华德已经全然改变(浪漫主义早已成为过去),甚至那种巨大的差距,那种无法感受、参与霍华德生活的感觉,也让她无所适从,她格格不入,成为了多余之人。

霍华德女儿把伊尔米娜的不幸归咎于Nazi,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她何尝不知道这是自己选择导致的,而对Nazi的认同,让这一否定等同于否定她的一生(否定的姿态大于是非对错)。

“命运”变得抽象,“差距”带来异化,“孤独”引发同情,而这极端之恶成了“抽筋的脚趾”,陪伴她,偶尔疼痛,却不耽误行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